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机器人轨迹跟踪的模糊逻辑与变结构控制相结合的控制器设计方案,采用变结构控制量作为监督控制,首先保证机器人系统状态有界,应用模糊逻辑系统逼近过程的不确定部分,利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对模糊逻辑系统的参数进行在线调节,使得系统输出能够跟踪指定轨迹,该控制方案能够消除变结构控制所固有的抖振性,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案具有良好的跟踪性能。  相似文献   

2.
非线性系统的积分变结构间接自适应模糊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一类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间接自适应模糊控制问题 .基于变结构控制原理 ,并利用具有线性可调参数的模糊系统去逼近过程未知函数 ,提出一种具有监督控制器的积分变结构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法 .该方法通过监督控制器保证闭环系统所有信号有界 .进一步通过引入最优逼近误差的自适应补偿项来消除建模误差的影响 .理论分析证明了跟踪误差收敛到零 .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火箭炮位置伺服系统中的机电耦合特性,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方法.为了使滑模变结构等效控制律设计不依赖对象的精确模型,利用切换函数及其变化率设计自适应模糊系统来代替等效控制,为了抑制滑模抖振,采用模糊规则调节切换控制的增益.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保证了系统的静、动态特性,有效降低了变结构系统中固有的抖振现象,而且对参数摄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完善控制器理论结构及实践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一类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间接自适应模糊控制问题.基于变结构控制原理,并利用具有线性可调参数的模糊系统去逼近过程未知函数,提出一种具有监督控制器的积分变结构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监督控制器保证闭环系统所有信号有界.进一步通过引入最优逼近误差的自适应补偿项来消除建模误差的影响.理论分析证明了跟踪误差收敛到零.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不确定机器人的跟踪控制,提出了一种基于H∞跟踪的模糊神经网络变结构控制方案。该方案利用模糊神经网络的学习和函数逼近能力,补偿机器人系统的内部不确定性和外干扰,H∞跟踪设计与变结构控制的结合削弱了控制输入的抖振,提高了机器人的鲁棒性,保证了整个系统的快速跟踪性能,仿真实例证实了该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基于边界层模糊调节的准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基于滑模开关函数及其变化量,设计一个二维边界层模糊调节器,根据滑模开关平面状态的变化动态调整滑模边界层的宽度.应用于液压位置系统的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能保证液压系统响应速度,提高控制精度,削弱抖振,较好地协调了变结构控制鲁棒性与平滑控制抖振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7.
在现有滑模变结构控制的基础上,引入模糊逻辑决定控制器参数.讨论了如何选择变结构滑动轨线,获得较好的系统快速性,使变结构控制的设计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实用性.通过以矢量控制为速度环的交流伺服系统的仿真和实验结果,说明此方法是很有前途的。  相似文献   

8.
针对PI控制和模糊滑模变结构控制在交流调试系统中的局限性,利用它们的各自优点,采用双模态控制方法对交流异步电动机系统进行控制,得到模糊滑模变结构设计过程以及采用PI控制和模糊滑模变结构控制相结合的双模态方法运行的结果。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解决了模态抖动问题,而且改善了系统动态特性,证明了双模态控制在交流调速系统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一类非线性系统的模糊趋近律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变结构控制设计方法中趋近律参数的物理意义及参数之间的定性关系 ,根据这些参数的定性和不精确关系 ,提出了基于模糊规则的趋近律控制——模糊趋近律控制 ,即用模糊规则来选择趋近律的参数 ,以达到改善品质控制的目的 .仿真结果表明 ,笔者给出的方法既保留了传统趋近律方法所具有的较强鲁棒性优点 ,又使控制系统的品质控制具有较强的自适应性 ,同时还比传统趋近律方法更有效地削弱变结构控制系统中固有的颤振 .  相似文献   

10.
结合模糊逻辑和变结构控制讨论了一类非线性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利用模糊逻辑逼近一类非线性时滞系统,然后对模糊系统设计变结构控制律,达到了对非线性时滞系统的稳定控制.在理想滑动模的条件下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给出了时滞系统闭环稳定条件.  相似文献   

11.
基于模糊趋近律的自适应滑模变结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一类非线性不确定系统,把自适应模型跟踪控制和模糊控制与趋近律相结合,提出一种新的自适应模糊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案.不仅消除了滑模变结构控制固有的高频颤动现象,对模型不确定性和外部干扰具有较强的鲁棒性,而且改善了系统到达段的品质,同时跟踪误差可收敛到零的一个邻域内.仿真结果也表明了该方案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可控串补暂态稳定控制,既要抑制功角第一摆,又要快速阻尼系统故障后的功率振荡,这是一个多目标控制问题。文中提出了基于T-S(Takagi-Sugeno)模型的可控串补模糊控制策略,充分考虑了可控串补装置的非线性,并结合了线性最优控制理论和专家知识。该模糊控制器相当于自适应变增益的线性最优控制器,能满足系统多目标控制的要求。数字仿真表明,该模糊控制策略在暂稳控制中优于其它常规控制方式(PI控制,bang-bang控制,线性最优控制)。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模糊逻辑学习方法的非线性系统智能容错控制方案.整个控制方案集自适应模糊控制器、监督控制器和调节控制器为一体,是一个功能强大的控制体系结构.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方案能有效地识别和调节非线性系统的未知错误,而且控制系统在不确定或错误的情况下具有稳定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4.
在变论域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法的基础上,结合Ⅱ型模糊集较强的鲁棒性和处理不确定性问题的能力,设计了一种区间Ⅱ型变论域自适应模糊逻辑控制器.为了使控制器保持在最优状态,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来优化隶属度函数;然后由Lyapunov方法证明了区间Ⅱ型变论域自适应模糊逻辑控制器的稳定性.对Duffing系统和1维6卷混沌系统的仿真表明,区间Ⅱ型变论域自适应模糊逻辑控制器可以很好地跟踪参考信号,较之变论域模糊逻辑控制器,其可以有效地防止抖震且控制量较小.  相似文献   

15.
应用自适应模糊控制实施船舶动力定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船舶动力定位中引入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法,即采用近似的线性模型通过Kalman滤波得到船舶低频运动的状态估计值,模糊化后作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入实现定位控制。模糊控制器的核心为逢适应模糊逻辑系统,由于它具有任意的非线性映射能力,从而使控制器的参数能够在定位过程中不断调整,以适应外部环境变化。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不同海况下均能达到很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6.
非线性系统的稳定自适应模糊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一类高阶非线性系统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案,它既可以利用模糊描述信息,又可以利用模糊控制规则。  相似文献   

17.
同步发电机模糊PID励磁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有效的发电机励磁控制是提高电力系统动态性能的主要手段之一。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压和角速度信号联合反馈的模糊PID控制方案,利用模糊推理整定PID参数,以增强对动态环境的适应性。针对单机无穷大系统,设计模糊推理规则,获得自适应控制参数。仿真结果表明,本控制方法对动态扰动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系统参数未知情况下的罗伦兹系统的自适应控制与同步问题.在李亚普诺夫(Lyapunov)稳定性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单状态变量反馈的自适应控制方法,能够迅速的稳定罗伦兹系统轨迹至稳定平衡点,并成功地实现了两个相同罗伦兹系统的同步.计算机仿真的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邹权  钱林方  徐亚栋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4,34(12):1246-1250,1288
针对存在啮合冲击、参数摄动以及非线性摩擦的链传动机械伺服系统的位置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方法. 与常规自适应滑模控制不同的是,本文采用自适应策略估计系统时变参数,有效减小了模型不确定性的影响,然后采用模糊逻辑消除了常规滑模控制中的不连续控制项,削弱了抖振;用期望速度代替实际速度补偿非线性摩擦,减小了测量噪声的影响,改善了系统的控制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对系统参数变化以及外部扰动不敏感,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20.
基于现场总线的铣削加工过程自适应模糊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Profibus总线和模糊控制特点的基础上,针对铣削加工过程的非线性、时变性和不确定性,提出了基于现场总线的铣削加工过程自适应模糊控制的解决方案.采用输出比例因子和控制规则在线自调整的方法对切削参数变化的铣削力进行在线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克服了传统的模糊控制动态响应较慢和鲁棒性较差的缺点,具有响应速度快、实时性和稳定性好等特点.当切削深度突变时,能在线自适应调整进给速度。使切削力接近参考值,实现恒力切削,防止刀具损坏和提高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