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叶周福 《海峡科学》2012,(12):27-28,30
"十一五"期间,泉州市高技术产业得到较快发展,成为泉州市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但泉州市高技术产业存在规模偏小、R&D(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缺乏、研发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弱、融资渠道单一等问题。该文对"十一五"期间泉州市高技术产业情况进行分析,就如何发展泉州市高技术产业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上海虽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高技术产业集聚地之一,但高技术产业仍处于投资拉动的阶段,加快实现向创新驱动模式的转变将成为"十一五"期间上海高技术产业发展亟需突破的命题.如何保证高技术产业的效益?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深入分析与比较上海高技术产业的各产业领域.  相似文献   

3.
《广东科技》2008,(9):34-34
“十一五”期间,省发展改革委联合省科技厅指导协调制定高新区的规划并积极纳入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包括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高新区给予重点支持。通过把高新区产业集聚作为全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途径。加快产业向优势区域和主要城市的集聚,积极建设特色高技术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4.
"十一五"以来我国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产业产值规模和产品出口额均位居世界前列,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呈现出地理集中度高,内资企业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研发经费、有效发明专利持续增长的特点。但高技术产业发展中仍存在诸多突出问题,如高技术产业占制造业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产业R&D经费投入强度仍较低,三资企业R&D投入强度和专利产出比重均较低。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和税制改革对于实现"十一五"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在讨论国内外以税收政策支持高技术产业发展基础上,提出税制改革建议,以促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罗秀豪  谭宏 《广东科技》2012,21(12):15-18
指出规划保留了《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自主创新与开放相结合、高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产业集聚的许多提法,注重产业链的高端环境、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同时还将高技术服务业提升到发展重点的首位,特别强调发展壮大新兴支柱产业、培育新兴潜力产业、加快提升电子信息制造业。  相似文献   

7.
刘英 《安徽科技》2010,(11):21-22
"十一五"以来,黄山市科技工作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紧紧围绕推进"十大工程"和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的目标要求,积极营造创新氛围,着力争创项目、品牌,着重保护知识产权,在高新技术产业、农业与社会发展领域、旅游服务业上成效显著,以企业为主体、创新为载体和产学研为一体的创新体系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8.
1 甘肃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十一五”期间,甘肃省以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农业为重点,积极实施高技术产业专项工程,进一步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推进高技术产业化,产业链建设初见成效,产业聚集效应明显增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全省实现高技术产业增加值107.24亿元,是2005年的1.83倍,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9.
风向标     
《科技潮》2007,(11):4-4
航天“十一五”锁定九大任务,重大科研计划新增42个科研项目,我国将投入100多亿支持高技术产业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一"十五"高技术产业发展目标 一"十五"期间我国高技术产业要力求在总量规模方面上一个新台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显著提高,关联和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到2005年,力争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目前的约4%左右提高到6%左右;高技术产业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目前的约9%左右提高到16%左右;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的比重由目前的约15%左右提高到25%左右。 一"十五"期间,在软件、通讯  相似文献   

11.
副词“真”、“很”、“太”在语义上都有表示程度高的意思,但是三者在语义特征及语法功能上还是存在许多差异。文章从语义内涵、组合能力和语用功能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对外汉语教学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直觉模糊集定义及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基础上 ,利用 F -格的序关系 ,研究了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 .给出了直觉模糊逻辑 t-范及 t-余范的定义 ,同时给出了两种新型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 ,探讨了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 t-范及 t-余范所具有的性质 .拓广了模糊逻辑中关于生成子的概念 ,给出了阿基米德直觉t-范及 t-余范的表现定理 ,并对不同算子分别进行了研究 .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尤其是文学作品中文化意象的使用包含着更为广阔、更为深沉的内涵,这就要求译者不但要译出原作的语义信息,而且还要译出原作内在的文化信息。通过对比分析霍克斯及杨宪益、戴乃迭对"司马牛之叹"中"叹"字的不同翻译方法,说明译者只有正确理解原语词义及其文化意蕴,才能更加全面、准确地传达文本及其蕴含的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4.
南朝梁时,萧统、萧纲兄弟分别主持编纂了《选》和《玉台新咏》。论对其编撰目的和体例、作家作品录情况、各自的学观和对后世的影响,一一进行了比较研究,从而见出它们的价值与得失。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分析动态表演性原则在英若诚先生所译的《芭芭拉少校》中习语、活句、文化转换、称谓等方面的应用来论证这一原则在戏剧翻译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在英文中,消费需求包括“Needs”和“Wants”,有人把它们分别译为“需求”或“欲望”,“需要”和“想要”,也有人用“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或“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来区分,从意义上讲,这些表述都是有道理的,但从“Needs”和“Wants(也有人用‘desires')”的定义和表述的简洁来讲,本人更愿意把它们表述为“需求”和“欲求”,即消费者“求其所需”和“求其所欲”的意思,从消费需求的发展来看,二者的区别越来越小,甚至可以互换使用;所以,通常情况下,我们只使用“消费需求”这一概念,而不再对二者进行严格的区分。  相似文献   

17.
历史上的"中国"与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在内涵、层次上有所不同。在中国历史语境中,"华夏"既可指称古代族群或民族,也可表示一种文化或文明的载体。从历史上的"中国"、"华夏"到"中华"乃至现今"中华民族"的发展演变,"中华"一词与时俱进,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内涵。中华民族的民族过程比中国已经识别的56个民族实体发展缓慢,至今仍然属于"想象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18.
就《左传》的记载来看,“因”并非一种婚姻关系,而“报”并不见容于春秋时期的宗法制度。“烝”是在婚姻伦理形成之初,在宗法制度可以容忍的范围内的一种事实婚姻。它既非群婚或转房婚的遗迹,亦不同于周边少数民族的收继婚。对于这种事实婚姻,不同地区、不同的人所持的态度是不同的,既非毫不犹豫的承认,亦非旗帜鲜明的反对。这种情况反映了春秋早期贵族阶层婚姻伦理的相对混乱状态。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V+到”结构同“V+进”、“V+见”、“V+在”、“V+着”等相关结构的比较,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异同,力求为语言使用者提供最佳选择,同时也对相关问题提供了方言方面的佐证。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中国制造业的现状以及与世界制造业的差距,指出中国的设计师应"为中国制造而设计",从而使"中国制造"走向"中国设计",最终实现"中国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