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高校艺术教育应改变传统单一教学模式,提升艺术教育价值,确立创新教育观;以人为本,面向学生,增强艺术教育的责任感。艺术教育不单是为了培养艺术家,艺术教育应更多的为培养大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作为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19世纪以来,人们习惯于一种观念,认为科学是一个理性的过程,是经过严密的论证和推理的;而艺术则是靠感性去把握的,是和科学完全不同的创造过程。 然而,进入21世纪的信息时代,艺术与科学不仅不再分离,而且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迅速发生着相互  相似文献   

3.
刘定强 《科技信息》2006,(6):335-336
在绘画艺术中,无论是题材还是内容都与科学紧密相联。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但以理性思维为特征的科学与以感性表现为特征的绘画艺术究竟存在着何种关系?却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思考的一个课题。对于这种关系的不同认识,会直接影响我们的创作行为,使我们走向极端、感到困惑,进而影响绘画艺术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科学语言和艺术语言是人类语言中不可或缺的两翼,二者各自有着鲜明的特征:从本质上说,科学语言是一个强调事物的客观物质属性的稳定的系统,所表现的对象值固定、统一于其自然值、物理值;而艺术语言则是一个强调变形、超越和充满无限可能性的动态的系统,以表现人的感性意识和精神情绪活动为主,所表现的对象值变形、超越于自然值和物理值,而跳跃形成新的形象值。  相似文献   

5.
许建东 《高等职业教育》2006,15(4):54-56,59
色彩是艺术的重要语言要素。从直观地认识色彩,初步地运用色彩,到理性地分析、认知并不断地发展丰富色彩的知识,使艺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人类在运用色彩的过程中主要经过了“自然思辨”,“科学思辨”,和“现代思辨,,几个阶段。东方和西方由于文化和哲学观的不同,色彩的发展有两条线:中国的发展感性、主观,西方的发展理性、客观。经过文艺复兴和后来的印象派的发展,色彩理论得到不断的完善,其后设计色彩的出现又丰富了色彩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余淑 《科技智囊》2008,(8):I0020-I0021
塑造完美的咨询产品,是一个从感觉到感性,从感性上升为理性,最终再将理性复原为人们易于接收的感性形式,寓深刻哲理、科学数理于生动的形象载体之中,达到心灵与心灵赤诚沟通、思想与思想激情碰撞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诗性智慧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把自我不断的导向完美与卓越的创造性的精神能力。这种精神能力最早在原始野蛮人身上发露出业,原始人用这种诗性智慧创造了他们适以自存的形形色色的文明形态;神话,宗教,艺术,政治体制等,并接受这些文明的洗礼,形成文化与人类自我交错互生、变动不居的大历史格局。此文以维柯《新科学》的阐述为根据,梳理了诗性智慧的如何由最初纯粹的激情冲动进行文明与自身的同步创化,逐步生发出理性观照意识并进而达到理性与感性并运互生的过程,向读者清晰地呈现出一条诗性智慧的历史演进轨迹。  相似文献   

8.
韩加林 《科技信息》2009,(27):I0209-I0209
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职中语文课的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教学新方式。笔者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注重理性知识与感性生活的和谐统一,创设情景,开展活动,讲究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提高职业中学语文课堂荻学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9.
张永刚的系列著作具有三个鲜明的特征:一是高扬理性旗帜,捍卫启蒙精英意识;二是宽容的艺术心态,进步的人文意识;三是敏锐的理性精神和批判意识。  相似文献   

10.
张永刚的系列著作具有三个鲜明的特征:一是高扬理性旗帜,捍卫启蒙精英意识;二是宽容的艺术心态,进步的人文意识;三是敏锐的理性精神和批判意识。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即培养学生的爱心让他们懂得爱,懂得输出爱,对人类既有感性情感,又有理性情感,做一个善良的人;这是因为,从社会现实看,既要重视经济,又要重视精神;从学校教育看,既要重视教“术”,义要重视教人;从未来发展看,既要重视科学,又要重视人文。  相似文献   

12.
在后现代主义科学哲学的视域内,罗蒂哲学的后现代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在对传统的科学哲学反思过程中,罗蒂提出了反基础主义的口号,极力主张反实在论,反表象主义和反本质主义,从而终结传统哲学的形而上学和认识论;在后哲学文化的设计方面,罗蒂的基本策略是以解释学替换认识论,以“弱理性”取代“强理性”,以协同性诠释客观性;在划界问题上,罗蒂批判了科学霸权主义,再次重申了划界问题的消逝。  相似文献   

13.
在特级教师陈义鑫课堂教学艺术研讨会上,江苏省著名特级教师陈义鑫执教了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一册课文《爱之链》。陈老师凭借他四十二年来对语文阅读教学的深厚积淀,饱含激情、充满智慧地演绎了一堂精湛的《爱之链》。其课堂教学中所渗透出来的深层次的理性思索,启人深思;彰显出来的直观性的感性操作,给人借鉴:现辑录其课堂教学中两个精彩片断,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周琰 《科技资讯》2006,(32):127-127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争天,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对音乐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音乐与计算机的结合,是艺术与科学的融合,是感性与理性的互补。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它不仅拓宽了音乐教学的渠道,更具重要意义的是带来了音乐学习中的思维方式变化。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以及全世界,现代陶艺正以任何别的艺术形式都不可取代的特殊品质及方式,成为人类审美活动的一个充满魅力的领域,并日益受到现代人的重视和关注。本文从现代陶艺崛起和发展,探讨了现代陶艺取得的感性和理性,指出现代陶艺创作和欣赏本质特征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泥性、火性、气性、人性的自然有机的融合,是理性和感性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6.
现代文化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以科学为主导的文化.在人类历史上,宗教、伦理、艺术都曾经主宰过某个时代,而自17世纪的科学革命及其所引发的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以来,科学牢固地保持着文化上的主导地位.科学探究的理性和经验方法,业已成为现代社会解决思想分歧的手段;科学共同体的自治规范,是现代公民社会分权自治的楷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卡西尔的艺术观包涵三方面的内容:艺术作为文化的感性符号,是人类创造的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人类文化的行为中具有调节功能;艺术应该具有自身独立的价值,反对从道德、伦理式的角度来看待艺术,使艺术成为更高层次的附属物;艺术是运用一定的媒介通过构型而得到表现的,这种构型力量是极端重要的,没有艺术家的构型,艺术作品就不会存在。  相似文献   

18.
美的境界超出了真、善和艺术的有限界定。在真的领域,一切受着理性的限制无法达到无限,然而从理性中生发出超越理性的境界则可以走向无限。道德总是受来自他律和自律的限制,然而从其中生发出来的美的境界则使人摆脱有限的缠绕。艺术领域受着自身的感性、对意义追求的限制,从其中生发出的境界则是人超出此种限制使人走向空明至境。  相似文献   

19.
汉代《诗》学对《诗》的理论统括,其路径在于用补理性的武器将《诗》的极富个性生命情感(或感性)化的东西和超理性的敬畏膜拜“天”的仪式及心理驱赶到道统域。探究其路径的话语含蕴于我们今天仍有进一步阐述之必要。  相似文献   

20.
中国园林基本上是感性的、写意的,强调自然、野趣、情感、想象,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韵味,“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而西方园林则基本上是理性的、写实的,强调人工、图形、秩序、规律,以一种天生的对理性思考的崇尚而把园林也纳入到明晰、精确、严谨的科学范畴。分析比较中西园林的艺术风格和美学思想,对传统造园艺术的继承和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