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通过对湖南公众气象调查,本文客观评定了2010年湖南省公众气象服务指标。调查结果显示:1、2010年湖南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为93%;2、公众对气象信息非常关注,关注度达98%。3、34%的公众表示获取气象信息的途径非常方便,42%的公众表示获取气象信息的途径比较方便。调查全面评估了我省公众气象服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2.
利用2022年广东省茂名市获得的1124份气象满意度调查问卷,从质量感知、公众形象及个体因素3个方面入手,在描述统计的基础上,采用李克特五分量表、单因素方差、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对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质量感知和公众形象对茂名市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是显著的;通过回归分析可得,茂名公众气象服务的满意度受天气预报准确性的影响最为显著,而公众形象的影响则相对较小。该研究成果对于茂名市气象部门找准服务着力点,不断优化和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气象服务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利用2020年全国公路交通行业气象服务调查数据,通过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公路交通行业气象服务需求与供给特征以及行业用户对气象服务满意程度。结果表明:超过60%的专家认为雾、降雨、降雪是公路交通行业最关注的气象要素,但不同生产环节的需求有所差别;对于服务产品,预警、预报、监测、影响评估类的需求度依次递减,但均超过95%,气象部门除了在影响评估类方面供给能力不足外,其余基本满足公路交通行业需求,并在提供产品时效及要素类别(气温和大风)上略有冗余;手机客户端、共享平台是行业用户最希望获取服务产品的渠道,而气象部门虽然发布途径多元化,但仍以网站、电话、电子信件等传统方式为主;行业用户对气象服务信息的综合满意度评分为89.4分,其中完整性、及时性、准确性的全国评分依次降低,公路运营环节满意度评价结果最高,私营企业满意度评价结果最低。  相似文献   

4.
在互联网环境下,人们对于气象信息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传统模式的气象服务渠道已无法满足社会需求。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青岛气象努力探索"互联网+气象服务",取得一定成效。该文主要简述目前互联网、青岛气象信息服务的发展现状,从青岛气象手机客户端、微博网红、微信公众号等方面浅谈青岛气象服务与互联网经济环境("互联网+")结合的新探与未来展望,在一定程度上为气象服务的发展与优化提供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微信作为一项新媒体,其即时性、便捷性、自主性、互动性的特点很好地契合了现代气象服务发展的新理念,运用其开展气象服务进一步拓宽公众气象服务的领域和渠道,本研究利用腾讯微信开发环境建设了海西气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能够很好地适应和满足移动客户端对海西地区气象信息的浏览和互动需求,为社会公众提供零距离便捷掌上气象服务新模式,有利于不断深化公共气象服务,大力发展智慧气象,进一步发挥新媒体在防灾减灾、气象知识普及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和掌握滨海新区不同类型的专业气象服务客户对气象服务的满意程度和对气象信息的需求,滨海新区气象局对专业气象服务用户进行了气象服务满意度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得出数据结果,为今后滨海新区气象预报服务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气象与农业、农村、农民关系密切,气象服务虽然不能直接创造物质财富,但在生产中是个不可缺少的生产要素,是防灾减灾、趋利避害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当前宝坻区气象部门服务产品及农业对气象服务产品的需求、气象信息传输渠道、科普教育宣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各级政府、气象及相关务产品的需求、气象信息传输渠道、科普教育宣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部门应各司其职,解决气象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公共气象服务效益评估业务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军  庄俨 《科技信息》2010,(24):240-240,24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气象服务的需求也变的多样化。为了使公众更好地及时获得准确且符合工作与生活需要的气象信息,提高气象服务水平和效益,本文对照我国气象部门的层次结构,设立了多级别的分组用户权限管理框架,通过理论分析和相应的数学模型推算,为用户设计了一个低成本,高效率,功能丰富,层次严谨,面向整个气象系统的公众气象服务调查效益评估业务系统。  相似文献   

9.
陈艺芳  吴雪贞 《广东科技》2012,21(17):189-190
从气象精细化预报及服务的发展需求出发,建立适合气象部门推广使用的基于GIS的LED气象智能化发布系统。该系统不仅实现了区域天气预报、全市天气预报、天气实况的实时自动更新发布,还可对重要天气信息、紧急插播信息进行精细化发布。同时,基于GIS技术,系统从LED气象显示屏返回的日志中获取信息在电子地图上进行显示和管理,并提供了终端注册和系统配置的界面化平台。  相似文献   

10.
湖南省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业务平台从提高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准确性及制作发布的时效性与针对性出发,以湖南省气象灾害预警手机短信模板、湖南省气象灾害预警用户分类分级标准为基础,实现了预警信息分灾种分群体的一键式发布.该文详细介绍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业务平台的设计思路、模块设计及应用情况,希望能够为项目设计人员如何从服务的角度设计业务平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本文概述了气象灾害预警电话发布系统的主要技术功能、系统建设及应用。气象部门在承担全区防灾减灾和向各级政府提供决策气象服务的同时,通过包括气象灾害预警电话发布系统语音信息服务系统的方式,承担各种气象服务保障工作。只有充分利用和扩展各项服务系统的功能,不断拓宽气象信息服务领域,进一步增加服务内容的科技含量,提高气象信息服务产品精细化、专业化水平和针对性,树立“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服务理念,才能更好地发挥气象工作在我区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满足盐业生产对气象信息的求,我们对盐业生产进行了深入地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客户的意见,通了盐业专业短信服务平台,总结出平台所要的气象服务的内容,通过这个平台能够及时发布新的气象信息,特别是突发性、灾害性天气的预警、预报,充分发挥气象信息在盐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使气象信息能够为盐业生产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13.
庞涛 《科技资讯》2011,(21):19-19
气象电子显示屏利用GPRS无线传输、实时更新、方便快捷,是传播气象服务信息最为直接有效的现代化工具和手段,可以提高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的能力,扩大气象信息服务的覆盖面。可以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气象信息,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提高新农村建设品位,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福建乡村农业技术需求调查及其社会化服务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建省各个地区的农业大户、合作社、企业为调查对象,研究不同经营主体对农业技术和社会化服务的需求情况。分析表明,物化性技术需求中,良种、肥料需求率最高,分别达78.8%、58.3%;操作性技术需求中,作物种植技术需求率最高,达64.8%。通过政府、院校及科研院所提供信息,对农业大户、合作社的农业生产有很大帮助,但是企业的生产信息主要来源于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产品销售渠道呈现以自行到市场销售为主,多渠道并存的局面。63.1%的农户、61.2%的合作社、89.3%的企业对农业技术指导有强烈需求,并青睐于技术培训班、派专员上门指导的技术传播方式。农业服务机构的满意度评价结果表明,对于公益型服务机构而言,满意度高低顺序为院校及科研院所(77.0%)、政府(68.9%)、农技协(67.3%)、村集体(43.1%);对于市场型服务机构而言,合作社的满意度达83.6%,高于涉农企业。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2013年一次夏季暴雨过程及致灾因子的分析描述,对气象服务的预报预警准确性、预报预警及时性、预报预警发布传播以及决策服务效果、公众评价、媒体评价等各个环节进行综合分析评估,最后总结了这次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概述了公共气象服务信息发布编辑系统研究的内容及计划任务指标,从总体研究方案设计、研究的技术路线、系统的设计实现及取得的研究成果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公共气象服务信息发布编辑系统的设想与实现。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加强林业气象服务能力建设,改善和提高林业气象服务质量,2016年11月至2017年5月开展了全国林业气象灾害风险调查与服务效益评估调查。【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评估和现场勘察等方法,广西共收集到196个风险点相关信息。【结果】数据显示:火灾、病虫害及风灾风险是广西风险点的主要类型。调查得知:在灾害风险点附近属于林业部门的监测站共77个,主要是监测火险灾害,其他灾害还没有布设监测点;预警设施还在不断完善;影响林业生产的气象灾害类型为干旱、大风及强降水,主要致灾气象因子为温度、风速及降雨量;森林防火、林业资源开发与利用、造林抚育等对气象服务需求量比较大,并希望通过电话、手机短信及预警系统获取林业气象服务产品。专家对广西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给出了客观评价,全区林业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为8.41%,按照2016年广西林业总产值为314.784亿元的规模测算,2016年广西林业气象服务效益值已达到26.47亿元。【结论】加强林业气象监测、技术开发和应急联动等多方面合作,进一步做好林业气象服务,有效地减轻林业灾害损失是目前气象部门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气象科学技术的进步,气象服务与社会经济及生活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气象服务产品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也逐步多样化。一方面,单一的气象服务产品表现形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另一方面,气象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也使得提供种类丰富,形式多样的气象服务产品成为可能,各种新型气象服务产品的开发定制,使气象服务领域也不断拓宽。各类气象服务产品通过印刷品、计算机、手机、网络等多种媒介面向公众服务,尤其是公共气象服务产品中的地图  相似文献   

19.
杨之瑜 《科技信息》2013,(23):176-177
媒介化风险社会中,公众知情权意识的不断提高,网络、3G通讯等信息渠道的不断拓宽,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主导"一言堂",通过媒体喉舌单向信息发布模式已经远不能适应政府危机管理的需求。面对"公民新闻"的出现和专业媒体把关人的职能缺失,政府应结合实际情况,就公众、媒体、政府三者关系为线索构建政府危机传播应急机制。  相似文献   

20.
崔娜  张莉 《科技信息》2010,(2):390-391
本文通过深度访谈的方式对供水行业典型用户深圳市粤港供水公司进行了气象服务效用调查,查找了与气象有关的生产经营环节与其流程以及气象服务在生产经营各环节与流程中发挥的主要作用;调查了该企业对气象服务的满意度;评估了其近几年总产值与气象服务的关系。依据调查评估结果,对供水行业气象服务提出了改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