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心理素质调查问卷,调查了2846名在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和2192名普通专业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对比分析了其心理素质发展变化的趋势和特点。结果表明:(1)大学生心理素质不存在学校类型之间的差异;(2)大学生心理察质在专业类型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表现为文科类好于体育类,体育类好于理科类;(3)体育专业男生的整体心理素质水平高于普通专业男生;(4)体育专业女生的心理素质水平与普通专业女生无差异;(5)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素质存在年级差异,表现出大二最好、大三次之、大一和大四极不稳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体育专业大学生适应能力的性别差异,分析其原因及影响因素,从而探悉学校体育在提高大学生适应能力方面的作用.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江西省井冈山学院体育专业学生207人(男生108人,女生27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 体育专业大学生具有良好生活习性的比例女生高于男生(P<0.05);学习状况良好的比例女生高于男生(P<0.05);在交际方面,男生恋爱比例高于女生(P<0.05);在家庭因素方面,女生中来自农村的比例高于男生(P<0.05);总之,女生在校适应状况好于男生(P<0.05).结论 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习性、学习、交际、家庭因素、性格与处世态度等方面不仅存在诸多性别差异,而且这些差异也可能是导致男女大学生在校适应能力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体育专业大学生适应能力的性别差异,分析其原因及影响因素,从而探悉学校体育在提高大学生适应能力方面的作用.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江西省井冈山学院体育专业学生207人(男生108人,女生27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 体育专业大学生具有良好生活习性的比例女生高于男生(P<0.05);学习状况良好的比例女生高于男生(P<0.05);在交际方面,男生恋爱比例高于女生(P<0.05);在家庭因素方面,女生中来自农村的比例高于男生(P<0.05);总之,女生在校适应状况好于男生(P<0.05).结论 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习性、学习、交际、家庭因素、性格与处世态度等方面不仅存在诸多性别差异,而且这些差异也可能是导致男女大学生在校适应能力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运用身体自尊量表,对内蒙古高校蒙古族大学生身体自尊水平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蒙古族大学生身体自尊量表得分情况为:男生高于女生;体育专业的学生高于非体育专业的学生;运动年限6年及以上的学生高于运动年限5年及以下的学生.体育锻炼有助于蒙古族大学生身体自尊的形成,从事运动项目时间越长越有助于身体自尊的发展.蒙古族大学生身体自尊水平与其生活环境带给身体的锻炼存在正向联系.  相似文献   

5.
采用测试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华东交通大学2004级、2005级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参照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数据,对不同专业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法学专业学生身体形态指标要优于其他专业学生,理学、管理学男生和法学、文学女生呼吸机能较好,法学专业学生心血管机能较差。学生身体素质发展不均衡,法学、工学男生和管理学、经济学女生握力水平较弱,理学男生立定跳远水平较高,理学女生立定跳远水平较低。建议通过体育教学的干预,以“健康第一”的思想为指导,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外体育锻炼,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改善大学生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570名非体育专业在校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现状调查,主要结论:1)六成男生和近一半的女生都认为进行体育锻炼非常必要,只有近十分之一的男女生认为稍有必要和不必要,说明绝大多数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态度是非常积极的。2)男生体育锻炼目的依次是强身健体、减轻压力和扩大朋友圈,女生运动目的依次是强身健体、减轻压力和体能测试过关。3)男生体育锻炼项目的选择依次是跑步、乒乓球、篮球、羽毛球、足球,女生体育锻炼项目的选择依次是是跑步、跳绳、羽毛球、舞蹈、乒乓球。4)男生近八成、女生近三分之一能够达到中等强度以上,有半数以上女生达到小强度;不足10%的大学生体育锻炼持续时间在半小时以下;半数以上男生、四成女生体育锻炼频率能够达到3次/周以上。5)非体育专业在校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学业压力和场地设施不够。  相似文献   

7.
体力活动与体质健康的关系密切。通过对江苏省高职大学生体力活动水平与体质健康状况的研究,得出:江苏省高职大学生整体体力活动水平较低,部分学生基本没有主动地从事体力活动;男生在日常交通和运动锻炼方面的能耗高于女生,女生在日常家务和静坐方面的能耗高于男生;男女大学生的运动锻炼能耗与体质健康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体育锻炼、静坐、睡眠是影响高职大学生能耗的最关键因素。提出高职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增加体力活动强度,丰富大学生从事体力活动的形式,设立专门的体力活动指导服务中心,构建以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体育课程,培养学生胜任未来职业岗位的体育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大学生的用力感知觉。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宝鸡文理学院589名大学生的用力感知觉能力进行测量。结果不同性别、年级和专业之间,大学生用力感知觉差异均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不同年龄男生用力感知觉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不同年龄女生用力感知觉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男生的用力感知觉能力强于女生;高年级女生的用力感知觉能力强于低年级;体育专业学生的用力感知觉能力弱于其它3个专业;用力感知觉有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应用 ,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 ;对非体育专业学生春节前后体质变化进行分析研究 ,为体育教学改革与全民健身计划提供数据和理论依据 ;分析结果表明 :非体育专业男生最大吸氧量、握力显著降低 ,而其他指标没有太大的差异 ;非体育专业女大学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 ;其结论为非体育专业男大学生最大吸氧量的降低主要与运动有关 ,女生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主要因平时运动较少 ,春节期间生活规律基本保持正常 ;为减少春节对体质的负面影响 ,非体育专业学生则应主要注意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体育专业大学生适应能力的性别差异,分析其原因及影响因素,从而探悉学校体育在提高大学生适应能力方面的作用。方法:整群随机抽取江西省井冈山学院体育专业学生207人(男生108人,女生27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体育专业大学生具有良好生活习性的比例女生高于男生(P〈O.05);学习状况良好的比例女生高于男生(P〈O.05);在交际方面,男生恋爱比例高于女生(P〈O.05);在家庭因素方面,女生中来自农村的比例高于男生(P〈O.05);总之,女生在校适应状况好于男生(P〈O.05)。结论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习性、学习、交际、家庭因素、性格与处世态度等方面不仅存在诸多性别差异,而且这些差异也可能是导致男女大学生在校适应能力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测量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以湖北师范学院为个案,对该校11级大学生2013年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了解该年级学生的体质健康现状,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旨在进一步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并为高校体育公共课教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显示:该校女生身体形态等级呈现“两头偏重,中间相当”现象;女生呼吸系统机能整体略优于男生;男生下肢爆发力和柔韧素质都较湖北省平均水平高。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推行"阳光体育运动"以来汉族大学生的体质是否改善,采用频数统计、t检验等数理统计法对1646名19~22岁汉族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大学生正常体重组比例较低,低体重现象严重;此外,随年龄增长,男生营养不良、较低体重的比例逐年下降,正常体重比例逐年上升,女生与此相反;2)大学生身体机能均处于良好水平;3)大学生下肢力量仅处于及格水平,男生柔韧性处于及格水平,但女生处于良好水平;4)城乡比较发现,乡村男生的身体机能与素质均显著优于城市男生(P〈0.05),乡村女生仅柔韧性显著高于城市女生(P〈0.05);5)性别比较发现,男生身体机能、下肢力量显著高于女生(P〈0.001),但女生柔韧性显著高于男生(P〈0.001).这提示湖北省汉族大学生的身体形态、下肢力量急待于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减肥运动处方对青春后期超重肥胖学生健康体适能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均为单纯性超重、肥胖人群,并且无运动禁忌症,没有服用与减肥相关的任何药物,"PAR-Q"问卷调查均为"否",运动风险评估很小,实验知情同意书签字的26名在校大学生,男子为11人,女子为15人.减肥运动处方制订程序:对研究对象身体形态与机能检查、运动能力测试后确定运动强度为F.C.的60%-70%、主观感觉RPE在13-15级之间、根据不同的人确定减肥目标、运动项目、运动时间、运动频率、能量代谢和注意事项.运动处方的实施:8周的监督指导以及8周前后的相关指标测定.结果:通过8周减肥运动男、女生体重、BMI、体脂%、腰臀比、肥胖指数、静息心率、跑台总时间、纵地摸高、仰卧起坐、立定跳远、男、女生双手握力和柔韧性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男、女生最大心率、F.C.、肌肉重量以及男生柔韧性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没有限制饮食情况下,本减肥运动处方能有效减体重、减脂肪、改善BMI、降低体脂百分比、增加肌肉重量;提高心肺耐力、增强肌肉爆发力与肌肉耐力、增加身体柔韧性、改善体成分,从而提高超重和肥胖学生健康体适能.  相似文献   

14.
普通大学生与高水平运动员篮球运动损伤现状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建鹏  肖丽军 《科技信息》2009,(21):I0121-I0121,I0055
本文通过对普通大学生与高水平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现状进行比较分析,发掘普通大学生在篮球运动中运动损伤的一般特点和规律,并进一步指导其篮球运动实践,延长运动寿命。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NBA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著名品牌,其渗透力和影响力甚至远远超过国内自创的CBA。NBA从传入至今不到30年,在中国取得巨大的成就,在我国体育史上形成一道体育、经济和文化奇观。本文采用访谈调查法、资料法、逻辑推理法对就NBA文化进入中国以后对当代大学生体育行为、消费行为、性格养成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研究表明:NBA进入中国以后对当代大学生的体育行为、消费行为、个性的养成等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更多的当代大学生了解到了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性。同时NBA文化的介入,换句话说,就是NBA球星进入大学生的生活中使得大学生越来越喜欢篮球体育运动,让高校篮球运动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创造了契机。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监测热环境下沈阳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学生50米跑前后心率、血压变化,阐明热环境下50米跑对心率血压的影响。方法:在热环境下,先测定受试者安静心率、血压,进行50米跑,并分别测定跑后第一分钟、第二分钟、第三分钟的心率、血压。根据心率指数公式:N=S·∑P/t·P2计算出男女生的心率指数,将第一分钟、第二分钟、第三分钟的心率、血压分别与安静心率、血压进行比较,观察其变化规律。结果:(1)热环境下50米跑后3min男女生心率均显著高于跑前安静心率(P<0.01),且女生跑后心率恢复较慢;(2)热环境下男女生50米跑的心率指数分别为22.86±3.08和18.66±2.54;(3)热环境下男生50米跑后三分钟收缩压均显著高于跑前安静收缩压,女生跑后前2min收缩压显著高于跑前安静收缩压;(4)热环境下男生50米跑后前两分钟舒张压显著高于跑前安静舒张压;女生跑后3min舒张压均显著高于跑前安静舒张压。  相似文献   

17.
对菏泽学院2012~2013级在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少数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是为了增强体质;多数学生积极参与,经常锻炼;男生以篮球、足球、轮滑、排球、羽毛球运动为主,女生以健美操、羽毛球、排球、跑步、轮滑运动为主;影响体育锻炼的因素是体育意识淡薄,缺乏毅力,自我锻炼能力差,缺乏专业指导,学习压力大.提出建议如下:使学生增强体育意识和健康观念;培养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和习惯;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提高学校体育资源利用率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重庆不同属性高校大学生对性知识知晓情况及性态度和性行为发生情况,学校生殖健康教育的现状,探讨学校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重庆市11所高校的大学生4 023人后进行问卷调查,问卷有效性为82.6%.结果:性与生殖健康相关知识方面,仅有少部分学生能正确回答紧急避孕的方法等4个问题.性态度方面,男生比女生开放,不同专业男生之间无差别,艺体类女生比其他专业女生开放.男生性行为发生率高于女生.所调查的大学生大多数都面临生殖健康困扰,男性大学生最关心早泄与阳痿(29.15%),女性大学生最担心月经不调与痛经(52.54%).面临生殖健康问题困扰时,大学生最常采取的措施是通过网络媒体获取知识自行解决(39.97%).64.3%的大学生表示学校从没有或很少开展生殖健康教育,仅有1.05%的大学生满意学校生殖健康教育现状.结论:高校应加强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普及,根据不同性别和专业大学生的特点开展针对性的生殖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9.
对河南省高校课外体育活动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河南省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呈现追求健康、娱乐、交往的倾向;活动项目依次为篮球、慢跑、乒乓球等;最常去的场所是校内体育场馆、校园空地等;经常主动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人数只有34%;场地器材、时间、组织管理、自主锻炼的意识和能力等因素是影响和制约其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调查显示:高职院校大学生对参与课外体育活动认识程度较高,但实际参与率偏低;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项目呈多样性;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频度和时间较为理想,时间段主要集中在傍晚、晚上和早晨,地点多在校园内,形式以结伴和个人参与为主,项目较为广泛,羽毛球、篮球、长跑等的人数比例偏高。针对调查发现的主要不足,从教育和引导、体育场地器材建设、体育社团组织管理和课外体育活动指导等方面,为学校进一步做好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