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向海  王莹 《科技信息》2013,(10):154-155
目的:观察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100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无创呼吸机行双水平正压辅助通气治疗组(治疗组,50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50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动脉血气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治疗3天后pH、PO2、PCO2结果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心率及呼吸频率也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AECOPD早期应用无创正压通气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通气,降低气管插管率和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双水平尤创正压通气(BiPAP)联合普米克令舒/博利康尼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89例中重度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急诊抢救患者按读取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在常规抗感染、支气管扩张剂、纠正酸碱平衡等治疗基础上使用BiPAP通气治疗并每天两次给予普米克令舒博利康尼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44例)单纯给予氧疗、抗感染、支气管扩张剂、纠正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在通气前通气后3h、12h、24h、72h作血气分析,比较各时间点观察组与对照组pH、PaO2、PaCO2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的皋本临床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通气后3h、12h、24h、72h时pH、PaO2、SpO2逐渐上升,PaCO2逐渐下降,观察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少。结论BiPAP通气联合普米克令舒/博利康尼雾化吸入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严重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兰州市肺科医院收治的6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严重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行有创通气治疗,观察组行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情况及血气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再插管率、死亡率、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气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PaO2、SaO2水平均显著升高,而PaCO2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严重呼吸衰竭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且治疗后再次插管率较低,尽可能的提高患者存活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评价在普通病房应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2008年3月-2010年12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呼吸内科收治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93例,分为A组(常规治疗+NIPPV)47例,B组(常规治疗)46例,动态观察两组治疗前、后90m in、6、24、48h及1周后血气分析,以及治疗前后心率、呼吸、意识及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的变化情况,统计两组需要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的例数。A组患者治疗后90m in、6、24、48h及1周后血气分析,与B组患者相比较,pH、PaO2、PaCO2均得到明显的改善,A组患者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的症状明显改善,呼吸频率和心率均明显下降,B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两组在临床好转率、气管插管率和气管切开率方面差异均有显著性。双水平正压通气(B iPAP)呼吸机在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时,能缓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改善了呼吸功能,减少了并发症;可作为此类呼吸衰竭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许娟  周红梅  韩浩 《甘肃科技》2010,26(19):169-171
观察高海拔地区无创正压通气(NPPV)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并肺性脑病患者的疗效。47例来自海拔1517m的兰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并肺性脑病患者,使用NPPV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加NPPV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平喘、化痰和鼻导管低浓度吸氧及呼吸兴奋剂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h的神志、呼吸、血压、血气分析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NPPV治疗组2h后患者神志、血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与常规治疗组有显著性差别(P0.05)。高海拔地区NPPV能迅速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并肺性脑病患者的神志、二氧化碳潴留、缺氧情况,血气分析pH、PaO2、PaCO2、均较前有明显的改善(P0.05)。NPPV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并肺性脑病的重要手段,与平原地区报道的肺性脑病NPPV相比参数的设置有些差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呼吸机进行无创正压通气的护理经验。方法采用无创性鼻(面)罩BiPAP呼吸机进行持续正压通气前耐心做好解释工作,正确选择呼吸机通气模式和参数,正确使用面罩或鼻罩,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期监测。结果58例患者中56例病情明显改善,减少了有创通气的使用率;2例患者由于病情恶化,最终使用有创通气。结论早期应用BiPAP呼吸机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呼吸衰竭,严密的监护是一种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探析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患者行正压通气治疗期间,选用舒适护理模式配合的临床效果。选入确诊COPD病例74例入组,行正压通气治疗,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划分为两组,对照组病例37例以常规护理配合,观察组病例37例以舒适护理配合,评估两组治疗后的血气指标变化,评估护理服务满意度。在PaO2、PaCO2、SpO2、pH等血气指标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四项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满意度与生活质量对比,观察组两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行正压通气治疗的COPD患者配合舒适护理,可改善血气指数,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护理服务获得患者的认可与满意。  相似文献   

8.
BiPAP无创通气与常规治疗COPD呼吸衰竭50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慢性阻塞型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重度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AECOPD合并重度呼吸衰竭应用NPPV治疗的28例患者(NPPV组),同期住院未接受NPPV治疗的2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气变化、血气改善时间、住院天数及气管插管率.结果:NPPV组患者动脉血酸碱度(pH)、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 改善更明显(P<0.05).NPPV组血气改善时间比对照组缩短[分别为(7±4)d与(15±7)d,P<0.05].NPPV组平均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缩短[分别为(14±5)d与(27±6) d,P<0.05].气管插管率明显下降(分别为3.5%,22.8%,P<0.05)结论: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COPD呼吸衰竭疗效肯定,减少了气管插管,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45例随机分为标准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均匀给予氧疗、无创正压通气、抗感染、解痉平喘、止咳化痰、纠正酸碱失衡、营养支持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注射剂(0.4mg/支),首剂负荷量0.8mg加入生理盐水20ml中静脉推注,以后给予纳洛酮注射液2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每日2次,用微量泵24小时持续静脉泵入,24小时纳洛酮总剂量4mg,连用3天。结果治疗组23例患者中20例治疗好转,另外3例因病情无变化或恶化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22例患者16例治疗好转,6例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组平均住院日、插管率、病死率、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洛酮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可减少患者的气管插管率,临床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10.
探究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ICU重症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将2012年6月~2013年8月甘肃省高台仁济医院ICU84例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行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呼吸困难缓解程度、动脉血气指标变化、住院病死率及平均住院时间。观察组患者呼吸困难缓解程度远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PO2显著上升,PCO2显著下降,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也相对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ICU重症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可取得显著临床疗效,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但仍需进一步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急性左心衰治疗中的效果.方法:6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急性左心衰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29例,治疗组使用BiPAP呼吸机加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仅使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30min至7...  相似文献   

12.
探究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运用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的临床效果。回顾性分析兰州市城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46例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治疗效果。治疗后43例(93.48%)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CTA评分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pH、PaO_2SaO_2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PaCO_2显著下降,前后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3例(6.52%)患者经无创呼吸机治疗3h及6h后病情加重,需行气管插管,复查血气分析可见PaO_2、PaCO_2、SaO_2升高,转为有创呼吸机治疗后均好转出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运用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咳嗽、咳痰、胸闷、气喘等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分析肺表面活性剂(pulmonary surfactant,PS)联合持续气道正压(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治疗中的作用。将2016年3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94例NRDS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机械通气联合PS治疗,治疗组则采取CPAP联合PS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气分析指标、并发症发生率、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5.74%较对照组的82.98%高(P0.05);两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pH值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PaCO2、PaO2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其pH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8.51%较对照组的23.40%低(P0.05),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NRDS接受PS联合CPAP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大大缩短通气时间,明显降低呼吸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吸痰方式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将82例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采用随机配对的方武将受试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密闭式吸痰时持续机械通气,对照组使用开放式吸痰时停止机械通气.观察两组行机械通气5 d、10 d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5 d、10 d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患者吸痰过程中,使用密闭式吸痰的方法能降低和延迟呼吸性相关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无创正压通气(NIPPV)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重度呼吸衰竭或伴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患者中的价值,为更好地选择NIPPV的临床应用适应症提供依据。方法对79例COPD并重度呼吸衰竭或伴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的患者使用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动态观察NIPPV治疗前和治疗后2—4h、24h、3d及5d动脉血气、意识、治疗后患者的转归、NIPPV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79例患者经NIPPV治疗,与治疗前比较,68例患者PaCO2明显降低、pH升高,均脱机出,有效率达86.1%;7例改为有创通气,4例放弃治疗。结论BiPAP无创通气是治疗COPD并重症呼吸衰竭或伴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患者的有效手段;意识障碍并非无创通气的绝对禁忌。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症状、肺功能、血氧饱和度(Sp O2)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表法将98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HFNC组(研究组,n=49)和常规综合治疗组(对照组,n=49).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T1)及治疗7 d后(T2)临床症状(COPD评分(CAT)、6 min步行试验(6MWT)评分(Borg))、肺功能(最大呼吸第1秒的呼出气量(FEV1)、FEV1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最大呼吸峰流速(PEFR))差异.记录两组患者T1、治疗1 d(T3)、治疗3 d(T4)时血气分析指标(Sp 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监测结果,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T2时,两组CAT,Borg评分均较T1时降低,且研究组小于对照组(P0.05); FEV1,FEV1/FVC,PEFR均较T1时升高,且研究组大于对照组(P0.05).T1,T3,T4时,两组Sp O2,PaCO2,PaO2水平组间效应、时间点效应及组间与时间点交互效应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T3,T4时,两组Sp O2,PaO2水平随时间推移而升高,PaCO2水平随时间推移而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HFNC可有效改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症状、肺功能,提升血氧饱和度,安全性良好,利于疾病控制.  相似文献   

17.
探究无创正压通气用于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PH)的疗效。选取2019年3月~2019年6月定西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慢阻肺合并PH患者8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尼可刹米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比2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PASP、肺功能及生活质量。治疗后,观察组PaO_2、氧合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_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PASP水平均显著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2组患者FEV_1/预计值组间、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CAT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阻肺合并PH可有效改善呼吸功能,降低肺动脉压力,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分析乌司他丁联合无创正压通气对急性肺损伤患者内皮素-1的影响。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于西部战区兰州总医院收治急性肺损伤患者86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对内皮素-1的影响。观察组血氧分压(Pa O2),氧合指数(Pa O2/Pi O2)以及氢离子浓度指数(p H)显著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一氧化氮和内皮素-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乌司他丁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肺损伤患者效果显著,改善血气指标,降低内皮素-1以缓解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探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阻肺急性发作期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选取甘肃省秦安县人民医院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所收治的36例慢阻肺急性发作期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作研究组(26例)和对照组(20例),研究组行无创机械通气,对照组行有创机械通气,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变化和并发症情况;通气治疗30min后研究组血氧分压上升、二氧化碳分压下降的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平均通气和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01);研究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阻肺急性发作期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替扎尼定联合地塞米松防治硬膜外麻醉后腰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ASA Ⅰ级~ASAⅡ级进行硬膜外麻醉的患者3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53例、对照组151例.观察组局麻同时注入地塞米松5 mg,术后出现腰背痛患者在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替扎尼定止痛治疗;对照组术中仅单用局麻药及术后安慰剂止痛治疗.比较两组术后疼痛情况、止痛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153例患者中出现腰背痛者43例,占28.10%;对照组151例患者中出现腰背痛者63例,占41.72%.观察组腰背痛发生率要明显低子对照组(X2=6.21,P<0.05).观察组中重度腰背痛患者发生率明显要低于对照组(X2=3.86,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2,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地塞米松硬膜外腔注入能有效防止硬膜外麻醉后腰背痛发生,替扎尼定能有效治疗硬膜外麻醉后腰背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