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两位或两位以上的科学家或发明家提出同一种理论,发现相似的现象,或者发明、设计出同类的仪器或装置时,就产生了多重发现.应该坚持认为,多重发现是科学发展得以进行的非例外的而且正常的方法.虽然我们的工作预先假定了多重发现的普遍性,但科学共同体,或者个人或者集体地,仍然大量抵制对多重发现存在的承认.  相似文献   

2.
科学信息     
·Discover《发现》Vol 9.No.4,1988年 1.当好科学家变坏时最近,有两名颇受人尊敬的科学家在成名的道路上选择了一条“近路”——研究作假,但是他们被人捉住了把柄。这仅仅是被发现的两个人。 2.如果你喜欢黑洞,你就喜欢宇宙线如果这些宇宙中薄薄的、能量裂纹确实存在,它们就可说明我们星系中的秘密。  相似文献   

3.
刀 鳜鱼可谓水中的上乘美味,令贪吃的水蛇垂涎欲滴.不过,它们可要当心鳜鱼那锋利如刀的背鳍. 当发现鳜鱼时,水蛇会以闪电般的速度游过去.鳜鱼往往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水蛇吞进了肚子里.但是,如果水蛇的行动稍有不慎,就会被鳜鱼发现,鳜鱼便会突然浮在水面上——装死.水蛇发现漂在水面上的"死"鳜鱼后,往往先围着它游几圈,见它不动,便用绳子一样的身体将鳜鱼缠绕起来.这时,鳜鱼突然"运气发功",在短短的几秒钟内就把身体膨胀起来,快刀般的背鳍"刷"地一下竖立起来,瞬间就把水蛇斩成几段,然后把断了的蛇一段一段吞进肚子里.  相似文献   

4.
19世纪初,人们发现了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事实上,小行星带早在18世纪就被德国人提丢斯预见到了. 在火星与木星之间有一片广阔的地带,其间沿一定轨道环绕太阳运行着大大小小的岩石,这就是著名的"小行星带",是在19世纪初被发现的.1801年1月1日,意大利天文学家皮亚齐在这一地带发现了小行星塞内斯(直径1003千米).1802年,德国天文学家奥伯斯在这里发现了小行星帕拉斯(直径608千米).此后,在这一地带又相继发现了幽诺、维斯达等小行星.  相似文献   

5.
然而,爱迪生并不是第一个研究电光源的人.早在19世纪初期,就有人研究用电来照明.其中,法拉第的老师戴维就曾发明了弧光灯.戴维在化学实验中发现,当两根带电的炭棒接近到一定距离的时候,会发出极亮的弧光.19世纪下半叶发电机出现后,弧光灯就广泛用于广场、剧院等处的照明.  相似文献   

6.
然而,爱迪生并不是第一个研究电光源的人.早在19世纪初期,就有人研究用电来照明.其中,法拉第的老师戴维就曾发明了弧光灯.戴维在化学实验中发现,当两根带电的炭棒接近到一定距离的时候,会发出极亮的弧光.19世纪下半叶发电机出现后,弧光灯就广泛用于广场、剧院等处的照明.  相似文献   

7.
自1967年发现射电脉冲星以来,迄今已发现了三百多颗脉冲星.它们都发射短暂而规律的射电脉冲,脉冲周期短而稳定.不久,人们就认识到,它们是一种高速自转的中子星,其发射脉冲的周期正好等于它的自转周期。脉冲周期的稳定性反映了中子星自转周期的稳定性.至于观测上发现脉冲星的这种周期都在  相似文献   

8.
动力学的现代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久以来,我们就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的世界上,在其中既可以找到决定性的、也可以找到随机性的现象;既可以发现可逆性的、也可以发现不可逆性的事物.但是经典科学的传统从来只看重其中一面.在本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决定性和可逆性的定律不可能告诉人们关于自然界的全部真情.这就导致了对物质重新进行考察.近来一门古老而又年青的学科——现代动力学理论崛起,引起人们广泛注意,眼下正在极大地改变着人们对自然界的传统看法.  相似文献   

9.
说到诺贝尔化学奖,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聚合、氟化、染色体等高深科学领域,让人觉得高不可攀.而今年的这一奖项让我们看到了身边的事物,"绿色荧光蛋白的发现"这个获奖题目听起来虽然还是很专业,可是如果说它用于搜索癌症等病变细胞的位置,亦即"示踪元素",我们就不再生疏了.三位获奖者中的下村修就是发现这种荧光蛋白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10.
在科学上,简单而伟大的发现是不常有的。美国物理学家彭齐阿斯(Arno A.Penzias)和威尔逊(Robert W.Wilson)在1965年发现的3K宇宙背景辐射,就是其中之一。正由于这一发现,使他们获得了1978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金。不少人认为,他们的这一伟大发现,就象伦琴发现  相似文献   

11.
金石 《科学之友》2007,(3):20-21
与美洲的发现不同,属于"旧大陆"的非洲从古代起就为外界所熟悉,只是在中世纪被人遗忘而已.一直到大航海时代(15-18世纪),欧洲人才从自己的角度重新"发现"了非洲,并进行了从沿海到内陆的探险.  相似文献   

12.
就太阳系以外的行星而言,越小就越理想,因为较小的行星更有可能与地球类似.前不久,在密苏里州圣路易斯举行的美国天文学会会议上,科学家们宣布发现了最小的已知系外行星."这使我们有望发现许多适合人类居住的行星",剑桥麻省理工学院的天文学家萨拉·西格说,但他没有参与这项发现.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北京恐龙足迹的首次记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京市延庆县在筹报世界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野外调查中,在延庆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核心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土城子组地层发现的大批恐龙足迹,初步研究表明这批标本可归属于覆盾甲龙类(cf.Deltapodusisp.)、兽脚类、鸟脚类及疑似蜥脚类恐龙足迹.其中大量的覆盾甲龙类足迹表明,早在晚侏罗世,冀北-辽西地区就活动着覆盾甲龙类,它们承接了辽宁朝阳下白垩统义县组发现的甲龙类化石.而罕见的,极高速奔跑的兽脚类恐龙足迹揭示了独特的古行为学.延庆发现的恐龙足迹群不但是北京地区首次发现恐龙存活过的证据,而且极大丰富了土城子组的恐龙类群,为承接其后的热河动物群提供了绝好的演化样本.  相似文献   

14.
西伯利亚的象牙猎人发现了有史以来保存最完整的猛犸象遗骸.猛犸象蓬松的姜黄色皮毛色泽鲜艳,就和这个动物在冰封的陆地上漫步时一样.它的眼睛、脚垫甚至内脏都完好无损.这是一头年轻的猛犸象,生活在1万多年前.  相似文献   

15.
, 《大自然探索》2012,(12):6-6
尽管在100多年前就已被发现,吸血乌贼却一直是最神秘的海洋动物之一。不过,科学家最近取得了一个相当惊人的发现——虽然这种乌贼通常被称为“来自地狱的吸血鬼”,但它实际上根本就不杀生.  相似文献   

16.
空气负离子与人体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1年,德国一位医生研究发现:当室内空气负离子的浓度高时,就感到心情舒适、精神振奋,反之亦然.自此以后,有关负离子与人体健康、医疗保健等方面的研究层出不穷,本文就空气负离子与人体健康谈几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7.
北极的土著居民,是在最后一个冰川期,慢慢地往北迁移到冰的边缘,冰边缘一带因为水多,草就多;草多,动物就多.那时候我们的祖先还是靠游猎追逐这些动物,动物往北迁移,他们就往北迁移,最后他们就首先进入了北极圈,这些都是黄种人.黄种人在人类原始开拓地球的时候,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做出了不朽的贡献的.因为除了欧洲和非洲之外,其他地方都是黄种人发现的.  相似文献   

18.
任何有通过放大镜逮虱子体验的人都知道,雌性头虱用于把虱卵黏附在人类毛发上的黏合剂是多么有效.一旦虱卵粘在了毛发上,想把它们弄下来就很困难.科学家曾经发现,哪怕过了 1万年,虱卵仍然死死贴在古人的毛发上. 虱子版《侏罗纪公园》 有科学家2022年1月宣布,他们通过研究发现了虱子的黏合剂——虱胶的不凡之处.他们发现,虱胶竟...  相似文献   

19.
潜艇是威慑力很强的水中兵器.它隐蔽性好、续航时间长、攻击力强、攻击手段多样.尤其是在侦察卫星构成天网,对地面物体、水面船舶明察秋毫的航天时代,任何水面舰艇都会被卫星或其他航空器发现和定位,极易遭受攻击.潜艇的水中隐蔽优势就更加明显了.  相似文献   

20.
2008年3月,英国人欣喜地发现蓝铃花开了.因为蓝铃花开就意味着春光明媚的日子到来了.其实,这些蓝铃花从2月底开始在不少地方就提早盛放了.然而,在气象学家的眼中,这些盛开的蓝铃花并非是好兆头,因为蓝铃花通常盛开于4月初到5月底,鲜花早开充分说明全球气候真的变暖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