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振成  闫黄凤  刘勇 《科技信息》2009,(5):371-371,383
根据软弱岩体的力学特性,对软岩巷道变形破坏的力学机理及支护原理进行了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控制软岩巷道变形破坏的解决办法和采取的支护措施,以期为布置在软岩中巷道的设计、施工和维护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高应力软岩巷道壁后充填支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应力软岩巷道属非线性大变形问题,巷道支护必须满足其变形要求。总结了白皎煤矿高应力软岩砌碹巷道变形破坏特征,分析了砌碹巷道破坏机理,并对碹体壁后充填粉煤灰基材料改善“支护-围岩”关系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到了现场验证。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掘进和使用期间出现的巷道变形破坏严重的难题,结合现场施工经验,应用现场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变形破坏原因、规律以及提出巷道矿压控制措施,在煤矿试验区选择锚网梁索喷支护方式进行研究,证实此种支护方式为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合理可行的支护手段,对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的矿压控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对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变形破坏特征、变形形态和变形破坏的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概括了锚注支护施工工艺,将其成功地运用于深部高应力软岩煤、岩巷道,并对锚注施工提出了明确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矿压观测了解软岩巷道变形破坏规律,根据不同岩性巷道采用不同力学性质的支架,研制出平顶曲腿支架解决了以水平应力作用为主的巷道支护问题,获得良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6.
李学良 《科技信息》2011,(23):381-382
软岩煤层巷道应用锚梁网索联合支护,有效控制巷道破坏变形,解决复杂条件下巷道支护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由煤矿巷道软岩深部破坏变形特征及成因入手,探讨了科学有效的锚注支护策略、支护方案及关键施工工艺,对提升煤矿巷道施工可靠安全性、创设优质施工建设环境,科学解决软岩深部巷道支护难题,创设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
由于组成岩体的岩块强度和结构面特性不同,不同类型软岩巷道围岩变形规律各不相同,实践中应根据不同类型软岩巷道围岩变形规律、失稳规律确定其支护原则和支护方案。  相似文献   

9.
文章综合考虑影响深部巷道围岩变形的各种因素,并以淮北临涣矿为工程背景,通过现场观测、调研、取样和煤岩力学参数的实验室测定,建立了临涣煤矿的深部巷道计算模型;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软岩影响下的巷道变形特点;论述了适合软岩巷道围岩变形控制的耦合支护理论,并结合该理论和软岩巷道应力破坏特点,对临涣煤矿软岩处进行了支护优化设计,并对支护设计的结果进行了数值模拟仿真分析,得出对后续现场支护工业实验具有指导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路鑫 《科技资讯》2007,(22):24-24
介绍了山东泰山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翟镇煤矿通过对掘进巷道围岩破坏规律进行探究,对深部巷道、软岩及复合顶板、大跨度巷道等特殊围岩、生产条件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在具体实践中对控制复杂条件下巷道围岩变形的方法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1.
基于动变形控制法的软岩路基填筑材料回弹模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路基路面变形协调原理,结合国内公路相关规范对路面弯沉的控制标准,获得软岩路基顶面动变形允许值;利用传递-反射矩阵方法和叠加原理推导了双轮胎振动荷载作用下弹性层状公路结构的动力响应解;采用Hankel数值逆变换技术计算出实例工程中典型软岩公路路基顶面的动变形,基于动变形控制法确定了不同软岩填筑区域对应填料的回弹模量临界值;根据现有公路规范规定的路基结构层厚度,提出满足动变形条件下的软岩填筑区域所需回弹模量控制要求,并以回弹模量为依据对软岩填料进行了分类.研究成果可为软岩填料分区优化填筑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一般认为沿空掘巷掘进期间的围岩变形可分为减速和稳定变形两个阶段。实际观测发现,上述两阶段之前尚有一加速变形阶段。加速阶段的长短取决于应力与长期强度的比,它体现了围岩变形的剧烈程度,可作为衡量巷道稳定性的一项综合指标。沿空掘巷有一些特有的技术因素影响其围岩变形。本文给出了沿空掘巷围岩变形的表达式,并认为用长期强度理论说明和处理岩石变形、破坏问题,更具有一般性和更符合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13.
拟建的马1井场公路位于通江县北部四川盆地与米仓山构造带的转换部位,工程规模较大,地质条件较复杂。在公路建设中,可能诱发或加剧的地质灾害主要表现为深路堑开挖形成的高陡边坡失稳崩塌或滑坡,高填方软弱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导致路基变形失稳、岩石风化碎落等地质灾害。本文在公路工程区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结果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灾种和危险性提出相应的措施防治。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新一轮铁路建设规划侧重点转向边疆多山地区,隧道建设过程中出现大量软岩区,软弱围岩因其变形大、难治理而严重阻碍施工,解决软岩大变形问题不可避免。依托边疆新建某隧道工程,结合原支护方案所得软岩段监测数据,制定改进治理方案。应用有限元软件Midas/GTS进行模拟,分析改善后治理方案的软岩变形情况,并结合现场实验段监测数据综合分析治理措施的合理性,以保证软弱围岩段顺利施工。  相似文献   

15.
软岩隧道的挤压变形是深部高地应力区岩石地下工程中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对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分级的预测是工程建设中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基于概率分析理论,通过研究挤压性围岩大变形破坏机理,建立了软岩隧道挤压变形发生的概率及挤压程度分级模型。影响挤压变形的两个主要因素是岩体单轴抗压强度σcm和初始垂直地应力P0,将强度应力比σcm/p0作为判别因子建立挤压变形概率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国内鸟鞘岭隧道工程挤压变形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符合较好,说明该模型在研究隧道挤压变形发生的可能性及挤压程度分级中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深部软岩巷道爆破卸压技术及工程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控制深部软岩巷道的变形,利用爆破卸压技术,对淮南矿业集团谢桥矿高应力软岩巷道进行了爆破卸压工程试验,充分改变围岩应力状态,使巷道的变形量及稳定时间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变质软岩填料路堤湿化变形规律,通过室内大比例尺路堤湿化变形模型试验,分析了秦岭山区糜棱岩化条带状粉砂质千枚岩湿化与时间的变形规律及湿化前后的变形量,并预测现场9.6m高的变质软岩填料路堤最大湿化沉降量;基于湿化变形的基本原理,编写了采用单线法进行路堤湿化变形有限元分析程序,并对变质软岩填料路堤进行湿化变形有限元分析,进一步与室内模型试验作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预估现场高为9.6m变质软岩填料路堤最大湿化沉降量为6.3cm,符合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关于路基工后沉降量小于10cm的要求。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实测值较吻合,对秦岭山区软岩路基的设计、施工与质量控制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成都-贵阳高速铁路高坡隧道施工中出现较长段落煤系地层软质岩大变形病害,给隧道施工造成极大困难。设计单位针对此段变形病害段开展了岩样取样分析、地质分析、整治设计及工程处理,确保了高坡隧道施工顺利进行。系统介绍了隧道区域地质环境、变形病害段的特征及工程整治措施,分析认为变形段病害产生是由于地应力作用、软质岩强度低、围岩膨胀性、地下水、群洞效应等综合原因所致,提出了软质岩具有缓慢蠕变的时效性,应重视深埋隧道地应力、岩石强度的研究,加强深埋段软质岩初期支护是有效防止变形病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以明垭子软岩隧道为工程依托,结合现场围岩岩性应用理论分析得出隧道围岩变形的理论极限位移,通过FLAC数值模拟软件建立相应的计算模型,分析了现场施工引起的隧道围岩变形值,根据位移评判依据来评判隧道的稳定性,通过现场监测分析明垭子隧道围岩的变形特点。研究结论对软岩隧道的安全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