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传统学校道德教育的强制性、灌输性压抑了学生道德学习的自主性和选择性;传统学校道德教育的封闭性、限制性阻碍了学生道德学习的开放性和生成性;传统学校道德教育忽视了学生道德学习的实践性和发展性.探究性道德学习则彰显了学校道德教育的本体价值,突出了道德实践能力和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实现了学校道德教育向学生生活世界的回归,构建了以自我教育为核心的道德教育方法体系,并使学生学会了交往与合作.  相似文献   

2.
道德教育必须同社会发展相适应,调整和完善道德教育标准,形成多元的道德体系。道德教育应以培养受教育的道德人格为目的,注重道德教育实践以形成个体道德的自律。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社会道德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对道德问题的反思,很大程度上演化为对道德教育变革与创新的呼唤.学校道德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日趋突出和重要。章立足于我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道德生活变迁的大背景,对21世纪我国学校道德教育改革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思路。  相似文献   

4.
潘国廷 《科技资讯》2006,(18):179-180
针对部分大学生道德缺失的现状,本文把中小学的道德教育届界定在浅层次的“道德认可”,由“道德认可”引出新形式下的“道德教育”,提出道德教育的核心是责任感教育。本文分析了道德教育的本质,给出五种易被忽视的“道德教育”,提出转变过程中需要转变教育对象、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本文提出要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使学生知行合一、道德内化,就要强化道德责任教育,营造良好道德环境,注重拓展道德实践载体,形成社会、家庭与学校参与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目前,学校道德教育正经历着从道德“培养论”向道德“学习论”的转变。探究性道德学习作为一种学校道德教育新思维,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道德教育观念,树立起以人为本、主体性和创造性道德教育观;教师必须由道德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角色转变为学生道德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参与者和学习者角色;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道德知识和道德认知能力,端正自己的教育态度,优化自己的教育行为;教师还必须建立起尊重与信任、交流与理解、合作与分享的新型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6.
红托 《果洛科技》2004,(2):17-18
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是我国学体育目的任务之一。学校体育是技能性,艺术性、趣味性和教育性融为一体的一门课程,通过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形体美、行为美、心灵美。然而,多年的学校体育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是体育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也是易被忽视或难以施教的问题。大部分体育教师为了教案的完整性,只是将道德教育写在教案任务一栏内而已,如“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的精神、吃苦耐劳的品质……”。我认为将道德教育与体育教学紧密结合,这不仅是教学方法和手段问题,而且是体育教学的主导思想问题,具体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杜威《教育中的道德原理》这部著作对作为学校工作专门领域的"直接道德教学"有效性的质疑,着眼整个传统教育的弊端揭示传统的"道德教育"失效的缘由,颇有见识;至于其中提出的"道德教育"的新思路,即"间接道德教育"或全方位的"道德教育",无论在其积极意义还是消极意义上,都对20世纪道德教育发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关于杜威"学校道德"见解的考察,将有助于理解"德育"成效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面对当前的网络道德伦理的缺失,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教育中,应加强学生伦理道德的教育,将道德教育融入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当中,积极开展计算机安全和道德意识的讨论,对学生的兴趣要加以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培养他们正确使用信息技术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9.
《教师口语课》教书育人的契合点是抓言语道德教育。言语交际和道德是“天然”整合关系。言语道德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教学中应联系学生言语道德现状,从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两个方面,强化对学生的言语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0.
曾凡敏 《科技信息》2009,(20):I0025-I0026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道德教育两者是互为条件、相得益彰的有机统一体。有健康的道德教育才有健康的心理教育,道德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重要途径,正确的道德教育观与正确道德教育实施方式可以极大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学生健康的心理也是滋生学生美德最肥沃的土壤。我们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视角来看传统道德教育主要存在几个问题,传统道德教育是一种忽视学生主体性、忽视学生发展性需要的满足的教育,对学生内心世界的关注不够的教育。由道德教育带来的道德焦虑与道德冲突,是导致学生心理不健康的重要原因。我们倡导一种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新的德育模式。  相似文献   

11.
高师院校是培养教师的摇篮。学生毕业后肩负着为社会主义培养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重任。因此高师院校这种培养“人类灵魂工程师”特殊性质的学校更应当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把德育放在首位,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在大学学习期间,逐步把共产主义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转化成为每个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和良好习惯,从而成为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人。什么是道德?道德乃是一种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特殊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以内心信念、社会舆论、传统习俗为评价…  相似文献   

12.
儒家道德主体性意识除包括自主性、能动性和超越性之外,还涵括了道德心理的成长过程以及道德主体性"知、情、意"的圆融统一。本文从分析儒家道德主体性意识的内涵入手,在指出儒家道德本能或善端的设定是学生道德教育可能的前提和动力的基础上,着重指出,充分借鉴并活化传统儒家道德主体性意识资源,尊重道德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加强学生道德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学校实施主体性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科技道德深刻影响着科学技术的生存与发展,建立良好的科技道德是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精神支柱与动力源泉。大学生是未来科技领域的主力军,加强科技道德教育不仅十分必要,而且意义重大。借鉴欧洲国家科技道德教育的模式,我国大学生培养中应加深对科技道德教育的认识,深刻理解科技道德的内涵,重视科学实践与示范引导的作用,注重学校教育与社会机构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转型时期的学校道德教育面临难题,需要解决。坚守学校道德教育使命:学校教育要为实现人的道德教育提供支持环境和条件。学校应从课程、教师入手创设学生道德健康成长的支持性条件。  相似文献   

15.
素质型的道德教育旨在培养以人的自律精神为基础的道德;又以考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为依据,设置了在课堂教学环境中配合学生道德心理发展水平实施德育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着意志品质偏低, 道德意志薄弱的现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高校道德教育应以培养锻炼道德意志为开端, 从学校教育、个人修养等多方面去强化道德意志教育的实践性。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出有坚强道德意志、优良道德品质的跨世纪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7.
道德教育是内在的包含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信仰和道德行为教育的系统性教育。而目前,学校教育往往片面的注重道德理论的教育,造成道德教育效果不佳。为了提升高职生道德素质,教师应结合高职生的实际状况,充分发挥思政课主导作用,在道德冲突中注重锻造高职生道德观,在人文关怀中培养高职生的道德情感,在道德需要关注中强化高职生道德信仰,在活动参与中实现高职生道德素质的回归。  相似文献   

18.
科尔伯格道德教育理论对当代道德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科尔伯格道德教育理论的分析,撷取有益的成分,为我国的道德教育模式的建立和道德教育的开展提供一些启示,如转变灌输模式为引导模式;理解教育对象;重视对学生道德判断,道德推理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个性开展咨询式教育等。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是基础学科,它在培养小学生的道德精神和文化素养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代替的优势。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才,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的和谐统一。教师教语文首先是教学生做人,学生学语文首先是学做人,语文教学必须始终贯穿道德教育。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道德教育,我从以下几方面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对江西省部分高校在校大学生的实证调查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道德状况的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政治信念迷茫、诚信品质缺乏、知行不一等问题,大学生道德水平急待提高。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学校道德教育“无能”,应当重新确定道德教育目标和内容、优化道德教育环境、改革道德教育方法以提升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