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探索环境友好的柞栎象长效控制技术,筛选防治柞栎象效果较好的优良菌株,为柞栎象的生物防治和高效制剂研制奠定基础.对16株来源于自然侵染柞栎象幼虫、其他昆虫和利用柞栎象幼虫人工诱集的白僵菌菌株进行形态鉴定和生物学、毒力测定;综合评价菌株生长速率、产孢量、孢子萌发率和毒力4个因子的特征值,采用独立淘汰法和综合秩次选择法联合筛选.结果表明:16株白僵菌均为布氏白僵菌,筛选出Bbbh1、Bbbh9、Bbbh13和Bbbh16共4株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2.
对灰树花液体培养工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单因子试验优化筛选了适于灰树花的液体培养基和摇瓶培养条件,结果表明,适宜的培养基组成为:玉米粉50g几、麸皮20g/L、KH2PO41g/L、MgSO40.5g/L、VB1 0.01g/L最适摇瓶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5℃、摇床转速160r/min、pH值6.0、接种量10%、装液量120ml/500ml、培养时间6d、最高茵丝体干重达16.8g/L。 相似文献
3.
灵芝液体发酵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灵芝的菌丝可获布于整个液体之中,所以菌丝发育比在固体培养基上迅速。我们采用液体摇瓶培养方法,对灵芝液体发醇培养的适宜温度,摇瓶装置,摇瓶振荡频率,培养基初始PH值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灵芝液体发酵的适宜温度为26℃,摇瓶装置为120ml/500ml三角瓶,摇瓶振荡频率为100-120次/分,培养基初始PH值为6.0-6.5。 相似文献
4.
5.
茶树菇液体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少英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4(2):69-71,92
经摇瓶实验将茶树菇菌丝体进行液体培养,选出了该菌株最佳工业发酵培养基C,并以单因子实验的形式,经10L发酵罐实验,确定了该菌株的最适工业发酵条件。温度在25℃,pH5.6,转速150r/min,通气量5L/min时,菌丝生长最旺,功丝干重2.5g/100mL,粗多糖含量为1.6g/100mL。 相似文献
6.
为了分析不同营养成分及培养条件对金针菇菌丝体生物量的影响及为金针菇液体发酵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单因子及正交试验,分别测定不同培养基组合及培养条件下的金针菇菌丝体生物量.研究结果表明,金针菇液体发酵培养基的最优组合为:40g/L黄豆粉、20g/L可溶性淀粉、2g/L KH2PO4和1g/L MgSO4·7H2O.最优培养条件是:起始pH值6.0、接种量200mL/L、装液量400mL/L、摇床转速160r/min、培养温度25℃和恒温培养8d. 相似文献
7.
利用单因素筛选和正交试验对磷矿分解菌DPB5发酵生产活菌体的液体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出一些适合磷矿分解菌生长的碳源、氮源、温度、初始pH、转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碳源为土豆粉、氮源为酵母膏、初始pH为6.5、转速为240r/min、温度为40℃的培养条件下培养16h,600nm吸光度达到2.079.用最佳培养条件绘制了磷矿分解菌DPB5的生长曲线,发现培养12h左右最适合用于生物有机肥配制. 相似文献
8.
利用液体法培养红曲霉生产脂肪酶过程中,培养基中的碳源浓度为6%~8%,氮源浓度为4%左右,发酵温度35℃,pH4.5,发酵时间控制在42~48h之间,脂肪酶活力可达到350μ/ml。 相似文献
9.
对柞栎象成虫和幼虫虫体的白僵菌菌株进行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观察.结果表明:柞栎象体上的虫生真菌为布氏白僵菌;影响布氏白僵菌菌落直径生长量的3个因素中菌株种类居于首位,其次是培养温度;影响产孢量的首要因素是培养基种类,其次是培养温度,最后是菌株种类.对柞栎象成虫提取的布氏白僵菌产孢条件进行选择,结果表明:20~25℃时,在PPDA或PDA培养基上培养可获得最大产孢量.在柞栎象成虫和幼虫虫体上提取的布氏白僵菌萌发率相似,分别为89.11%和85.67%;柞栎象成虫、幼虫虫体提取的布氏白僵菌菌株的抗逆性表现为随着照射时间的增加,生长速度减慢.以紫外线照射45 min为分界点,照射时间小于45 min时柞栎象幼虫菌株长势强于成虫菌株,大于45 min时成虫菌株强于幼虫菌株. 相似文献
10.
对灰树花液体培养工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单因子试验优化筛选了适于灰树花的液体培养基和摇瓶培养条件,结果表明,适宜的培养基组成为:玉米粉50g/L、皮20g/L、KH2PO41g/L、MgSO40.5g/L、VB10.01g/L.最适摇瓶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5℃、摇床转速160r/min、pH值6.0、接种量10%、装液量120ml/500ml、培养时间6d、最高菌丝体干重达16.8g/L. 相似文献
11.
华根霉固态发酵产纤溶酶的工艺优化和初步提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华根霉TK317(Rhizopus chinensis)进行固态放大发酵实验,发酵培养基初始含水量为0.75mL/g,固体发酵罐中湿度控制在70%,发酵前期30h通风量为640L/min,后30h通风量变为560L/min,酶活力最高,达到706.3U/g干基。研究并确定了中空纤维超滤浓缩,硫酸铵盐析的分离提取工艺,经过纯化,酶的比活力达23.32U/mg,比浸提液提高11.05倍,酶活力回收率为70.2%。 相似文献
12.
从福建金线莲品种‘红霞’的根、茎、叶中分离内生真菌,分析优良菌株产吲哚乙酸(IAA)的特性.采用组织培养、平板划线法和Salkowski比色法,筛选能够产IAA的金线莲内生真菌,通过形态特征及内部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等方法进行菌种鉴定,并利用正交试验确定菌种产IAA最优条件.结果表明:从‘红霞’金线莲茎中筛选分离的内生真菌PJ3产IAA能力最强,产量高达106.7 μg·mL-1;经鉴定,PJ3为角担菌属(Ceratobasidium)真菌.PJ3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分别为:0.5 g·L-1硫酸镁,1.5 g·L-1磷酸氢二钾,1.5g·L-1磷酸二氢钾,10.0 g葡萄糖,15.0 g酵母浸粉,培养时间为132 h,培养温度为28 ℃,初始pH值为5,摇床转速180 r·min-1,装液量(体积分数)为28%. 相似文献
13.
从海洋真菌Phomopsis sp. A123分离得到的南强菌素(Deacetylmycoepoxydiene) 是2003年新发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化合物.采用单因素筛选方法,筛选得到影响该化合物产生的4个因素,分别为葡萄糖、维生素B1、马铃薯和甘露醇.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4个因素最佳水平范围进行研究,利用Design-Expert软件进行2次回归分析,在培养基中葡萄糖、维生素B1、马铃薯和甘露醇的含量分别为87,0.005,170和14 g/L时,南强菌素的产量从35 mg/L提高到200 mg/L. 相似文献
14.
15.
松墨天牛优良白僵菌菌株筛选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从浙江省松墨天牛1松毛虫等不同寄主上采集了6个球孢白僵菌自然菌株,并从日本及国内主要生产厂家收集6个菌株,共计12个菌株。经过对其营养生长、产孢量、孢子活力、孢子耐热能力、孢子抗紫外线能力和室内对松墨天牛幼虫毒力等指标的研究,结果发现采自象山松墨天牛幼虫的菌株Bxs和来自日本松墨天牛的菌株F-263对松墨天牛幼虫的毒力最强,并且上述各指标均表现优良。尤其是Bxs菌株,其产孢量和抗紫外线能力大大高于 相似文献
16.
17.
运用正交试验设计理论,对高产L-乳酸突变株NAF-032的最佳摇瓶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的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最佳发酵培养基为(g/L):葡萄糖160,氯化铵2,KH2PO4 0.3,MgSO4·7H2O 0.25,ZnSO4·7H2O 0.08.最佳培养条件为:34℃,摇床转速200 r/min,250 mL三角瓶装培养液50 mL,一次性添加CaCO380 g/L用于调节pH值.在最适发酵条件下,米根霉NAF-032的摇瓶发酵产L-乳酸产量达123.3 g/L. 相似文献
18.
茶薪菇深层发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茶薪菇深层培养的试验,完成了菌种及发酵配方和培养条件的探索、并进行了5t发酵罐的批量生产,发酵周期为60-67h,放罐菌浓为40%,菌丝干重在1.5%以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