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明确提出的政策指向。通过对TRIZ创新理论的初步学习和理解,结合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实际,对TRIZ创新方法在企业中的推广和应用进行了一些思考,并提出了具体的推广建议和措施,对企业的实际推广应用和学习培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正2012年,在安徽省TRIZ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培训中,合肥合锻机床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合锻公司")组织研发人员参与培训,并积极把TRIZ理论引入企业应用,成功的解决了企业承担的科技重大专项中的多个技术难题,产生了40多个问题解决方案,申请专利10余项,其  相似文献   

3.
日前,马钢集团开始了新一轮的TRIZ推广与应用培训,共有45名技术研发和师资人员参加本次培训。到目前为止,马钢集团已累计开展TRIZ理论应用培训5场次,培训人员363人次。马钢是我国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国家级创新型  相似文献   

4.
<正>马建红,河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主促进会河北工业大学支部副主委、河北工业大学CAI软件研究所所长、国家技术创新方法及实施工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核心成员、科技部TRIZ创新方法培训师。培训与咨询TRIZ培训咨询:承担基于TRIZ理论的计算机辅助创新设计培训,应用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帮助企业进行创新,培训100多场,培训学员6 000余人次。并将计算机辅助创新设计软件平台植入到企业创新管理平  相似文献   

5.
张敏 《安徽科技》2012,(8):27-27
本刊讯7月20日。安徽省创新方法培训工作通气会召开,创新方法企业培训工作正式启动。通气会上,培训专家介绍了TRIZ理论(发明问题解决理论)和创新方法培训的流程和内容。各市生产力促进中心、50多家创新型(试点)企业相关人员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外许多知名企业在应用创新方法方面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总结和分析这些经验,再结合国内目前应用"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heory of the Solution of Inventive Problems,TRIZ)",探讨TRIZ创新方法在中国企业的推广应用模式,对提高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徐淑琴  王志松 《广东科技》2014,(24):185-186
TRIZ理论是一种公认的、较成熟的创新方法,推广应用TRIZ理论对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作用重大。以目前普遍应用于中高端汽车中的随动转向前大灯为例,通过对该产品进行需求分析之后发现其中仍存在问题,并应用TRIZ理论解决几个比较主要的矛盾,层层挖掘、步步优化,使产品更加接近客户需求,极大地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企业转亏为盈的契机。目前,国外许多知名企业在应用创新方法方面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总结和分析这些经验,再结合国内目前应用TRIZ创新方法的现状,探讨TRIZ创新方法在中国企业的推广应用模式,对提高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l面对竞争愈来愈激烈的经济环境,企业必须立足于创新,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陈出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促进自身的长远发展。TRIZ理论方法已经发展成为一套解决新产品开发实际问题的成熟理论和方法体系,能够切实帮助企业攻克技术难题,实现技术创新。利用产业链自身在信息快速传播、集成创新资源、创新推动等方面的优势,依托产业链开展TRIZ方法的推广应用工作,是推进技术创新工程的’有效路径。本文分析了产业链创新推动模式、依托产业链推进TRIZ方法应用的必要性及优势,并提出依托产业链推进TRIZ方法应用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3月25~26日,科技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副主任、创新方法研究会秘书长周元来皖调研创新方法工作。省科技厅副厅长王洵、厅有关处室及省科技情报研究所主要负责人参加调研。在仔细听取安徽省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工作情况汇报,并深入合肥荣事达三洋、合力叉车和金星机电等公司实地调研后,周元指出,安徽省以企业为主体,将创新方法推广应用与创新型企业建设有机结合,采取部门联动推进机制,扎实开展TRIZ理论培训、示范和推广,形成了初具安徽特色的创新方法推广模式,部分企  相似文献   

11.
TRIZ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引入到中国以来倍受重视,国家科技部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高度出发,提出大力开展创新方法工作,因此一批学校和企业开始进行TRIZ的研究和应用。本文从企业推广TRIZ创新方法的意义着手,阐述TRIZ创新方法的内涵和精髓,根据TRIZ在企业的推广现状,总结遇到的问题,并通过国内外案例、国内推广现状层层分析,归纳出企业在推广应用TRIZ创新方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TRIZ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引入到中国以来倍受重视,国家科技部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高度出发,提出大力开展创新方法工作,因此一批学校和企业开始进行TRIZ的研究和应用.本文从企业推广TRIZ创新方法的意义着手,阐述TRIZ创新方法的内涵和精髓,根据TRIZ在企业的推广现状,总结遇到的问题,并通过国内外案例、国内推广现状层层分析,归纳出企业在推广应用TRIZ创新方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3月31日,辽宁省科技厅联合省委组织部、省科协举办了"辽宁省创新方法国际报告会",邀请了国际TRIZ协会主席、TRIZ大师(MATRIZ Level 5)谢尔盖.伊科万科博士针对TRIZ发展、应用以及如何助力本省企业创新作报告,来自省内创新方法理论研究及推广应用的专家及科技界、企业界代表等共400余人参加了会议,这一盛事标志着辽宁省的创新方法应用与推  相似文献   

14.
王果 《创新科技》2012,(5):22-23
<正>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是由前苏联科学家根里奇·阿奇舒勒于1946年提出的一套具有完整体系的发明问题解决理论与方法。大量的实践证明,TRIZ理论提供的创新设计理论和方法已经帮助很多知名企业解决了非常多的难题,世界500强企业中的多数都拥有自己的TRIZ创新团队,TRIZ理论已经成为产品开发中解决技术难题的有效工具。目前,TRIZ不仅在工程技术领域发挥着巨大作用,成为企业创新的利器,而且已经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生物科学等多领域得到了应  相似文献   

15.
《创新科技》2013,(3):81
<正>2011年3月20日-8月17日,河南省创新方法示范企业许继集团培训顺利完成全部培训工作。来自许继集团下属12个单位的28人参加了培训,全部通过TRIZ创新培训考试。本次培训由科技部和国家级创新方法研究会研究和推广创新方法的技术支撑单位——亿维讯公司实施。培训师在讲授基本理论的同时  相似文献   

16.
TRIZ是俄文中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词头,至今已发展了60年,TRIZ已成为解决发明问题的强有力的方法学。本文是介绍仁皇药业科研人员对TRIZ理论的理解,以及TRIZ理论在仁皇药业新产品研发各项工作中应用所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并对下一步工作做出规划和设想,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中国科技部的推动下,以TRIZ为核心的技术创新方法得到了 日益广泛的应用,有力促进工业企业创造出众多创新成果.但如何更好的推广应用TRIZ,依然是很多学者关注的课题.在系统梳理当前TRIZ工具分类与应用流程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引入知识管理领域中的Cynefin框架研究处理TRIZ工具分类与应用中的复杂问题,通过二者的融合,可以建构一种Cynefin框架下的TRIZ工具分类体系和与之匹配的复杂问题解决流程.该分类体系和应用流程能够提供复杂情境下应用TRIZ工具的新思路,有助推动企业提升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基于TRIZ的专利组合设计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专利组合设计的思想与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heory of inlentive prob,TRIZ)创新方法相集成,提出基于企业核心技术的专利组合设计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将TRIZ方法与专利组合类型进行分类匹配,建立基于TRIZ理论的专利组合设计流程,用不同的TRIZ方法构建相应的专利组合。以TRIZ理论为依据,将创新方法学、专利法律学、管理学等学科交叉进行协同创新设计研究,符合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及企业的专利战略,能够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杨鹏 《安徽科技》2013,(2):30-31
正TRIZ理论是科技创新中非常实用的工具。2012年底至2013年初,我有幸参加了为期13天的"TRIZ创新工程师培训"三个阶段的学习培训。在短短的13天的时间内,掌握了理论知识、进行了案例分析、解决了有关课题,对技术和产品研发创新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下面我用自己课题来说明TRIZ理论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便捷。问题提出:目前行业中洁身器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冲洗过后,在使用一个暖风吹干的过程后(3分钟,行业普  相似文献   

20.
<正>【专家简介】杨杰,博士,副教授,MATRIZ(国际TRIZ协会)三级认证专家,国家一级创新培训师认证专家,中国发明协会发明方法研究分会理事,广东省创新方法推广应用研究中心资深培训师,担任多家企业的咨询顾问。长期从事产品创新设计方法、TRIZ理论、现代检测技术与仪器及智能机电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