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文艺学的博士生导师杜贵晨教授语出惊人,他称:"孙悟空是山东人,花果山的原型是泰山."一石激起千层浪,国内一些知名网站纷纷转载了杜教授的研究成果,引起网友一片嘘声,90%以上的网友认为这种研究很无聊.广州某媒体还提出了这样的质疑:"教授,看看你都研究了些啥?"  相似文献   

2.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院士逝世的消息传来,人们特地摘来青翠的禾苗,放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门前的空地上,寄托无尽的哀思.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这是袁隆平院士生前常说的一句话.他也用一生,为这句话写下了注脚.他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相似文献   

3.
近几个月,东北虎、亚洲象、布氏鲸、雪豹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陆续出现在社交媒体上.有网友笑称:这是一个国家一级动物"群"出没的时代.  相似文献   

4.
一夜之间,"冰墩墩"霸屏了.线上售罄,线下排队,一些门店不得不打出"限购一个"的标语.网友呼唤"一户一墩"的留言排起了长队.不仅国内"一墩难求",国际上也成了俏宠,一位日本记者称要扔掉衣服,回国时把行李箱都塞满冰墩墩;摩纳哥亲王也希望带两个"冰墩墩"回家,送给自己的双胞胎孩子.  相似文献   

5.
《科学大观园》2021,(5):38-43
她一生未曾婚育,却亲手迎接了5万多个新生命,其中,就有我们熟知的袁隆平院士.被尊称为"万婴之母".她称自己是"一辈子的值班医生",并将一生都献给了祖国的医学事业.她就是中国现代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及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院士),林巧稚.  相似文献   

6.
《科学大观园》2021,(12):58-59
"请全体起立,让我们共同为刚刚逝去的袁隆平、吴孟超院士默哀一分钟."主持人话音刚落,全场起立默哀,现场气氛一片肃穆. 和以往的展览开幕不同,5月24日,"众心向党自立自强——党领导下的科学家"主题展开幕式以这样一种特别的方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开启.  相似文献   

7.
张璐 《科学大观园》2021,(12):72-73
科学,一个"高冷"的领域,常常让人难以靠近. 但如果换一种打开方式,说不定你会发现"想象不到的快乐". 中科院物理所M楼的一间大实验室里,剪刀、护目镜、磁铁、灯泡、胶水等应有尽有,平时泡在实验室的研究生,随手抄起几件物品,就能设计出一个小实验,和网友一起探索科学的奥秘. 这里是物理所科普节目的录制现场.在年轻人活跃的B站,一群由20多岁的硕士、博士组成的科普团队,化身成深受网友追捧的UP主——"二次元的中科院物理所".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与汽车产生交集来得有些晚.在世界上第一辆汽车诞生整整70年后,中国人才开始制造自己的汽车. 1953年7月15日,这是一个注定被载入史册的日子.这一天,长春市西南郊的荒野上,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人们聚集在这里,他们见证了"共和国汽车工业长子"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以下简称"一汽")的诞生.4年后的1957年7月15日,由一汽组织生产的新中国第一辆汽车解放CA10卡车驶下生产线,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正>2020年,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亲自选址大吉沙岛,建设千亩试验田。这是中国大地从北到南诸多不同气候、不同水质、不同土壤条件下又一个新的实验项目。袁隆平是我最崇敬的科学家,不仅因为他的成就与普通人的生存息息相关,还因为他绝对朴实的平民品质。我曾两次在电视上瞻仰过袁老的风采:一次是他接受记者采访,谈起中国历史上的粮食短缺,声音沙哑,老泪纵横;一次是他在联欢会上拉小提琴,投入而天真。这位形象、举止、穿着、言谈都与一个普通老农毫无二致的科学家,有一颗滚烫的赤子之心。  相似文献   

10.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打破了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传统观念,开创了杂交水稻研究的新领域。袁隆平作为一位世界顶尖级的农学大师,和其他许多著名的科学家一样,他的成功也凸显出其独具特色的科学风格。本文从科学风格的内涵出发,从主体、客体及主客体相互作用三个方面论述了袁隆平科学风格形成的原因,然后从本体上解读了袁隆平科学风格的要素构成。  相似文献   

11.
《科学大观园》2021,(13):72-75
不育稻种几经洗劫,但又绝处逢生,袁隆平屡遭冲击却又转危为安,才有杂交水稻问世的鸿运. 当公元进入20世纪70年代,在东方文明古国的广阔大地上,爆发了一场震撼世界的"绿色革命".这一革命的发动者满怀信心向世界宣称:中国人不仅可以自己养活自己,而且可以为解决世界的粮食问题做出贡献.几十年前,他还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山村中等农业学校的教师,今天,他却实实在在成了一位举世瞩目的名人,他就是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  相似文献   

12.
据英国媒体报道,51岁的英国亿万富翁查尔斯·伯纳特三世是位超级军事"发烧友"。日前,为了庆祝51岁生日,他竟然兴师动众地在自己居住的村里搞了场"大阅兵"。当一辆辆老式坦克和一架架双翼飞机驶过时,村里的老人以为又回到了战争时期。  相似文献   

13.
近日,这样一则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上海120万一针的抗癌神药上市".谣言传出当天晚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总机就收到了上百个咨询电话,都是问能不能来做CAR-T治疗. 对此,上海市有关部门进行了辟谣,"120万元打一针,两个月癌细胞清零"这样的表述,并没有得到专业医生的认可. 被网友称为"120万一针的抗癌神药",是中国首个获批的CAR-T药物阿基仑赛注射液(奕凯达),此药于今年6月上市.  相似文献   

14.
北约在格鲁吉亚与俄罗斯的冲突中吃了大亏!据俄罗斯<生意人报>、<格鲁吉亚时报>、美国<防务新闻>和法新社披露,俄军8月19日在格鲁吉亚扣押了5辆美军."悍马"车,引起了北约极大关注.因为这5辆由格鲁吉亚特种兵驾驶的"悍马"车上,载有北约统一标准的太空战系统和绝密的卫星通讯技术.更令北约震惊的是,俄军是精心布局缴获了北约的这套装备.  相似文献   

15.
3年前我已具备买车的实力,可我太太说:"年纪轻轻的,开什么汽车呀,应该骑摩托车!"于是,我就买了辆"铃木",后又换成了"雅马哈".其实,我已经不年轻了--33岁.  相似文献   

16.
2007年11月15日晚上9时许,网友"攀枝花xydz"在"打虎派"的大本营色影无忌华南虎临时论坛里发帖称:"老虎是假的.我今天仔细看我家的一副挂在墙上的老虎画,除了耳朵不一样,哪里都是一样的,连老虎的纹路都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17.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直到今年年初,他还坚持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工作. 中国不但成功地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而且为全人类解决粮食问题带来了福音.近25年来,世界主要农产品增长份额有20%以上来自中国.这其中,最大的贡献来自被称为"东方魔稻"的杂交水稻.以袁隆平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所创造的这份科技成果,被视为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  相似文献   

18.
又一家培训机构宣布关张. 日前,有27年历史的培训学校巨人教育发布公告称,由于经营困难,秋季将无法继续向学员提供教学服务,且由于多种原因,巨人也可能无法满足家长的退费要求. "双减"政策之后,培训机构也引来新一轮调整.但作为有着27年历史的行业巨头,巨人教育走到关张这一步还是让人唏嘘,甚至激发了部分网友的"想当年".不过,无论过去有多少辉煌,留下多少记忆,巨人教育要退出,在退费问题上必须要有妥善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又一家培训机构宣布关张. 日前,有27年历史的培训学校巨人教育发布公告称,由于经营困难,秋季将无法继续向学员提供教学服务,且由于多种原因,巨人也可能无法满足家长的退费要求. "双减"政策之后,培训机构也引来新一轮调整.但作为有着27年历史的行业巨头,巨人教育走到关张这一步还是让人唏嘘,甚至激发了部分网友的"想当年".不过,无论过去有多少辉煌,留下多少记忆,巨人教育要退出,在退费问题上必须要有妥善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雨田 《科学大观园》2021,(20):72-73
最近,某大神复原了秦始皇兵马俑的真人动图,又眨眼又微笑当真"活"过来了.有人疑惑:"秦始皇陵那么大,为啥还不开挖,很好奇里而还有什么宝贝."文物专家表示:"挖出来保存不了就麻烦了,因为古墓出土文物很容易'见光死'." 今天就给大家盘点一下,哪些考古发掘的文物容易"见光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