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2.
接触网线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电气化铁路运行速度,通过分析线岔的特点,介绍线岔的施工工艺和安装过程中的控制重点. 相似文献
3.
线岔是关系行车安全的关键设备之一。本文介绍了较为常见的几种接触网线岔形式,对其优缺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施工原则及调整方式。 相似文献
4.
线岔是高速铁路接触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弓网关系中非常复杂的技术难题,而如何保证和进一步提高线岔区机车供电受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成为我国铁路部门当前所面对的巨大挑战.因此,本论述从高速铁路接触网无交叉式线岔的工作原理、设计以及施工三个方面进行了概括,分析了我国接触网无交叉线岔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有效建议,希望能为我国建立和统一无交叉线岔的设计、维护标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快速发展的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所创造的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日益凸显,多条城际铁路开工建设。在湖北省内,就有武汉至咸宁、黄石、孝感和黄冈四条城际铁路在建,远期还规划有武汉至天门、潜江等多条线路。城际铁路如火如荼、且建设标准高,设计时速一般为200km/h及以上。针对高速电气化铁路18#无交叉线岔在武汉至黄石城际铁路建设中的应用以及施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研究、分析和总结,解决施工中发现的有关问题,为后期的运营维护以及其他类似线路的设计、施工等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弓网关系是高速铁路研究中的一个理论方向,本文从高铁接触网无交叉线岔特点出发,围绕弓网在无交叉线岔上如何实现良好匹配这一关键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浅析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8.
随着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刚性接触网作为地铁车辆供电的重要系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本文介绍了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刚性接触网组成部件、结构特点,及刚性接触网在苏州轨道1号线的应用特点。 相似文献
9.
徐国庆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精选》2012,(23):11-12
本文结合铁路铺架工程的特点,对临时区间岔线在铺架工程的应用、设计原则、日常使用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缩短了铺架工期,对同类工程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结合西安地铁二号线渭河车辆段接触网工程实际设计,首先对车辆段接触网悬挂方式及支持装置做一介绍,并针对二号线渭河车辆段车场线、出入段线、库内接触网平面布置方案进行了分析探讨,得出最优方案,对解决二号线渭河车辆段工程设计中的实际问题和丰富车辆段接触网平面设计的经验、提高工程质量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介绍一种借助特定辅助平面求解相贯线的方法,并对该平面如何选定及其应用作了较详细地论述。 相似文献
13.
具有公共对称面的两个二次回转面的相贯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常见的两个二次回转面轴线相交和平等时,其相贯线在公共对称面(投影面)的投影分别为双曲线和抛物线,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是直线,椭圆和圆,并举例说明在计算机上绘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根据对轨道的几何参数、性能参数、测量形式、参数范围和误差标准的要求,分析实现测量的方式、方法,设计一个便携的嵌入式微机操作系统。该系统采用实时动态数据分析和处理程序、LCD屏幕显示、友好的人机工作界面、中西文操作指导提示等功能。实现对轨道的宽度、倾斜度和定点长度的测量任务,并可自动、手动记录测量数据进入计算机内存。 相似文献
15.
交叉二直线间的最短距离传统解法颇多,但一般都要采取两次换面。本文介绍了仅用一个一般位置平面作为新投影面,再通过重合法求解最短距离的新方法。文中对该方法的作图原理及过程作了明确的叙述,与传统方法相比不仅作图占地较小,更主要的是扩展了对某些问题空间思维的领域。 相似文献
16.
提供了一种有摩擦的三维弹性接触问题边界元分析方法及其前处理技术,并将此法用于一对处于啮合状态的直齿轮,得到了满意的结果。该程序使用方便,只需输入齿轮的基本参数,即可得到齿轮不同啮合位置的网格、应力分布。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减速器产品的设计质量和效率,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级直齿轮减速器的优化系统。该系统以单级直齿轮减速器设计理论、人工智能和数据库技术为基础,采用结构化分析、设计和面向对象的方法,进行软件系统的分析设计,以确保系统的开发质量、可靠性与实用性。为证明该系统的可行性,以此系统设计的直齿轮减速器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系统的可行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19.
孙义刚 《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3):74-75
平面体系几何组成分析是结构力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初学者总感到抽象难懂。作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平面体系几何组成分析的分析技巧进行了探讨,总结了一些让学生容易掌握的成功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以太中银铁路为例,介绍了道岔三维定位的设计方案及存在的问题,对道岔三维定位的测量方案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工区对道岔三维定位数据的检查与运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