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近年来,由于大剂量广谱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以及留置在体内的各种导管插管的增加,肿瘤化疗和放疗等使机体微生态环境发生改变,免疫功能下阵,给各种条件致病菌创造了感染的机会。其中以酵母样真菌为主的真菌感染越来越多,如临床不及时治疗,常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及时准确地鉴别真菌感染,合理应用抗真菌药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我院1998年1月至1998年12月从住院患者标本中分离的277株酵母样真菌鉴定分析及药敏结果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菌株来源:均来自本院住院患者的痰液、尿液、大便、胸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以期为预防院内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对2007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123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内容包括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发生院内感染的病原菌、感染部位及发生院内感染的肿瘤类型.[结果]①革兰阴性杆菌所占百分比为63.41%,革兰阳性球菌所占百分比为36.95%;②患者年龄越大,发生院内感染的机率越高;③患者住院期间以住院>30 d发生院内感染率最高;④下呼吸道发生院内感染最多,所占百分比为60.97%;⑤呼吸道系统肿瘤发生院内感染率最高,所占百分比为49.59%.[结论]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等为恶性肿瘤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在治疗恶性肿瘤过程中应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探讨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选择酒泉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2018年1月-12月收治的120例行手术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和预防对策,将针对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措施在2019年1月-12月实施,并选择120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的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以及感染与未感染患者的性别占比及其年龄≥60岁、合并慢性病以及手术时间≥1h、术前备皮欠佳和术中低体温、预防性抗生素未使发生率。研究组的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与未感染患者的男、女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的患者年龄≥60岁、合并慢性病以及手术时间≥1h、术前备皮欠佳和术中低体温、预防性抗生素未使用的发生率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年龄大于60岁、合并慢性病与手术时间超过1h以及术前备皮欠佳、术中发生低体温、未使用预防性抗生素,给患者实施针对性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预防效果显著,能显著降低患者的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随着免疫抑制剂、深度化疗、广谱抗生素等的广泛应用,真菌感染尤其是条件致病真菌感染在艾滋病、恶性肿瘤等病人中发病率日趋升高,成为艾滋病、恶性肿瘤等患者的主要致死因素。其中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已被公议是艾滋病指征之一。本文论述了马尔尼菲青霉菌药靶基因发掘与利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结核性支气管扩张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诊治方法.方法对2005年3月至2008年3月经细菌培养为真菌感染的26例结核性支气管扩张的住院病人进行分析.结果26例真菌感染中以白色念珠菌居多为19例,占73.1%.酵母杆菌3例,占11.5%,曲霉菌3例,占11.5%,克柔念珠菌1例,占3.8%.所有病例用氟康唑治疗四周后,临床治愈22例,占64.6%,死亡4例,占15.4%.感染的诱发因素与应用抗生素和激素有关.结论结核性支气管扩张较易并发真茵感染,应加强抗生素及激素的规范应用.以减少真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在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中使用伏立康唑血药谷浓度与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关系,为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对临床药师在2017年1月~2017年12月参与使用伏立康唑治疗的7例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药物监测(TDM)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伏立康唑血药谷浓度与临床治疗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ADR)之间的关系。结果仅2人的初测谷浓度在1~5.5μg·m L-1的目标浓度范围内,2人偏低,3人偏高,通过剂量调整后复测,均在治疗窗范围内。经过治疗,6人有效,1人无效。治疗过程中4人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其中2人谷丙转氨酶升高,1人发生注射部位疼痛、面色潮红,1人发生视觉障碍。结论在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中,伏立康唑谷浓度的个体差异较大,预测性差,应常规进行TDM,临床药师可以根据TDM结果积极参与临床治疗,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
魏蓉 《科技信息》2012,(32):450-451
肾病综合症由于病程长,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凝等因素,有营养失调与感染的危险,且复发率高,需要长期药物治疗和家居治疗,治疗中会产生恐惧、焦虑、抑郁等心理变化。在治疗过程中,可引起很多并发症。因此健康宣教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发生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ATLS)的临床特征。方法:对11例ATYS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高尿酸血症、高血钾、高血磷、低血钙和肾功能损害,3例行血液透析治疗,3例自动出院,3例用别嘌呤醇及碱化尿液、利尿后,短期内血液生化指标恢复正常;2例死亡患者中1例死于高血钾所致的心脏骤停,1例死于肾衰好转后的脑出血。结论:早期诊断并及时给予别嘌呤醇及静脉碱化利尿是治疗ATYS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食管癌术后患者生存分析,了解影响该病预后的相关因素,为临床的诊治及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确诊710例食管癌病例的基本信息、危险因素、家族史、手术记录、术后病理报告随访资料等相关信息.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分析计算生存率,绘制生存曲线,对预后相关因素进行筛选和评价.[结果]食管癌术后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8.4%、56.9%、27.0%,中位生存期为900 d.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是:病理形态、肿瘤大小、分化程度、侵犯层次、切缘、淋巴结是否转移、转移数量、手术方式与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侵犯层次、手术方式、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分化程度与食管癌预后有关.[结论]食管癌术后5年生存率仍较低,临床分期是食管癌术后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临床分期较早的病例术后预后较好,生存率较高.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仍是降低食管癌死亡率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普外科腹部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感染引起的经济负担。方法:前瞻性调查并随访2012年1月-2013年6月普外科收治并实施腹部手术患者,采用1:3配对病例对照方法进行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和费用。结果868例患者中共51例发生手术部位感染(感染率为5.88%),剖腹探查、结直肠手术的感染率最高。回归分析结果示术前存在感染、急诊手术、切口类型、ASA分级、引流、非围术期预防用药为感染的危险因素。病例组住院时间长,住院费用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外科腹部手术部位感染存在多种危险因素,引起的疾病负担较重。应识别高危人群,针对可控因素采取预防措施,以避免和减少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