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基于休哈特控制图的工业现场质量监控系统,并阐述了系统软、硬件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法.在现场利用控制图监控生产过程,调查生产过程的状态,了解工序能力是否适宜,实现了预防为主的思想.该系统可实现现场实时数据采集和质量控制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2.
结合工程质量控制实例,分析了休哈特形控制图在分析,判定质量状况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指出它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动态质量控制的另一种方法即V形控制图,系统地研究了V形控制图的原理,建立起质量判定准则。经过工程实例计算。,不难看出,V形控制图用于动态质量控制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它能较好地克服休哈特控制图的某些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我国各个行业都在大力推行全面质量管理,质量管理的统计分析方法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被越来越多的工厂所采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是十分可喜的。控制图是机械工业进行工序质量控制最主要的工具之一,应用非常普遍。但是对所要控制的每道工序都必须绘制一张控制图,每道工序(即每张控制图)的上、下控制界限一般都是不一样的,加工零件一变换,或使用的设备、操作方法一变换,都要重新绘制控制图,这对于加工对象多变的工序来说,工作量很大,不利于这种方法的推广和应用,对单件小批生产来说,很难采用这个工具。针对这一实际问题,有的工厂提出把控制图的上、下控制界限“标准化”,一律定为: 大大简化计算方法,减少工作量,对各种不同的零件和各个不同的工序都可按此“标准”公式计算,以扩大控制图的应用范围。本文对这种方案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它在理论上及计算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同时本文还对如何改进—R控制图的控制方法提出了某些探讨性的意见,有不当之处,敬希给予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4.
在质量管理中,对存在不可控系统因素的情况直接应用休哈特 P 控制图时,往往不能起到监控质量特性的作用,本文提出了在这种情况下应用 P 图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地铁隧道属于大长细比的通风受限空间,隧道火灾在一定条件下会出现回燃.地铁隧道1∶8缩尺比例的火灾模型实验表明,决定回燃是否产生的关键参数是燃料挥发份的质量分数,单隧道自然通风条件下的临界值为8.78%;利用燃料的可燃界限图所得到的质量分数的临界值为8.66%,与实验值接近.自然通风条件下的单隧道回燃和腔体回燃相似,但产生回燃的燃料挥发份质量分数的临界值不同.在确定隧道火灾回燃之前,借助于燃料的可燃界限图初步判断其挥发份质量分数临界值的范围,对现场真实火灾回燃的分析和控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休哈特控制图只能用来控制单一变异来源,质量特征值来自多个变异来源时,必须应用多变异源控制图。多变异源控制图的样本容量可能包含两个参数,因此需要新的方法来确定样本容量,根据统计学原理,提出一种利用控制量的置信区间来估计多变异源控制图样本容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角度平均方向-合向量长度控制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行国际标准和等同采用该标准的中国国家标准中的计量值控制图不能直接用于圆周闭域(0,2π]上的角度统计过程控制。该文研究总体质量特性值服从V on M ises分布M(μ0,k)的角度质量控制问题。基于平均方向和合向量长度的抽样分布,研究反映角度过程集中程度的合向量长度控制图和反映角度过程集中位置的平均方向控制图。给出子组大小为4时不同的刻度参数所对应的控制图的控制界限,以及平均方向-合向量长度控制图的实施步骤。研究结果使得应用控制图方法解决角度质量控制问题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8.
基于瑞利分布的形位误差统计过程控制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新的统计过程控制模式--基于瑞利分布的控制图,分别用基于瑞利分布的控制图、休哈特控制图与EWMA控制图对瑞利分布数据进行监控并作了对比分析,认为基于瑞利分布的控制图对某些形位误差的监控效果优于休哈特控制图.在过程发生突变时基于瑞利分布的控制图比EWMA控制图更灵敏,而在过程发生小偏移时EWMA控制图更灵敏.指出将基于瑞利分布的控制图与EWMA控制图联合共同监控过程质量, 可使监控效果更直观有效.  相似文献   

9.
模糊控制图与模糊诊断在国家教委博士导师基金项目“工业生产部门的质量控制理论”中,我们集中研究了如何将模糊数学理论与控制图和两种质量诊断理论相结合,以使控制图和两种质量诊断理论能够更好地满足生产现场的需要。经过研究,提出了模糊单值控制图、模糊均值控制图...  相似文献   

10.
模糊控制图与模糊诊断在国家教委博士导师基金项目“工业生产部门的质量控制理论”中,我们集中研究了如何将模糊数学理论与控制图和两种质量诊断理论相结合,以使控制图和两种质量诊断理论能够更好地满足生产现场的需要。经过研究,提出了模糊单值控制图、模糊均值控制图...  相似文献   

11.
控制图理论作为统计过程控制即SPC的核心,已成为了质量管理中的一种重要工具.控制图理论主要是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通过对质量数据的处理来分析和判断工序是否处于稳定状态.将控制图理论与嵌入式技术相结合,研制了满足生产现场质量管理需要的集数据采集与统计分析于一体的嵌入式质量管理器.而数据的录入、保存与处理和控制图的生成与显示作为嵌入式质量管理器的重要功能,有必要单独研究.文章主要针对上述内容进行了研究和实现,解决了嵌入式质量管理器上的相关问题,为实现现场在线实时统计质量管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结合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特点,分析了现行管理图判定标准所存在的问题,指出控制图判定标准的理论依据中所指的小概率事件存在含糊不清和判定尺度不同等现象,给控制图的判定带来困难。在现有基础上,明确了小概率事件的判定界限,推算出各种情况下的判定标准,给出计算判定标准的公式。  相似文献   

13.
质量控制图是质量管理的主要工具之一.它在国民经济生产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已在[1][2][3]中对X控制图的两类误判概率的计算公式及其数值结果作了讨论.本文对S控制图的两类误判概率的计算及其结果进行了讨论.对不同的样容量给出了头十点两类误判概率的计算公式和它们的数值结果.计算表明。当n=2时两类误判的可能性不能同时很小,故应慎用。由于S控制图在产品质量控制和抽样检验等方面工作中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故本文的讨论在工业应用上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简要介绍了动态质量控制技术和它的主要实现工具——控制图的概况,详细阐述了均值—标准差控制图的建立步骤、绘制方法和它在C50预制空心板梁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情况。工程实践表明应用效果良好,施工质量得到了有效控制,并持续改进,稳定提高,充分展现了动态质量控制技术在工程施工管理中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现行质量控制中以“3σ”作为控制图控制界限的方法,以X—R控制图为例,通过对控制图控制界限(K)与两类错误(α和β)发生的概率及其损失费用的分析,提出了最优控制界限的观点,建立了两类错误损失费用的数学模型,给出了主要研究过程和最优控制界限(K)的算式,并对其结果的一般性和优化性做了进一步的讨论和研究。最后,文章通过实例对其优化结果和“3σ”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以说明其优化性。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Profibus DP现场总线系统在酒钢200万吨热轧薄板工程高炉自动化控制系统上的配置方案和实施过程,它使系统达到了高效控制、安全生产、节能增效的效果;它是我省首次Profibus DP现场总线系统在高炉自动化控制系统上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相似文献   

17.
首先分析了目前普遍用于质量控制的双侧限制管理图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其适用范围,继而进一步论述了单侧管理图的大批量,在此基础上,推导出单侧限制管理图的控制界限计算公式,结合水电工程实例对本文提出的观点予以了论主下,本文所提出的单侧限制管理图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是在双侧管理图的基础上引伸得到的,它的提出对丰富工程质量动态控制具有现实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利用控制图方法分析物价,画出休哈特控制图,利用3σ原则直观地判断Y序列中是否存在不规则变动(Ct)的影响,并利用指数权重移动平移平均图与累积和图,它能充分利用数据信息,有效地检测出序列均值与方差较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提出的“可变样本的综合控制图”(VGR)是对传统休哈特控制图、合格品链长控制图以及可变样本3者的恰当结合.通过数据显示,可变样本的综合控制图在样本均值发生较小偏移时更能及时发出失控信号,与传统休哈特图以及GR综合控制图相比减少了发信号时要检验的平均样本量,并且在均值未发生偏移时能有一个较大的平均样本量.  相似文献   

20.
控制图法在铸造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统计分析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质量分析和控制手段。以控制图法为例介绍了统计方法在铸造生产质量控制中的基本应用,包括控制图的统计学原理、控制图的设计及计算、利用控制图观测和分析工序过程是否处于受控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