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研究了超宽带探地雷达的探测性能问题.在介质品质因子为常数的假设条件下,定义了超宽带信号的平均损耗,对超宽带探地雷达的探测深度和分辨率进行了定量研究,分别指出了其与百分带宽的关系,分析比较了具有相同带宽、不同百分带宽信号的探测深度.研究结果表明,超宽带探地雷达在探测深度及分辨率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其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2.
综合物探技术在矿井防治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介绍了地震勘探和电法勘探在探测煤矿新生界“天窗”及其富水性、煤矿采空区及其富水性范围、陷落柱及其富水性、断层导水性等方面的应用,其结果表明采用综合物探技术进行探测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对当前国内外瞬变电磁法方法研究概况、理论研究、仪器状况以及在应用领域的研究进展情况做出了综述性评价,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瞬变电磁法的探测深度问题,提出了该方法当前所存在的困难,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估计心脏光学标测过程中不同探测深度对光标测结果的影响,利用电兴奋跨壁传导模型和荧光传输模型,模拟了心室电兴奋跨壁传播时跨膜电位的分布和不同光探测深度的荧光信号,并将深度权重的荧光信号与组织表层细胞的荧光信号做了比较,并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研究表明:如果大多数荧光来自组织的近表层(小于0.5mm),光探测深度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当探测深度增加时(大于等于0.5mm),尤其在螺旋波条件下,两种动作电位在上升时间、幅度和时程上的差异随探测深度的增加而加大,所以需要对以往由心肌表面电标测得到的电生理指标做相应修正.  相似文献   

5.
OCT系统对单层散射组织的有效探测深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了研究光学相干层析术(OCT)系统在细直光束下对高散射生物组织的深度探测能力,介绍并应用了一种基于蒙特卡罗仿真方法的OCT模型.通过对蒙特卡罗仿真结果的统计分析,提出了OCT系统有效探测深度的评估方法,并分析了生物组织的光学特性参数对有效探测深度的影响.研究表明,生物组织的散射系数越小,越有利于提高OCT系统的有效探测深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矿井电法探测技术的原理与方法,并以宝泰隆集团一矿为例,探讨了矿井电法在探测煤层富水性中的应用。实际揭露资料验证说明,该方法探测煤层富水位置和范围是非常有效的物探方法之一,能为井下水害预报和防治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电法勘探目前是勘探行业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勘探方法,本文介绍了几种常见电法勘探的原理和应用,其中包括高密度电法勘探、激发极化法等等.希望能给广大勘探工作者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8.
地下金属管道深度和位置探测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用磁场峰点法确定地下金属管道深度时产生较大误差的原因及哑点法的优缺点,提出一种探测地下金属管道深度和位置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随钻电磁波电阻率测井仪原始曲线探测深度不确定的问题,开展了将原始测井结果合成为具有固定探测 深度曲线的研究。研究中首先采用了一种简单快速的迭代反演算法进行曲线的围岩校正处理,之后利用高斯牛顿梯 度下降反演算法对每层地层进行三参数反演,获得地层的侵入带电阻率、侵入半径和地层真电阻率,再根据提出的伪 源距概念,利用获得的三参数绘制探测深度与源距、源距与视电阻率的关系图版,最终通过插值获得具有固定探测深 度的测量曲线。通过一系列数值模拟发现,合成后的不同探测深度曲线在有侵地层中出现有规律的分离现象,该现象 与地质特征吻合很好,相比原始曲线能更直接地反映地层侵入特性,说明本方法能够提升该类仪器的应用效果,可以 与阵列感应曲线进行对比,方便地质解释人员做出更准确的地层评价。  相似文献   

10.
选用探地雷达探测了三组地下管道,比较探测结果与管道的实际埋藏情况得出,地下管道在雷达探测剖面图像上呈双曲线形态,探测水平误差取决于探测物理点的间距,深度误差±0.05m.  相似文献   

11.
用MT方法对一维地质体的探测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合适条件下MT方法的探测深度可达几千公里,但具体探测深度与异常体的电性、规模、围岩电性有关,一般来说,异常体规模越大,可探测深度越大;异常体与围岩的电性差越大,可探测深度越大。  相似文献   

12.
航空γ谱探测的Monte Carlo模拟对于实际航空探测工作的开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采用多子源计算结果加权叠加的办法,计算了大地本底γ谱和埋藏于地层中不同深度的60Co在理想状况下各自对应的航空探测γ谱。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多子源加权叠加方法获得的模拟谱与实际航空探测相符较好。在理想状况下,放射性同位素60Co可被探测到的最低相对强度与埋藏深度之间存在半对数线性关系。这一线性关系为实际航空探测60Co时,探测工作条件的选择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瞬变电磁法已成为电法勘探的一种重要手段,但矿井井下瞬变电磁探测系统由于需符合煤矿井下防爆的要求,其发射功率受到限制;由于井下空间条件的限制,其发射线圈面积较小,因此煤矿井下瞬变电磁法探测系统接收到的二次场信号十分微弱。针对此问题,文中首先对煤矿井下噪声的特点进了分析,在后期数据处理时,可采用正负脉冲关断响应累加、周期响应叠加等方法降低噪声的影响,但这些方法仍无法克服发射电流小导致接收信号十分微弱的不足;其次采用高磁导率磁芯和宽频低噪放大技术研制出可适用于井下电法勘探的感应探头,该感应探头具有对二次场信号增强的作用,并采法拉第屏蔽技术对感应探头进行了屏蔽处理,进一步降低了噪声的影响。标定与对比试验证明:研制出的磁感应探头具有灵敏度高、抗噪性能好等优点。最后将研制的磁探头应用在王庄煤矿的南翼大巷超前探测中,勘探到了3处异常区域,并得到了钻探验证,勘探结果说明,研制的磁探头能满足煤矿井下瞬变电磁法勘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我国电法勘探的发展概况,对目前常用的几种电法勘探技术的原理进行了解释,并举例说明了其在实际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地雷探测方法的不足.该文提出了1种利用微波增强红外探测技术进行非接触式地雷探测的新方法,分析了微波照射引起土壤温度变化的原因,分别利用2450 MHz和915MHz的微波源照射浅埋的铝块,获得了不同土壤湿度和埋藏深度下的目标红外图像,证明了该技术用于浅埋地雷探测的可行性,同时表明:目标的埋藏深度和土壤湿度与探测难度成正比,其中土壤湿度对探测结果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6.
太原煤气化公司嘉乐泉矿以前一直沿用钻探和巷探的方法来探测煤层附近采空区的积水和断层,这种方法不仅工作效率低、现场施工强度大,而且探测距离小、定向性差,探测效果不理想。全方位探测仪是近年来发展很快并在矿井下已经应用的一种电法勘探设备,可用于井下全方位探测,具有安全性能好、技术性能优越、灵敏度高、操作使用方便、体积小和重量轻等显著特点,特别适用于井下水害探测预报。文章针对全方位探测仪来探讨井下巷道探测技术,为井下巷道探测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电法勘探基本原理的阐述、地热体的电导性分析及勘探实例分析,简要阐述了在地热资源丰富地区勘探地热层带的方法和原理。  相似文献   

18.
用高渗制剂可提高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的探测深度.然而单一高渗制剂由于个体敏感性差异而效果不够稳定,为此提出了使用混合高渗制剂涂敷在被测表面以增透并提高其稳定性.使用自行建立的OCT系统对涂敷100%丙三醇和饱和葡萄糖混合制剂、100%丙三醇和50%丙三醇前后的被测样本成像并记录参数.实验结果显示可降低表层组织散射强度,提高探测深度(约为原探测深度的2倍)和组织结构的可读性,并初步验证混合高渗剂(σ=0.038)较单一高渗制剂(σ=0.084)具有更均一的人体敏感性.  相似文献   

19.
衡量星载空间目标可见光探测系统的探测能力的主要技术指标是信噪比。探测系统的信噪比与探测器噪声特性、空间目标光度特性、天空背景特性、目标距离等因素有关。从信噪比的角度出发,根据光度学和辐射度学的基本原理以及CMOS图像探测器的噪声特性,建立了CMOS可见光探测系统的信噪比数学模型,然后根据Johnson法则,得出系统探测距离与系统探测信噪比之间的关系。最后利用MATLAB在可见光500~600 nm谱段对数学模型进行仿真计算,用绘图显示了系统探测能力与系统信噪比、积分时间之间的关系,并在给定参数和条件下算出系统的极限探测距离。推导出的数学模型和计算结果可以为星载空间目标可见光探测系统探测能力的分析和估计提供理论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精准探明平朔矿区老窑采空区,在优选电法勘探方法基础上,进行参数优化试验,确定相应的施工技术体系,并通过现场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平朔矿区电法勘探以瞬变电磁法探测采空区及积水区为主,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辅助探测中深部及多层采空区,直流电法辅助探测强电磁干扰及矿坑台阶区域的浅部采空区;经过参数优化后,瞬变电磁法发射线框为240 m×240 m,频率为8 Hz,供电电流为10 A,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收发距为3.5 km,MN点距为10 m,测点距为2~5 m,直流电法不同AO距离影响较小.研究结论初步确定瞬变电磁、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适用于平朔矿区采空区探测,施工参数为平朔矿区采空区精准勘探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