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金黄水母Chrysaora helvolaBrandt刺细胞毒液(nematocysts venom,NV)的红细胞溶血活性特征及可能机制。【方法】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红细胞溶解释放血红蛋白的量来确认不同条件和药物对NV诱导红细胞溶血行为的影响。【结果】NV诱导的红细胞溶血与其总蛋白浓度存在依赖关系。溶液pH值、大分子非电解质渗透压保护剂PEGs均能显著影响其溶血活性;非电解质小分子糖类渗透压保护剂D-甘油和D-半乳糖对溶血活性影响很小,但D-葡萄糖能显著延缓溶血。NV同时具有Ca~(2+)依赖的弱磷酸酯酶A2(PLA_2)活性,且受组氨酸烷基化试剂p-BPB抑制。这一PLA2活性可能对其红细胞溶血活性也有贡献。【结论】NV的红细胞溶血活性可能由膜穿孔机制和所含PLA_2酶成分造成,并受到含葡萄糖单元结构的糖受体调节。  相似文献   

2.
抗菌肽是一种阳离子、两亲性的膜活性多肽,具有广谱抗菌活性,改变膜渗透性,且对宿主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较小的特点.近年来研究表明,抗菌肽最基本的作用方式是破坏细菌的细胞膜结构,因此抗菌肽膜作用机制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研究抗菌肽与细菌细胞膜的相互作用,根据细胞膜磷脂成分的差异,以脂质体模拟细胞膜的模型,逐步成为抗菌肽结构与功能研究中的常用方法.对脂质体模型在抗菌肽结构、功能以及膜作用方式等研究中的作用、意义和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Brevinin-2GHe是从海南沼蛙(Hylarana guentheri)皮肤中获得的抗菌肽,为进一步优化该抗菌肽和分析其结构与生物学活性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去除了Brevinin-2GHe的7个C-末端氨基酸,并通过固相合成获得了含有23个氨基酸的brevinin-GR23;同时,检测了抗菌肽brevinin-GR23的抗菌活性和最低抑制浓度以及brevinin-GR23的时间杀菌曲线;判断了brevinin-GR23对细菌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分析了brevinin-GR23对细菌体内DNA的作用;测定了其对兔红细胞的毒性作用;检测了brevinin-GR23在不同溶液环境中的二级结构,并通过在线软件分析了其3D结构.结果表明:抗菌肽brevinin-GR23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抗菌活性最好,最低抑制浓度为16. 6μmol/L;在120 min时,其抑制细菌的效率最高,但对兔红细胞的溶血活性却较低.核酸泄露的实验结果显示,brevinin-GR23不仅能增加S. aureus的细胞膜渗透性,而且它还能与细菌DNA结合,干扰金黄色葡萄球菌DNA的复制,从而发挥抑菌作用.二级结构分析表明:brevinin-GR23在PBS溶液中以不规则结构为主,而在膜模拟溶液中其却能转变成α螺旋结构,这有利于其与细菌细胞膜的结合,因而致使细菌细胞膜的完整性发生了改变.在线软件的分析显示:其3D结构为α螺旋,经改造后的brevinin-GR23,其分子量更小,且活性强、毒性小、化学合成成本较低,这更有利于进一步的开发与应用.  相似文献   

4.
综述近年来有关抗菌肽抗细菌、肿瘤、病毒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抗菌肽是广泛存在于多种生物中的一类带正电荷的小分子多肽,具有广谱抗菌活性,也具有抗真菌、肿瘤、病毒的活性。已有的研究普遍认为抗菌肽的杀菌机理涉及抗菌肽与细胞膜的相互作用,迄今大部分相关研究都集中在抗菌肽与细胞膜之间的相互作用上,抗菌肽还可以通过抑制细胞内生物大分子的合成来抑制细菌生长。  相似文献   

5.
粪肠球菌是院内感染中最常见的一种革兰氏阳性致病菌,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粪肠球菌对市场上的多种抗生素都有不同程度的抗性,死于粪肠球菌感染的患者人数逐年增加,因此,迫切需要寻找和开发新的抗菌药物.抗菌肽是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一种小分子肽,具有广谱性、高效性、稳定性等特点,其独特的杀菌机理使细菌不易产生耐药性,因此,抗菌肽是目前最有应用前景的新型抗菌药物.研究了含色氨酸系列抗菌肽对临床分离的多药耐药粪肠球菌的抗菌活性及膜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含色氨酸系列抗菌肽对多药耐药粪肠球菌具有高杀菌活性,其作用靶点位于细胞膜上.通过增加多药耐药粪肠球菌外膜和内膜的通透性,并扰乱膜稳定性,使细胞内容物泄漏致细胞死亡.含色氨酸系列抗菌肽还能通过抑制多药耐药粪肠球菌群体感应系统中fsr各组分的表达,抑制毒性因子自溶素和明胶酶的活性,降低生物被膜组分胞外DNA的生成量,最终抑制生物被膜的生成.  相似文献   

6.
白芨中性多糖抗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本实验室提取分离的白芨中性多糖体外清除氧自由基(ROS)的作用、对H2O2诱导的红细胞溶血的作用,以及对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体内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白芨中性多糖体外能有效清除羟自由基(·OH),并呈量效关系;在NBT光化还原的反应体系中,未显示清除超氧阴离子(O2-.)的作用;低浓度抑制H2O2诱导的红细胞溶血;对D-半乳糖所致小鼠体重负增长和体内SOD活性下降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Lc-NKlysin-1是从海洋鱼类——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中获得的抗菌肽,为进一步优化该抗菌肽和研究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本文截取了其N末端的12个氨基酸残基,设计并合成了抗菌肽Lc-NKlysin-1a,同时,通过琼脂板打孔法,对其抗菌活性,不同温度、pH值、盐浓度等对其抗菌活性的影响,其溶血活性,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其抗菌特征等进行了研究,并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了其对细菌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抗菌肽LcNKlysin-1a对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副溶血弧菌、铜绿假单胞菌、抗链霉素大肠杆菌)均具有抗菌活性;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抗链霉素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最好,其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在15.62531.25μg·mL~(-1)之间;相对于Lc-NKlysin-1,Lc-NKlysin-1a的抗菌活性明显增强;Lc-NKlysin-1a在15.62531.25μg·mL~(-1)时,其溶血率为3.80%7.37%,溶血活性较低;Lc-NKlysin-1a对温度、pH和盐等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且稳定性高.此外,通过扫描电镜还观察到,抗菌肽Lc-NKlysin-1a作用于细菌后细菌的形态发生了明显改变,其细胞膜出现了褶皱和塌陷的现象,最终导致了内溶物外泻而死亡.改造后的抗菌肽其相对分子质量小,活性高,稳定性强,更易于被开发成抗菌肽类药物.  相似文献   

8.
抗菌活性肽与细菌染色体DNA的相互作用机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家蝇幼虫抗菌肽通过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方法研究了抗菌活性肽与细菌染色体DNA的相互作用机制,并以溴化乙锭为荧光探针,分析了抗菌肽MDL-1结合大肠杆菌DNA的作用方式,探讨其作用模式,即:抗菌肽MDL-1与DNA之间存在静电作用、沟槽作用和一定的嵌入作用,计算出抗菌肽MDL-1与DNA的结合常数和成键位点数.  相似文献   

9.
随着抗生素副作用的日益凸显,以及其被批准数量的逐年下降,研发功能相似且不易产生耐药性的其他活性物质迫在眉睫。抗菌肽具有广谱抗菌性、热稳定性,作用机理独特,既能起到体内抗病菌感染、促进癌细胞凋亡的作用,还可作为抗病毒化疗剂和医疗器械的抗菌材料。系统综述了抗菌肽的抗菌机制,及其在医药领域抑制抗耐药菌的产生、抗癌以及抗病毒感染的作用,阐明了抗菌肽存在的稳定性、溶血性及毒性等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指出今后可在以下方面对抗菌肽展开深入研究:1)结合体内抑菌机制进行研究,推动抗菌肽的开发应用;2)通过替换、修饰氨基酸残基,合成杂合肽,优化抗菌肽结构,提高其活性,降低毒副作用并预防耐药性的产生;3)利用抗菌肽传递系统或抗菌肽与绿色天然提取物联合作用,提高抗菌活性和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了60种放线菌类培养滤液体外自由基清除和抗氧化活性.这60种放线菌类按阿拉伯数字的顺序被编号.分别采用化学反应抑制自由基产生的化学测定法和抑制红细胞溶血的生物测定法.结果显示2#、41#、45#、52#和54#同时具有高的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清除活性,以及抑制红细胞溶血能力;36#仅有羟自由基清除活性;44#有超氧阴离子的清除活性,同时有抑制红细胞溶血能力.由此估计抑制红细胞溶血与超氧阴离子的清除活性有关,而与羟自由基清除活性无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