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邓小平的群众观包含丰富的思想内容,一切以人民利益的最高准绳;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尊重群众的实践和创造;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认真学习,研究邓小平的群众观,对于建设好我们的党,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在发动百色起义、创建红七军和右江革命根据地的革命斗争中,充分相信群众,深入宣传发动群众,正确执行群众路线,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群众观,成为了邓小平早期思想的重要内容。总结和学习邓小平在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的群众思想及其实践,对于我们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发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和战斗力,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都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3.
陈其胜 《科技信息》2006,1(9):40-41
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形成了内容丰富的毛泽东人民群众思想。毛泽东人民群众思想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重要思想方法,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习仲勋一生的革命生涯中,始终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形成了自己关于群众工作宝贵的群众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对习仲勋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群众观进行理论和实践上的简要论述并探究其当代价值,有利于当前全党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并且对保持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强党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5.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贯的宗旨,是我们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获得和巩固执政地位的法宝。在社会主义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我国党群关系并不十分和谐,以致影响着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重提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构建和谐党群关系刻不容缓。本文试图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视角下,分析当前党群关系存在的主要矛盾以及影响党群关系不和谐的因素,努力探索构建我国和谐党群关系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的执政思想博大精深,他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执政理念;把人民群众作为执政基础;把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作为执政方式;而国内外稳定的形势则是他追求的执政环境。研究邓小平的执政思想,对于新时期、新阶段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的群众思想是贯穿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核心主线。本文从五个方面较全面、系统地概述了邓小平同志的群众思想: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主要依靠力量;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保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的重要保证;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基础;逐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人民利益是我们改革开放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判断我们一切言行正确与否的最高标准。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七十六年的光辉历程。七十六年来,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同人民群众建立了血肉的联系,我们党就是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产生、发展、壮大起来的。我们党和党领导的军队之所以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最后夺取全国的胜利,就是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人们用“鱼水之情”、“水乳交融”来形容军政军民党群的关系,是恰如其分的。人民群众是党坚强后盾是当之无愧的。密切联系群众被誉为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也很值得中国共产党人引以自豪。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坚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  相似文献   

9.
群众工作是我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优势,是我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性标志,其内涵为"为民、务实、清廉",在社会转型之中,呈现出许多新特点。要做好群众工作,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必须了解民意,拓宽渠道,让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实意愿得到充分表达;必须抓好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必须把握群众规律;必须健全群众工作机制;必须提高群众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0.
夏小玲 《科技信息》2009,(13):220-221
邓小平同志提倡和推行公开性,是发扬党和群众密切联系的政治优势,协调社会关系和缓解社会矛盾的有益搜索;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重要意义的认识结果。在民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中,邓小平认为,公开性原则要体现在党和国家的决策、政务公开、干部任命和选拔等方面。实施公开性,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科学的领导,坚持走人民群众的路线,坚持科学的价值取向,还需要有制度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成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有效地指导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与他精练质朴的文风特色密切相关.邓小平用十分精练的语言深刻地把握了时代主题,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内容,精练与深刻在他的理论里达到完美统一;他善于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朴实易懂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使理论为大多数人所掌握;形成邓小平精练质朴文风特色的主要缘由是他的务实精神、工作特性和群众观念.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群众观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习近平在总结我党群众工作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针对执政党的地位和改革开放的新现实提出的一系列群众思想和工作方法.在当前,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加深、国内贫富差距扩大,环境问题突出,部分干部作风腐化,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除继承我党优良传统外,还应结合新时代的特点,加强法律和制度建设,使各级干部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在工作作风上,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一切消极腐败.准确把握我党群众观的科学内涵,探索新时期群众工作的特点、方法和路径,总结群众工作规律,是新时期做好群众工作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邓小平不断总结处理党群关系的成功经验,为推动党的群众路线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主要目标;发挥党员干部先锋作用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前提条件;激发人民群众参与热情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关键环节;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方法;建立密切联系群众制度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保障。研究邓小平关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思想,对于当前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改进党的作风、巩固党的地位,进而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邓小平都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他们深切忧虑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和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毛泽东忧虑的主要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我们的党能否经受住执政的考验,党和国家是否会改变颜色;邓小平忧虑的主要是中国人民富起来了,中国共产党如何过好经济建设关、执政地位关、改革开放关,挫败西方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阴谋,使社会主义中国永远屹立于世界东方。  相似文献   

15.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它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萌芽、形成和不断成熟的。党的群众工作经验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才能得到巩固。  相似文献   

16.
群众工作是我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优势,是我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性标志,其内涵为“为民、务实、清廉”,在社会转型之中,呈现出许多新特点.要做好群众工作,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必须了解民意,拓宽渠道,让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实意愿得到充分表达;必须抓好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必须把握群众规律;必须健全群众工作机制;必须提高群众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7.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事关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使命的实现,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扩大基层党组织的覆盖面,使基层党组织推动地方发展,以服务广大人民群众为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使基层党员干部时时心系群众,关心群众。  相似文献   

18.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党的群众路线形成发展有一个历史过程,当前结合党情、国情、世情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具有更加重大的意义。我党在坚持和发展群众路线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主要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坚持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服从和服务于党的性质和宗旨;坚持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在历史发展新阶段,我们应始终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群众观"与传统儒家文化中"贵民""爱民""富民"的"民本"思想的阐述,说明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正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中国"民本"思想优秀内核相结合的产物."以人为本"的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为指导,同时又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儒家的"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相结合而产生的最新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20.
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问题,是关系到党生死存亡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历来都十分重视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这是党区别于其他党派的根本标志,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在现阶段,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克服各种脱离群众的弊病,大力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密切党同群众的联系,对于加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团结一切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