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鸟类多样性变化可以反映环境变化.运用样线法和样点法,于2000年9月至2004年6月对武汉市区及市郊鸟类种类组成和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共记录鸟类127种,分属于16目49科91属.区系成分具有南北混杂的特点.其Shannon-Wiener指数为6.277,G指数为4.351,F指数为20.261,G-F指数为0、785.各生境类型的多样性指数都较低,但均匀性指数都较高,各生境间的相似性指数较低,比较而言,农田(5.357)和树林(5.737)中鸟类多样性相对较高,农田(0.903)鸟类均匀性指数最高,树林与园林住宅之间相似性系数(0.821)最高.大量候鸟聚集武汉,是研究候鸟迁徙和禽流感等禽源性疾病防控的重要区域.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近年来井冈山大学校园鸟类多样性现状,笔者自2009年8月至2012年9月,对校园鸟类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再次调查。本次调查共记录到校园鸟类70种。对比2006年首次报道数据发现,本次调查中,新记录的鸟类29种,占当前鸟种物种数的41.4%;同时有11个原记录鸟种未能再次观察到。两次调查校园鸟类物种多样性数据发生较大变化,其主要原因可能是两次调查的时间跨度与调查方法不同,而不是校园鸟类物种多样性的发生了实质变化。 相似文献
3.
北京天坛公园鸟类多样性季节变化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的天坛公园鸟类调查到现在已有5年之久,为弄清楚该园内的鸟类发生了哪些变化,作者于2010年4月-2011年1月,每月3~4次在天坛公园进行鸟类调查,记录鸟类物种数和总数量,结合天坛公园的自然环境,对公园鸟类群落结构及其季节变化进行分析.调查共记录到鸟类89种,其中迁徙鸟类62种,占69.66%,留鸟27种,占30.34%;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7种,北京市1级重点保护鸟类12种,2级重点保护鸟类43种.从整体上看,天坛公园鸟类的物种数和总数量在春秋两季呈现高峰,夏季最低;鸟类群落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春秋两季有大量旅鸟迁徙经过,种类和数量变化大,夏季以留鸟和夏候鸟居多,冬季以留鸟和冬候鸟为主,所以夏冬两季鸟类群落相对稳定;对4种生境鸟类群落的多样性及均匀性的分析结果显示,苗圃鸟类多样性指数最高,为1.867 7;景点区最低,为0.621 3.鸟类均匀度指数景点区最高,为0.823 3;苗圃最低,为0.729 1.较之前的研究,麻雀(Passer montanus)、喜鹊(Pica pica)、灰喜鹊(Cyanopica cyana)的种群数量仍占绝对优势,是公园中的优势种,该次调查首次记录到绿头鸭在园内落地停留. 相似文献
4.
5.
2019年1月采用样线法和样点法对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进行了鸟类资源本底调查,并查阅了相关文献.结果共记录弥渡县鸟类14目34科160种,其中雀形目鸟类108种,非雀形目52种,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9种.居留类型分析显示,共有留鸟82种,冬候鸟32种,夏候鸟20种,繁殖鸟16种,旅鸟10种.... 相似文献
6.
鸟类多样性是湿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监测指标,为掌握白洋淀冬季鸟类的资源情况,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采用样线法对白洋淀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1)共记录鸟类81种,隶属于16目34科,其中冬候鸟18种,留鸟35种,旅鸟21种,夏候鸟7种;2)优势种2种,常见种8种,稀有种19种,罕见种52种;3)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3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13种;4)鸟类种类12月份最多,鸟类数量1月份最大,Shannon-Wiener指数12月份最高,1月份最低,Pielou指数12月份最高,1月份最低.研究结果表明:白洋淀冬季鸟类资源丰富,是多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的越冬地,应加强对白洋淀的保护与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7.
8.
西安市灞河湿地鸟类多样性调查与保护价值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划分生境类型的基础上,采用定点观察法和线路法,对西安市灞河湿地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灞河湿地鸟类资源丰富,共记录鸟类33种,隶属9目、13科.其中28种已列入国家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名录,2种列入陕西省重点保护动物名录,呈现出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和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9.
2010年5月至12月,对云南省兰坪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地区的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综合过去在该区域鸟类调查的资料记载,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迄今共记录鸟类15目38科167种。鸟类组成以画眉亚科、鸫亚科和莺亚科种类居多。有国家I级重点保护鸟类2种,II级重点保护鸟类19种。保护区鸟类以留鸟为主,有96种;夏候鸟59种;冬候鸟7种;旅鸟5种。留鸟和夏季在当地繁殖的鸟共155种,其中属于东洋区的种类共75种,跨东洋区和古北区两动物界的广布种有80种。保护区鸟类物种多样性较丰富,区系成分有南北混杂交汇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韶关市鸟类多样性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实际调查并结合参考文献资料及部分历史标本,确定韶关市记录鸟类17目、47科、177属322种,约占广东省鸟类504种的63.9%和全国鸟类种数1319种的24.4%.留鸟是本地区鸟类的主要组成部分,共有161种,约占50%;夏候鸟48种,约占14.9%;冬候鸟47种,约占14.6%,旅鸟53种,约占16.5%.韶关市鸟类组成,东洋种具有显著的优势,并本文报道了韶关市鸟类资源调查结果,共记录鸟类17目、47科、177属322种,占广东省鸟类504种的63.9%.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鸟类有47种,其中一级保护2种,二级保护45种. 相似文献
11.
WANG Hongmei QIAN Jinping ZHANG Xiulan HE Xiubin 《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英文版》2007,12(4):749-754
Aiming at providing theoretical basis for effective protection of biodiversity, the study presents a cascade method which combines bot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incorporates basic data with RS(remote sense) technology, and ranks the ecosystems according to its ability of biodiversity sustainability in Hebei Provinc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areas for protection in Hebei Province are forest and meadow ecosystems in some highlands around Xiaowutai Mountain, Wuling Mountain, North Hebei, Taihang Mountain and East Hebei; grass ecosystems in part of plateau area and North Hebei; and some scattered wetlands in the plain and inshore areas. This method is suitable for undertaking large-scale investigations especially when the data are not adequate or unevenly distributed spatially. 相似文献
12.
南盘江流域鸟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根据1986年6月,9月和1988年4月对南盘江两岸的鸟类考察结果及笔者1978年,1980年对该地区的调查和有关资料总结而成。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该地区的鸟类区系,各生境内鸟类的分布和相对数量以及保护利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西部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砚民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3(4):93-97
我国西部地区有森林、灌丛、竹林、草地、农田、荒漠、湿地等生态系统类型 ,为多种生物种类栖息、生长、繁衍提供了优越的环境条件 .中南地区是中国生物物种最多的地区之一 .由于西部地区独特的地形、地貌、气候 ,生物特有种类、珍稀种类优势在西部地区具有的特色 .论述了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国家公园的现状以及受威胁的原因 ,并介绍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 相似文献
14.
福建鸟类住白虫研究和5个新种描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调查4目、19科、19属、28种计1 074只鸟类,其中有 4目、12科、12属 16种共289只鸟类感染住白虫,平均感染率 26.0%。住白虫经形态学比较后鉴定有 14种,其中 5种为未经报道的新种,另有8种为我国新记录。 相似文献
15.
淮河流域(安徽段)重要湿地鸟类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定点法、路线法和访问调查法,对淮河流域(安徽段)6处重要湿地的鸟类进行调查,共记录鸟类146种,隶属于15目48科.其中冬候鸟53种,夏候鸟42种,留鸟37种,旅鸟14种;古北界77种、东洋界23种,广布种46种;游禽31种、涉禽34种、陆禽8种、攀禽11种、猛禽10种,鸣禽52种.分析表明,该区域重点保护的鸟类较多,水禽比较丰富,还有种类较多的森林鸟类和灌丛鸟类.6处湿地中,女山湖的鸟类物种数最多,G指数、F指数以及G-F指数值均最高,两块湿地地理位置相差越远相似性系数就越小. 相似文献
16.
从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介绍了中国蝗总科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进展。物种多样性的研究比较深入,资源状况比较清楚;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正处于上升阶段,但深度和广度均还不够;生态系统多样性的研究则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7.
实施海岸带综合管理 保护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由于大量的海洋开发活动,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已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威胁。文章从生境退化、环境污染、渔业开发、生物入侵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认为开展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海岸带综合管理是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在对比国内外海岸带综合管理实践中相关保护工作进展的基础上,文章还从科研、行政管理、公众参与等角度探讨了加强和改进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办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从形态学阐述水鸟共存机制,对鄱阳湖越冬的常见水鸟(24种游禽和36种涉禽)的体质量、体长、嘴峰、跗蹠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游禽间体质量比值(1.22±0.06)和嘴峰比值(1.22±0.14)略高,体长比值(1.09±0.03)和跗蹠长比值(1.07±0.02)略低.涉禽间体质量比值(1.18±0.03)略高,体长比值(1.07±0.01)、嘴峰比值(1.09±0.01)和跗蹠长比值(1.08±0.2)略低.游禽和涉禽的各形态特征比值均在1.1~1.2左右,这说明鄱阳湖鸟类的共存主要依赖物种的生态习性的分化维持的.亲缘物种形态特征较为相似.灰鹤(Grus grus)与白枕鹤(G.vipio)、小白额雁(Anser erythropus)与灰雁(A.anser)、罗纹鸭(Anas falcata)与针尾鸭(A.acuta)、斑嘴鸭(A.poecilorhyncha)与赤颈鸭(A.penelope)等鸟类间形态相似性较高,黑翅长脚鹬(Himantopus himantopus)、反嘴鹬(Recurvirostra avosetta)、白琵鹭(Platalea leucorodia)、苍鹭(Ardea cinerea)等鸟类与其它水鸟差异较大.运用竞争排斥原理分析了水鸟形态分化与物种共存和数量多寡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