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熔融还原合成渣中碳还原Fe2O3的发泡特性参数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测定了Fe2O3在熔融还原合成渣中被碳还原时,还原气体产生泡沫渣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由发泡特性参数方程计算了不同条件下的发泡特性参数,从而可以对熔融还原过程中由内生气源引起的发泡过程进行定量描述,为在铁浴中控制泡沫渣现象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TiO2对合成渣中Fe2O3还原发泡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了不同条件下TiO2和Fe2O3在合成渣中被碳还原时的发泡过程.计算了该发泡过程的发泡系数、消泡系数、平均发泡寿命、发泡强度和消泡过程开始的时间.用熔渣发泡参数定量地讨论了温度、TiO2加入量和初渣中TiC的含量对熔渣发泡过程的影响,发现当初渣中TiC的含量和TiO2加入量较多时,在发泡时会产生二次发泡现象.  相似文献   

3.
以AR中间相沥青为原料,结合TG、黏度分析、MS及IR等表征方法研究了中间相沥青基泡沫炭的发泡过程及其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中间相沥青在发泡过程中主要发生脂肪碳链的热解反应并释放出H2、CH4、H2O和CO等气体,导致熔融沥青中的分子组成产生变化,进而引起其黏度变化.在此基础上采用TG分析模拟不同升温速率及发泡温度下中间相沥青的失重过程,并通过拟合中间相沥青恒温阶段的TG曲线,发现中间相沥青的恒温失重率Δw与发泡时间tb成较好的线性关系,结合Arrhenius方程计算得到不同升温速率下恒温发泡过程的动力学参数.此研究工作对于中间相沥青基泡沫炭的可控制备具有较好的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泡沫沥青衰变方程与发泡特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前常用膨胀率和半衰期指标来评价沥青的发泡特性,由于缺乏明确的数值评价标准,有时难以判断最佳发泡参数.比较了现有的4种衰变方程,选定了泡沫沥青衰变方程的基本形式,应用微分方法推导出实际最大膨胀率的通式,由泡沫沥青衰变的边界条件修正得到标准衰变方程,从能量角度出发定义了泡沫能量指标,通过积分给出了计算公式.对实际工程所用4种沥青的发泡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泡沫能量指标物理意义明确,量化了沥青的发泡特性,既可确定沥青的最佳发泡参数,又可评价不同沥青的发泡特性.  相似文献   

5.
碳酸盐矿物分解引起的熔渣泡沫化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平均发泡寿命作为熔渣发泡效果的实验评价指标.在Na2B4O7-CaO-MgO熔体中,采用碳酸盐矿物作发泡剂,进行内生气源熔渣发泡实验.结果表明,发泡剂粒度、种类对熔渣平均发泡寿命的影响,可归因于熔渣中碳酸盐热分解行为的差异.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熔体中CaO、MgO含量的变化,不仅改变熔体的物理性质,而且直接影响碳酸盐矿物的分解速度与生成气泡的大小,对熔体起泡过程和泡沫渣的稳定性也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低弹性吸震发泡材料硫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开发了低弹性吸震闭孔式发泡材料,其力学性能符合adidas运动鞋材的标准.利用硫变仪研究了硫化条件和硫化特性,得出硫化交联反应速率常数k,表观活化能E,频率因子A以及硫化指数CCRI分别为9.96×10-3S-1,77.3kJ/mol,3.0×105和0.28S-1.确定了较适宜的硫化温度区间为(433~443K),最佳的硫化温度为438K.提出CCRI可作为确定正确的硫化交联反应温度的技术方法手段.  相似文献   

7.
铁浴法熔融还原熔渣的粘度计算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熔融还原工艺是钢铁工业的前沿技术之一,铁浴法熔融还原因近似周期性地加料,使得熔渣组成及性质在冶炼过程中具有动态变化特性,熔渣粘度对于冶炼过程有重要影响,熔渣粘度计算模型的建立可以对粘度进行快速预测,根据熔渣的离子结构理论及铁浴法熔融还原熔渣的特点,建立了熔渣粘度计算的模型,并编制了计算程序,该模型与Georges Urbain提出的建立在二元和三元熔体粘度数据基础上的多元渣系粘度计算模型比较,作者在计算值与测量值吻合更好,与测定的熔融还原渣系粘度比较,计算值与测定值吻合较好,该模型可较好地用于铁浴法熔融还原熔渣粘度的计算。  相似文献   

8.
基于自主研发的泡沫沥青试验机,为获得常用再生沥青料最优的泡沫沥青发泡特性,设计正交试验,以膨胀比和半衰期为评价指标,分析温度、含水量和压力3因素对泡沫沥青发泡特性的影响。应用FB100泡沫沥青试验机,针对不同材料沥青,进行试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并对其做方差分析,可以确定不同工艺参数对泡沫沥青发泡特性的重要度,并通过对东海36-1-90#沥青的试验对其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针对此泡沫沥青试验机,施工中常用的4种再生沥青:东海36-1-90#沥青、中海90#沥青、SK90#沥青、中海AH-90#沥青的最优发泡工艺参数分别为150℃和1.5%含水量、160℃和2.5%含水量、150℃和2%含水量、170℃和2.5%含水量,为其在泡沫沥青冷再生工程施工应用中提供数据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微发泡聚合物具有轻量化、隔音、隔热等优势,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应用广泛.笔者基于目前微发泡聚合物动态可视化发泡过程的研究现状,对注塑、挤出等几种不同成型方式下微发泡聚合物动态的可视化发泡过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对其研究的成果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同时,针对微发泡聚合物动态可视化发泡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提出多学科系统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田口实验设计方法,选取模具温度、模压时间、注射压力和模压压力进行正交实验,分析工艺参数对EVA(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发泡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具温度对发泡倍率的影响较为显著,模压时间次之,注射压力与模压压力的影响较小.随着模具温度的升高,发泡倍率逐渐增大,最终趋于稳定值,随着模压时间的增加,发泡倍率也逐渐最大...  相似文献   

11.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a CaO–SiO2–Al2O3–MgO–TiO2–(TiC) blast furnace (BF) slag system were conducted using a high-temperature rheometer to reveal the non-Newtonian behavior of heterogeneous titanium-bearing molten slag. By measuring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viscosity, the shear stress and the shear rate of molten slags with different TiC cont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the rheological constitutive equations were established along with the rheological parameters; in addition, the non-Newtonian fluid types of the molten slags were determin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with increasing TiC content, the viscosity of the molten slag tended to increase. If the TiC content was less than 2wt%, the molten slag exhibited the Newtonian fluid behavior when the temperature was higher than the critical viscosity temperature of the molten slag. In contrast, the molten slag exhibited the non-Newtonian pseudoplastic fluid characteristic and the shear thinning behavior when the temperature was less than the critical viscosity temperature. However, if the TiC content exceeded 4wt%, the molten slag produced the yield stress and exhibited the Bingham and plastic pseudoplastic fluid behaviors when the temperature was higher and lower than the critical viscosity temperature, respectively. When the TiC content increased further, the yield stress of the molten slag increased and the shear thinning phenomenon became more obvious.  相似文献   

12.
对2CaO·SiO2(C2S)颗粒与C2S饱和的CaO-SiO2-FetO-P2O5渣在1 500℃下的反应进行了实验研究,采用SEM/EDS观测了C2S颗粒与熔渣界面之间不同位置各成分的含量变化,讨论了磷在C2S颗粒与熔渣界面间的传质行为。结果表明,在C2S颗粒与其周围熔渣形成的固液两相区内生成了n·2CaO·SiO2-3CaO·P2O5(nC2S-C3P)固溶体。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nC2SC3P固溶体层越来越厚,在指向C2S颗粒内部方向,nC2S-C3P固溶体层中的磷含量逐渐降低。了解磷在C2S与熔渣界面间的传质行为,有助于CaO-SiO2-FetO-P2O5中nC2S-C3P固溶体形成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对消失模铸造充型过程中关于传热及传质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金属液、模样和型砂之间的传热现象和热解产物在涂层、型砂中的传质现象.强调了金属液、模样和涂层之间的界面反应以及热解产物在涂层和干砂中的传输行为对于控制消失模铸件凝固方式、提高铸件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用X光透视装置观察渣铁反应过程。普通渣与铁水反应时渣铁界面清晰,起泡但无泡沫。钛渣与铁反应时,随界面处Ti(CN)的生成、气泡的搅动,铁水逐渐向渣中乳化。重熔乳化了的渣铁样,开始界面清晰、分离良好。渣-铁反应生成的气泡能在渣面形成泡沫,主要由于Ti(CN)微粒起到了稳定剂的作用,但形成的泡沫有限。  相似文献   

15.
为了设计合理的转炉渣成分以达到满意的脱磷效果,根据转炉炼钢过程熔渣成分的变化范围,采用拉曼光谱测定了CaO-SiO2-FexO-P2O5系熔渣的熔体结构,并解析了磷在熔渣中的存在形式及转变行为.结果表明,熔渣中磷主要以桥氧数为0,1,2的磷氧四面体结构单元存在,并可进入硅氧四面体和铁氧四面体形成Si—O—P和Fe—O—P键.随着渣中CaO和FeO总量的增加,熔渣中聚合程度较低的Q0(P),Q1(P)和Q0(Si),Q1(Si)摩尔分数升高,而聚合程度较高的Q2(P)和Q2(Si),Q3(Si)摩尔分数降低.另外,Fe—O—P和Si—O—P键的含量也逐渐降低,当碱度为2.83时,Si—O—P和Fe—O—P键消失.  相似文献   

16.
为了充分利用我国含砷铁矿资源,采用精炼渣+不同Ca合金对钢液进行脱砷研究,获得较高的脱砷率,其中Si-Ca-Ba合金综合脱砷效果最佳。在相同操作条件下,通过改变实验条件,对钢液中砷含量随时间变化规律以及对脱砷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对高砷含量下不同Ca合金加入钢液后Ca的有效利用率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添加LLDPE的聚丙烯开孔发泡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高级流变扩展系统(ARES)对高熔体强度聚丙烯(HMSPP)和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进行了测试和表征,并利用自行研制的超临界流体挤出发泡实 验装置,对不同配比的HMSPP/LLDPE进行了超临界二氧化碳挤出开孔发泡实验研究。结果表 明:LLDPE的结晶温度比HMSPP的低,在发泡温度下,LLDPE相还处于熔融态,而且LLDPE具有 较低的熔体弹性和熔体强度,因此LLDPE相易于在发泡过程中形成开孔结构。加入LLDPE,明 显提高了PP发泡样品的开孔率,开孔率均大于80%,但当LLDPE质量分数为30%时,发泡材料 的开孔率开始降低。  相似文献   

18.
以节能、降低渣含钴为中心,将控制理论与热工理论有机结合,开发了贫化电炉计算机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的数学模型,将FORTRAN与FOXBASE+两种计算机语言结合起来,完成了整个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软件的编制与屏幕功能的设计,该系统投入金川贫化电炉生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大增强了生产管理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