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高校如何提高大学生体育锻炼热情,开展课余体育活动,使课堂体育教学与课余体育锻炼相结合,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是高校体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成立体育活动组织是最好的方法.本文通过齐齐哈尔职业学院大学生篮球协会的实践.对高校篮球课余锻炼的组织、运作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高校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研究现状进行了整理与分析,发现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课余体育锻炼目的、组织形式、参与锻炼的人数比例和频度、影响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因素等几个方面,并对目前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状况研究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为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和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课余体育生活动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表明,高校大学生安排课余生活的合理性新老学生有别,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动机男女生有别,不少大学生缺乏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知识,学校缺乏安排和老师的指导,影响他们课外体育锻炼的有显性因素和隐性因素。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安徽省12所院校的1200名大学生的调查,分析安徽省大学生课余健身的现状,针对所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并为我省建立大学生课余健身体系提出对策.研究表明:课余健身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活动方式之一.多数大学生对课余健身表现出一定兴趣,总体上课余健身参与比例较高,但活动量相对不足,健身的方式、场所及健身项目等存在显著的集中趋势,健身效应取向具有多元化特征,在课余健身参与率、周健身次数、每次健身时间、健身兴趣等方面,存在着较明显的性别差异.同时健身场地器材缺乏等外在条件仍然是制约课余健身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张文杰 《科技信息》2008,(22):249-249
大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提高是一个通过实践训练逐步积累提高的过程,英语课堂精听和课余英语泛听对于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课堂学习的精听训练时间有限,课余进行大量的泛听实践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本文试图分析英语泛听的必要性和如何进行英语泛听实践。  相似文献   

6.
张熙  陈正贤 《科技信息》2008,(23):192-193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对高校女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女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活动的主动性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她们参与体育活动的方式较为单一,部分高年级女生对参与课余体育活动的重要性有了更高的认识,但参与健身的积极性有所降低,再则场地设施因素、体育教学因素以及学校对课余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工作也是影响女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活动的客观因素。为此,作者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旨在改变女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消极状况。  相似文献   

7.
足球运动号称"世界第一运动",课余足球活动很受大学生的欢迎,但由于受运动经费、场地设施、参与意识、组织管理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课余足球活动的开展并不能满足大学生的课外体育运动.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完善课余足球活动的发展对策为:推进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提高大学生足球认识,培养大学生足球情感、足球参与意识;加强高校课外体育改革,通过开设网上教学、建立大学生课余足球俱乐部等多种形式构建多元化课余足球活动组织管理模式,培养学生终身足球锻炼的意识.  相似文献   

8.
徐然 《科技信息》2012,(18):311-311
校园体育活动是指大学生采用各种体育手段、方法参加的体育活动,以强身健体、丰富课余生活为主要目的,满足个体身心享受的需要,成为一种自动化行为模式。随着大学生课余时间的增多,体育运动作为余暇生活方式之一,已逐渐地被大学生所接受。大学生们通过这种独特的课余体育活动和各项体育比赛的组织和裁判,让更多的学生都可以参与到课余体育中来体验体育带来的乐趣,这样可以提高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全面提高运动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意识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初孺 《科技信息》2010,(27):157-158
本文采问卷调查法,运用体育相关学科知识为指导,对在校大学生课余体育活动意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总体有54.9%的大学生对课余体育锻炼持积极态度,有91.6%的学生具有体育锻炼欲求,男、女同学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动机分布所不同,部分同学对课余体育锻炼有反感情绪,体育锻炼知识匮乏。  相似文献   

10.
运用调查问卷的形式从大学生对体育的认知、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影响大学生课余体育生活的因素等几个角度对浙江师范大学公体大学生课余体育生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归纳出浙江师范大学公体大学生课余体育生活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从而丰富浙江师范大学非体育类专业大学生课余体育生活的同时,也为其他学校的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参加自主体育活动是促进社会发展以及实现自我价值所必需的,通过文献资料的检索以及对日常生活的观察,我们找出了影响大学生自主体育活动的因素,并据此制定调查问卷。然后采用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大学生自主参加体育活动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探讨了当前我校大学生体育活动的现状与特点。调查表明课外自由参加体育活动已成为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活动方式之一。总体上大学生自由参加体育活动的项目比较丰富,但是运动时间明显不足。希望学校相关部门能够合理安排学生的作息时间;促使理论和实践教学同步开展;逐步完善学校运动场地的设施建设,使学生能够不断提高自主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也为社会的发展以及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2.
从高职院校特色班级建设的缘起、理论基础与实践原则三方面出发,对特色班级建设这一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德育教育新模式进行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探索,创新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的理念,强化班级管理的德育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消费文化与现代人生活方式变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大学生消费文化包括消费观念、消费心理、消费品格、消费方式、消费结构、消费水平、消费规律等.本课题的调查研究表明,中国大学生消费文化具有前卫性、超时性、发展性和不平衡性.大学生消费文化对社会消费文化发展和现代人生活方式变迁有较大的影响张力;大学生消费文化的发展对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有促进作用;大学生消费文化的发展与现代人生活方式的变迁享有同一轨迹.在大学校园,高消费者和低消费者同在,早熟型消费与不成熟型消费共存.不成熟消费、攀比消费和非理性消费不仅给学生家庭生活造成了很大的经济负担,而且不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和人格健康.高等学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德、智、体教育的同时,还必须进行生活能力和消费观念教育,要在大学生消费文化和现代生活方式的教育方面有所作为,要建设高品位的大学生消费文化环境和氛围,对大学生消费文化发展方向的正确引导就是对现代人生活方式变迁的恰当把握。  相似文献   

14.
电气工程实践基地的功能与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培养工程实践能力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文中结合电气工程实践基地的实际经验,探索出了一条以工程实践基地为载体,以工程技术操作、科技活动为主体,课内课外教育相结合,分阶段、分层次培养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大学教育趋向重视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渠道仍然是课堂教学.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大学教师应该自觉地做出努力,从营造创新的环境,鼓励学生积极探索,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等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服务社会,促进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增长学生才干的重要课堂。在高校社会实践活动中建立“两课”社会实践机制、良好的运行机制、典型教育机制、对比教育机制、自我教育机制、激励机制、社会参与机制,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建设,能够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情感,完善大学生的人格,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艺术教育在我国高校素质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开展艺术教育平台的艺术类学生社团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和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等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在对笔者所在高校艺术类学生社团建设和管理模式总结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高校艺术类学生社团发展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对解决问题的方案与对策...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具有信息资源搜集管理和教育职能,是高校教学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可以从优化阅读环境、提高馆员素质、优化馆藏结构方面下功夫,把图书馆建设成为大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学校体育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促进,分析了学校体育促进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因素,探讨了现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新特点,确立了学校体育发展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主要内容,总结了学校体育促进大学生社会适应发展水平提高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是近年来涌现出的心理咨询的新形式。网络心理咨询虽存在一定缺陷,但其快捷性、高效性等优点更为突出。在具体操作中,要遵从本土化、积极性、整合性等原则,以更好地解决大学生学习焦虑、人际关系、恋爱等方面的心理问题,重塑大学生健康健全人格,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