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谭坚 《长沙大学学报》2004,18(3):107-109
当代大学生就业心态处于不稳定状态,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学生的"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分配制度缺乏全面了解,面对就业难的严峻形势估计不足,产生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高等学校对学生缺乏系统就业教育和创业教育.因此,加强大学生就业教育和创业教育,使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就业环境,应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试论大学生就业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仪伟  孟鹏 《科技信息》2009,(17):138-139
随着我国近十年来的高校普及教育,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尤其在金融危机蔓延的国际背景下更为尖锐。本人在高校从事思想政治工作近五年,亲身体验着就业形势的变化,清楚了解现阶段学生就业心态,联系用人单位对学生就业前后进行了基础性的分析和思考,本文在阐明当前就业形势和学生就业准备的前提下,提炼出企业“选人容易用人难”的根本原因,分别从思想和实际能力方面对当前大学生就业教育提出三大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田先东 《科技信息》2008,(21):230-230
在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本来处于相对劣势,再加上当今“高校扩招”而导致的大学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而带来的压力,中职生就业压力依然存在。而当前中职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良的就业心态,使得他们在求职就业中遭遇失败。因此,在当前的就业指导中,教育学生如何塑造良好的就业心态以及如何学会调节自己的就业心态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兰州大学医学类学生就业的心态问题,采用向在校医学生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并收回分析;结果表明,医学类学生对就业存在各种不同的心态。通过系统的分析,对各种不同的心态,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供学校就业指导和管理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 ,大中专学生的就业如何进行改革 ?本文结合我国就业制度的演变 ,通过对目前就业形势的分析 ,提出了转变就业观念和心态、提高自身素质两个方面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国家就业政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一次调查问卷的分析,探讨了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并对就业政策的有效实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对处于高就业逆境期的高职毕业生,提出以"逆商教育"的方法提高逆商水平,以排解当前紧张的就业形势对高职学生心理的负面影响,改善学生的就业心态,为学生的就业规划与职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8.
李云 《科技资讯》2006,(29):126-126
大学生就业是时下全社会最为关心的大事,本文针对毕业生就业困难这一现状,从学生自身角度出发,提出影响就业困难的两个方面,即:1.学生缺少责任心,对自身事务缺乏基本的认知。2.学生对自我的定位模糊,对待就业形势心态不端正。同时,针对问题,结合社会的关注,学校的改革以及父母对就业问题的改观认识,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学生就业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通过对高职学生就业现状和特点的分析,简单的从以专业教育为抓手,尽早培养学生的专业情感;了解职业需要,合理自我定位;加强就业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价值现;加强心理指导,树立就业信心;引导培养学生做好就业前的心理准备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一些观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姜苏容 《科技咨询导报》2009,(33):241-241,243
"就业涉及民生,是天下大事,不仅关系国家经济发展,也关系个人前途"(温家宝)。在金融危机的今天,就业难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该论文主题明确,把握了社会热点,从影响就业难的诸多因素入手,在大学生就业心态上找到突破口,对如何调整学生的就业心态作出了详实的分析与研究,提出来可行性的调整对策,这对帮助大学生及时调整就业心态,较快适应社会,继而取得事业的成功,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科技信息》2009,(34):I0049-I0049,I0051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学生就业期望值偏高,就业观念存在一定误区,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因此,要深入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积极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帮助大学生准确定位,调整就业心态,努力开拓高校就业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
任鹏飞 《科技信息》2012,(28):61-61
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已成为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因素。本文论述了将朋辈教育引入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实践中,这对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调整就业心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姚小平  王一新 《科技资讯》2014,12(19):227-228
通过分析发现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适应能力弱的原因主要为就业心态不正确、课程设置不合理及培养模式不恰当,从这三方面出发研究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就业适应能力的方法。提出学校应正确引导学生端正就业心态,修改教学计划,增加专业课学时数,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锻炼,以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适应性,实现学校企业的"零缝隙"对接。  相似文献   

14.
基于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的高等教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能力是从学生角色向员工角色转换的基础和前提,高等教育如何开发学生就业能力成为研究的关注点。Harvey和Locke教育模式表述了高等教育对学生就业能力开发内容和形式,强调学生就业能力开发应与企业或社会需要连接,由此,启示我国高等教育实践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各种深层次的矛盾开始不断显露并且日益尖锐。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已经引起社会高度重视。而高职高专学校由于办学层次较低,时间偏短,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处于劣势,从而给专科学生就业带来了许多困惑。本文就高职高专学生在专业技能、就业指导、就业心态等方面的困惑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就困扰专科生就业困惑的因素提出了化解的措施与途径,使高职高专学生扬长避短,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16.
对近年辽宁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走向做了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以此提出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并对当前大学生择业心态进行研究,论述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内容和措施,阐明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做好就业教育及就业指导的现实意义及其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7.
高校学生就业教育必须确立学生适应市场和教育适应学生这样两个基本的理念。高校就业教育中的学生适应市场的理念,是对学校和学生两个方面的主体要素提出的要求;同时,学生适应市场的规律又在客观上对确立教育适应学生的理念和原则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18.
由广东就业市场论高职教育与就业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人们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仍有许多模糊的认识,办学单位定位不准确,用人单位的认同有偏差,致使一方面学校盲目地进行教育教学,另一方面社会对高职毕业生又持排斥态度,构成了一对矛盾。我们根据在广东进行的就业市场考察结果阐述了高职教育与学生就业的对策,供高职院校进行借  相似文献   

19.
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及其原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办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时出现自卑、焦虑、从众、依赖、虚荣、逃避等不良心理现象,此类现象的形成既有社会和家庭层面的因素,也有高校和个人层面的因素,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及其形成原因的研究与分析,从而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帮助学生实现成功就业。  相似文献   

20.
珠江三角洲几所高职院校二年制和三年制毕业生的就业意向随机抽样调查显示,学生对就业前景、就业地域、就业单位、薪酬等方面的期待值趋于现实,但就业心理准备状况仍不容乐观。根据需要调整专业设置,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借助社会、学校、家庭的力量,从而为学生顺利就业提供更多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