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疲劳极限升降法中应力增量选取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通过对10余种材料进行模拟分析得出:在用升降法测定材料的疲劳极限时,应力极差的选取范围在材料的疲劳极限的2%~6%之间比较合理,以及材料的分散性大小对结果精度有直接影响等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2.
对16Mn合金钢试作进行了旋转弯曲疲劳极限的快速测定。六根试作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传统的升降法所得到的结果相比,其相对误差均小于5%。该方法只需一二根试件,在二三个小时内就可测定出材料的疲劳极限,可快速地为机械的疲劳设计提供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3.
辛艳粉  王泓  陈新文  乙晓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2):3019-3022,3026
在不同应力比条件下,对不同应力集中系数的GS249有机玻璃疲劳试样进行疲劳试验,使用升降法获得材料的疲劳极限。分析获得了加载参数及形状参数对有机玻璃疲劳极限影响的相关规律。建立了基于应力比和应力集中系数的预测有机玻璃疲劳极限的方法模型。结果表明:随着应力比的增加,疲劳极限呈下降趋势;疲劳极限随着应力集中系数的增加而线性降低;随着应力集中系数的降低,疲劳极限受应力比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4.
用两组不同终加工方法的试件进行快速测定疲劳极限,以考察快速法测定试件疲劳极限的可靠性,利用lgNp=ap+bplgS计算材料在不同可靠度下的疲劳极限。试验结果表明,用快速法确定试件的疲劳极限有较好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从平均应力和断裂力学的观点评述了残余应力对材料疲劳极限的影响。讨论了在残余压应力场中无限疲劳设计时疲劳极限的确定和有限疲劳设计时疲劳寿命的预测的判据。  相似文献   

6.
借助红外热成像仪测试手段,通过记录舰船外壳常用材料FV520B在循环应力作用下的热像数据,并结合相关弹塑性理论进行分析,进而估算出材料FV520B的疲劳特性。红外热像法可以快速确定材料FV520B的疲劳参数,利用红外热成像仪测得材料FV520B的表面温升,通过疲劳极限快测法相关原理得到舰船外壳材料FV520B的疲劳极限,与传统的疲劳试验对比有较好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红外热像法能够在较短周期内快速地确定舰船外壳常用材料FV520B的疲劳极限和S-N (应力-寿命)曲线等疲劳性能参数。  相似文献   

7.
红外热像法作为一种无损、实时及非接触的测试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疲劳研究中。近年来,提出了一些用于快速确定材料及构件疲劳极限的热像法,并得到了很好地开发与推广。基于能量耗散理论,借助于先进的锁相热像技术,快速地测定含盲孔的Q235钢的疲劳极限。该研究还表明,在测量结构的疲劳极限时应同时兼顾材料和结构两种效应。  相似文献   

8.
表面滚压对渗碳钢铁口疲劳强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渗碳钢试样缺口实施表面滚压以提高渗碳钢的缺口疲劳强度,并对提高作用的机理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表面滚压可使渗碳钢碳钢缺口疲劳极限提高78%-121%,达到1000MPa以上,超过未滚压光滑试样的疲劳极限,其强化效果相当显著。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渗碳钢试样缺口实施表面滚压以提高渗碳钢的缺口疲劳强度,并对提高作用的机理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表面滚压可使渗碳钢缺口疲劳极限提高78%~121%,达到1000MPa以上,超过未滚压光滑试样的疲劳极限,其强化效果相当显著;在各种影响因素中,缺口处由表面滚压引入高的残余压应力是提高缺口疲劳强度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0.
航空铝合金材料在服役过程中常因腐蚀损伤而导致疲劳断裂问题,通过采用扫描电镜及疲劳寿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不同预腐蚀损伤对2xxx铝合金在不同应力比下疲劳寿命的影响,探讨了预腐蚀损伤对疲劳裂纹萌生扩展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预腐蚀损伤对2xxx铝合金材料疲劳寿命的影响显著,材料的疲劳性能随着腐蚀损伤程度的增加而明显下降.同时建立了预腐蚀损伤对材料疲劳极限的影响系数C-T-R模型,材料疲劳极限的影响系数C随着预腐蚀时间的增加或者应力比R的增加而变大.断口分析表明,预腐蚀损伤的存在导致裂纹萌生寿命大大缩短,裂纹萌生由单源转变为多源,并且均萌生于腐蚀坑处.  相似文献   

11.
采用PX-100高频疲劳试验机,采用升降法在振动频率为100~120Hz、拉-压对称应力的条件下测定车轮轮辐钢S500LF的疲劳极限,并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确认疲劳极限为291MPa.此值作为母体50%存活率下的疲劳极限估计量时,以95%的置信度,相对误差不超过±5%.在测定的疲劳极限基础上,采用多试样法测得不同应力水平下的疲劳寿命,据此绘制出应力-寿命关系曲线,通过回归得到应力-寿命曲线方程.对试样断口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试验钢韧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考察疲劳极限快速测定的精度,讨论了快速法的若干问题,提出用无损伤条件疲劳极限Snd构造的lgNp=ap+bplg(S-Snd)来代替常规的lgNp=ap+bplgS表达式等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3.
对微动疲劳极限的估算方法进行了评述,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微动疲劳极限估算方法;与其它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把多轴疲劳强度估算方法引入微动疲劳强度的估算之中,同时考虑了磨损损伤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利用SolidWorks和Ansys软件建立22.5 in×9.0 in无内胎钢制车轮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采用高强钢代换低强钢的方法,在保证强度和疲劳寿命的前提下,对车轮进行了轻量化设计,减薄了轮辋和轮辐厚度。弯曲和径向试验的仿真结果表明:虽然改进后的各自最大等效应力都有所增加,但都没有超过材料的屈服极限;采用名义应力法并根据经验公式建立的590CL材料的S-N曲线方程,计算得出的疲劳寿命符合GB/T 5909—2005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5.
利用现有齿轮齿根弯曲疲劳极限应力数据及其它齿轮资料,提出了稳定工况下齿轮齿根弯曲强度可靠度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机械零件在随机载荷作用下产生疲劳失效。本文建立随机疲劳失效的多维概率模型。论述推导机械零件疲劳失效分布的随机模拟公式。用等效寿命蒙特卡洛法在计算机上进行模拟统计和可靠性分析 ,加快收敛速度 ,提高实验精度。并结合实例 ,计算出轴类零件随机疲劳极限应力的可靠度 ,证明了此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基于随机振动环境归纳的车辆设备疲劳寿命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车辆设备疲劳寿命估计时的复杂振动环境特点,提出一种适用于车辆设备的随机振动环境归纳方法,并基于此归纳方法给出了一种车辆设备疲劳寿命估计流程。通过参数假设检验合并振动环境数据,估计样本的容差上限,得到实测谱和规范谱。以某型地铁车辆轴箱吊耳疲劳断裂为例,对实测应力进行统计分析,并将实测谱和规范谱作为激励,仿真计算吊耳的疲劳寿命。结果表明,相比于实测应力下的疲劳结果,实测谱和规范谱的仿真结果的相对误差分别为1.8%和4.1%,证明提出的振动环境归纳方法及疲劳寿命估计方法可靠性高,可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确定薄板坯连铸连轧(flexible thin slab rolling,FTSR)短流程生产线生产的600 MPa级汽车大梁钢是否满足装车要求,利用升降法研究了汽车大梁钢的抗疲劳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对数试验应力-对数疲劳寿命拟合的方法要优于直接采用试验应力-疲劳寿命,计算得到了不同存活率下的P-S-N曲线,由图得到疲劳极限强度为294 MPa,经过数值计算得到的疲劳极限强度为287. 1 MPa。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疲劳试样进行了断口分析,发现疲劳断裂为韧性断裂,夹杂物为裂纹的起源,结合试验钢的性能指标和装车试用考核结果,确认FTSR生产线开发的600 MPa级汽车大梁钢满足装车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