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理论课必须加强教学实践这一环节,这不仅可以使在校学生尽快地接触中学教学实际,使他们发现问题认真加以研究解决,同时,也能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掌握中学教师所应把握的一系列教学环节,这对于培养合格的人民教师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要想使学生能够真正地学会做"人",就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而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需要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持续不断地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3.
片面强调独立由于独生子女的生活环境易于使他们产生依赖性,目前许多家长已经开始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独立性的问题,注意让他们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一良好习惯。但与此同时,大部分家长却忽视了培养孩子与他人合作性的培养。而我们要知道,未来社会是一个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社会,从现代眼光来看,合作能力往往比竞争能力更重要。一些在学校能力很强的学生一到社会上就四处碰壁,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的合作性太差,这在一些所谓"好学生"当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韩敏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8):127-128
对于高职院校在校的大学生调查中,发现普遍学生因为高考失利、缺乏自理能力、自学能力差、经济危机的大背景等各式原因而缺乏自信。针对这一不良心态,应积极应对,从学生入校后就开始正确引导,培养良好的心态,多角度评价学生,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帮助他们渡过人生的浅滩。  相似文献   

5.
为了培养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创造型、开拓型人才.当前物理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创造环境、激发兴趣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用"发现法"进行教学、做好"探索性实验"、善于设置问题,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求异思维训练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我们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本中给出的真理,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这些真理的同时,使他们获得发现真理能力.这个"发现能力"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讨论的方法使学生得到培养.  相似文献   

7.
林月新 《科技信息》2007,(22):262-262
叶圣陶先生提出的"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道出了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即培养出包括知识、能力、智力和良好思想品德在内的,各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新型人才。而这"不需要教"又必须是通过"教"来实现的,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作文教学中,应着眼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的能力和素质,让学生去发现规律,掌握科学、实用、灵活的学习方法,培养正确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下面我就指导学生如何自主修改作文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侯东东  沈美华 《科技信息》2007,(26):182-182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重视素质教育,通过开放性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和探索精神;训练学生的交际、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学生独立自主的开展学习与研究活动。如何开展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如何进一步优化教学秩序,本文就教学活动中研究性学习的作用,浅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古人云:"授人以鱼,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以往的教学,往往只注重前者,而忽略了后者.表现在课堂上,老师只注重"如何教好"这一环节,而忽略了学生"如何学好".新课程改革倡导新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的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特别是要善于发现和总结高效的教法与学法,引导学生发现并掌握,使他们终身受益.下面就初中物理习题教学中的学法教学浅述一、二:  相似文献   

10.
何冬梅 《科技信息》2013,(22):147-147
本文根据一道例题设计多种解法启发和诱导学生,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研究方法,经历发现的喜悦,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及对数学的良好情绪,从而激励学生"再发现"、"再创造",对于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特别是创新意识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1.
李广凤 《科技资讯》2010,(35):129-129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使学生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能够使用英语互相交流,关键能使学生愿意用英语去交流,主动说英语,这就来自于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起来,他们处于积极的状态,愿意说英语,主动用英语沟通,用英语会话,他们感到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乐趣,显而易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它关系到英语教学之成败。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为将中职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班主任要用现代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正确认识评价每一位学生,引导他们发现并肯定自己的价值。另外,班主任要深入了解每位学生,真诚关爱他们的成长,同他们建立起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就能够推动各项教育工作顺利开展,使中职学生更好、更全面地发展,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席磊  余华  李福超 《创新科技》2004,(10):60-61
<正> 传统教育思想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而现代教育思想则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的,知识是其载体。培养21世纪人才的核心内容就是培养综合素质高的创造性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首先实现教育思想的转变。计算机专业过去那种"需要什么就讲什么"的教学计划  相似文献   

14.
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加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从4个方面着手.①努力培植和调动学生的内驱力,这是形成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基础;②提倡和发展求异思维,对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③提倡联想,发展直觉思维,对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有特殊的作用;④提出问题引而不发,或结合物理学史的介绍,使学生如同置于"发现知识"的过程中,对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大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15.
写字课是中师教学中的一门文化基础课,也是一门工具和审美教育课。一般来说,中师生是热爱这门课程的,这是因为,立业信念使他们都有一个写好汉字的需求和愿望,书法艺术的冠力更使他们对写字课倾心。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在不少学生眼里又把写字训练看成枯燥无味的苦"差使"。一个"苦"字,大大削弱了学生的学书兴趣。心理学表明,浓厚的兴趣是人才成长的重要条件,也往往是成功的开始。根据中师生的心理特点,如何发掘其乐学因素,培养其学书兴趣,增强学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苦"与"乐"的相互转化,已经成为人们不断探索的课题。笔者在教学中就这方…  相似文献   

16.
对青年学生进行就业前的准备教育是高等师范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根据青年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他们所学的师范专业开展师德教育,使他们明确本职业的道德规范,这对培养他们成为合格的人民教师有着重要意义。一、师德教育的客观依据高等师范院校是培养师资的专门学校,担负着为各级教育输送合格人才的光荣任务。每个高师学生,当他们一跨进师院校门时,国家就把他们作为未来的人民教师加以精心培养。他  相似文献   

17.
刘勇强 《创新科技》2002,(8):39-39,43
<正> "企业就是人才",把培养和重用人才放到首位上来,这是世界性大企业成功的决定性因素。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三星集团老板李秉哲一直坚持"人才第一"的经营理念。他尊重下属,并创造条件使他们充分发挥才能。疑人勿用,用人勿疑,这是李秉哲从创业初期就开始实行并一贯坚持的用人之道。只要他看准的人才,就大胆提拔使用,并且努力扶持并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以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教师和学生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已经不能适应这种变化了。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努力改善自己的教与学。所以对小学生来说,从小培养他们合作学习,会为他们接下来的初高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9.
为了让中职英语课堂教学"活"起来,教师们需要在课前汇集集体智慧,备好课,设计中职生感兴趣的话题教学活动,这样学生就"动"起来了,在引导学生完成设定任务的基础上,让他们轻松地学习语言,寓教于乐,让学生对英语学习有期待感,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提高了,这也就使英语课堂教学更加有效,真正实现"寓教于乐、悦动乐学"的理念。  相似文献   

20.
赏识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包容每一个学生的错误与不足,让学生在宽容中成长、在鼓励中进步,让这最真诚的爱,去温暖每一颗幼小的心灵.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对学生充满爱心,这是教师的基本素养;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崇高和理想的情感.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十个手指伸出来都不一样长”更何况是这些来自不同地方、不同家庭的孩子们呢?一些孩子可能在学习上不怎么优秀,但是在体育方面或者艺术方面略有优势.此时,作为班主任应积极地去发现他们的优点,公平地对待他们和理解他们,关注他们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关注他们的基本品质的培养,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一个班级里有优等生、后进生、中等生,中等生既没有优等生那样出类拔萃,也没有后进生那样引人注目.而对于这样的群体,他们同样需要老师的关爱.作为班主任的我们更应该睁大我们的眼睛,用心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使之增强信心,努力向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