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权利主体,限制土地征用范围,提高征用补偿标准,将失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从制度上来保障农民土地权益。  相似文献   

2.
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是农村经济的基础。目前,我国农村土地分散经营、产权不清、管理不规范、土地征用侵害农民利益等问题比较严重,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农村土地产权残缺、分配制度不合理、资源配置不科学等。基于此,文章提出严格界定公共利益的外延和内涵、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平衡土地收益分配、完善农村土地管理体系等对策,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土地被不断征用,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在此过程中涉及到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民以及开发商等多方利益主体的利益。作者试图运用博弈分析框架观察和分析土地征用过程中,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现状。并通过分析与实地调查,以山西省太原市为佐证,来支持论点。最后,作者对完善土地征用制度,实现土地的科学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土地被征用,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本文从多个角度提出了促进我国失地农民农民就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建设不断加快,国家对土地征用越来越多。笔者试图从我国对农村土地征用的现状出发,围绕征地补偿、被征地农民的保障等环节入手,反思在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归结原因,对相应的立法略作一下浅显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阶段,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用是一个必然趋势。现行土地征用制度在调整国家、集体、用地单位、农民四者之间的利益矛盾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这种制度在具体实践中仍存在缺陷。同时,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现行经济管理体制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逐渐显露,矛盾突出,这些矛盾又较集中地表现在土地的使用和管理上。本文在分析我国现行土地征用制度存在的缺陷同时,分别从经济、法律两个方面对农村土地股份制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试图探索一条适合国情的针对现行土地征用制度的改革途径。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建设不断加快,国家对土地征用越来越多。笔者试图从我国对农村土地征用的现状出发,围绕征地补偿,被征地农民的保障等环节入手,反思在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归结原因,对相应的立法略作一下浅显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大量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产业用地。由于我国征地制度改革滞后,被征地农民数量大,情况复杂,使得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甚至引发了激烈的矛盾冲突,这迫使我们必须正视对在被征地过程中遭受损失的农民进行合理补偿的问题。为了更有效地推进我国土地征用补偿制度的改革,本文从农地的产权制度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分析我国目前土地征用补偿不合理给农民带来的难题,并针对我国土地征用补偿制度存在的缺陷,试提出完善土地征用补偿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土地征用是发生在国家和农民集体之间的所有权转移,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按照法律规定的批准权限和程序批准,给农民、集体和个人补偿后,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转变为国家所有的政府行为,被征地者其所有权发生了转移或灭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征用耕地的补偿费主要包括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其中,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产值的6至10倍;安置补助费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4至6倍,最高不能超过15倍。如果按照这个标准仍不能使需要安置的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增加安…  相似文献   

10.
我国目前的农村土地征收法律制度中,存在着征用与征收不分、征收目的不明确、补偿范围狭窄和补偿标准偏低、土地征收程序缺失等一系列弊端,因此,有必要完善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征收法律制度。以更好地维护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1.
农村法制建设重在对农民法律权利的保护。农民尤其需要法制来实现其平等权益、民主权益和财产权益。农民缺少法律权利知识和合法维权方式的指导,政府为此应提供必要的法律服务。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村社会的新变化,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以诉讼的方式解决纠纷。各地法院采取了多种保障农民诉讼的具体措施,但仍未能有力扭转改变农民在诉讼中的弱势地位。保障农民的诉讼权利必须消除侵害农民诉讼权益的根本制度障碍,进一步完善司法制度,健全农村司法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具有公共资源特征,即“公地”特性。由于土地权能分散、权属不明确,导致土地流转不顺畅、欠规范,引发了“反公地悲剧”。因此,应采取扩大农户的土地权能、完善土地流转政策法规、培育土地流转市场、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对策,从而加快土地流转,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  相似文献   

14.
村镇银行目前发展迅速,然而担保问题成为其发展的瓶颈。研究表明:创新担保法律制度是解决信用担保发展严重滞后的关键。具体来说,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有条件地抵押,遴一步完善农户联保贷款,同时发展面向农户和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机构,跳出物权法约担保思路,运用公私融合约经济法理念,才能重构村镇银行担保法律制度,使村镇银行得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从事非农业产业人员的增加和传统的耕种业比较收益的下降,部分农村地区出现了土地低效率耕作甚至荒芜现象,这就提出了土地使用权流转问题。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以及入世后面临的激烈国际竞争,使这一问题显得尤为紧迫。作者据此提出三种方案以供选择实施:①农户之间协商实施土地使用权流转。②集体与农户协商实施土地使用权流转。③集体将荒芜土地退耕还林、还草。  相似文献   

16.
我国失地农民权益保护法律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地农民作为一个新出现的社会困难群体,在其失去土地之后,经济权利、政治权利和其他社会权利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侵害,存在权利缺损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目前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缺陷、土地征用机制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所致.因此,有必要改革现有土地产权制度,完善土地征用法律规范,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就业压力增大、社会保障制度尚待健全的情况下,农民一旦失去土地,就意味着失去基本生存保障。而现行的征地安置方式单一,导致大量失地农民转化为城市贫民,其结果必然会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建设。文章以宁波为例,认为破解的思路不应局限于对失地农民补偿安置制度做出修补,更要立足于机制创新,建立以就业为核心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8.
切实保障农民权益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重要内容,当前,必须从权利上认识我国农民问题。当代中国农民权利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认识和理解:一是从职业上说,农民的权利问题核心在于土地权利;二是从身份上说,农民的权利问题关键在于平等权利,土地权利是农民最基本最重要的财产权利。农民的其他各项权利都可以从上述两个方面推导出来,这两个方面的权利可归结为公民权利。在农村改革发展中,为切实贯彻保障农民权益这一重大原则,迫切需要创新保障农民权益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9.
一旦农民的权益遭到侵害时,农民往往选择的不是起诉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而是选择息讼。是传统的思想文化制约了农民起诉,农民自身的条件阻碍了农民起诉,农民的经济条件影响了农民起诉,中国目前的法治环境导致了农民选择息诉。可以从以下途径对当前农村息讼的状况加以改善:加强法制宣传,消除农民的思想顾虑;大力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改善法治环境,增强农民对法律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