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消费时代临近以及文学边界的消蚀,“文学性”越来越受到文艺学研究者的青睐。其实,并不存在所谓的“文学性”,无论是作为本质的“文学性”或作为功能的“文学性”。“文学性”概念是现代化过程中理性冲动所导致的成果,是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在作祟。文艺学研究应该放弃对“文学性”的探寻,将研究的逻辑起点从“文学文本”转向“文学活动”,结合历史语境对“文学活动”的样态做出描述。由此,我们就可以用“娱乐性”来概括“文学活动”所共享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当前文艺学面临研究对象的重新界定和探寻,将文学性视为一个历史建构的过程,这一历史构建在语言形式、话语实践、意识形态和意义世界等维度上展开。这诸多维度构成了文学性历史建构的多维结构图示。这一多重维度的揭示对于摆脱当前文艺学研究的困境,重建文艺学的研究对象具有诸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现代传媒正日益成为一个“超级文化问题”,其影响力几乎已经波及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文学也不例外。文学与诗学事实上的传播学转向,使“主体论文艺学”渐次式微,也使“诗学重构”必然成为媒介时代的诗学策略。随着文化研究的崛起与“泛文学时代”的来临,现代传媒的操纵作用愈益彰显,文学的媒介性也得到了进一步肯定,“工具论文艺学”必然会拥有自己的话语权。“走向媒介诗学”,是当代诗学突围困境的一种有价值的尝试与拓展。  相似文献   

4.
主持人话语:文化研究的兴起带来了文学研究的扩容,而作为文学研究之元理论的文艺学也遭遇了边界突破的处境。传统文艺学理论边界的突破意味着文艺学由单一思想资源变为多元思想资源。于是支撑着二十世纪晚期以来中国文艺学的理论基石——美学,其元理论地位受到了质疑。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以来文学研究界标举“告别功利主义、回归文学本体”的大纛对“五四”文学革命所建构的新文学观念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并将其视为20世纪文学功利主义文学观念的罪恶之源。这样的认识在触及问题的同时,也造成了对“五四”文学观念的误解,对其复杂性、历史性挖掘不够。其实以新青年派知识群体为核心的“五四”文学先驱在文学革命发生之时有...  相似文献   

6.
话本小说是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一种文学样式,从文学的角度进行的研究很多。从修辞史的角度切入,专就话本小说“题目”的形式进行定量统计与计算分析,这对揭示话本小说在“题目”这一修辞“标的”方面的具体情况及其历史演进的基本轨迹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7.
对近年来“文艺学”学术史研究著作进行一番总体评价,以反映这些年来“文艺学”研究的新的动态和进展。在这些分析中可以发现现代“文艺学”发展的一些脉络,找出今后研究发展需要努力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以来,中国文艺学获得了长足的多元的发展,这种大发展主要表现在文学观念冲破旧有束缚、张扬人文精神,在自律与他律的辩证统一中探索和把握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本质,并在此基础上促使文学理论走向多元和成熟;文学研究方法也在借鉴中外文论和其它学科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取得突破和创新,有力推动了文艺学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反过来又促进了新时期文学观念的拓展和更新。  相似文献   

9.
教学活动是文学研究和承传的独特方式,《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已近八十年的历史,我们站在21世纪的今天总结这门课程的教学历史时,它应该纳入文艺学的范畴而非历史学.从而更新世纪《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思路。即在学科名称上沿用“中国新文学”的最初称谓,在学科含义上紧“现代性”的核心概念;在文学性质上突出“审美性的根本要旨”;在文学分类上摒弃传统的按体裁的“四法”,而将这一百年的文学分为“使命文学”、“情趣文学”和“新锐文学”;在教学上以历史走向为背景、以关思潮为依托、以文学作品为对象和以读者接受为重点。  相似文献   

10.
对于文艺学来说,改革开放这30年来,无论是观念还是研究方法,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同时也是不断出现热点或焦点问题引起热烈的争论的。站在不同的立场的研究主体,对于文艺学的内涵和研究对象,有着大相径庭的理解和界定,这使文艺学的视域大为开阔,但也有点令人迷茫,令人困惑。莫衷一是也许并非坏事,既要深入文艺学领域,就须做出自己的判断,甚至建构起自己的文艺学观。从整体上超越原有的文艺学框架,创立宏阔的文艺学体系,殊非易事;而时下以文化研究来取代文艺学学理研究的势头,已经使文艺学的面目似是而非了。在我们看来,当代文艺学的建构是必须考虑文化因素的,否则,文艺学就难以超出僵硬的模式;而如果用文化研究取代文艺学的自身建构,文艺学势必会面临坍塌的危局。我们认为,文艺学如果恪守原来的疆界而不顾当下历史条件下的文学艺术的现状,则会失去自己的立足之地;文艺学要把自己全然混同于文化研究,这个学科似乎也近乎于漫如流沙了。我们的前提是:文艺学当然有其独立存在之必要,亦有学理建构之逻辑发展。文艺学原来的涵义就是文学理论,关于文学的性质与功能等许多重要问题都要在这里得到阐释,现在看这部分内涵,也还是需要文艺学来担荷。而现在的文学与现时的视觉文化有着难以剥离的内在关系,又与传媒艺术有着深层的姻媾,文艺学焉能对此视而不见?如欲对文艺学进行学理层面的建构,首先厘清一些关系,再由此出发来思考文艺学的性质、研究范围等问题,可能会取得较为扎实的进展。基于这种想法,这里约请几位学者表述自己的观点,不失探求之意,而无欺人之念。倘得学界同仁关注,可谓幸之甚矣!  相似文献   

11.
张永刚教授、朱堂锦教授的最新学术专著出版,中文系2 0 0 4年学术研究又取得进展,为中文系省级重点建设备选学科“文艺学”、院级重点课程“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的建设与发展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张永刚教授的《文学理论:文化阐释与学科形态》,就当下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研究中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了富有理论价值的阐发,对文学理论的学科形态进行了富有建设意义的探讨,这是张永刚教授近几年来继《文学原理》(与董学文教授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1年出版)之后在文艺学研究领域的又一结晶。朱堂锦教授的《中国古代文学审…  相似文献   

12.
俄苏文艺学派翻译理论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就其思想内涵而言,可追溯到18世纪乃至更早的古罗斯时期。文艺学派翻译理论完全是在俄苏文艺学框架内对翻译的文学研究。俄国文艺学把社会历史的研究原则广泛应用于文学研究,从而使俄国文学研究具有社会科学的视野和方法。在研究深度上,俄国文论深入挖掘了文学与现实的关系,提出一系列有俄国特色的文学观念——如"真实性"、"人民性"、"民族性"等,它们也成为文学翻译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13.
北京大学的董学文教授积多年文论研究之功而筚路蓝缕,完成了一部研究文学理论的学理基础的原创性著作《文学理论学导论》,该书在建构文艺学当代形态方面的学术价值体现在:首先,以理论的自觉率先切入“文学理论的理论”、“文学研究的研究”领域,为建设“文学理论学”探寻了有价值的逻辑原点;其次,以清醒的理论反思意识,把脉“理论失语症”的病根,也是该著的一大贡献;再次,以洞明的识见预设一个“文学理论学”的创意体系,是这部新著留给当代文学理论建设的又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14.
中国30年来文艺学的人类学转向的历史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在20世纪80年代的文艺本体论讨论中出现了文学理论、文艺美学和文学批评的“人类学转向”,由此促进了中国文学人类学的发生及形成;二是从1996年始,重视东西方文化的内部对话,关注少数族裔和边缘的、弱势的族群文化及文学,它对文学的认识蕴含着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的两极性意识;三是2005年之后,重审了中国文化的多源性构成,提出了重建文学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学观的设想,从整体上反映了中国30年来文艺学的人类学转向从“地方全球化”到“全球地方化”的本土文化自觉意识,显示出文化寻根和文化整合的新文学观.  相似文献   

15.
人文学科,尤其是文学中的知识,均无法像自然科学那样构成真理,这与我国大学目前极力追求的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形成内在冲突,也致使其中的文学教育越来越趋向于工具性,尤其是在文艺学学科的教学中。改进这一情形不是仅在学科内部做技术性调整,而是在理念方面凸显高等教育的通识教育性,处理好“思想”与“知识”的悖论,立足于文学教育,尝试某些可把学生带入问题、思维训练和审美实践的教学模式,如本文所谈的“文本阅读”式教学。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古今中外打通法”,即治学不要囿于某一方面,要将古今中外的有关文化科学知识打通。王力先生不仅将这种方法用于语言学研究,还运用于文艺学研究,给人以启示。“古今中外打通法”是自有其优越性的,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17.
本体论的新拓展是王元骧新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组成部分之三,也是王元骧文学原理的哲学思考之三。本文由自然本体论、人类本体论和生命本体论三大系列建构而成。而其中的生命本体论源于康德的人类本体论,是叔本华的意志哲学/生命本体论关于原始欲望、本能冲动的“生命意志”学理。王元骧不仅将它引进新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而且还把狄尔泰的生命哲学美学、叔本华的悲剧理念和尼采的强力意志等合理内核借鉴到新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对以前很少问津的本体论予以新拓展。这是王元骧文学原理的哲学思考之后的超越。  相似文献   

18.
二月河清帝系列小说出版后,受到读者的广泛赞誉和评论界的不断关注。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作者于民俗学和文艺学契合点上,以自己的创作实践打通了二者之间的区隔,丰富了文艺学的叙事理论,刷新了研究视角,为当下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1,27(4):161-F0003
申载春,男,1964年5月生,山西原平人,1985年7月毕业于忻州师专英语系。1989年7月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1992年7月山东大学文艺学专业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2004年6月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曾任忻州师范学院第一批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  相似文献   

20.
在传统的文学理论中,文学作品往往被分为内容与形式两部分,尽管强调二者关系的辩证统一,但还是存在重内容而轻形式的倾向与偏颇。本文试图通过立足于人自身,立足于文学创作过程,引入“材料”、“形式化”等概念,重新思考和讨论形式和内容之间的辩证关系。在文学文本中,形式与内容二者相反相成,既存在张力又相互融合,最终达到和谐统一、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