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航空航天局最近宣布,他们正在研制一种可用于探测外层空间的蛇形机器人。设在加州的艾姆斯研究中心在一份声明中说,这种蛇形机器人将在5年后做好太空旅行的准备。 负责这项计划的工程师加里·黑思(Gary Haith)说:“这种蛇形机器人在太空中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坚固性。它可以在崎岖、陡峭的地形上行走,而带轮子的车形机器人很可能会被卡住或被绊倒。” 到目前为止,工程师一直在研制蛇形机器人的雏形,这种初级机型带有一台主计算机“大脑”,它通过电线与组成机器人身体的各个体节相连,指挥每一体节中的小发动机行动。…  相似文献   

2.
《大自然探索》2016,(12):70-70
1.简单的人形机器人每一个人形机器人,其由编程软件控制的步态,即走路的方式都有些许不同。有些不太先进的机器人走在赛道上时,会摇摇晃晃地像个醉汉,最后基本上也会像醉汉一般摔倒在地。而像获得亚军的机器人,即IHMC公司的Running Man则拥有平稳的步伐,即便你推它,它也不会摇晃。  相似文献   

3.
《科学24小时》2011,(9):52-52
它看上去颇似科幻电影《星球大战》中机器人C·3PO的解体版,但这款机器人并非科幻虚构,它是最新科学成果,而且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机器人。它不仅拥有“骨骼和肌肉”,甚至还有能够认识并纠正错误的“大脑组织”。  相似文献   

4.
鲜花机器人     
《科学之友》2008,(10):160-160
韩国国立全南大学的研究人员日前研制出了一种外形模仿普通开化植物的新型机器人。这种“鲜花机器人”的特别之处在于,它能够自动分析室内空气的质量,在必要时还会对空气进行加湿处理,释放氧气,甚至还能产生香味。另外“鲜花机器人”也能够生长和开花。研究人员表示,这种机器人的外形模仿了传统的观赏植物,其高度为130cm,最大直径40cm。从结构上说,“鲜花机器人”主要由花盆、5朵“鲜花”和其他一些技术构件组成。  相似文献   

5.
机器人护士     
据英国《新科学家》周刊最近报道,那些得了病或上了年纪的人也许很快就会得到机器人护士的帮助;机器人护士可以提醒这些人按时吃药,并定期记录他们的体温和脉搏情况。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匹兹堡大学和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工程师们设计出了新一代的机器人,它可以使上了年纪的人更容易应付生活琐事,它还可以在主人患病时通知医生。 《新科学家》周刊报道说,这个名叫弗洛的机器人护士会提醒人们按时吃药,并定期检查他们的生命特征——然后通过电子邮件将这些数据传给医生。目前弗洛还只是个人服务机器人的早期原型产品,开发人员仍在进行…  相似文献   

6.
其实这部动画电影的完整名字就是《9》.也许是为了便于国人理解,中文译名前才加上了"机器人"的字样,变成了《机器人9号》.这就如同当初给动画电影《瓦力》(Wall·E)加上"机器人"的前缀一样. 这部电影与诸多的"9"有关:它的片长是79分钟,上映日期是2009年9月9日;而在影片一开始,小机器人9号便石破天惊般地降生了. 与以往机器人的形象有所不同,除了金属和木头,小机器人9号主要是由麻布和拉链构成的.在它的身后,书写着一个大大的"9"字.这就是我们所知道的有关小机器人9号的全部情况,也是它自己所知道的全部情况.因为在它降生的时候,外面的世界一片破败,显然刚刚发生过惨绝人寰的残酷战争.9号不知道是谁制造了它,也不知道身边的世界是怎么回事.它只有孤独地去探索.  相似文献   

7.
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与一家桥梁企业川田工业合作,开发出一种可以做家务和病患护理的机器人。这种型号为“HR-4”的机器人身高151厘米,体重39千克。除双足步行,取放物品外,其独特之处还在于它可以通过声音、容貌认识人,  相似文献   

8.
在2012年德国汉诺威国际信息及通信技术博览会的展厅里.出现了一个能给人画肖像的机器人。它可以在10分钟内为人画好一幅形似且神似的简笔素描画像,这比一般的街头艺术家速度要快得多。其实,它的意义不仅于此.还充分展示了新一代自主机器人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9.
2006年东京国际医学技术展览会上推出一种名为Muu Socia单眼球机器人,这种新型机器人用聚合物制成柔软外壳以便在照顾病人时减轻孤独患者的痛苦,能拍摄5兆比特的录像。它会笨拙地移动,执行几种声音指令,并能自言自语。  相似文献   

10.
德国将推出一款家政服务机器人,它能够搬运沉重、肮脏的物体,减轻单调乏味、令人厌烦的家庭琐事。这款新一代家政服务机器人被命名为“Care-0-bot.3”。它的身高仅1.45m,而且只有一只手臂,这个高灵活手臂具有7种自由灵活程度,机械手上有3个手指可以使其能够拿起瓶子、杯子和类似的物体,还能进行机械操作。机器人身上安装的压力传感器可以避免它用力攥握过度。机器人前端装配着一个盘子,它可以将客人需要的咖啡放在这个盘子中。  相似文献   

11.
日本研发出一款独特的防盗机器人“TmsukT-34”,它配有4个轮子,最高移动速度为10km/h,乍看像一台吸尘器。这款防盗机器人配备有探测装置,头部有摄像头,可根据人体温度和声音侦察周围情况,并将相应图像实时显示到主人的手机屏幕上。一旦主人确认发现可疑人员,它可在主人的遥控指挥下朝敌人喷射一张蜘蛛网式的大网,把对方困在网内,在这段时间里,它还可以通知警察来抓贼。  相似文献   

12.
日本早稻田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会走路的化学凝胶,它走起路来有点像毛毛虫,而且还会变色。它不需要通电,而是利用身上的聚合物随着身边化学物质改变体积大小的特性(也就是所谓的B-Z震荡反应),自行移动的。研究人员希望未来能将这种具有自我组织功能的化学物质运用在机器人身上,以省去机器人身上的额外线路和外部操控装置。  相似文献   

13.
王宛君 《世界科学》2000,(11):25-26,22
汉斯·莫拉维基(Hans Moravec)是机器人研究的先驱、卡内基·梅隆大学机器人程序的奠基人、著名作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智慧儿童:机器人的未来与人工智能》,以及最新出版的《机器人:超然的智力、纯粹的机器》等。 莫拉维基坚信,到2040年机器人将达到人类的一般智力水平,并最终将成为智能高手。 莫拉维基还谈到具有人性的机器人:humans—寄希望于humans&#151的不朽名声;当它们把自己上载到一种全新的能使之永生的超级计算机中时,不久将要变成它所称谓的“前人”了。 大英百科全书…  相似文献   

14.
医用微型机器人无损伤体内驱动方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周银生  贺惠农  顾大强  安琦  全永昕 《科学通报》1999,44(20):2210-2213
提出了一种医用微型机器人的无损伤体内驱动方法。它的原理是:巧妙地利用人体内腔中的粘液作介质,利用运动过程中驱动器产生的动压效应使微型机器人悬浮在内腔中,同时利用粘液在运动过程中形成的摩擦牵引力,带动微型机器人前进。由于微型机器人在体内运行过程中,能与内腔壁之间形成动压粘液润滑膜,此膜能避免微型机器人与内腔壁之间发生直接接触,因此微型机器人在体内运动时不会给内腔有机组织造成损伤,从而可减轻或消除微型  相似文献   

15.
美国海军正在研发一款新型灭火机器人,该机器人身高约1.78米,重约65千克。在“海军未来军备科学与技术展”上的模拟火灾场景中,它展示了穿越复杂地形、借助热成像技术识别过热设备并使用软水管浇灭小型火灾的能力。这款机器人的正式名称是“船舶自动灭火机器人”(SAFFiR)。该项目的负责人、美国海军“类人机器人互动与识别神经科学项目组”主管托马斯·麦克坎纳指出,这款灭火机器人目前只能从海员和防火控制员那里远程接受指令,他希望在未来该机器人可以更加紧  相似文献   

16.
锁境特区     
2020年,几乎整个世界都在为这个发明癫狂--纳米机器人疫苗。这种疫苗以人体生物电为动力,用纳米机器人将10000个单位的医疗用药注入人体,终生为其健康工作。理论上来说,它可以将医院这个名词从人类历史上彻底淘汰。  相似文献   

17.
<正>机器人技术是21世纪科技发展的热点之一。所谓"机器人",一般人们把它定义为"像人一样的机器"。所以有些人认为,机器人应该做的和人一模一样,其实非也。实际上,机器人是利用机械传动和现代微电子技术组合而成的一种能模仿人某种技能的机械电子设备,所以机器人的样子不一定必须像人,只要能自主完成人类所赋予它的任务与命令,就属于机器人大家族的成员。下面小编带大家来一起认识智能时代中最不像人的机器人。  相似文献   

18.
①日本富士通-方纳克工厂生产工业机器人的匣状机器人.六十个机器人干着一千名工人的活.②医院里的机器人助手为病残与卧床不起的病人递汤传药.它的动力是十八只电动机.③日本日产公司的工厂的车辆框架焊接,由机器人担任.封面图片说明日本横滨产的机器人玩具  相似文献   

19.
坚守还是改变 在未来的3万年甚至10万年里,我们的身体和大脑会发生什么变化?我们的样子会和现在一样吗?假若你相信某些未来学家的话,他们会告诉你,我们将最终变成机器人。当然,这是一种生物机器人,和纯粹的机器人不一样。这些科学家说,未来的人类有可能成为由微电子和生物体组成的结合体.它可以是具有人类大脑功能的机器。亦可以是具有电子大脑的肉身。事实上。在今天,这样的结构已经出现了某种雏形,例如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科学家们制造出了一种电子芯片.它可以替换人类大脑里负责控制短时记忆和空间知觉的海马体。在人类的大脑中,海马体经常会因老年痴呆症和中风受到损伤,而这种芯片就相当于一个人造的海马体。它可以帮助患者维持正常的大脑机能。  相似文献   

20.
美国科学家研制成功一种壁虎机器人,它能利用4只黏性脚爬上玻璃墙,沿垂直平面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