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马铃薯是赤水市主要的夏粮作物,从2003年起引进并推广应用马铃薯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盖栽培技术.为探索适应赤水地区生态条件下应用该技术栽培马铃薯的最佳密度和种薯切块,以提高马铃薯乃至夏粮的产量。并为大面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2007年笔者承担并实施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2.
外表形状表现:马铃薯的环腐病又称黑圈.有些马铃薯从外表面看和正常薯块一样,但从中间切开两瓣一看,靠边缘有一明显黄色或褐色圆圈,严重时变成黑圈.用这种薯块做种,栽到地里后也能出苗,但长一段时间后便停止生长,逐渐萎缩、分枝少、叶片小有的外缘焦灼、上卷、最后枯死.环腐较轻的顶部叶片小,后期少数侧技或全株从下向上萎蔫变黄,但不脱落,地下部结薯不大、造成减产.这种薯块食用起来显得水分大、发硬、有时还有种怪味.在秋冬贮藏期间,由于潮湿,不见阳光条件下易变黑而腐烂.产生原因:马铃薯黑圈是由马铃薯环腐病造成的.病菌在种薯中越冬.种薯栽植前用刀切块时,切块传染严重,切一刀病  相似文献   

3.
通常,在生产面包过程中,面团的切块和揉圆是由两台机器(切块机和揉圆机)来完成的。现介绍的小型面团切块揉圆机,既能切块又能揉圆,生产操作很方便。同时,它也可不揉圆,只当做切块机使用。这台机器是利用等容的原理将面团分割成36块重量相等的小面团。生产时,先将一大块面团放在一块特制的塑料板上,把这块  相似文献   

4.
通过不同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控效果及对产量和质量的影响试验,表明目前推广应用的防治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从马铃薯薯块形成期开始施药控制,可以明显提高马铃薯原种的繁育产量;在收获后正常的贮藏条件下,经药剂处理后的薯块上马铃薯晚疫病自然感病率大大低于未施药防治的清水对照薯块,保证了马铃薯种薯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脱毒种薯增产原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弄清马铃薯脱毒种薯与未脱毒种薯相比较增产的主要原因,本文对两者晚疫病的发生情况、物候期情况、地下块茎重量、结薯数情况进行了的比较试验。通过试验得出结论:马铃薯脱毒种薯的晚疫病发生轻;大薯中薯块茎增加、小薯块茎减少;马铃薯的出苗期现蕾期开花期提前、块茎膨大早、膨大期长;植株的株高茎粗提高叶片增大使植株的光合作用增强;最后促成马铃薯的产量加。  相似文献   

6.
"111.2"工程是指年产1千万株脱毒苗、1亿粒微型薯,在1万亩标准薯生产基地年产2万吨脱毒标准薯的马铃薯脱毒种薯体系产能设计.对恩施州马铃薯脱毒种薯体系"111.2"工程设计进行了研究并进行放大设计,在此基础上,首次建立了马铃薯脱毒种薯体系的"拓扑星形"顶层设计模式,旨在为恩施州马铃薯脱毒种薯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建设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小整薯播种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芸 《甘肃科技》1998,14(3):43-43
选择无病的马铃薯不进行切块而直接播种,具有植株生活力强、病害轻、增产、增收等特点,一般比切块播种增产20%左右,是一项经济有效的增产措施,应大力推广应用。1采用小整薯播种的优点1.1可以充分利用顶端优势马铃薯块茎顶端芽眼密集、组织幼嫩,富含水分、养分...  相似文献   

8.
在庄浪县通化镇通边村采用全膜通用垄沟垄作播种方式,进行了旱地梯田马铃薯全膜通用垄沟垄作栽培密度试验,研究表明,在试验设计的密度范围内,种植密度对马铃薯单株结薯数、薯块鲜重、大中薯率和小薯率等经济性状影响明显.单株结薯率随种植密度的提高而小幅减少,单株产量和大中薯率下降明显.综合考虑,马铃薯全膜通用垄沟垄作栽培密度以49...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试管微型薯是通过组织培养在容器内诱导试管苗于叶腋内形成的小薯[1].试管微型薯诱导技术自70年代中期首次报道以来,现在已被广泛应用于种质资源保存、交换、无毒种薯生产及马铃薯基因工程研究与应用中,本试验研究了克新4号和东农303,在二种培养方式、二种碳源、二种调节剂条件下诱导结薯情况.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四川省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现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并对四川省马铃薯脱毒种薯产业化潜力及优势、发展提出了建议.种薯生产体系总的发展趋势是技术更加成熟稳定和简化、繁育年限更短、效益更高,正规的马铃薯供种体系,可为种薯质量提供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滇重楼切块繁殖不定芽发生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滇重楼切块繁殖过程中不定芽发生及其组织细胞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定芽仅在根状茎的节上发生,切块上的不定芽,起源于薄壁组织细胞脱分化,为直接发生,不经过愈伤组织阶段.从淀粉粒的分布等情况推测,顶芽具有顶端优势,这正是自然状态下1个根茎只能产生1个芽的原因.滇重楼切块繁殖的机理是顶端优势的打破.  相似文献   

12.
在市委、市政府及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正确领导和科学指导下,全市上下经过近十多年的努力,马铃薯在农业生产中已显现出了巨大的作用,特别是在农民的收益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就马铃薯品种利用和马铃薯脱毒生产来说,从种植一般概念的马铃薯发展到种植专用型马铃薯即粮用型马铃薯、菜用型马铃薯、加工型马铃薯:从种植有优良品种无优良种薯到既有优良品种也有优良种薯(脱毒种薯)。  相似文献   

13.
高敏  张娟 《科技信息》2011,(19):305-305,261
本文介绍了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性能和生产过程及工艺,以及蒸压加气混凝土切块的应用情况,以及在建筑中应用出现的问题,从而通过改变或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和条件为更好的利用蒸压加气混凝土切砌提供更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脱毒种薯能够改善马铃薯的品质,提高马铃薯的产量。通过社会问卷调查和科研、生产实践发现在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的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制约了马铃薯脱毒种薯的发展,为了解决繁育中存在的问题,本论文提出了相应对策,以便更好地促进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马铃薯脱毒种薯的质量,使其从根本上不含有马铃薯主要病毒,对马铃薯脱毒苗的质量检测尤为重要。本文应用国际通用的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对6个品种的96份脱毒苗进行了6种病毒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共有20份材料不含有6种主要病毒,能够应用于马铃薯的脱毒种薯生产。检测结果还表明在脱毒苗中PVS的含有率最高,应提高脱除马铃薯S病毒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6.
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 CGA)在马铃薯风味、营养及抗性品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绿原酸含量的研究在马铃薯品质、育种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马铃薯薯皮是绿原酸含量最高的组织.研究采用不同亚种二倍体马铃薯为研究对象,利用超声波辅助的方法提取薯皮中的绿原酸,利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UV-VIS)对绿原酸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亚种马铃薯薯皮中的绿原酸含量具有较大差距,所测样品中薯皮绿原酸含量最低为2 422.70μg/g,最高为8 579.45μg/g;进化程度相对较高的Phureja亚种中的绿原酸含量明显高于Substenotomum和Goniocalyx 2个亚种的绿原酸含量,符合3个亚种的基因组进化树分析,表明马铃薯绿原酸的代谢调控过程可能受到了驯化选择.  相似文献   

17.
王爱学  王效瑜 《科技信息》2013,(15):467-467,474
本试验试图通过增加密度,延迟播期两项栽培技术措施的集成应用,研究探索马铃薯生产种种薯微型化生产的途径,为种薯微型化大面积生产提供技术贮备,用以指导种薯田大田生产。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增加密度,进行"生产种"种薯微型化生产技术,达到适应机械播种对马铃薯种薯外型光滑规整的需要、节约运输成本、减少存储程序、生产出外型光滑规整,单薯重30-50g的微型小整薯,是种薯微型化生产的关键技术。延迟播期降低单薯重量提高种植指数,达到一年两熟的效果,这种方法特别有效可行,只要在有种植马铃薯条件的地方均可进行生产,而且大田生产时亩用种量为114公斤,传统种用种量为150公斤,亩节约种子36公斤,全固原市按280万亩算可节约种子10080万公斤,若每公斤种子按1.2元计算,可节省种子费用12096万元。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是全球最重要的块茎类作物,是有效利用我国盐碱地资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物,但其不同生育期对盐胁迫的耐受性研究较少,限制了马铃薯耐盐资源的筛选与利用.以优薯5号为试验材料,采用200 mmol/L NaCl溶液浇灌盆栽苗,对马铃薯不同生育期进行表型以及相关生理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马铃薯不同生育期盐耐受性差异明显:种子萌发受盐胁迫影响较大,其萌发完全受到抑制;薯块发芽期株高明显受盐胁迫抑制;幼苗期叶片萎蔫最明显,电导率和脯氨酸含量在盐处理120 h后显著提高,叶绿素含量在72 h后降至最低,丙二醛含量在24 h显著提高;花蕾期植株生长受盐胁迫影响较小;结薯期株高受盐胁迫的影响较小.综上所述,马铃薯不同生育期的耐盐性具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我省高寒山地一般在海2600-3000米之间,而这一区域土地耕层较厚,土壤有机质含量适中,气候冷凉,自然隔离极佳,野生茄科、豆科植物极少,无马铃薯病毒寄生,是生产优质脱毒马铃薯的天然家园。而我省为北方一季作区,脱毒马铃薯种薯薯块茎从收获到贮藏需7个月以上(10月-翌年5月),为保证马铃薯种薯质量及种薯商品质量。本文根据马铃薯种薯贮藏期间的生理特性及贮芷时间超过马铃薯生长时间等特点,提出收获前,田间取杂、拔出病株、灭秧早收等措施,为提高脱毒马铃薯种薯贮藏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20.
OFP(Ovate Family Protein)基因家族包含有众多基因,其中番茄中的SlOFP20调控番茄果实形状,马铃薯中的同源基因StOFP20调控块茎形状,但StOFP20的编码序列并不清楚.利用薯形分离的二倍体马铃薯自交群体,精细定位并克隆了StOFP20.StOFP20基因全长为1 041 bp,在圆形薯块中能够扩增出来,在椭圆形薯块中缺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