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种新型吸附蓄热复合材料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将氯化钙镶嵌到中孔的分子筛中 ,以水为工作循环流体 ,得到了高吸附性能的吸附蓄热复合材料 ,介绍了这种蓄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分析了其通过可逆的吸水 /脱水过程蓄热的吸附蓄热原理 ,并对该系列材料的吸附 /解吸性能和系统的蓄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 ,复合吸附剂的最大平衡吸附量可达 0 .5 5g/g ,是分子筛 13X的2 .5 2 9倍 ,是硅胶的 2 .6 88倍 ,最大吸附蓄热密度可达 1.4 0 87× 10 6 J/kg  相似文献   

2.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脱水污泥为原料,采用化学活化法并结合传统的直接加热技术制备脱水污泥活性炭,研究了影响脱水污泥活性炭吸附特性的各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制备脱水污泥活性炭的优化条件是活化剂为5 mol·L-1ZnCl2+5 mol·L-1H2SO4混合溶液,固液比为1∶2.5,复配比为2∶1,浸渍时间为24 h,活化温度为600℃,活化时间为20 min.制备的脱水污泥活性炭碘吸附值为939.7 mg.g-1,产率为69.03%,其吸附特性优于商品活性炭.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分析中低阶煤孔隙结构特征,选取新疆矿区4个典型煤样,通过低温氮吸附法和压汞法测试了煤样的孔隙参数,得到2种测试方法下孔隙比表面积及孔隙体积分布,提出2种测试方法的全孔径段孔隙联孔原则:首先在不超过各自测试范围的前提下,测试微孔孔隙特征以氮吸附法为主,中孔及大孔孔隙特征主要以压汞法为主,联孔位置在过渡孔段; 2种方法在同一孔隙直径处比表面积增量或孔隙体积增量差值最小处即为联孔段。分析了实验煤样全孔径段的孔隙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氮吸附法和压汞法对煤样全孔径段孔隙结构分析的联孔位置,对于低阶煤为50~60 nm,中阶煤为85~90 nm,均位于过渡孔段;全孔径段孔隙比表面积占比,低阶煤以微孔为主,中阶煤受微孔和过渡孔共同作用;中低阶煤的全孔径段孔隙体积占比均以中大孔为主。  相似文献   

4.
改性天然沸石的制备及对氨氮的吸附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在不同温度及超声辐射条件下,用NaCl溶液浸泡天然沸石来对其进行表面改性,以强化其对氨氮的吸附.应用静态吸附法分别测定了氨离子在天然沸石和美国产Champion、中国台湾产AZOO沸石和改性沸石上的吸附离子交换等温线,并探讨了溶液pH值、焙烧温度和浸泡方法对沸石吸附氨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沸石吸附氨氮的最佳pH值范围在3~9之间,吸附过程以离子交换作用为主;高温焙烧会引起沸石脱水,从而导致孔壁坍塌,使沸石孔径增大,比表面积减小,降低了对氨氮的吸附交换能力;经98℃NaCl溶液浸泡后,沸石中Na 的含量增加,沸石对氨氮的吸附交换容量明显增大,超过了美国产Champion沸石和中国台湾产AZOO沸石.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干燥过程存在的弊端,设计开发了回转锥筒非相变脱水干燥机,将多孔材料内衬到回转锥筒,通过多孔材料毛细作用快速吸附湿物料携带的表面水分,以达到物料快速脱水的目的.为了研究多孔材料的吸附性能,应用描述多孔介质内部液相毛细上升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数学模型进行数值计算,研究了多孔材料颗粒直径以及孔隙率对毛细吸水过程的影响.在...  相似文献   

6.
利用隧道扫描显微镜在室温低真空条件下,在高定向裂解石墨表面对自组装L-胱氨酸及其脱水后状态进行探测.实验表明,吸附在HPOG表面的L-胱氨酸相对完全干燥的组装体表现出更加有序的吸附状态.通过比较含水和脱水样品的单体图形,分析了分子骨架以及内部二硫键的变化.疏水作用、针尖样品的作用以及分子间作用力是诱导样品有序排列的主要原因.高分辨的图形对于吸附在固体表面水溶生物样品的研究,获取分子内部信息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了减少天然气温室气体排放,保护大气环境,对于小型LNG装置,建议采用分子筛吸附法脱水脱硫,提出了预处理模块化的概念.实验测定了天然气在复合吸附床(3A+13X分子筛)上的动态透出曲线和分子筛脱硫的透出曲线,采用竞争吸附理论对各吸附模块进行了优化组合与配置.预处理模块的吸附顺序一般为"先脱水再脱硫最后脱碳",而脱附顺序...  相似文献   

8.
宏观煤岩组分孔隙发育规律研究对准确评价煤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得到低阶煤不同组分的孔裂隙发育特征,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具有代表性宏观组分(镜煤和暗煤)的孔裂隙类型、孔隙连通性、孔隙度和孔径结构分布。研究发现,低阶煤饱和流体煤样核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T2谱3个谱峰分布于0.1~1 ms、10 ms和>100 ms处,分别对应于吸附孔、渗流孔和裂隙,孔裂隙类型以吸附孔为主;各煤样的T2截止值和有效孔隙度均表现为暗煤大于镜煤,且煤岩有效孔隙度与渗透率呈线性相关关系;通过表面弛豫率和吸附峰T2值得出各煤样孔径分布特征,孔径分布结果与液氮吸附测试结果吻合。结果表明,低阶暗煤孔裂隙发育程度优于镜煤,暗煤具有较大的孔径和更好的连通性,更有利于煤层气等流体的渗流和迁移。  相似文献   

9.
改性污泥基吸附剂对水中铬(Ⅵ)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城市污水厂脱水污泥为原料,采用添加发泡剂辅助的方法制备了污泥基吸附剂,并对部分污泥基吸附剂进行3 mol/L HNO_3改性,研究了2种改性污泥基吸附剂对Cr(Ⅵ)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HNO_3改性改善了污泥基吸附剂对Cr(Ⅵ)的吸附性能,pH是影响污泥基吸附剂吸附去除Cr(Ⅵ)的关键因素,最适pH在1.0~3.0,最佳吸附时间为3 h.25 ℃下改性污泥基吸附剂吸附Cr(Ⅵ)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很好地描述HNO_3改性前后污泥基吸附剂的吸附行为.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低阶煤高效分级利用,从提高煤热解焦油品质出发,论述了低阶煤热解的机理和提高焦油品质热解工艺(加氢热解、催化热解、热解与催化裂解耦合工艺等)的研究现状,同时对炭基催化剂在热解与催化裂解耦合工艺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论述。指出低阶煤热转化过程的基础研究、热解与催化裂化耦合反应器的设计及催化剂的开发是今后低阶煤热解提质工艺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生活污泥产生量极大,将其热解制备污泥炭作为吸附材料是资源化的重要途径.通过改性提高污泥炭的吸附性能,拓展应用领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天津市某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制备污泥炭,并通过草酸改性从物理、化学两方面同时提升其吸附性能,并分析机理.改性后的污泥炭对甲基橙污染物的吸附量为18.84 mg·g -1 ,较改性前提升了33%,效果显著,而且具有用量小、吸附速率高等优点,应用前景广阔.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测试、动力学分析研究、等温吸附过程研究验证了改性前后吸附机制由物理吸附为主,单层与多层吸附并存转变为多种吸附机制并存,以配位作用和静电作用为主,并存物理吸附,为进一步深入理论和应用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粉状磺化煤加到Fe3O4结构中制备磁性磺化煤,这种吸附剂能够有效地吸附许多有机化合物,用含三苯甲烷、杂多环和偶氮基等水溶性有机染料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吸附平衡时间为30-90 min,最大吸收能力在每1 mL吸附剂可吸附9-18mg染料或每克干吸附剂可吸附115-230 mg染料.对刚果红和结晶紫的吸附服从Langumir吸附等温线,而对于亚甲基蓝和苯胺蓝的吸附则服从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图4,表2,参9.  相似文献   

13.
<正>继美国褐煤煤层气成功开发之后,我国首次实现了低阶煤(褐煤)煤层气勘探开发重大突破,"低阶煤、多煤层、薄煤层煤层气开采压裂组合及投球分压关键技术研究"取得成功。近日,该项目通过了吉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专家组认为,该项目根据低阶煤、多煤层、薄煤层的特征,依据埋深、厚度及顶底板等特征,在国内首次研究了适用低阶煤、多煤层、薄煤层地区煤层气井的限流射孔优化技术,提出了选用不同孔密的射孔方案;在国内首次研究适用于低阶煤、多煤层、薄煤层地区的煤层气投球分压限流压裂技术;同时,经吉林省珲春煤田3  相似文献   

14.
《河南科学》2016,(1):74-77
近年来污水中磷含量的增加,导致了一系列水环境污染问题,并且城市水资源也因此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基于含磷污水的处理以及摆脱现有除磷工艺在实际中去除效果不理想且运行稳定性差的缺点,本研究将脱水铝污泥作为吸附剂,用于含磷水溶液中磷的去除研究.最终定量化的确定了铝污泥对磷的最佳的吸附条件下及其对磷的吸附最高去除率.结果表明,铝污泥吸附磷最佳条件为:烘干至质量恒定的铝污泥,在粒径≤0.15 mm,土水比为14∶1,吸附时间为100 min,磷溶液初始浓度为1.5 mg/L时,铝污泥对磷的吸附效率最高,最大去除率为95.83%,即以上吸附条件是铝污泥去除水中磷的最佳控制条件.  相似文献   

15.
将NKA-9树脂装柱处理后,应用重度黄疸性疾病新生儿患者的换血血浆分别在静态和灌流状态下进行吸附,分别测定不同时间、不同胆红素浓度下的吸附率.并以吸附柱直径、灌流速度、温度三因素设计三水平正交实验,探索较佳的吸附条件.再测定灌流过程中血浆有效成分的变化量,并做生物相容性实验.结果显示NKA-9树脂对胆红素在静态和灌流状态下的吸附率分别在36%~45%和70%~90%之间.较佳吸附时间为40 min、吸附柱直径与体积比为0.20 cm-2、灌流速度为100.56 cm/h、温度25℃.在较佳吸附条件下NKA-9树脂对血浆中胆红素的最大吸附率接近95%.实验证明NKA-9树脂对血浆中胆红素的吸附率较高,且血液相容性和生物相容性良好,可作为临床血液灌流法治疗新生儿黄疸性疾病的吸附剂.  相似文献   

16.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脱水污泥作为主要原材料,以氯化锌(Zn Cl2)溶液为活化剂,通过化学活化法制得活性炭,并将其用于吸附罗丹明B染料,考察了p H值、吸附时间、溶液初始浓度和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5℃,p H=4,初始浓度25mg/L时,反应时间80min,吸附率可达95%以上,污泥活性炭对罗丹明B的饱和吸附量为26.62mg/g.以污水厂污泥为原料制备出的污泥活性炭对罗丹明B染料废水进行吸附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大孔吸附树脂对苦参碱的吸附分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7种大孔吸附树脂对苦参碱的吸附能力,其中SP825吸附量最大,静态吸附容量为706.19 mg/g;NKA-9次之,600.77mg/g;D301R最小,461.48mg/g.选择了SP825树脂用作提取分离苦参碱.较高的溶液浓度较低的树脂层高度有利于增大树脂的吸附速度,选用对被提取物溶解度大的无水乙醇作洗脱剂,可以加快洗脱速度.  相似文献   

18.
稠油微波脱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稠油由于黏度高、比重大,脱水具有很大的技术困难.利用微波辐射进行了稠油脱水的室内实验,对微波脱水与常规热沉降脱水方法进行了比较,并研究了微波处理方式和原油含水率对微波脱水效果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稠油微波脱水较常规加热沉降脱水效果好、速度快,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微波功率、作用时间、乳化液含水率等参数对稠油微波脱水效果有较大影响.研究结果对于稠油微波脱水技术的实际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絮凝剂和溶菌酶联用促进污泥脱水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小试试验考察了絮凝剂(聚丙烯酰胺)和溶菌酶联合使用对污水厂二沉池回流污泥的脱水性能、沉降性能及絮体特性的影响,并与2种药剂单独作用时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絮凝剂和溶菌酶分别单独作用于污泥脱水时,均可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但2种药剂共同作用时,能同时提高污泥沉降性能和脱水速度,且脱水程度较2种药剂单独处理时进一步提升.2种药剂联用时的最佳投加量为20 mL/L絮凝剂+0.05 g/g溶菌酶,且最优添加顺序为先絮凝剂再溶菌酶.此时污泥抽滤泥饼含水率和比阻分别为65.7%和0.8×1012 m/kg,与原泥相比下降25.3%和75.8%.通过污泥胞外聚合物(EPS)含量与污泥絮体形态分析可知,溶菌酶可以有效破坏污泥絮体结构,改变污泥EPS的分布;高分子絮凝剂的吸附架桥作用则加快了污泥过滤脱水速度.而两者联合使用增大了污泥絮体二维分形维数,可使污泥絮体结构更加细密紧实,并提高污泥可脱除水分的比例,从而提高了污泥脱水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絮凝剂和溶菌酶联用调理污泥脱水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一绪言1959年我们曾经研究了九水硫代锑酸钠Na_3SbS_4·9H_2O 的脱水变化[1]。发现Na_3SbS_4·9H_2O 的加热脱水变化分为三步,并且都是可逆的。Na_3SbS_4·9H_2O(?)Na_3SbS_4·6H_2O+3H_2O(?)Na_3SbS_4·3H_2O+6H_2O(?)Na_3SbS_4+9H_2O第一步脱水晶格没有变化,第二步脱水晶格变化不大,第三步脱水晶格发生移动.晶格移动能为5.6千卡/克式量。水合能平均为2.09千卡/克分子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