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河北省所有县级地名从区域分布角度对地名的命名类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自然类地名中地形类、方位类、水文类地名数量最多,人文类地名中意愿类和史事类地名数量最多,地形类和水文类地名与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很大的联系,意愿类地名则与其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相关.  相似文献   

2.
从重庆地名看当地的森林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地名角度入手,介绍了地名与森林的关系,通过对重庆森林地名和动物地名空间分布的比较分析,从中挖掘出地名反映的当地森林的变迁情况,对其变迁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从地名产生的机理出发,认为森林地名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界而产生的,是一种社会现象,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森林及动物地名比例大小与当地森林多少不一定成正比.  相似文献   

3.
研究地名文化景观特征及分布,对挖掘地名文化内涵,保护、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地名,都具有重要意义。以《陆良县地名志》所载的地名为研究对象,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陆良县地名文化景观进行分类,借助GIS核密度估计法,揭示陆良县地名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1)陆良县地名以人文景观类地名为主,占陆良县地名总数的70.88%,人文景观类地名中,人工建筑类地名最多,也是陆良县地名总数中占比最多的地名,占陆良县地名总数的26.24%,蕴含着区域悠久的人类历史文化和频繁的人类活动;自然景观类地名占陆良县地名总数的29.12%,其中,山类地名最多,占陆良县地名总数的18.57%,是陆良县地名总数占比居第二的地名。2)自然景观类地名集中分布在北部、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与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人文景观类地名主要集中分布在地势平缓的坝子地区,与人类活动和人口分布趋于一致性。3)陆良县复杂多样的自然地理环境所孕育的爨文化、农耕文化、军垦文化以及民族文化,共同造就了陆良县地名文化景观的独特性和综合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湖南长沙市地名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法、分类及分析与综合法等研究方法,对村级地名所体现的地理要素特征进行研究.将湖南长沙市村级地名分为自然地名和人文地名两大类,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地理环境因素对村级地名形成的影响,探索长沙市地名的空间分布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5.
探求长安区地名及其用字的数理统计特征,地名文化景观空间分异特征与文化内涵。借助GIS平台矢量化地图,对录入地名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利用GIS建立专题地图,并结合历史文献分析地名文化景观内涵。长安区地名中涉及自然环境与人口因素的地名最多,山水类地名分布与地貌类型一致,地名景观反映了区域内南部山区—东北川塬—西北平原的地貌特征,蕴含了长安区独特的移民、军防、宗教等文化及当地语言特征与人们情感意愿等信息。地名作为一种文化景观,既与区域自然环境紧密相关,又能凸显区域文化特征,用字构词富有规律性,空间分布存在明显不均衡性。  相似文献   

6.
地名文化现象透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汉语词语中的地名为切入点,分析地名与先民迁徒、地名与地域经济、地名与宗教信仰、地名与意愿情感、地名与民俗民风、地名与地形地貌等文化现象的关系,追溯地名文化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自然环境对地名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自然环境要素可以分为地形地貌、水体、生物、土壤、气候和其他自然特征.茂名市自然环境相关的地名中地形地名和水体地名数量最多,它们的空间分布受到茂名市地形的影响.茂名市生物地名可以分为与植物相关和与动物相关的地名;土壤地名可以分为与土壤颜色和土壤质地相关的地名,土壤颜色以红色系为主,土壤质地以砂质为主;气候地名主要与降水相关.其他自然特征地名主要为数量和颜色,多和地形、水体等自然要素或人文要素结合起来,起修饰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地名作为一种文化景观,不仅可揭示区域的地名文脉,反映区域的历史文化,而且可揭示地区的功能分区。从人文地理学的视角,以南昌市地名为研究对象,采用GIS技术、数理统计和综合分析方法,按照地名的类型进行分类,对该市的地名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南昌市的地名稠密度与人口分布的密度呈正相关关系;其东部和南部自然景观类地名分布较少,这与南昌市的自然地貌特征一致;中部以及下属各个县政府所在地为文化景观类地名集中区。  相似文献   

9.
为了降低与主题不相关的地名对地理相关性产生的负面影响,提出一种基于文档地名感知的排序方法。该方法不确定文档的地理范围,而是分别计算文档中出现的每个地名与查询范围的相关性,以减小文档中不相关地名对检索结果的影响。实验表明,基于文档地名感知的方法的检索效果优于确定最小边界矩形的方法和基于tf-idf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基于核密度的宝鸡地名文化特征与时空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自然和人文方面分析宝鸡市乡镇地名表现的地理环境特征、宝鸡市地名命名规律和蕴含的文化内涵,同时分析在时空分布上的不均衡性。方法借助Arc-GIS10.2核密度分析工具,以宝鸡市152个乡镇名作为离散点,绘制宝鸡市各类地名核密度分布图。结果与结论地名中凝结着深厚的人文积淀,以姓氏和地形地貌命名的地名在整个宝鸡市分布形成不同的核密度分布中心。而其他类别的地名的形成和分布也呈现各自的规律性,水文植被类地名受气候与河流的影响,历史文化传说类地名分布与人文现象紧密相关,方位数字类地名分布与地理位置空间密切相关,人们选择以吉祥类动物为地方名称的代表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寓意吉祥,联系生活。  相似文献   

11.
侯楚  李志文  孙丽 《江西科学》2021,39(1):115-121
地名文化景观是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相结合的产物,不仅可以反映特定区域的自然地理特点,还可以为研究其历史、方言、民俗等提供可靠依据.以阳江市为例,从地理角度出发,在收集和整理聚落地名的基础上,根据字义并结合地名起源将其分为自然地名、方位地名、壮语地名、姓氏地名、经济活动地名、人工建筑地名、生物地名和其它地名共8类.通过对地名进行数字高程模型与核密度的叠加分析,认为阳江市地名分布在水平向度上呈现出沿河、沿海的趋势,垂直向度上呈现出向低平地区集聚的趋势,符合人类择居的普遍规律.不同类型的地名各自呈现出了与其自身特色有关的分布规律,总体上反映出了阳江市自然环境、人文经济以及历史民族文化的特点,也体现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生活和思维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以日本统治时期的朝鲜慈江道和两江道共1 228个地名作为研究对象,从地理学角度,对慈江道和两江道地名进行分类与分布特征分析.将两道地名分为自然地名和人文地名2个大类,以及山系、水系、方位、交通、意愿等14个亚类.两道总体地名类型分布为自然地名数量高于人文地名数量.两道在人文地名分布上具有一致性,均为意愿地名、军事地名和交通地名的数量为前3位.在自然地名中,慈江道的方位地名数量最高,两江道的山系地名数量最高.基于ArcGIS软件,对两道地名分别进行核密度、空间自相关、高程、坡度和坡向分析,得出两道地名分布在空间上呈现不均衡性和空间正相关性,两道地名在高程、坡度和坡向上分布具有一致性特征.两道地名均集中于高程较低、坡度偏小、日照条件和强度良好的地区.  相似文献   

13.
地名的色彩是客观存在,按感情意义、社会文化标志、自然和经济标志可以对其进行分类。在历史发展中它发生过变化,它与地名的音、形、义都有联系,尤其是与意义的关系更为密切。研究地名色彩,对研究现代和古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民族和人口的迁移,以及对地名的标准化都有重要意义。一九八四年五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地理学卷编辑组,在北京举行了地名学条目审稿会议,对地名的要素问题,会上提出了几种不同意见。有的认为,地名具有音、形、义三  相似文献   

14.
为有效挖掘古村落现存地名文化景观的文化信息,加强对古村落文化传承保护,以汾 河流域为研究区,采用核密度估计、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综合分析研究区不同类型地名文化景观空 间分异与形成机制,为流域传统村落保护与传承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流域古村落地名以人文 景观类地名为主,占地名总数的64.01%,人文景观类地名中姓氏类地名最多,自然景观类地名占流 域地名总数的35.99%,自然景观类地名中方位类地名最多,明清以降地名数增长突出,地名空间演 进呈现从下游至上游的趋势;(2)自然景观类地名受地形起伏度、土壤厚度、河距、坡度、坡向和年 均降水等因子影响,呈现中部密集、北部和南部稀疏的分布模式;(3)人文景观类地名分异明显,受 移民、传统家族观和军事防御等影响的姓氏类、聚落类和军事类地名集中于流域的中部和南部,受 流域产生的历史名人影响的人名类地名散布各处,流域中部依托商贸活动和居民主观情感成为建 筑、颜色和数量程度类地名的集聚地,表征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祈福类地名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15.
王海葳  杨清 《科技资讯》2015,13(2):207-208
传统的外语地名译写方法通过地名词典、地名录等相应的语言工具书查询转写,对其他地名结合《外语地名汉字译写导则》进行音译。这种地名译写最显著的特点是对翻译人员要求较高、工作量大、译写繁琐、译写效率较低。该文特以东南亚地区缅甸为例,结合人的自主性和机器语言的高效性,通过对《外语地名汉字译写导则》的研究,制订出一套基于EXCEL的人机交互式外语地名辅助翻译方法,此方法极大提高了翻译的高效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以黄山市三区四县的地名为研究对象,在用数理统计方法对3263个地名归纳分析的基础上,运用GIS方法对黄山市地名景观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制图表达,并用核密度估计方法研究了黄山市地名点的空间分布特征,结合徽州方志丛书分析了黄山市不同类型地名景观空间分异的成因.结果表明:黄山市地名以自然景观类地名为主,蕴含着丰富的徽州地域文化.黄山市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因素(主要是人口因素)决定了不同类型景观的地名在空间分布上存在着显著差异.自然景观类地名集中分布在黄山市西部,北部和东部边缘地区,呈现出与自然地理特征高度吻合的特征;人文景观类地名主要分布在黄山市中部,呈现出沿盆地(谷地)集聚,且与人口分布趋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鹰潭市行政村名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法、分类及分析与综合法等研究方法,对行政村名所体现的地理要素特征进行研究,探索其地名命名的规律方法,归纳命名原则,讨论其地名的文化属性和自然属性在江西鹰潭历史上的重要性.通过对鹰潭市三县的475个行政村的地名分析,反映了地名的典型特征是地域性、文化性和独特性.依照地名所反映的信息将地名的划分方法分为自然地名和人文地名两大类,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地理环境因素对村级地名形成的影响,进而认识在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地理环境的作用下,鹰潭市行政村名的空间分布特点和规律,所得结论可为促进区域人地关系的和谐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了降低与主题不相关的地名对地理相关性产生的负面影响,提出一种基于文档地名感知的排序方法.该方法不确定文档的地理范围,而是分别计算文档中出现的每个地名与查询范围的相关性,以减小文档中不相关地名对检索结果的影响.实验表明,基于文档地名感知的方法的检索效果优于确定最小边界矩形的方法和基于tf-idf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南京是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该项目以南京古都范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历史文献中"桥""巷"地名的统计分析,及现有地名的实地考察,对南京古都"桥""巷"地名进行统计分类,对古都现存"桥""巷"地名的时空分布加以制图研究,对古都"桥""巷"地名的变迁与消失加以分析归纳。基于南京古都范围的"桥""巷"地名研究,对南京地区的古城保护以及城市空间规划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水经注》堪称一座蕴藏丰富的地名宝库。据统计,书中记载地名达二万个左右,作者并对一部分地名作了考证。分析郦道元所作的这些考证,对于今天开展地名学研究以及地名整理工作也是有益处的。就笔者管见所及,仅谈三种方法。第一种:民间流传地名与前代文献记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