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定标粒子理论计算了11种无机盐和3种有机溶剂在10%2,3-丁二醇模拟发酵液中的标准摩尔溶剂化自由能,结合37℃下的萃取实验,分别得出11种盐和3种溶剂萃取分离效果的优劣顺序,为盐析剂和萃取剂的选择提供了理论指导.结果表明,在组成标准摩尔溶剂化自由能的几部分中,盐与溶剂分子间的静电相互作用能起着主导作用,静电作用能绝对值越大,盐对2,3-丁二醇的萃取提纯效果越好.随着盐标准摩尔溶剂化自由能绝对值的增大,有机相中2,3-丁二醇的质量分数线性增大,水的质量分数线性减小.  相似文献   

2.
番茄红素作为一种类胡萝卜素,具有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等多种功能。利用发酵法生产番茄红素是满足市场需求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好地提升番茄红素的提取收率,降低发酵过程中各种杂质的含量。研究了不同的溶媒及处理方法对湿菌体进行直接高效萃取的新方法。将番茄红素发酵液经过抽滤、洗涤处理得到湿菌丝体,采用有机溶剂和超声波破碎结合的处理方法,考察了菌丝体状态、皂化条件、脱水剂、提取溶剂、菌丝量与提取溶剂的料液比例、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对番茄红素提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湿菌体直接提取番茄红素的方法是可行的,并确定了湿菌体直接提取的最优条件:用0.6mol/L NaOH溶液皂化,乙醇脱水处理10min,乙酸乙酯作为提取剂,菌丝体质量(g)与提取溶剂体积(mL)之比为1∶75,在45℃超声处理20min,可获得最高的番茄红素提取率。  相似文献   

3.
从黑稻秆中提取黑米色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pH=2的条件下,用乙醇-水作溶剂从黑稻秆中萃取黑米色素.研究了萃取溶剂、温度、萃取时间对黑米色素的萃取效率的影响,并对萃取产物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70℃,用60%的乙醇水溶液萃取60min的萃取效果最好,萃取率为3.59%.这种萃取黑米色素的工艺简单,无毒害,无污染.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链霉菌NG-715所产抗真菌活性物质的存在部位,以及溶媒萃取法对活性物质进行分离的效果,以链霉菌NG-715发酵液为材料,那他霉素为对照抗生素,黑曲霉为指示菌进行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链霉菌NG-715所产抗真菌活性物质主要存在于菌丝体中,酯类和醇类对其萃取效果较好.用乙酸乙酯对抗真菌活性物质进行两次萃取后,得率为94%.  相似文献   

5.
从了哥王根部分离得到一株内生真菌Phomopsis sp.,28°C下发酵7 d,采用4种不同培养基(PDA、察氏、沙氏和改马氏)进行发酵,乙酸乙酯萃取发酵液,丙酮浸提菌丝体,分别得到提取物。以大肠杆菌(EC)、金黄色葡萄球菌(SA)、枯草芽孢杆菌(BS)和结核分枝杆菌(MT)为指示菌,2倍稀释法测定提取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实验结果表明,菌株在4种培养基发酵条件下,发酵液和菌丝体的浸提物对4种指示菌均有较好的抑制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用三辛胺溶剂分别从纯溶液和发酵液中萃取柠檬酸过程的传质规律与液滴粒径,无因次柱高及有机相配比对传质系数的影响,建立了液滴自由上升阶段的传质模型,并用以关联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7.
考察絮凝剂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用量,絮凝温度和pH值对发酵液絮凝除杂质及过滤的影响。获得较好的实验条件为:在适度的搅拌下絮凝剂的加入量为0.008%质量浓度,絮凝温度为35℃,pH值为3,该研究为发酵工业采用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絮凝分离林可霉素发酵液中的杂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溶解度参数法筛选油品脱氮萃取剂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提高润滑油的质量,必须对其进行溶剂萃取脱氮精制处理。用改进的溶解度参数法在不同温度下定量估算萃取溶剂对溶质的溶解能力和选择性,并进行排序,结果表明溶剂的溶解能力与选择性是互相矛盾的。其中溶解能力与选择性可用无限稀释活度系数表示,而无限稀释活度系数用Helpinstill-Van Winkle推算法计算。选择五种溶剂对减压侧线油进行萃取实验并测定溶剂对油品中碱氮化合物的萃取效果,结果表明,理论估算结果与实验测定结果基本吻合。兼顾溶剂对碱氮化合物的溶解能力与选择性,在五种溶剂中BMA是性能较优的油品脱碱氮溶剂。  相似文献   

9.
采用一个带有中间贮罐的间歇精馏实验塔,对混合溶剂间歇萃取精馏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带有中间贮罐的间歇萃取精馏过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具有塔顶采出产品,同时具有在塔底采出混和溶剂的特点,因而与常规间歇萃取精馏过程相比,带有中间贮罐塔时间精馏技术需要的再沸器体积大大减小.另外,混合溶剂萃取精馏过程与简单溶剂萃取精馏过程相比,克服了简单萃取剂自身选择性与溶解性之间的矛盾,提升了萃取精馏工艺的分离效果及使用范围,并且没有增加原有工艺过程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0.
研究蛹草拟青霉(Paecilomyces militaris)液体发酵液有机代谢产物的合成特点和固体栽培基质有机代谢产物对蛹草拟青霉菌丝营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蛹草拟青霉液体发酵液有机代谢产物总量与其菌丝体生物量呈显著负相关.将蛹草拟青霉固体栽培采收后,其培养基质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对其菌丝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能促进菌丝体转色,使其由营养生长阶段向生殖生长阶段的转变时间显著缩短.  相似文献   

11.
考察了文题所述塔的操作特征及隔板高度对其影响。为了提高此种塔的流通能力,作者引入温和的脉冲,并对此改进塔的特性进行了研究,比较了改进前后的塔的性能。作者发现,引入温和脉冲后塔的流通能力可增加一倍以上,各种操作性能也较好。可以认为,脉冲闭式涡轮搅拌萃取塔是一种性能优良的萃取塔。  相似文献   

12.
用恒界面搅拌池研究了伯胺N_(1923)萃取盐酸、硝酸和高氯酸的动力学。从实验结果推断出萃取反应速率控制步骤是下述两步界面化学反应: RNH_(2(i)) HA(?)RNH_3A_((i)) RNH_3A_((i)) RNH_(2(o))(?)RNH_3A_((o)) RNH_(2(i)) 文中就不同酸根离子对萃取选率的影响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运用关于瓦斯抽采的各种研究理论,结合永佛寺煤矿瓦斯地质情况,对一水平下部8号煤层开采时的瓦斯及煤与瓦斯突出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治理方案,即运用卸压抽采和未卸压抽采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计算确定了抽采参数,预计可以达到良好的抽采效果。  相似文献   

14.
萃取新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新的萃取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微波萃取、双水相萃取具有许多优点.介绍了这几种萃取技术的机理,综述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讨论了它们的工业化应用前景及存在的问题,以期加速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16.
研究了从钢厂炉渣中回收有用金属的一种新方法。实验中,炉渣用硫酸浸取,浸取液采用EDTA络合滴定分析元素组成,颗粒粒径分布采用标准筛筛分,化学组成和微观结构分别采用XRF。结果表明,铝的最大提取率为86.20%,条件为:H2SO4浓度4mol·L^-1、固液比1:5条件下在80℃浸取24h。在同一条件下铁获得最大提取率为94.3%。  相似文献   

17.
钪萃取分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十多年来溶剂萃取、液膜萃取、离子交换等方法富集纯化钪的研究进展,并对各种类型的萃取剂萃取钪的机制进行了总结,溶剂萃取法仍是钪最主要的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18.
对超临界革取,微波革取,固相微革取,双水相革取,液膜革取等几种新型革取技术作了简要介绍.将几种技术的特点、应用领域及现状进行了综述,以便有利于选择利用.引用文献55篇.  相似文献   

19.
为了合理布置煤层抽放钻孔数量,采用SF6示踪技术测定煤层瓦斯抽采半径。沿煤层布置一排试验钻孔,选定其中某几个孔作为SF6释放孔,其余作为抽采试验孔,在一定的抽采负压条件下,通过观测抽采试验孔的瓦斯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可以确定煤层瓦斯抽采半径。在朱集矿的试验中,通过一个月的连续观测,测得该矿11-2煤层瓦斯抽采半径可以达到5 m。利用SF6示踪气体可以较好的测定煤层瓦斯抽采半径。  相似文献   

20.
Keyword extraction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 of information retrieval. This paper gave the specification of keywords in Chinese news documents based on analyzing lingu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news documents and then proposed a new keyword extraction method based on tf/idf with multi-strategies. The approach selected candidate keywords of uni-, hi- and tri-grams, and then defines the features according to their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and context information. Moreover, the paper proposed several strategies to amend the incomplete words gotten from the word segmentation and found unknown potential keywords in news documents.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our proposed method can significantly outperform the baseline method. We also applied it to retrospective event detection.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accuracy and efficiency of news retrospective event detection can b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