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提出一种用于WDM光网络中支持优先级的波长分配算法———基于相对容量损失的动态门限法。该算法适于批处理,对于相同优先级的光路建立请求时采用计算相对容量的波长分配方法,而对不同优先级采用动态调整的方法,一方面在保证高优先级的请求有较低阻塞率时降低低优先级的阻塞率;另一方面更利于保护。文中给出计算机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2.
基于链路波长占用独立性假设,改进了在部分波长转换WDM网中已有的RWA算法,提出了一种支持优先级的动态波长分配算法。该算法保证了较高优先级的光路建立请求具有较低的阻塞率,比原有算法更加适合现代光网络中不同业务请求对应不同服务等级的要求:同时该方法适用于链路上配置任意数目转换器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公平的多优先级WDM网络波长分配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支持不同的业务要求出现了支持多优先级的WDM网络波长分配算法 ,但是在支持多优先级的波长分配算法中仍然存在公平性问题。为此 ,该文在支持多优先级的分配限额波长分配算法的基础上令波长限额随连接距离而变化 ,提出了一种公平分配限额波长分配算法。仿真结果说明这种算法有效地改善了多优先级 WDM网络波长分配算法中不同距离连接间的阻塞率差别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下一代可商用化的有限波长转换能力光突发交换(OBS-LWCC)网中突发包资源竞争问题,根据波长转换器所在的位置分布,将整个网络解构为多个波长连续性子段.基于分解后的网络模型,对各种波长分配算法的突发阻塞性能进行分析和综合比较,采用传统优先级计算与子段模型结构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一种新的分布式动态波长分配策略PWA-leg.仿真实验表明,在OBS-LWCC网络结构中关键的波长可转换节点处,该算法实现了突发业务最佳承载波长(信道)的智能选择,与传统波长分配算法相比,具有更低的全网突发包阻塞率,能够更好地适应动态突发包业务和网络拓扑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在综合考虑光路径跳数、链路拥挤程度以及整个网络剩余资源对路由选择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支持优先级的路由算法.该算法给较高优先级的链接请求安排较多的资源,从而降低高优先级的阻塞率,同时优化低优先级请求的阻塞率.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同传统的路由算法Fixed-Alternated Routing algorithm(FAR)相比,该算法在支持优先级路由的同时能有效降低网络各优先级的阻塞率.  相似文献   

6.
波长路由全光网络动态RWA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波长路由全光互联网的动态路由和波长分配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态RWA算法,此算法能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并保证负载分布的平衡,引入优先级的波长分配策略很好地兼顾了网络资源分配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为有效解决透明光网络中物理层损伤造成信号传输质量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物理层损伤感知的路由和波长分配算法.路由时根据网络的当前状态,考虑多个物理层损伤参数,动态地调整其权重,合理选择优化的光路路由;波长分配时将波长排序转化为寻找最短哈密顿回路,采用整数线性规划离线建模得到最佳波长排序进行波长分配.通过路由和波长分配两方面对线性和非线性物理层损伤的综合考虑,保证了光路的传输质量.仿真表明,所提方法降低了网络总的阻塞率,改善了由光路质量造成的业务阻塞.  相似文献   

8.
陈彦伟  张兴周 《应用科技》2006,33(11):48-52
为了更好地解决路由与波长分配(RWA)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当前路由的路由算法.研究了无波长转换机制下的波长路由型全光网,该算法利用分层图模型,在有限的波长数中,动态地调节选路策略,以求在波长连续性限制下有效地利用带宽资源.仿真结果表明,与常用的First-Fit(FF)算法相比,该算法显著地降低了网络呼叫阻塞率,同时它也能改变公平性.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WDM光网中,在动态业务流量和有限范围波长变换情况下的动态路由和波长分配问题。基于Moone-Dijkstra算法,考虑到动态波长变换的可能和限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可实现动态最小代价路由和最佳虚波长通道的综合启发式算法(DMC-OVWP)。该算法对路由子问题和波长分配子问题既相互独立,又相互结合,优化了RWA。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为拓扑背景,基于本算法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证明本算法可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获取较低的阻塞率。  相似文献   

10.
在全光网中,信号传输损伤会恶化动态光路连接的阻塞率性能,有必要在研究动态路由与波长分配RWA(routing and wavelength assignment)算法时考虑信号传输损伤的影响.介绍和阐述了全光网中的信号传输损伤及其对动态RWA算法性能的影响;结合已有的信号传输损伤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信号损伤限制的动态RWA算法,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减小信号传输损伤对光网动态连接的阻塞率性能的影响,同时还具有较快的运算速度.  相似文献   

11.
波长路由光网络为网格计算动态提供端到端的专用光路,以满足网格计算应用的数据密集性,提前预留是网格计算中一种重要资源占用形式。目前波长路由光网络的提前预留研究多是关注用户请求的弹性调度,以缓解资源碎片影响。从路由和波长分配(RWA)算法缓解资源碎片影响的角度,分析了提前预留中RWA算法的特殊性,在已有路由和波长分配问题上增加了时间向量因素;并提出了最少资源碎片聚集(L-RFC)算法,引入了时间向量上的资源碎片影响因子作为波长分配权衡因素,将资源碎片影响分散在不同波长上。仿真证明,该算法即降低了阻塞率和资源碎片率,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性能明显优于已有的RWA算法。  相似文献   

12.
在多源协同调度的对等网格(P2P)流媒体系统中,针对现有请求量分配算法不能根据源节点性能动态调整向各节点分配的请求量,导致源节点带宽利用率不高以及服务器负载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节点优先级的请求量分配算法.该算法根据源节点的历史调度评价和可用数据量计算源节点优先级,调度时根据优先级动态调整分配给各源节点的请求量,优先向历史调度评价好和可用数据量多的源节点分配请求.仿真实验与实际系统测试表明,所提算法可以充分利用源节点带宽资源进行数据传输,较传统算法降低服务器负载17.3%以上,提高了系统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3.
首先研究了部分波长可变WDM网状网中的网络生存性,而后结合分层图模型提出了一种在动态业务情况下的支持不同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要求的路由波长分配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很好的性能,提高了全网的资源利用率,满足了客户层业务在建立光通路时不同的QoS要求对网络阻塞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结合波长选路光网络特性和图着色理论,通过模拟退火算法求解得到网络最小所需的波长数,从而对波长分配算法进行一定优化.与已有算法比较,采用模拟退火算法可以有效地消除波长分配的盲目性和随机性.利用计算机随机产生不同规模的正则随机网络和一定的流量请求,对网络进行仿真和比较实验,证明了新算法有更高的波长分配效率,以此求得的网络所需波长数,更接近理论最小值.  相似文献   

15.
为了降低光网络中光开关矩阵的复杂度,减少交换端口的数目,降低网络阻塞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可以同时支持静态和动态光交换的多粒度光交叉连接(MG-OXC)结构;采用新型路由选择和波长分配(RWA)算法,提出了支持这种多粒度光交换网络的整数线性规划(ILP)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当网络负载较低时,这种新型的MG-OXC网络的阻塞率会大大低于传统的使用最短波长路由和随机波长选择策略的多层和单层MG-OXC;当网络负载相对较高时,这几种MG-OXC网络的阻塞率基本相同.这种模型不仅适用于新型的MG-OXC网络,也适用于传统的MG-OXC网络,有较强的兼容性.  相似文献   

16.
WDM网络中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受限组播路由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波分复用(WDM)光网络中动态选路和波长分配(RWA)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分布式动态RWA方法.在蚂蚁选路的概率中加入成本因素,并且只增加优秀路径上的信息素,从而对现有蚁群算法进行了改进,加快了其收敛速度.作者将改进的蚁群优化算法与分层图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构造时延受限的最小代价组播树的并行算法.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最短路经相比,该算法有效降低光路阻塞率,促进波长资源的合理分配,同时分布式的计算方法也降低了现代频繁变化的大型光网络的通信开销.  相似文献   

17.
在ASON中的网络节点不具备波长变换能力且光纤中复用的波长数有限的情况下,针对为到达的业务请求动态选路和波长分配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态路由和波长分配算法(N-RWA).该算法中设计了一种同时考虑节点跳数和当前网络状态的合理适应度函数,并将遗传算法和最小影响波长分配算法相结合,实现对传统RWA算法的改进.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RWA算法相比,N-RWA算法在保证全网业务负载均衡的同时,大大降低了网络阻塞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波长路由光网络为网格计算动态提供端到端的专用光路,以满足网格计算应用的数据密集性,提前预留是 网格计算中一种重要资源占用形式。目前波长路由光网络的提前预留研究多是关注用户请求的弹性调度,以缓解 资源碎片影响。从路由和波长分配(RWA)算法缓解资源碎片影响的角度,分析了提前预留中RWA算法的特殊 性,在已有路由和波长分配问题上增加了时间向量因素,并提出了最少资源碎片聚集(L-RFC)算法,引入了时间向 量上的资源碎片影响因子作为波长分配权衡因素,将资源碎片影响分散在不同波长上。仿真证明,该算法即降低 了阻塞  相似文献   

19.
光网格计算环境下基于抢占的多优先级提前资源预留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前资源预留是光网格计算中一种重要的资源占用形式,能较好地保障资源的协同服务需求和网格应用的服务质量。通过研究光网络中动态路由和波长分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抢占的多优先级波长资源预留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保证了高优先级业务下能够兼顾网络全局资源分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资源碎片,提高资源利用率,性能明显优于传统的RWA算法。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IP over DWDM (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网络的多业务传送问题,提出了基于带宽资源预留的优先级方法BRPS与基于限定路径的优先级方法RPPS.BRPS通过预留虚链路中部分带宽,为高优先级业务提供服务质量保证;而RPPS通过限定路径,提供区分服务.离散事件仿真结果表明: 相对于传统的基于波长资源预留的优先级方法而言, BRPS在低负载时有较低的阻塞率.网络负载强度大于800 Erlang时, RPPS的平均阻塞率比BRPS低.RPPS中各等级业务间阻塞率的差异可以通过改变限定路径的数目动态调节,具有较强的提供区分服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