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Fe50Cu50合金的形成及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就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了Fe50Cu50合金,采用XRD研究了合金化过程。计算了晶格常数,晶粒尺寸及微观应变随球磨时间的变化,对Fe-Cu合金的形成进行了动力学分析。  相似文献   

2.
参考Miedema半经验理论,建立了Fe-Ni系机械合金化(MA)过程的热力学模型。热力学计算分析指出,Fe-Ni系粉末MA过程一般不存在发生非晶化反应的化学驱动力,Fe-Ni系MA粉末由α(bcc)和γ(fcc)两相固溶体组成,在球磨过程中两相相互转化,控制这一转化的因素是形成焓的结构项,对不同球磨时间Fe60Ni40MA粉末的X射线衍射(XRD)分析,证明了所建立的热力学模型的正确性,根据XR  相似文献   

3.
在780-30K,3-6GPa条件下,研究了Al与非晶(Fe0.99,Mo0.01)78Si9B13界面扩散反应对非晶FMSB结晶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有界面反应的非晶FMSB晶化的α-Fe固溶体的晶粒尺寸小于纯非晶FMSB晶化的α-Fd固溶体,并随Al含量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4.
利用熔体快淬工艺制备成分为Nd8.16Dy1Fe85.26Nb1B4.58合金的非晶快淬条带,对非晶条带及其随后的晶化样品进行了微结构分析与表征,利用振动样品磁强计对样品进行了磁性及其随温度变化关系的测试,探讨了晶化温度和退火时间及Dy,Nb元素的添加对纳米稀土永磁体磁性能的影响,获得了居里温度和矫顽力较高且剩磁温度系数为正的纳米交换耦合永磁体。  相似文献   

5.
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了具有fcc结构的FexCu100-x(x=17,50)固溶体,用X射线衍射法确定了Fe17Cu83及Fe50Cu50合金化过程中f相晶格常数随球磨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这两种固溶体原子状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在0-14kbar之间的不同流体静压力和-190-100℃温度范围内测量了Pb(Fe1/2Nb1/2)O3-Pb(Fe2/3W1/3)O3铁电体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ε随温度,压力的变化特性。  相似文献   

7.
以六方BN和石墨粉为原料,通过机械球磨的方法制备出BCN非晶粉,对BCN非晶的成键状态和形成机理进行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机械合金化法(MA)制备Fe-Ti-Cu系三元非晶合金.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振动样品次强计(VSM)对样品的结构及磁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Fe、Ti、Cu元素之间发生相互扩散,当扩散速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来不及形成有序结构,而形成Fe-Ti-Cu非晶合金.球磨得到的Fe-Ti-Cu非晶合金在高温下发生晶化,最后晶化的产物为FeTi、Fe2Ti、CuTi2的混合物.Fe-Ti-Cu非晶合金在高温下的磁性能随晶化产物的不同而变化.  相似文献   

9.
采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了Fe50 Ti50 非晶合金 ,对Fe50 Ti50 非晶合金的形成过程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 ;通过计算Ti和Fe的晶胞参数随球磨时间的变化情况分析Fe50 Ti50 的非晶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0.
Fe50Ti50非晶合金的机械合金化制备及其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了Fe50Ti50非晶合金,对Fe50Ti50非晶合金的形成过程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通过计算Ti和Fe的晶胞参数随球磨时间的变化情况分析Fe50Ti50的非晶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1.
在0~14kbar之间的不同流体静压力和-190~100℃温度范围内测量了Pb(Fe1/2Nb1/2)O3-Pb(Fe2/3W1/3)O3铁电体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ε随温度、压力的变化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和压力导致的相变都是弥散的;随压力的增加;介电常数峰值温度(或称宏观居里温度)Tm线性下降,其斜率dTm/dP=-3.1℃/kbar,介电常数峰值εmax降低,ε~T曲线弥散程度增大.用组分涨落模型对所得结果作了计算,并就压力对弥散相变的影响进行了唯象分析.  相似文献   

12.
PLS算法对烧结型Nd-Fe-B永磁合金工艺和配方参数的优化李明,徐驰,陈念贻(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关键词:PLS算法,优化,Nd-Fe-B永磁合金0引言Nd-Fe-B合金由于具有非常优异的永磁性能和很高的性能价格比 ̄[1],成为新一代的永磁材...  相似文献   

13.
采用单辊快淬法制备Fe81-xCoxZr9B10(x=0,2,4,6)系非晶合金,对该系非晶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及磁性能进行研究。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试合金的结构及磁性能。研究结果表明:Fe81-xCoxZr9B10(x=0,2,4,6)合金在快淬速率为30m/s时完全形成非晶。随Co含量的增加比饱和磁化强度(Ms)先增加后减少。  相似文献   

14.
采用机械合金化法制备不同球磨时间的NdFeBDyAlcu合金粉末,研究球磨时间对样品的结构和磁性能影响.随球磨时间的增加,XRD结果显示α—Fe主峰相的强度先减小后增加;SEM结果最示颗粒尺寸明显的变小;VSM结果显示合金粉末球磨5h时的磁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5.
采用机械合金化法制备不同球磨时间的Fe48Ni20Zr15Nb5B12合金,主要利用 X射线衍射(XRD)与扫描电镜(SEM)测试分析不同球磨时间的Fe48Ni20Zr15Nb5B12多元合金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逐渐形成非晶,球磨60 h时,已完全形成Fe48Ni20Zr15Nb5B12非晶合金.  相似文献   

16.
La0.7Ba0.3Mn1—xFexO3的巨磁电阻效应及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La0.7Ba0.3Mn1-xFexO3化合物,研究其磁性,导电性和磁电阻效应。结果表明,随着Fe含量的增加,电阻率增加,铁磁居里温度近似线性下降。  相似文献   

17.
应用键距差方法分析了o-Fe3B的价电子结构,指出了o-Fe3B的价电子结构的基本特点,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o-Fe3B的某些物理性质。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在溴十六烷基三甲铵存在下,铁与苯基萤 光酮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酸性条件下:Fe^3+与PF和CTMAB形成紫红色的三元络合物,其摩尔吸光系数ε550=4.4*10^4L.mol^-1.cm^-1。在铁在0-3.2μg/10mL服从比耳定律,用拟定方法进行的回收实验表明,该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都很高。  相似文献   

19.
γ—Fe2O3微粉的磁各向异性和磁粘滞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粒状γ-Fe2O3微粉和针状γ-Fe2O3以及CoFe-γ-Fe2O3磁片样品.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样品颗粒的形貌,并用X射线衍射确定了样品的相组成.利用振动样品磁强计测量了样品在不同温度下的磁化曲线和磁滞回线,用“趋近饱和定律”方法求出了在不同温度下粒状γ-Fe2O3微粉的有效磁各向异性常数,而用磁转矩方法测量针状γ-Fe2O3和CoFe-γ-Fe2O3样品的有效磁各向异性常数,结果首次显示粒状γ-Fe2O3微粉的有效磁各向异性常数KE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与其形状各向异性常数随温度的变化趋势相同.还测量了不同温度下样品的涨落场和有效激活体积,推导了有效激活体积的理论表达式,并和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粒状样品在不同温度下的实验结果皆与理论计算基本符合,但针状样品的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则有明显差别.首次得出粒状γFe2O3微粉在不同温度下的反磁化机制与均匀反磁化较为符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水热合成针形α—Fe2O3与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晶体助长剂存在时,用水热法由Fe(OH)3凝胶于180℃合成了针形α-Fe2O3,并用TEM,XRD,IR和TG进行了表征,在100℃时,用进行陈化的比较了4种晶体成长剂对α-Fe2O3的形成及其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HEDP和DMPG有利于α-Fe2O3长成针形的纺锤形,而酒石酸和柠檬酸可使α-Fe2O3长成柱形和短柱形。最佳反应温度的选择取决于所加晶体成长剂的种类和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