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荆新红  张光耀 《武夷科学》2010,26(1):100-104
2007-2010年对西安市行道树国槐(Sophora japonica)主要害虫种群进行调查,基本查清了西安市行道树国槐的虫害种类和各种虫害的发生规律、分布范围,发现行道树国槐上常见虫害23种,其中需要进行防治的有9种,分别是国槐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es)、槐蚜(Aphis robiniae)、槐木虱(Cyamophila willieti)、大青叶蝉(Cicadella viridis)、槐花球蚧(Eulecanium kuwanai)、草履蚧(Drosicha Corpulenta)、槐尺蠖(Semiothisa cine-rearia)、槐叶柄小蛾(Cydia trasias)、双齿小蠹(Sinoxylon japonicus)。对9种常见害虫进行了为害特点的研究,发现国槐害虫的种群消长动态依时间变化而变化。同时发现益虫13种。  相似文献   

2.
西安市行道树主要害虫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安市主要行道树有国槐、法桐等 ,危害较为严重的害虫有叶螨、卷叶蛾、槐蚜、国槐尺蠖、大蓑蛾、龟蜡蚧 ,受害虫危害的行道树常常导致早期落叶 ,新梢萎缩 ,枝梢出现光秃现象 ,从而影响行道树正常生长 .  相似文献   

3.
国槐蚧虫种类鉴定、危害及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呼和浩特市行道树国槐(Sophora japonica)上的蚧虫进行调查和观察,确定其主要种类为枣球蜡蚧(Eulecanium gigantea)和槐花球蚧(E.kuwanai).并对其生活史、生活习性、天敌、危害程度和防治进行了研究.枣球蜡蚧和槐花球蚧在国槐上混合发生,且枣球蜡蚧多于槐花球蚧,比例为9/1.其天敌有两种:球蚧蓝绿跳小蜂(Blastothrix sericae)和北京举肢蛾(Beijing utila).用喷雾、注干和浇根三种方法进行防治试验,筛选出防治国槐蚧虫的最佳施药方法和最佳打药时间.  相似文献   

4.
呼和浩特市行道树国槐上的蚧虫主要种类为枣球蜡蚧(Eulecanium gigantea)和槐花球蚧(E.kuwanai),通过研究其天敌有两种,分别为球蚧蓝绿跳小蜂(Blastothrix sericae)和北京举肢蛾(Beijing utila).对这两种天敌的形态特征、生活史、生活习性及与蚧虫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沙环环 《科技资讯》2014,(31):235-235
经过实地调查和走访,搜集银川市虫害主要类别和发生特点之后,该文介绍了银川市主要行道树(白蜡、国槐、刺槐、河北杨等)的重点虫害,包括尺蛾类、蚜虫类、蚧类、象甲类、叶螨类,提出通过树立园林虫害防治的生态观念,综合使用生物措施防治、物理机械措施防治、园林技术措施防治、化学防治等多种防治措施,强调无污染、低成本、节省能源、易推广的各种土肥水管理、灯光诱杀、以虫治虫等方法防治虫害,以期为本地区主要行道树重点虫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锈色粒肩天牛是一种破坏性极强的钻蛀性害虫。为进一步明确它对4种常见植物国槐、香花槐、旱柳和苦楝选择性的差异,首先通过嗅觉仪进行了锈色粒肩天牛对4种植物的招引实验,然后进行野外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国槐对锈色粒肩天牛有显著的招引效果;香花槐有一定招引作用,但差异并不显著;旱柳既无招引作用也无驱避作用;而苦楝对其还表现出驱避作用。因此,我们建议选用旱柳和苦楝作为国槐的隔离树种。本研究结果对锈色粒肩天牛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还能为植物源生物药剂的研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污染区和清洁区,对瘤坚大球蚧密度和其寄主国槐树体营养(总糖、可溶性蛋白质、氨基酸、VB2)研究发现:污染区蚧虫密度和寄主营养水平均高于清洁区。  相似文献   

8.
通过评价忻州市行道树以及确立行道树评价模型,为忻州市乃至山西地区新优行道树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以忻州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域,选取了该区域的23种主要行道树作为研究对象,选择行道树功能、景观、生态特性及后期养护中的14个主要评价指标(遮荫、降噪、滞尘、绿期、冠幅、树干、树叶、抗寒、抗旱、抗瘠薄、抗病虫害、栽植成活率、养护难易和耐修剪性),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模型,对忻州市行道树进行了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行道树分为3级:Ⅰ级有5种,Ⅱ级有9种,Ⅲ级有9种,其中Ⅰ级为优先推荐的树种,Ⅱ级次之,Ⅲ级最次.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安溪县蚧虫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为害植物的主要蚧类害虫有30种,隶属5科18属,其中绵蚧科2属3种;粉蚧科2属2种;毡蚧科1属1种;蜡蚧科3属5种;盾蚧科8亚科10属19种。主要为害苏铁、白兰花等36种植物。其中发生较为普遍且严重的是苏铁上的咖啡盔蚧、酱褐圆蚧;天竺桂(浙江樟)上的龟蜡蚧;白兰花上的考氏白盾蚧和芒果上的云南白轮蚧等8种。蚧虫寄生性天敌以膜翅目小蜂总科为主,其中蚜小蜂和跳小蜂种群数量最多;捕食性天敌主要有瓢虫类、日本方头甲和捕食性蓟马。  相似文献   

10.
槐与槐文化     
关于槐(Sophora japon-ica)的最早记载见于周代,《周礼·秋官》有云:面三槐,三公位焉。《神农本草经》始称槐树。因生长地不同,槐树亦被称作细叶槐(江西)、白槐(广东潮州)、豆槐(湖南)、国槐(北京)、金药树(福建)等。槐树的拉丁种名最早由瑞典植物学家林奈于1767年确定。与槐是  相似文献   

11.
纵坑切梢小蠹大发生原因探讨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本文从种群系统出发,全面分析了纵坑切梢小蠹与云南松的相互作用.及环境多种因素对该虫大发生的综合影响.认为在虫害发生初期,云南松树势衰弱是纵坑切梢小蠹大发生的基本条件,当虫害猖獗漫延时,该虫可以攻击并致死健康树.纵坑切梢小蠹种群数量便成为虫害进一步加剧的主要因素.气候、寄主抗性、林地条件、森林管理对害虫种群消长有重要影响.昆明地区气候条件对于纵坑切梢小蠹生长繁殖都非常有利,是该虫得以在短期内爆发成灾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美国南部的花旗蜜橘个大、味甜、产量高,在世界上颇负盛名。1888年,一种名叫吹棉蚧的柑橘害虫不慎从澳洲传入美国,使蜜橘遭到毁灭性的破坏,种植者叫苦连天。美国生物学家科贝尔经过考察研究后发现,这种虫害在它的故国却没有出现过大暴发,其原因在于澳洲有一种吹棉蚧的天故——澳洲瓢虫。于是,科贝尔想方设  相似文献   

13.
水腊的虫害白蜡蚧在抚顺地区较为常见,被誉为水腊的"癌症",较难防治。通过几年来对其生物学特性的深入了解,发现白蜡蚧的雌成虫膨大时期与2龄若虫定杆初期,是消杀白蜡蚧的最佳时期,为经济有效的防治白蜡蚧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马莉红 《甘肃科技》2004,20(10):181-182
对临洮县川坪区进行了昆虫调查和标本采集,并初步鉴定其危害性较大的害虫还有大青叶蝉、梨木虱、蚜虫类、蚧类等,根据虫情,提出了控制其森林虫害不成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2011~2014年对井冈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毛竹林内害虫进行初步调查,发现有毛竹害虫8目48科108属127种。按多样性来看,鳞翅目最高(包含15科39属52种),占全部种类的40.94%,其次是半翅目(包含9科30属32种)和鞘翅目(包含7科17属20种)。从危害部位来看,叶、杆类害虫为主,占害虫总数的88.19%。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害虫危害较小,仅黄脊竹蝗(Ceracris kiangsu)、青脊竹蝗(Ceracris nigricornis)、小绿叶蝉(Empoasca flavesce)、刚竹毒蛾(Pantana phyllostachysae)等危害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6.
对国槐蚧虫的种类、危害及防治方法进行了系统详细的叙述。  相似文献   

17.
分析行道树的结构有利于城市行道树的规划、建设与管理.为了掌握通辽市科尔沁区行道树的结构特征,更好的发挥其作用.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对通辽市科尔沁区13条主要街道的行道树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通辽市科尔沁区行道树共有乔木13种,分属于7科8属,共5776余株,其中榆树(Ulmus pumila L.)、银中杨(Poplus alba 'Berolinensis'L.)、国槐(Sophora japonica L.)、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四个树种占行道树总数的68.6%.行道树平均树高为8.2m.树高在5-15m的就占其总株数的82.5%.行道树平均胸径为17.7cm.调查区内树木的径级主要分布在10-20cm,占总数的63.8%.有82.1%的行道树评为健康,整体健康状况较好.  相似文献   

18.
2011年3月-2014年3月对滁州学院校园园林植物害虫种类进行全面调查,发现危害滁州学院校园园林植物的害虫共有7目23科34种,危害最严重的害虫是桃潜叶蛾、桑天牛、桃蚜和日本龟蜡蚧,并针对这些害虫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行道树作为城市园林绿化的骨干,在创造优美的城市景观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通辽市开发区主要路段行道树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通辽市开发区行道树共有园林树木9种,隶属6科7属.其中国槐重要值是37.98,其他树种重要值均不超过15.胸径20—30cm的树木最多,占总数的48.13%,处于10—20cm的树木占47.31%.平均树高为6.88m,高度处于4—7m之间的树木最多,占总数的49.02%.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可知开发区行道树存在种类单一,常绿树种,观花、观果树种较少的问题.据此,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褐软蚧寄生蜂空间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榕树褐软蚧的寄生蜂在玉溪有9种,在昆明有4种,其中优雅岐脉跳小蜂(Diversinervus elegans Silvestri)和蜡蚧啮小蜂(Tetrastichus ceroplasteae Girault)是主要寄生蜂,在玉溪占寄生蜂总数的60.36%,在昆明占寄生蜂总数的80.48%.在方位上,寄生蜂在榕树树冠东面、北面的寄生率高于西面、南面,以北面为最高,南面为最低.通过Iwao的回归分析,褐软蚧寄生蜂种群在榕树上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