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校园餐厨垃圾具有一般餐厨垃圾成分复杂且含水率高的特点外,也存在自身特性。热解产物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本研究调研唐山某高校餐厨垃圾组成,采用管式热解炉进行有机组分的热解特性分析。结果表明校园餐厨垃圾含水率为68.96%,主要为主食类、剩菜、塑料,废纸且比例约为11:6:1:2。以餐厨垃圾中有机物的混合物为实验原料,干燥后在350℃~650℃范围内进行实验研究。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和停留时间的增加,固体残渣的产率减小,不凝气的产率增加,热解液产率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2.
餐厨垃圾理化性质及其厌氧发酵产气潜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某学校餐厨垃圾为原料,分别从物理组成、含水率、挥发性固体含量以及营养元素等方面对餐厨垃圾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对餐厨垃圾及其组分进行厌氧发酵产沼气能力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餐厨垃圾以米饭为主,具有高含水率和高有机物含量的特性,且营养组成完全满足厌氧发酵工艺的要求。混合餐厨垃圾、米饭、蔬菜和肉类的沼气产率分别为:508.3,478.2,433.3和206.8 mL/g(按挥发性固体计),混合餐厨垃圾的沼气产率比米饭、蔬菜、肉类分别高6.3%,17.3%和145.8%,各组分间营养物质的良性互补可能是导致混合餐厨垃圾产量更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李文杰  丁杰萍  刘姣  何焱 《甘肃科技》2012,28(11):38-40,43
通过对兰州市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工艺及兰州市餐厨垃圾中固形物成分的分析,研究了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工艺在其固体废弃物方面的减排效益,为推动兰州市餐厨垃圾集中处理工作提供了有效的科学依据及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利用微生物发酵餐厨垃圾可制备单细胞蛋白(Single Cell Protein, SCP),此工艺在实现资源再利用的同时还拓展了蛋白生产渠道并且缓解了相关行业对蛋白的需求。本文从餐厨垃圾处理现状、SCP合成以及餐厨垃圾制备SCP工艺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SCP应用以及未来前景进行讨论,以期为餐厨垃圾的高效资源化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张磊 《科技资讯》2010,(20):249-250
餐厨垃圾是生活垃圾中最主要的一种,其有机质含量十分丰富,容易被微生物利用。从餐厨垃圾制取乳酸的技术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景的废弃物资源化技术之一。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餐厨垃圾制取乳酸的微生物学机理、工艺条件及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将来餐厨垃圾制取乳酸技术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和总结国内餐厨垃圾特性及其处理方法,根据机械设计及自动化原理、微生物发酵原理开发一种新型家用餐厨垃圾处理设备。餐厨垃圾处理设备采用破碎、搅拌、固液分离、发酵等餐厨垃圾处理工艺;设备采用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单元,控制系统包括温度控制和定时控制。通过样机测试,确定设备内的温度控制在设定范围。此种新型家用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在搭配合理菌种数量的情况下,温度在60~70℃时,降解率可以达到86%。通过菌种降解处理后,餐厨垃圾最终降解为水、二氧化碳以及有机物,可以减少餐厨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对降解餐厨垃圾具有实际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食堂餐厅等餐厨垃圾的组成成分和特点,研究了利用生物堆肥方法处理餐厨垃圾的工艺流程,并据此设计了实现餐厨垃圾处理的单元化处理设备的结构组成.实验结果表明:据此设计的单元化处理设备,餐厨垃圾的减量率可以达到91%,并可实现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8.
黑水虻是一种食腐性昆虫,近年来被人们广泛研究和运用于餐厨垃圾的处理。传统的餐厨垃圾处理工艺只处理餐饮企业所产生的餐厨垃圾(点源),家庭所产生餐厨垃圾(面源)未能进行有效收集处理。新型餐厨垃圾处理系统建立了传统餐厨垃圾处理模式和区域化餐厨垃圾处理模式两种处理模式分别用以解决点源和面源餐厨垃圾的处理问题。同时新型餐厨垃圾处理系统由区域规划与管理系统、运输车辆调度管理系统、生物科技园区管理系统和产品研发及维护系统组成,为实现餐厨垃圾处理区域点、面源全覆盖,促进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提高餐厨垃圾的回收和资源化利用提供思路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餐厨垃圾的量不断增加,污水处理厂的新扩建及升级改造在提高污水处理量的同时也增大了剩余污泥的产量,如何有效处理餐厨垃圾与剩余污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阐述餐厨垃圾与剩余污泥厌氧共消化过程中,脂质、氨氮、盐分、辣椒素、微塑料和抗生素等抑制性物质对厌氧共消化过程稳定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总结了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预处理方法去除抑制性物质,添加生物炭、零价铁等强化性物质,以提高厌氧共消化的效能与稳定性;归纳了在餐厨垃圾与剩余污泥处理中将微生物燃料电池、微生物电解碳捕获、热解、微藻等技术与厌氧共消化技术相结合的耦合技术,从而减少餐厨垃圾与剩余污泥处理过程的碳排放,旨在为未来餐厨垃圾与剩余污泥厌氧共消化处理研究提供技术支撑,实现绿色低碳处理,助力我国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相似文献   

10.
我国餐厨垃圾产量大、含水率高且极易腐烂变质,收集、处理困难,利用率低。如何环保、高效、经济地处理及资源化利用餐厨垃圾成为关注的焦点。乳酸(LA)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酸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等领域。在微生物发酵产乳酸机理及餐厨垃圾发酵制备乳酸工艺发展的基础上,综述了菌种、碳源和氮源、pH值等重要因素对餐厨垃圾发酵产乳酸的影响,并分析了发酵液中乳酸分离提纯技术的发展现状,展望了今后餐厨垃圾发酵产乳酸技术研究与应用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