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镜微创(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病例资料,双镜微创(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30例,开腹手术治疗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道恢复通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结果双镜微创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道恢复通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均优于开腹手术,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手术成功率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双镜微创手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胃肠道恢复通气快,术后住院时间短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探讨比较不同胆总管取石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在某医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5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组(LCBDE组)和十二指肠镜胆总管取石术组(ERCP组)各75例,其中LCBDE组给予LCBDE联合LC治疗,ERCP组给予ERCP联合LC治疗,术后观察2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淀粉酶(AMS)、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L)等实验室指标,记录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下床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并发症(胆管炎、出血、胆道感染、胆瘘、胆道狭窄、胰腺炎、胆管恶变)、手术成功率、结石清除率、复发率等情况。ERCP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下床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率明显低于LCBDE组,ERCP组手术时间、治疗费用明显高于LCBD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P组和LCBDE组术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L)、淀粉酶(AMS)、手术成功率、结石清除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CBDE与ERCP联合LC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疗效基本相同,ERCP联合LC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康复好等优点,LCBDE联合LC具有操作简单、治疗费用低等优点,提示应依据临床需求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ECBD)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2003年7月~2005年4月,我院为22例患者施行了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纤维胆道镜探查T管引流术,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手术配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处理输尿管上段结石66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6例均一期取石成功,结石清除率100%。平均手术时间65min,术中估计出血量80mL,平均住院时间7.5d,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安全、有效、损伤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分析腹腔镜与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选取医院收治的84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42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方式,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与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饮食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饮食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偏低(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应用腹腔镜与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疗效显著,预后较好,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腹腔镜的应用。方法对26例患者施行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其中肾囊肿去顶术20例,肾切除术3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2例,精素静脉高位结扎1例;22例经后腹腔入路,4例经腹腔入路。结果26例手术均获成功,肾囊肿去顶术手术时间30~100分钟,平均50分钟,出血约20ml。肾切除术手术时间120~240分钟,平均出血200ml。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手术时间125分钟,出血60ml。精素静脉高位结扎术手术时间30分钟,出血20ml。术中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腹腔镜手术在泌尿外科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评估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用于合并梗阻性肾盂肾炎的近端输尿管结石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6年7月~2016年9月21例近端输尿管结石合并梗阻性肾盂肾炎接受了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影像学和实验检测明确诊断后行抗感染并急诊取石.手术切开输尿管后用吸引器吸出脓液,留置双J管保留1个月.结果:所有患者术前都有发热、脓尿和脓肾.10名患者尿培养阳性,所有患者都没有输血和中转开放.术后5d内体温恢复正常.没有感染性休克出现.100%无石率出现.结论:本研究表明腹腔镜下输尿管镜切开取石对于合并梗阻性肾盂肾炎的近端输尿管结石患者安全有效,无需术前造瘘引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管取石术(PTCL)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远期并发症的疗效及优势。方法:选择2例肝移植术后胆道远期并发症患者,运用超声引导下PTCL进行胆管取石、胆管狭窄扩张及胆道支架取出。分析2例患者的皮肤瘙痒改善程度、肝功能指标、感染指标及胆管狭窄变化。结果:2例患者治疗后皮肤瘙痒症状显著减轻,肝功能及感染指标显著降低,放置的引流管既能通畅引流又能支撑胆管狭窄。结论:超声引导下PTCL能有效解决肝移植术后胆道远期并发症,该方法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9.
探究纤维胆道镜下保胆取石术对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6年3月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240例临床资料,其中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经腹腔镜下切开胆囊后应用纤维胆道镜保胆取石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对比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及消化、腹泻情况、生活质量,并随访观察组1年内复发情况、胆囊收缩功能及胆囊壁厚度。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饮食恢复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2.50%显著低于对照组9.17%(P0.05);观察组饱食后腹胀、腹部不适及腹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观察组患者FACT-G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1年内无复发,胆囊收缩功能及胆囊壁厚度优于术前(P0.05)。纤维胆道镜下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效果较好,术后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复发率低,且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范文  李云山  徐锟 《甘肃科技》2014,(1):129-130
分析了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在临床上的应用适应症。选定24例择期胆总管探查术患者行胆总管一期缝合术。其中20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4例系胆囊切除术后继发胆总管结石,单纯行胆总管探查取石。常规胆道镜探查取石后,根据术中探查胆管情况,行胆总管一起缝合。用细小圆针、0#慕丝线对胆道切开处作间断一期缝合,Winslow氏孔置引流管。一期缝合24例均无胆漏发生,术后第1天可下床活动,第2天胃肠功能恢复可进食;术后第5~7天拔除负压引流管,术后第7天切口拆线出院。住院9~11d,住院费用平均下降10%,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24例患者均无胆管狭窄、梗阻性黄疸发生。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相对于T管引流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术后生活质量相对高、费用省、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只要外科医师掌握好适应症,胆道探查一期缝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