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学习拖延量表和成就动机问卷对1 089名独立学院大学生进行测查,探讨独立学院大学生学习拖延和成就动机的性别、年级差异状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独立学院大学生在追求成功得分上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在学业拖延及避免失败动机得分上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独立学院大学生在延迟行动、学业拖延和追求成功动机得分上均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成就动机各分量表与学习拖延各维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在控制人口学变量之后,成就动机各维度对学习拖延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社会支持与社交自尊对孤独感的相关关系。方法:运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德克萨斯社会行为问卷》和《UCLA孤独感量表》对南昌大学360名不同性别、专业、年级的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被试孤独感得分在年级上差异显著;②被试孤独感得分在教养方式上差异显著;③社会支持和社交自尊与孤独感均有显著的负相关;④朋友支持和社交自尊对孤独感有显著预测力,其解释量为27.5%。结论:社会支持和社交自尊与孤独感均有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同伴支持、大学生情绪适应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采用同伴支持量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大学生适应量表中情绪适应分量表对72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情绪适应现状较好,在性别、年级、留守经历上有显著差异,女生情绪适应得分显著高于男生,老生情绪适应得分显著高于新生,无留守经历学生情绪适应得分显著高于有留守经历学生。同伴支持对大学生情绪适应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同伴支持对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情绪适应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同伴支持与大学生情绪适应之间的部分中介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4.
李冬冬  余相静 《科技信息》2010,(26):I0082-I0083
目的探讨大学生情绪胜任力的不同决定因素与社交焦虑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大学生情绪胜任力"和社交焦虑量表对河南师范大学168名大学生进行测量分析。结果文科类学生的情绪胜任力显著低于理科类学生的情绪胜任力,但专业与社会环境、专业与性别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文科类学生和理科类学生的社交焦虑程度在总体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女生的社交焦虑水平显著高于男生的社交焦虑程度;在同等的社交焦虑水平下,文科类学生的总体情绪胜任力以及情绪胜任力的三个决定维度得分都低于理科类学生,而在社交焦虑程度较低的群体中,文科类学生和理科类学生的总体情绪胜任力和情绪体验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选取1 032名少数民族中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中学生自信问卷",考察了少数民族中学生自信的年龄特点、性别差异、学校类型及城乡类型差异。结果表明:少数民族中学生在自信总水平上性别差异显著,整体自信和身体自信均为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少数民族中学生在整体、学业和身体自信及其分维度以及社交自信的仪表表情维度上存在显著年级差异,初一年级自信总水平显著高于其它各年级;整体和学业自信及其分维度存在显著学校类型差异,重点中学学生显著高于非重点中学学生,但在否定自我和身体自信的动作身材层面上,非重点中学学生显著高于重点中学学生;少数民族中学生在整体自信的综合确认层面,社交自信及其同学他人与仪表表情层面上存在城市学生显著高于农村学生的城乡类型差异,但在自我否定、体育运动、动作身材与健康素质层面上,农村学生显著高于城市学生。  相似文献   

6.
采用自编大学生手机依赖问卷(MPRQ)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86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与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⑴手机依赖问卷包括事实行为、行为倾向、认知、情绪和意志五个维度。⑵是否为学生干部和使用手机时间分别在手机依赖上差异显著。⑶被试在内外向、精神质上得分高于全国常模,在神经质上与常模持平,在掩饰性上低于常模;不同性别及是否独生子女在人格特征上差异显著;是否学生干部在精神质上有显著差异;使用手机时间在内外向上差异极其显著。⑷手机依赖与人格特质存在相关性。⑸人格特质对手机依赖有回归效应。这说明不同身份(学生干部/非学生干部)与不同手机使用时间的大学生在手机依赖上存在差异,不同类型(不同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学生干部、不同手机使用时间)被试有不同人格特质;大学生手机依赖与人格特质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人格特质的神经质、精神质对手机依赖有正向预测作用,掩饰性对手机依赖有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一般拖延量表问卷、Conroy失败表现评估量表问卷以及PintrichDeGroot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对22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对拖延行为的影响,以及失败恐惧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拖延行为和失败恐惧存在部分显著的年级差异,大三组得分显著低于大二组;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文科生显著低于理科生;2)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拖延行为显著负相关,与失败恐惧显著负相关,失败恐惧与拖延行为显著正相关;3)失败恐惧在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和拖延行为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失败恐惧对拖延行为有预测作用,可以通过增强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来减少拖延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采用个人评价问卷(PEI)和自尊量表(SES)对湖北省1200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普通本科院校和独立学院在自尊量表得分上没有显著差异,独立学院在自尊量表得分上显著高于高职院校和民办高校;在学业表现、与人沟通的自信和心境状态上,独立学院学生都要高于高职院校和民办高校。  相似文献   

9.
孙荣光 《科技信息》2009,(35):195-195,327
本研究采用抽样调查法,根据在校大学生的性别、年级、专业以及家庭收入分类,通过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大学生社交焦虑不存在性别差异;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社交焦虑存在差异性;家庭经济状况不同的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差异性显著;大学生社交焦虑在文、理不同专业学生中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采用大学生面众恐惧调查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某高校265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面众恐惧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显著高于男生;面众恐惧在是否担任学生干部上存在显著差异,担任学生会或学生组织干部的大学生得分显著低于非学生干部大学生;面众恐惧与消极应对方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面众恐惧与积极应对方式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对面众恐惧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验证班主任激励风格对高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有正向预测作用,及其对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和考试焦虑间关系具有调节作用的假设,对61名班主任教师和与之相对应的3511名高中生分别施测<中学教师激励风格问卷>和<考试焦虑问卷>、<学业效能感问卷>.多层线性模型(HLM)分析表明:(1)在控制学生性别的影响时,高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的班级水平差异;学业自我效能感对考试焦虑及其各因子具有显著预测作用,且这一影响强度存在显著的班级水平差异.(2)班主任激励风格对高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考试焦虑之问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班主任激励风格越倾向于自主支持,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对考试焦虑及其认知反应、行为表现因子的预测力越弱,反之班主任激励风格越控制的班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对考试焦虑的预测力较大.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个人评价问卷(PEI)对丰城市某中学300名留守与非留守高中生自信心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留守与非留守高中生总体在体育运动维度上自信心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其他维度上两者间不存在显著差异;(2)留守与非留守高中男生在体育运动维度上自信心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其他维度上两者间不存在显著差异;留守与非留守高中女生自信心水平在各维度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3)留守高中男女生在学业表现、体育运动、评定总体自信水平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非留守高中男女生则在学业表现、体育运动、同人们交谈、评定总体自信水平维度上差异显著。留守高中生在体育自信方面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13.
文章采用自陈依恋量表(ECR-R)和童年期经历问卷(CTQ-SF)法,对51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旨在探讨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及其童年期创伤经历的关系。结果发现:童年高、低创伤经历得分的大学生在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两个维度得分上均有显著差异;高、低依恋回避组在情感虐待、躯体忽视和情感忽视三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高、低依恋焦虑得分的大学生在童年创伤经历各因子上均有显著差异;大学生童年期创伤经历对成人依恋的回归分析结果显著,回归系数为0.81。由此得出结论:大学生童年创伤经历对其成人依恋关系具有预测作用;可通过对童年期创伤经历的心理重构,重塑安全和健康的成人依恋关系。  相似文献   

14.
通过问卷对4所高校791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了解大学生学业自豪感的特点,为大学生积极学业情绪的研究和培养提供一定依据。调查发现,大学生的学业自豪感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学科差异;大学生学业自豪感在是否独生子女、年级、生源地上的总体差异不显著;大学生学业自豪感在性别和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和生源地上的交互作用明显。最后得出结论,大学生学业自豪感总体水平不错,在培养大学生学业自豪感方面应多关注男生、理工科学生、大城市学生和独生子女。  相似文献   

15.
采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文版和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对大学生进行调查,以探究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关系。结果显示:男女大学生在心理韧性的个人力、支持力、情绪控制、人际协助维度上及父母教养方式的父亲拒绝、父亲情感温暖维度上的得分差异显著;独生子女大学生在人际协助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农村大学生在个人力、情绪控制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城市大学生;文理科大学生在支持力、情绪控制、人际协助、父亲情感温暖维度上的得分差异显著。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韧性各维度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且回归分析表明母亲情感温暖和父亲过度保护分别对心理韧性有显著的正、负向预测作用。结论: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韧性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青少年心理素质与社交焦虑之间的关系以及性别在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调节作用,使用中学生心理素质简化版问卷和交往焦虑量表对919名年龄在12~18岁之间的青少年进行了测量调查研究.结果显示:(1)社交焦虑的性别主效应显著,女生的社交焦虑水平显著高于男生;(2)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各维度均与社交焦虑呈显著负相关,且均能显著负向预测社交焦虑;(3)性别在青少年心理素质的个性品质与社交焦虑之间起调节作用,男生的个性品质对社交焦虑的负向预测作用显著大于女生.  相似文献   

17.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对不同学分绩点的大学生的人格特征进行了考察。研究结果显示,学生绩点的高低在性别、年龄、年级上均没有显著差异。高、低学分绩点的学生在艾森克人格问卷的内外向维度上得分有显著差异,绩点低的学生更加倾向于外向,而在其他三个维度得分没有显著差异。低学分绩点的学生与高学分绩点的学生除了在内外向上.在其他的人格特征上表现都没有太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中文版Frost多维度完美主义量表和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对贵州省924名全日制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旨在探明当前本科生完美主义现状及其与学业情绪的关系。结果显示:当前本科生的完美主义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担心错误得分上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男生显著高于女生,而女生在条理性得分上显著高于男生;本科生在担心错误、个人标准、行为疑虑和条理性得分上均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完美主义与学业情绪存在显著正相关,在控制人口学变量后,完美主义对学业情绪各维度有显著预测作用。结论:本科生的完美主义对其学业情绪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采用大学生志愿者角色认同问卷和应对方式问卷对参与过国庆甲子盛典、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3 000名大学生志愿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志愿者对志愿者身份有高水平的角色认同,且在角色认同的4个维度上有年级差异;大学生志愿者采取成熟型的应对方式,同时女性大学生志愿者在成熟型应对方式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性大学生志愿者,在混合型应对方式上的得分显著低于男性大学生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角色认同对应对方式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以大学生为对象修订个人评价问卷并考察其信度和效度,结果发现:455份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个人评价问卷的原因素结构未得到支持;对联合量表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共提取出7个因子,即修订后的问卷包括社交焦虑、交友自信、恋爱自信、体育自信、学业自信、外表自信、当众讲话自信、一般自信及影响自信判断的心境状态共9个因子,各个题目在相应因子上的载荷在0.40~0.81之间.修订后的问卷分半信度和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81和0.86,与主观幸福感呈极其显著正相关,表明个人评价问卷中文修订版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用于中国大学生自信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