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配价”这一概念借自化学。朱德熙先生率先将“价”的概念引入汉语语法学,开拓了汉语动词研究的新领域。接着,不少学者也开始研究动词“价”的问题,动词配价研究已成为汉语语法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汉语语法学界在动词配价的性质、确定配价的标准及辩价方法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分歧。  相似文献   

2.
朱德熙先生是极富创新精神的语法学家,其著作《语法讲义》和《语法答问》最能体现他语法研究的特点。在四个方面尤其能展示其语法特色。即善于借鉴国外新的语法理论和方法,并结合汉语的特色加以吸收、运用;用“朴素”的眼光看汉语,并重新认识其特点;注意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的结合;对语法现象进行细腻的描写。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朱德熙先生在《语法答问》中的两个例子(“圆圆的排成一个圈儿,酽酽的沏一杯茶”)入手,考察了“向宾状语”结构内外的语义限制,分析了结构的语义层次及搭配关系,初步构建了一个语义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的语法界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认识,即把“不”和“没”当作副词看待。例如王力先生在《汉语语法纲要》中就说:“另有一类词,如……‘不’‘未’等等……我们把它们称为副词。”吕叔湘先生和朱德熙先生合作的《语法修辞讲话》也讲到:“现代口语里只有两个否定副词:‘不’和‘没’。‘没’字有两个作用,一个是否定‘有’,一个是否定行为的完成,除此以外都用‘不’。”近几年新版的三套高校《现代汉语》教材(即上海版郑州版和兰  相似文献   

5.
朱德熙先生的《语法答问》标志着国内学者运用结构主义语法理论研究汉语语法在理论上达到了一个高峰。《语法答问》阐述的许多重要理论观点都是结构主义语法理论的基本主张。在讨论汉语语法问题的过程中.《语法答问》对结构主义语法理论有重要的发展。《语法答问》依托结构主义语法理论为汉语语法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同样根源于结构主义语法理论。  相似文献   

6.
吕叔湘、朱德熙两位先生在《语法修辞讲话》(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年8月第2版)第110页举了一个病例:  相似文献   

7.
词类划分的标准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欧洲人根据形态发达的印欧语特点,提出形态标准;北大教授朱德熙先生,从汉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的实际出发,提出词类划分的功能标准,认为功能标准适合所有语言,并列举俄语借词的例子。文章以藏语名词和动词为例,指出方法简捷,易于理解,易于操作,是藏语词类划分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8.
于右任先生以“易识、易写、准确、美丽”为原则,采用理论先行、成立社团组织、创办专业刊物等方法,推广“标准草书”。作为书法艺术,于右任先生选择“标准草书”未荻成功,然而他为推动草书运动采取的方法却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9.
词类划分是语言研究的重要内容。词类划分的标准是词类研究的重要依据。长久以来,在语法教学和语法研究两个领域内,对词类划分的标准并不统一。经过长期的争议与研究,目前词类划分标准渐趋一致:即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相结合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东北方言无论在语音方面,还是在词汇、语法方面都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特点。关于反复问句,《中国语文》1985年第1期朱德熙先生的《汉语方言里的两种反复问句》一文,给我们很大的启发,他说“VP不VP型反复问句在方言里的分布很广。北方官话、大部分西南官话、粤语、闽语以及大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中的"差点儿(没)VP"句式包含着不同的语义语法关系,这一类句式也一直引起语法学家的关注。人们一般采用朱德熙先生提出的"企望说"来予以解释。文章主要就该句式的否定形式所表现出的两种结构与语义关系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科技论文主要用于期刊杂志上发表或提供学术会议上交流。为便于科技信息的收集、存贮、处理、加工、检索、利用,要求论文的写作要规范化,并符合一定的标准。本文根据已颁布的有关国家标准和法规,介绍科技论文写作的体系结构和修辞语法。  相似文献   

13.
邓波 《信息化建设》2007,(10):28-29
世界三大标准组织(IEC、ISO和ITU)在2007年10月14日世界标准日发表的题为“标准服务社会”的祝词中指出:地球村的居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而标准有助于公众履行这些权利并承担义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副词与名词的修饰关系试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语法书在谈到副词特点时都指出,副词一般不修饰名词。而对一般以外的特例,即在一定条件下少数副词修饰名词的情况未能给以深入具体的分析。有些语法书虽然有简要说明,但这些说明也各有不同。张志公等《语法和语法教学(暂拟体系)》认为副词不能用在名词前,不能修饰名词。但在成语或特殊习惯语里例外,如“人不人,鬼不鬼”等。也可用在时间名词谓语前,如“才星期三”。朱德熙《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认为,严格的副词都不能修饰名词,但其中一部分可以修  相似文献   

15.
“讹”是钱锺书先生在其讨论翻译名篇---《林纾的翻译》中提出的重要概念,作为“信“的对立面,“讹”总是存在于所有的翻译之中,只是程度不同而已。笔者认为,“讹“一般可分为两类:能通过译者的主观努力尽量避免的“讹”及由于语言文化差异性及个体译者能力的有限性而不可避免的“讹”。本文结合钱锺书先生的文章,区分讨论翻译中不同性质的“讹”旨在表明笔者坚持忠实性原则的翻译标准,主张尽量避免“讹”,还原原作“本来面目”的翻译论。  相似文献   

16.
在词类划分标准上,张斌的语法功能是唯一的标准的观点不曾改变,但对"功能"的理解不断加深:从"词与词的结合能力就是功能",词在句中的职位只起辅助作用,到"词的语法功能首先表现在能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上边";从质疑"词的语法功能首先表现在能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上边"到"功能包括基本功能和连属功能",把功能的解释从句法层面拓展到语用层面;从反思"词汇语法范畴",到提出"意义是基础、功能是标准"。张斌先生的研究在经历了继承、吸收的过程后,最终在理论上、方法上和实际运用方面取得突破,推进了汉语词类划分标准理论的研究进程。  相似文献   

17.
0 30年前,朱德熙先生曾经雄辩地论证了汉语动词、形容词“名物化"论的不科学性(朱德熙,1961),但意犹未尽。近年“名物化”论又有所回潮(施光淦,1981,1988)。本文拟通过对“这本书的出版”中“出版”词性的分析,谈一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1 偏正结构“这本书的出版”(记作“NP 的 VP”,NP 代表名词性成分,VP 代表谓词性成分)有三点值得注意:①整体的功能是名词性的。它既不能作谓语,也不能受副词的修饰,更不能加时态助词,因此属于定中偏正结构。②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有定中偏正结构标记“的”。③中心语是谓词性成分。也就是说,“这本书的出版”是一种以谓词性成分为中心  相似文献   

18.
刘文兵 《甘肃科技》2000,16(4):38-38
1 标准文献的概念 在不同版本的情报类图书中,对标准文献有过不同的解释。较早的一种概念是将文献定义为:“标准文献一般是指技术标准及其他在特定活动领域内必须执行的规格、定额、规则、要求的技术文件所组成的一种特定形式的技术文献体系。”这一概念对文献的收集与管理工作的范围有了一定的局限。由于收集范围被确定在“技术标准”、“规格”、“定额”、“规则”、“要求”待遇具体的文献名称之内,使很多具有明显标准性质的其他标准文献被纳入非标准体系而遭到忽视,给标准文献的收集和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一九八二年,在标准情…  相似文献   

19.
讨论大学公共外语翻译教学过程中,翻译学习者需要明确的基本理念,即翻译的实质及其标准,并指出在理解英语文本时需要把握语法、语义、语用及文化四个层面的基本意义,方能达到“忠实、通顺”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针对改革进程中,屡屡出现的姓“资”姓“社”的困惑而提出的,是衡量改革成败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不能简单的将“三个有利于”标准看作是区分姓“资”姓“社”的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生产力标准和社会主义标准的统一,是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的统一。既不能将“三个有利于”标准和生产力标准简单等同起来,更不能对立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