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是近年来国内外的热门话题.维护世界的多样性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保护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和社会的文化多样性已是世界各国人民和政府的共识,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高峰会议通过的<生物多样性公约>和2005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正式通过的<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充分表达了世界各国的这种共识.  相似文献   

2.
《科学之友》2004,(9):50
●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遗产等三大类。到2002年止,全世界125个国家拥有世界遗产730处,其中文化遗产563处,自然遗产144处,文化和自然遗产23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11月16日在第十七届大会上正式通过的。1976年,世界遗产委员会成立,并建立《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于1985年12月12日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99年10月29日,中国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中国于1986年开始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遗产项目。自1987年至2001年底,中国先后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  相似文献   

3.
《科学之友》2004,(9):51
什么是自然遗产《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给自然遗产的定义是符合下列规定之一者:⑴从美学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由地质和生物结构或这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面貌;⑵从科学或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划定的濒危动植物物种生态  相似文献   

4.
《科学之友》2004,(9):5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成立于1976年11月,由21名成员组成,负责《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实施。委员会每年召开一次会议,主要决定哪些遗产可以录入《世界遗产名录》,对已列入名录的世界遗产的保护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委员会成员每届任期6年,每两年改选其中的1/3。委员会内由7名成员构成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团,主席团每年举行两次会议,筹备委员会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为了保护好全球的生物多样性,1992年在 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53个 国家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这在联合国签 约史上是史无前例的,充分表明了世界各国对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高度重视。到目前为止,已 有168个国家成为该公约的缔约国。 中国是率先加入该公约的发展中国家,在 国际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公约》于1993年12月29日  相似文献   

6.
印度因其版图形如牛首,且举国敬牛如神,而被称为“牛颅之国”。我曾有幸参加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安排的赴印环境教育国际培训,用我的话就是“上西天取了一次经”,取的是自然保护之经。时间是从8月到11月的夏季,虽然酷热难耐,但令我感受最深的是这里浓重的宗教氛围.以及由宗教文化决定的人与自然、特别是人和动物那种亲密、甚至是神秘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自然与人》2010,(6):41-41
2010年9月初,英国文化协会(British Council)在上海组织召开"气候金融国际青年论坛",探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金融解决方案。最后,与会各国青年代表形成了《气候金融国际青年论坛宣言》,并计划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6次缔约方会议前或会议中(COP16,2010年11月30日至12月10日,墨西哥坎昆),将宣言提交给各国谈判代表,以表明他们的立场和态度。现将该宣言的中文版全文刊登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文化遗产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的文化基因。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加强非物质文  相似文献   

9.
拦空竹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在现代化的城市发展进程中,这一民俗体育项目传承的困难和保护的迫切。从文化学意义上讲,空竹的回归与振兴,理应成为众多关注民俗体育文化学者普遍关注的问题。在经济、文化、体育全球化的趋势下,城市的日益扩张、西方体育的盛行和网络游戏的排挤,使得空竹固有的文化发展空间进一步缺失,这一民俗体育活动越来越缺少支持其发展的地域空间和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0.
《科学之友》2004,(9):45-46
文化遗产的内容《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规定,属于下列各类内容之一者,可列为文化遗产:⑴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具有考古意义的成分或结构,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综合体;⑵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因其建筑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⑶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地带。列入文化遗产项目的标准凡提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  相似文献   

11.
每年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世界湿地逐年减少,由此带来的地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地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状态。在2006年世界湿地日到来之际,我们作了这一湿地专辑,希望能让读者在观念上对湿地保护产生一些小小的改变。  相似文献   

12.
烟草在中国为何难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卫生组织(WHO)第一个具有国际法约束力的全球性公约——《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于2005年2月27日起在最早批准该条约的40个国家生效,但是对于中国和世界其他依赖于烟草经济的国家来说却意味着保护公众健康的艰难征战才刚刚开始,因为在中国有鼓励吸烟的肥沃土壤,而且禁烟的阻力异常之大。  相似文献   

13.
封面说明     
《科学通报》2013,(26):2616
以"环境化学与食品安全"为主题的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于2012年11月5~6日在中国科学院学术会堂成功召开.该论坛围绕环境污染与健康效应、《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新POPs增列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上海湿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宇  何美梅  赵斌 《科学》2006,58(5):48-51
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东缘的冲积平原上.地势低洼、河网密布.拥有广阔的湿地.是一座湿地面积占23.5%的海滨特大城市,被誉为湿地城。根据2004年遥感数据和海图数据分析,上海海拔一5米以上的湿地面积共有3030.74公里。。中国是《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的缔约国,在湿地保护方面承担着履行《湿地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国际公约的义务。长江河口是全球238个生态热点区域之一,且地处亚太地区候鸟迁徙路线中部。无论从湿地面积所占国土面积的比率和湿地的类型.还是从湿地生态功能的发挥来讲.上海湿地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上海湿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已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5.
自然圣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裴盛基 《科学》2006,58(6):29-31
生物多样性不仅仅是一个科学命题,它还与人类的文化密切相关。从广义上讲,文化是人们的生活方式.无论是物质生活或是精神生活都离不开自然界的动植物及其生态系统,人与环境中的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互相关系,编织成了一张人与环境相互依存的生态关系网。远在现代自然保护区建立之前,中国各族人民就以传统文化为依托建立了各式各样的民间自然保护体系,自然圣境就是这类民间保护自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面对当前我国传统民居存在的文化保护和开发,以及如何开发的困惑,文章针对目前传统民居环境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旅游作为古镇开发的最好形式和保护手段,为国内其他古镇开发提供了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会议简讯     
瑞士著名生物学家弗郎兹·韦贝尔于1979年11月8日在日内瓦倡议成立的“动物联合国”组织,1980年11月27~29日在日内瓦举行了第一次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一项保护大象、犀牛和鲸鱼等世界稀有动物的宣言。动物联合国是专门为保护世界珍贵动物而成立的国际专业性机  相似文献   

18.
吴晓民  张洪峰 《自然杂志》2011,33(3):143-148
藏羚羊(Pantholops hodgsoni)属中国国家Ⅰ级保护动物,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公约附录Ⅰ。藏羚羊主要分布于中国青海、西藏、新疆和四川四省(区)海拔3 700~5 500 m的高山荒漠草甸草原和高原草原等环境中。独特的高原生态环境,使藏羚羊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从外部形态、内部器官结构、生态习性和行为上都适应了青藏高原独特且恶劣的自然条件,从而具有最优秀的基因,因此,藏羚羊被公认为青藏高原动物区系的典型代表和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指示物种,在科学研究、生态平衡乃至人文和美学等方面都具有难以估量的价值。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出产于克什米尔的稀有奢华的藏羚羊绒披肩(沙图什)就深受贵族和富人们的青睐,被视为财富和地位的象征,巨额利润促使盗猎者大量捕杀藏羚羊,后经国家林业、环保等部门加大保护力度,加强保护区及栖息地建设等诸多措施后,种群数量及分布区逐渐恢复,但目前藏羚羊面临着生存环境、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盗猎的巨大压力,物种整体抗逆境能力仍然十分脆弱。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不间断文明史的古国,我国拥有十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活态的文化,不仅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到目前为止,我国的昆曲艺术和古琴艺术已先后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加速和文化标准化、环境恶化、旅游业等因素的威胁,尚有不计其数的文化遗产正处于濒危状态,它们犹如一个个影子,随时都可能消亡。面对这种境况,人们难免要问:该拿什么拯救你,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0.
湿地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原,湿地跨越各种气候类型,从寒温带到热带均有分布。全世界湿地面积约有860多万平方米,约占全世界土地总面积的6%。1971年2月3日各缔约国在伊朗拉姆萨尔签定的《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保护生态系统的公约,这是一个政府间的协定,至今已有100多个国家参加。 什么是湿地?公约中有严谨的定义,湿地系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湿原、泥炭或水域地带(浅水湖泊、河流、泛洪区等),包括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以及海洋和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水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