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俗语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得出的知识和经验的高度概括,也是人们智慧的结晶。韩国的俗语是古代流传下来的民间格言,反映了韩民族的生活状态及风俗习惯,信仰等。本文通过对一些韩国女性俗语的分析.来了解韩国女性的社会、家庭地位以及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女性地位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汉语文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结晶和载体,不仅记录了古代先民的物质生产、生活和精神风貌,而且还积淀了相当多的传统文化内涵,从文化学角度分析汉语言文字,可以发现女性在社会的地位变化。 相似文献
3.
汉语文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结晶和载体,不仅记录了古代先民的物质生产、生活和精神风貌,而且还积淀了相当多的传统文化内涵,从文化学角度分析汉语言文字,可以发现女性在社会的地位变化。 相似文献
4.
李秀琴 《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10,(4):30-32
广义的生人神话,除了胎生以外,还应包括化人、造人等叙事。在母系氏族社会,创造人类的女娲、依罗娘娘等被尊奉到很崇高的地位;进入父系社会以后,女性的命运逐渐发生了变化。同样作为生人神话主角的女性形象,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甚至丧失了人形。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却是某种为女性主角特地设置的禁忌,通过禁忌而使女性命运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5.
从古至今,汉语中对女性的称呼词汇丰富、变化无穷,这些对女性称呼的变化无不体现了女性原型的语义变化。通过对女性称呼变化的例举、描述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经典范畴理论僵化的、静止的思想无法与时代发展所赋予的词汇意义变化相一致;而原型范畴理论将核心的典型特征看作是有活动性的、变化性的,所以它就能够更好地把握词义变化,并与社会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因此,用发展的观点看待词义的核心特征变化,能够让我们更加准确地把握词义,从而避免文化失误和交际失败。 相似文献
6.
张俊丽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3,(1):58-61
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男性用自己的生理需求和审美标准来诠释对女性的理解和期望,规范和约束着女性的精神、意志和身体,使女性沦为男性的附庸,失去自身存在的价值。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两性和谐相处和男女之间进行平等的精神对话与交流,于是,在浩瀚的文学典籍中便出现了一些为女性呐喊和描述女性自主意识苏醒的篇章。五四运动之后,轰轰烈烈的女性解放运动,伴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而拉开了帷幕,作家们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深入发掘女性受压迫的根源,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动的女性文学形象,为女性解放运动的前行指明了道路。21世纪的女性解放运动,似乎不如五四运动时期那么轰轰烈烈,但在文学作品中,依旧浮现出女性在社会、职场和家庭等压力之下的呐喊与奋进的身影。 相似文献
7.
王发德 《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4,17(2):86-88
妇女曾长期处于一种被压抑、被歧视的地位,但最近几十年妇女的社会地位有了显著的提高。语言作为社会的一面镜子,准确地反映了这一变化。文章着重考察英语语言在词汇层面上的变化来揭示妇女社会地位的变迁在英语语言中的反映。 相似文献
8.
《诗经·卫风·氓》、《孔雀东南飞》的女主人公卫女、刘兰芝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颇具代表性的完美女性。她们有着立身、齐家之才,自然天成之美和律己宽人之德,融才、美、德于一身。她们的存在既是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滋养使然,又体现了我们传统文化对于女性美的最佳诠释。 相似文献
9.
了解郭洙若的人都知道,在他的大量文学作品中,出现过一系列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的塑造,充分体现了郭沫若的女性文化观。如果按时间顺序,把“五四”到当代郭沫若笔下的女性形象分阶段地加以分析研究,就会看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作为现代文化巨星的郭洙若,其女性文化观原来是传统的而非现代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逐步提高到与男性平等。在性别平等问题上,体育发挥着重要作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也对女性地位的变化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从奥林匹克的角度,以女性历史上参与奥运会的艰难历程,以及女性体育运动的兴起、兴盛对女性的影响,揭示奥林匹克在女性地位的发展变化中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1.
汉字是世界上现存的唯一的一种经历几千年的发展变化,至今仍在使用的表意体系的文字。它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结晶和载体,不仅仅记录了中华民族的物质生产、生活和精神风貌,而且在字里行间影缩着历史的瞬间。男性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社会地位在汉字构意中有较明显的体现。本文通过分析“姓”、“男”、“夫”、“父”、“君”、“士”、“祖”等字形构意,结合民俗史料,探讨古代男子在社会中的地位变迁及其在生产、家庭婚姻生活、政治领域、人们思想观念上的地位状况,试图让人们能更全面地了解古代男子社会生存状态,从文字中挖掘出更多的中华民族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2.
姚利芬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1):53-56
汉字与文化同构,汉字集造字法与表辞法于一身,包容着造字心理和社会心理的全部流程,古今汉字概莫能外。通过探究与女性相关汉字的字源,可以窥得古代女性的生存状态及当时的社会风尚。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和人才、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并成为推动或制约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人的全面发展则是全民素质整体水平提高的重要体现,而素质教育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现代教育模式或教育体系。作为我国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女性高等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的女性人才的重要任务,素质教育在女子高校培养高素质的女性人才的过程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黄斌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22-26
“和亲”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中特有的政治现象,是中国古代民族交往和文化融合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古代妇女社会地位发展演变的分水岭。中国古代妇女在特定历史时期所处的社会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方向。“和亲”政策推行后中国古代妇女社会地位的衰落,反映了农业社会夫权的高度膨胀与扩张。中国古代妇女在“和亲”政策前后社会地位发展轨迹说明,古代妇女社会地位的衰落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动因。她们在历史上所作出的贡献也必须得到公正、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唐代女性的婚姻家庭地位曾发生深刻的变化,唐史可以安史之乱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女性的婚姻地位也以此为界呈现出由高到低的变化趋势,这种变化与唐代中期的社会变革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因受东西方地理、历史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影响,英汉句式差异显著。英语中以长句居多,句子常用被动语态,以无生命的事物作主语;反之,汉语以短句见长,句子常用主动语态,以人为主语的情况较多。这种句式差异在文学作品中有明显的体现。文学作品的翻译要符合目标语使用者的语言表达习惯,而不能生搬硬套,因此在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必须考虑到英汉语句式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胡孝忠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15(4):54-58
古代中国是陶瓷大国,在陶瓷大国阴影下生存的中国古代玻璃一直难有陶瓷的发展壮大.从技术生态位理论及生物学上的"顶芽优势理论"来阐释这种现象,指出陶瓷的发达已经基本满足了社会的需求,使中国人从来就惯于依赖陶瓷制品.这种状况使玻璃生产缺乏动力推动.中国的玻璃仍只能侧向发展、处于从属地位、并没有介入到中国百姓的厨房尤其是炼丹家的炼丹实验中去.这使中国古代文化人尤其是炼丹家们失去了许多利用玻璃的透明性直接观测物质反应、变化的机会,进而错过了若干发现,削弱了中国古代化学的成就.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古代化学向近代的进化.同样在天文观测和生物观察上由于玻璃仪器发明的欠缺也不能做出相应的重大发现.科学革命更不可能在中国发生.本文从仪器工具等物质文化的角度认为相伴几千年、我们深以为傲的不透明陶瓷使中国人困顿于对自然的神秘想象,而西方人却借着玻璃的敞亮穿越了科学革命,开创出近代文明的辉煌.其本质原因还有待从心理、思维等层面对陶瓷、玻璃与东西方科学文化关系之机理路径作理论开拓和实验探究. 相似文献
18.
生产民俗是人类在生产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习惯与风尚。女性在生产民俗中的角色定位,与其在家庭及社区中的地位相关。而角色的转换,会引起这种地位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日语中的女性用语是现代日语中最活跃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日本社会的不同历史时期,亦有其相应的阶段性特征。分析、研究女性用语的制度化过程,有利于理解和把握女性用语的特征及其所包含的丰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同时也能为研究近代以来女性用语不断出现的中性化趋势提供先行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