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腕足化石壳体氧、碳同位素生命效应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产于四川龙门山地区中泥盆统吉维特阶的腕足化石,在保证测试分析精度相同的条件下,对原始生活环境相同、保存程度相同的化石进行了科、属、种3个级别上氧、碳同位素组成的对比,所研究的化石都没有显示出可检测的同位素生命效应.已有的腕足化石具有氧、碳同位素生命效应的认识很可能源于原始生活环境不尽相同和(或)保存程度不同的腕足化石的对比研究.因此腕足化石壳体是研究碳酸盐岩原始氧、碳同位素组成的较为理想的样品.  相似文献   

2.
塔里木盆地塔东2井寒武系稠油分子化石与油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运用同位素质谱、色谱、色谱-质谱技术手段研究了塔东2井寒武系稠油分子化石特征。结果表明,塔东2井寒武系稠油具高伽马蜡烷、高C28甾烷、低重排甾烷和高C27-三芳甾烷的特征,与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的分子化石特征类似,说明塔东2井寒武系原油源自寒武系-下奥陶烃源岩;塔东2井稠油中检出高丰度的稠环化合物(荧蒽、芘、苯并[a]蒽、屈、苯并荧蒽、苯并芘),全油的碳同位素值明显偏重,揭示了原油烃类经热蚀变发生稠化。  相似文献   

3.
科学界一直相信,氧气在30亿年前便已出现在地球上,但是2000年时,美国马里兰大学的地质化学家James Farquhar发明了一种与硫同位素有关的技术,将氧气出现的年代定格在距今24亿年前。在一个化学反应中,相同元素的不同同位素的比例会发生变化。通常情况下,这些变化依赖于同位素的质量。然而Farquhar发现,在距今24亿年前,3种硫同位素之间的同位素变化却不依赖于同位素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从岩性岩相出发,结合恐龙蛋化石的组合特征及其它生物化石、同位素年龄等,对西峡盆地红层进行了划分,自下而上依次为:高沟组、马家村组、寺沟组,并对其沉积相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高沟组沉积环境有三类,其沉积相为冲击扇相、洪积扇相及河流相组成的混合相;马家村组为较稳定的河流沉积环境,沉积物巨厚,发育交错层理;寺沟组的沉积环境为冲积滨浅湖相,见有小型交错层理和水平层理。  相似文献   

5.
河南西峡盆地红层划分及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岩性岩相出发,结合恐龙蛋化石的组合特征及其它生物化石、同位素年龄等,对西峡盆地红层进行了划分,自下而上依次为:高沟组、马家村组、寺沟组,并对其沉积相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高沟组沉积环境有三类,其沉积相为冲击扇相、洪积扇相及河流相组成的混合相;马家村组为较稳定的河流沉积环境,沉积物巨厚,发育交错层理;寺沟组的沉积环境为冲积-滨浅湖相,见有小型交错层理和水平层理。  相似文献   

6.
赵店动物是作者近年来的一个新发现,本文对赵店动物群的化石类型,沉积特征、生态环境和地层时代等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这一动物群生态于中更新世晚期(相当于大洋氧同位素阶段6)。赵店动物群的发现对研究这一时期生物演化及环境变化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现生植物稳定碳同位素对环境的响应已有大量研究,但是化石植物碳同位素与古环境关系的研究却很少。浙江天台中新统嵊县组中含有大量保存精美的枫香叶片化石(Liquidambar miosinica),为探讨利用化石叶片稳定碳同位素重建古环境提供了可靠材料。首先,分析了采自6个不同地区的现生枫香叶片(Liquidambar formosana)的碳同位素,获得它们的Δ~(13)C值,讨论其与温度、水分条件、光照水平等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其中年极端最高温、年降水量和年日照时数与Δ~(13)C具有显著相关性,R~2分别为0.6,0.75和0.80,并建立了线性回归方程,显示出Δ~(13)C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年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大,年日照时数的增多而降低。然后,将L.miosinica的Δ~(13)C代入3个回归方程中,计算出浙江天台晚中新世的年极端最高温、年降水量和年日照时数分别为39.2℃,1 329 mm,1 938 hrs.其中年降水量与采用其它方法恢复出的值相似,表明结果的可靠性,说明L.miosinica化石叶片碳同位素可以作为重建古环境的有效指示物。将重建出的晚中新世古环境参数进一步与现在的环境进行对比,发现与浙江天台比较相似,表明晚中新世浙东已演化出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汝阳盆地郝岭和曹家沟早白垩统含恐龙化石地层岩性特征描述,以及环境地球化学样品采集和有机碳质量分数、稳定同位素组成、有机碳同位素组成等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地层古环境演变与全球阿普特阶的古环境演变极具相似性.阿普特阶早期气候干旱、中期发生较强的降温过程,恐龙在早-中期的干旱和中期的降温事件中大量灭绝.恐龙化石层中有机质质量分数较低,无机和有机碳同位素组成均有偏重的趋势,代表了该段时期气候干旱少雨、植被不发育的古环境特征,食物的短缺及明显的降温可能是造成恐龙大量灭绝的直接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碳质大化石为广布于世界各地和我国秦岭南北的晚前寒武纪特征化石。笔在陕西省镇安县原志留系地层中中首次发现其球形、似球形类的Chuaria,包括Chuaria circularis Walcott和Shouhsienia shouhsienensis Xing两个尾种;同时在化石产层中测得的183Ma的Rb-Sr同位素年龄。这些成果表明镇旬地区可能存在由晚前寒武纪地层构成的滑脱片体或早古生代微陆块。  相似文献   

10.
兰州大学古生物学创新研究小组,在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运用古植物解剖学、植物生理学和有机地球化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方法,历经3年的悉心分析,发现了百万年甚至上千万年前化石银杏与现代银杏之间的关系,将植物化石气孔参数和碳同位素特征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可以成功获取气候变化和全球碳循环  相似文献   

11.
陆相盆地中沉积岩类,动植物化石的化学成分受沉积时的古环境气候控制,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沉积岩和化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在明显区别,因此运用地球化学指标来反演古环境气候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本研究以反映中,新生代全球气候演化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包括稀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方法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并以四川盆地为研究对象,根据中,晚侏罗世恐龙骨髂化石化学成分特点指出,该盆地侏罗纪时总体属温湿气候环境,但晚侏罗世恐龙骨骼化石中反映高温环境的稀土元素含量明显降低,喜温湿气候型元素(如Ba,Cs,Rb,Sc,Hf,Zr,Co,Cr) 亏损,暗示陆地植被吸附量和粘土矿物吸附作用的K^ 含量变低,以及反映干旱气候的Ca含量明显增加,这些特征揭示:自晚侏罗世开始,盆地环境气候具有从潮湿向偏干旱转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从古生物和地球化学标志看东濮凹陷早第三纪的海侵事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濮凹陷是否有海侵发生 ,直接影响着油气资源的评价 .通过对钙质超微化石、沟鞭藻类、遗迹化石、枝管藻、鱼类等古生物化石资料和石盐中的溴 ( Br-)及溴氯系数 ( Br-× 1 0 -3/Cl-)、碳酸盐岩中氧和碳同位素 ( δ18O,δ13C)值、泥岩中的 w( Th) /w( U)值等地化资料分析研究 ,认为东濮凹陷早第三纪沙河街组三段、一段沉积期发生过海侵事件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三水盆地SB-01孔微体古生物群的组合特征,结合全岩碳酸盐碳、氧同位素数据探讨了古新统-始新统界线在该孔中的具体层位.介形类化石分为两个组合,即Eucypris sanshuiensis组合(89.0—73.38m)和Sinocypris nitela-Cyprois buxinensis—Limnocythere honggangensis组合(73.38—0m).前者属种单调,丰度低,后者前期和中期属种单调,丰度低,而后期属种相对较为丰富,丰度快速上升;轮藻化石也可分为两个组合,即Peckicharasubspherica.Rhabdocharafiangduensis组合(89.0—73.38m)和cyrogona qianjiangica-Obtusochara brevicylindrica组合(73.38—53.75m).前者属种丰富,丰度高,化石个体较大,后者属种单调,丰度很低,化石个体较小.在孔深73.38m处,微体古生物群发生重大更替,且全岩碳酸盐碳同位素(下降幅度大于3.0%。)、氧同位素值均在此处发生突变,这与古新世一始新世最热事件(PETM)时期的地质记录相一致,因而认为三水盆地古新统-始新统界线在孔深73.38m处.  相似文献   

14.
碳质大化石为广布于世界各地和我国秦岭南北的晚前寒武纪特征化石。笔者在陕西省镇安县原志留系地层中首次发现其球形、似球形类的Chuaria,包括Chuaria circularis Walcott和Shouhsienia shouhsienensis Xing两个属种;同时在化石产层中测得183Ma的Rb—Sr同位素年龄。这些成果表明镇旬地区可能存在由晚前寒武纪地层构成的滑脱片体或早古生代微陆块。其深入研究对前寒武纪生物和地层、秦岭古生代构造演化以及秦岭区测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综合运用同位素质谱、色谱、色谱-质谱技术手段研究了塔东2井寒武系稠油分子化石特征.结果表明,塔东2井寒武系稠油具高伽马蜡烷、高C28甾烷、低重排甾烷和高C27-三芳甾烷的特征,与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的分子化石特征类似,说明塔东2井寒武系原油源自寒武系-下奥陶烃源岩;塔东2井稠油中检出高丰度的稠环化合物(荧蒽、芘、苯并[a]蒽、屈、苯并荧蒽、苯并芘),全油的碳同位素值明显偏重,揭示了原油烃类经热蚀变发生稠化.  相似文献   

16.
从河南省西峡盆地晚白垩世的一枚恐龙蛋化石的蛋腔内含物中获得了含基因片段的DNA序列,这枚蛋化石的蛋壳断面的显微结构与前人描述的恐龙蛋蛋壳显微结构的基本模式相同。完整的蛋壳及其下的次生方解石内壁封闭了蛋腔,蛋腔中含有DNA的絮状内含物主要由纤维状坡缕石和无定形有机残余物组成,封闭的蛋腔内的缺氧状态可能阻止了生物分子降解,坡缕石因其复杂的破物结构可能吸附并保存了DNA分子。本文还报道和讨论了这枚蛋化石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详细介绍了化石、矿物和岩石样品中Sm—Nd同位素化学制备与质谱测定实验技术。样品采用Teflon密闭熔样法,用阳离子交换程序分离Sm和Nd。采用钽/铼三灯丝和多接受技术在VG354质谱计上以Sm~+和Nd~+形式测定Sm和Nd。Nd同位素比值以 ~(146)Nd/~(144)Nd=0.7219为标准化值。对BCR—1岩石标样测定为~(143)Nd/~(144)Nd=0.512662±8(2σ_m)。Nd全流程本底为5—7×10~(-11)克。采用上述实验方法研究了中国大阳岔国际寒武/奥陶系界线候选层型剖面中古生物化石 Sm—Nd同位素体系,取得了可靠的数据和有意义的地质结论。  相似文献   

18.
第36卷第1期(总第150期)集值映射平衡点集的本质连通区及其应用贾文生,潘玉峰,郑桂梅(1)无机膜分离除尘器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李莉娅(5)黔西北地区铅锌矿硫同位素特征研究顾尚义(8)贵阳花溪地区下三叠统大冶组遗迹化石的新材料时国,喻美艺(12)泡沫铝合金中稀土的增强作用及机理  相似文献   

19.
降雨入渗条件下土壤水同位素变化实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输入比初始土壤水富集轻同位素且同位素组成稳定的降雨进行室内降雨入渗实验,研究土壤水氢氧同位素在土壤中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降雨在入渗过程中,降雨同位素与初始土壤水同位素发生混合稀释,出流同位素组成随时间减小,最后趋于稳定,接近降雨同位素组成;出流氢氧同位素关系线斜率由以初始土壤水和降雨同位素组成为端点的混合线斜率决定;通过曲线拟合出流同位素随时间的变化函数关系,确定其传递函数分布为指数-活塞流模型分布,且氢同位素和氧同位素的传递函数相同。  相似文献   

20.
报道了在山西襄汾赵店采砂场,黄土下部砂层中发现了哺乳动物群化石,并对化石出土层位的时代和古环境进行了分析.在赵店的动物群化石中除最后鬣狗和虎外,基本上与丁村动物群相同,出土层位也与丁村组相似.从化石出土层位上覆黄土古土壤序列分析,化石层与S1古土壤发育时代相当,其时代上限为距今7.5万年,当属末次间冰期,气候相对温暖湿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