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东晓  雒晓刚  常青 《甘肃科技》2009,25(21):37-39
以遥感技术为主要手段,结合已有地质、矿产、物化探成果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野外验证,较全面、系统地对甘肃省金、铜、铅、锌矿产资源进行了综合研究和预测。在分析研究典型矿区成矿地质背景及其遥感影像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区域对比、多级识别、异常信息提取等技术方法,在省内重要成矿区带划分出Ⅳ级遥感成矿区(带)31个,各类遥感成矿预测区177个,圈定遥感找矿靶区37处;其中,A类遥感成矿预测区53个,找矿靶区26处,提出了遥感找矿重要靶区和主攻方向,建立了以遥感信息为主体的遥感地质综合找矿模式。  相似文献   

2.
在大宝山矿区开展地质测量、物化探、地表工程等地质工作基础上,对研究区内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对主成矿元素分布特征、相关性等分析表明,区内主成矿元素为W、Mo、Cu、Au,其中土壤测量异常规模较大、峰值高、富集系数高;成矿主元素Mo、Cu、Au等相关性好。在物化探工作成果基础上,筛选找矿靶区,并进行钻孔深部验证,取得了很好的找矿成果,提高了探矿潜力,并确定了船肚矿区北部、南部及大宝山东部三处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3.
李密  罗润林  余越星 《科技信息》2011,(5):I0053-I0055
在广西某矿区开展物探工作,首先简要的阐述了该地区的地质背景与成矿条件,地球物理概况,然后运用高精度磁测、大功率激电两种物探方法对矿区进行普查扫面,最后用激电测深对扫面后存在异常的重点靶区进行详查,明确该矿区内化探Au异常区可能存在的深部隐伏矿体,为下一步的钻探等勘查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勐板铅锌矿区位于云南西部的保山地块中,该区复杂的地质构造活动为铅、锌等金属矿床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成矿地质基础,但也极大地增加了矿产资源勘查的难度。为进一步探索勐板矿区的矿产资源储备前景,基于岩(矿)石标本物性分析和现场的试验结果,发现该区含矿的岩体可产生明显的激电异常。故在研究区范围内部署多条激电中梯剖面,圈定出9个异常区,综合化探、地质资料成果,确定了5个重点找矿靶区。基于上述工作,在重点异常区布设两条激电对称四极测深剖面,对重点异常体的深部纵向分布和延伸进行探索。以研究矿区横纵向激电响应特征为主,地质、化探成果为辅的综合找矿方法技术组合,可为云南勐板地区及其邻区或类似地区的矿产勘查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陕县黄野坪金矿位于崤山金矿田,后者是豫西金矿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矿区广泛出露中元古界熊耳群,发育多期活动的断裂构造和燕山晚期中酸性小侵入体,成矿条件优越。通过对矿床的成矿环境和成矿规律进行系统的分析,将断裂构造与化探异常叠加部位作为找矿靶区,通过钻探施工发现金矿体9个,实现找矿突破。矿区剥蚀深度较浅,大部分矿体还未出露地表,矿体深部具有较好的找矿空间。岩体周围发育的爆破角砾岩带和北西向断裂带是今后找金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6.
云南芦子园铅锌矿区隐伏岩体综合推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芦子园矿区岩体的地质标志、地球物理标志、地球化学标志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根据矿区的构造条件、岩浆岩脉的发现和围岩蚀变、重磁异常、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质特征,预测矿区深部隐伏花岗岩体的存在,并预测矿区深部找矿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7.
双频激电法可同时得到低频和高频电位差,由其计算视幅频率可抵消相同的影响因素,抑制干扰,增强异常幅值,提高观测精度.在分析区域成矿背景、矿区成矿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双频激电法的成果解译结果,对区内铜矿体成矿的有利区段进行了预测,优选出两个找矿靶区,为该区边深部找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峰峰、大城、开平矿区深部煤层含气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峰峰、大城、开平矿区的深部煤层含气量,基于其浅部煤储层压力、镜质组反射率、试井实测资料以及钻孔剖面温度,采用煤级-吸附-压力方法,分析三个矿区深部储煤层温度、镜质组反射率梯度及煤储层压力梯度,结合煤的等温吸附特征,预测其深部煤层含气量.结果表明,峰峰、大城、开平矿区均处于正常地温梯度带;煤化作用受地层埋深控制,深层镜质组反射率梯度分别为0.13%/hm、0.17%/hm、0.08%/hm;煤储层压力梯度大多低于0.98 MPa/hm;煤层饱和吸附量随煤级的增加而增大,800~2 000 m煤层原位含气量预测为3.40~13.03 m3/t.  相似文献   

9.
GGCS基于地质成矿特征的相似性,对比找矿靶区和典型金成矿区预测成矿远景。该系统是一种计算机咨询系统,它不仅为找矿靶区提供结论性的意见而且提供那些与靶区最相似的典型矿床的信息。本系统包含约90个国内外典型金矿床的资料。整个系统(英文版)用PROLOG语言写成。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古宋矿区26个钻孔的水位资料、泉点及河流漏失量调查资料为依据,通过电网络模拟作出研究区地下水模拟等水位线图。并根据模拟中的调试情况,对地下水流动的水动力条件作了分析。结合地质解释,阐述了本区特殊的越流型深部岩溶管道水系的形成和它所经历的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1.
广西大乐铜多金属矿区位于大瑶山西侧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带的北段,属典型的后期改造交代—充填型热液矿床。在对矿区实际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本区矿化体形成分布受"层+构"双重因素控矿模式制约。根据其控矿特征利用EH4电磁测深技术对其进行地球物理勘探,在显著的物性差异条件下,综合矿区地质情况和物探异常特征圈定异常区14个,为下一步深部找矿方向和深部验证提供了充分的依据,同时深部异常分布特点为提出的控矿模式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相似文献   

12.
在总结天鹅寨火山杂岩体地质、航放、航磁、放射性伽玛场特征及放射性水化学特征研究基础上,结合遥感解译资料,认为SN向、EW向线性断裂、环形构造为主要控矿构造,放射性伽玛场及水化学异常点受SN向线性断裂控制明显。通过运用后遥感应用技术开展成矿潜力分析,优选出4个找矿靶区:牛角龙—长冲—桃源坪找矿靶区(Ⅰ级)、鸡冠石—小洞—初冲找矿靶区(Ⅱ级)、上庙龙冲—桐木垒—八亩田找矿靶区(Ⅱ级)、高家坪—小坪源找矿靶区(Ⅲ级)。为该区下步找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弓长岭铁矿包括一、二、三矿区和老岭-独木矿区,其中一矿区是目前弓矿公司最大的露天采区,已进入危机矿山行列,因此,开展弓长岭铁矿一矿区的构造演化研究,理清弓长岭铁矿一矿区构造控矿规律,对于弓长岭铁矿一矿区深部及外围找矿分析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研究表明:随着寒岭断裂的走滑运动,在弓长岭铁矿南盘左部出现了一个相对伸展区,右侧出现了一个相对压缩区。然后使得弓长岭矿带整体以软弱点为中心的逆时针旋转。在旋转的同时,弓长岭矿带被略微的拉长。在整个变形过程中,矿带尾端的转折端形成了第二软弱点。随着寒岭走滑运动的消减,弓长岭矿带开始沿着前期形成的断裂发生走滑,最终把弓长岭矿段改造成一大两小三个反"S"型,最终将弓长岭切割为3个矿区:弓长岭一号矿区、二号矿区、三号矿区。  相似文献   

14.
错那洞矿集区位于藏南铅锌金锑金属成矿带,矿集区内分布多个矿床,扎西康是备受关注的铅锌多金属矿床之一。为了深入探究扎西康矿床与深部结构之间的关系,寻找潜在矿体,基于激电和大地电磁数据进行精细构造地球物理分析,通过三维反演技术获取了扎西康矿区0~15 000 m范围内三维电性结构信息。结果表明,扎西康铅锌矿体与电阻率为100~500Ω·m的梯级带、极化率为3%~6%的条带状异常密切相关。此外,研究还发现扎西康矿区深部可能存在三个流体通道,分别位于南北向伸展作用下形成的拆离断层顶部和底部边界相关的薄弱空间,以及东西向伸展作用下形成的错那裂谷和次级断裂中。结合重力三维反演模型和元素组合分布规律的分析结果,认为扎西康矿区西侧具有较大的金矿潜力,而东侧则显示出较大的铅锌矿潜力,其深部可能具有铍钨锡成矿潜力,暗示扎西康矿区可能存在从低温到高温金属元素的成矿系统。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二叠纪含煤区深部找煤靶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二叠纪聚煤盆地的层序地层、聚煤规律、煤系盖层特征以及聚煤期后构造对煤系地层改造的基本认识基础上,选取福建省9个典型靶区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滑覆体下、推覆体下、火山岩下及红层下出发寻找煤靶区。结果表明福建省二叠纪含煤区深部找煤前景较好,预测煤炭资源量约115808万t。该研究对缓解福建省煤炭缺口以及深部找煤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研究区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南票矿区深部范围内,多年来研究成果表明,区域地质与研究区地质存在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7.
支风岐  袁跃清  王万军 《科技信息》2009,(29):I0388-I0389
在综合分析已有资料的基础上,研究了该矿区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矿构造,查明了成矿控制因素,总结了成矿规律,对研究区进行了成矿预测,获得了两个重点找矿靶区,为进一步开展地质找矿工作和研究此类矿床成矿规律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地面伽玛能谱和土壤天然热释光测量组合在河元背铀矿床近外围地区普查找矿中的应用效果;在对异常解释、推断的基础上,结合区内铀成矿地质背景及地面伽玛能谱和土壤天然热释光测量异常与已知矿床间的对应关系,圈出了4个找矿靶区;对其中的3号和4号靶区所在区域开展了进一步的铀矿普查工作,通过勘探在深部发现了受南北向苦命山-小陂断裂带控制的铀矿带,表明这两种方法组合可以较好地提供深部铀矿化信息,是该地区寻找隐伏铀矿体的一种有效的勘查方法组合.  相似文献   

19.
通过三维电阻率测井方法应用于煤田的理论及探测方案的分析,并在淮南煤田两个岩溶陷落柱发育区进行了探测试验,探查距钻孔450m半径范围内,700—1200m不同埋深电阻率分布情况,查清了研究区深部水文地质条件,并通过6个地质钻孔揭露及连通抽水试验验证了此方法的可靠性及有效性。表明该方法在探查矿区深部水文地质条件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通过地质钻孔与地面电极的有机结合,可查清深部水文地质特征。为深部受承压水水害威胁的煤炭资源的安全开采提供了一种很好的地球物理探测手段。  相似文献   

20.
锡矿山矿区内不同地段或不同深度,由于构造作用力的差异,导致形成的控矿构造亦有差异.在深部,主要是断裂及附近的微角砾岩化带和裂隙带控制矿体;在中部,主要是背斜和断层综合控矿;而浅部主要是背斜构造控矿.这种控矿构造的类型随深度的变化可分为3层,概括成“三层楼”控矿模式,以此模式为指导,对矿区内外围进行了成矿预测,得出北部区的背斜分布区和北矿深部等是有望找矿区段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