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这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学习者要对外部信息做主动地选择和加工,需要与其他同学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此过程中进行交流和质疑,再在彼此间作出某些调整。因此,“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对教学策略的优化和调整,使个体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产生相互作用,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积极建构,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相似文献   

2.
虚拟学习社区得到越来越多的广泛应用,然而分析目前大多数虚拟学习社区一系列问题.为此,我们基于知识管理的视角,试图.虚拟学习社区的目的在于学习者通过自学、协作、交互和共享来实现集体智慧,促进知识建构,促进团体和个人的知识,这与知识管理的内涵是相符的.此外,知识管理理论旨在促进学习者知识活动的建构、加强学习者的协作、交流来促进知识的共享以及学习型组织的形成,因此,运用知识管理理论来指导虚拟学习社区构建过程中的问题的优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该文主要从学习共同体产生与发展的根本原因入手,主要从社会学视角深入分析人际关系、社会交往、共同的社会文化背景,思考在学习共同体这个特殊的环境中学习者通过公开个体知识实现知识的共享,然后相互对彼此的见解进行评价、质疑、改进、丰富和汇总,并延伸出新的问题和学习领域,实现知识的社会建构过程,并从组织与管理视角提出学习共同体促进学习者知识建构的环境创设、角色定位、规范与文化、团体学习等几种策略。  相似文献   

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这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学习者要对外部信息做主动地选择和加工,需要与其他同学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此过程中进行交流和质疑,再在彼此间作出某些调整.因此,"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对教学策略的优化和调整,使个体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产生相互作用,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积极建构,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相似文献   

5.
刘红 《科技信息》2009,(27):I0148-I0148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知识的获取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也就是说,学习者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把“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作为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强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创设,使学习者真正进入教学的真实情境。  相似文献   

6.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个体在获取知识方面的主动建构作用,而学习环境下的四大要素,更是突出了建构主义在第二语言习得方面的积极作用,因为第二语言习得是学习者构建自己中介语的创造性过程,而中介语的石化现象使学习者很难再上一个台阶,行之有效的建构主义理论为中介语的顺利过渡其开辟了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7.
协作式在线教学以问题探究、知识建构、知识产品创造为旨趣。基于此,从自我建构、协作建构和交互建构3个维度构建协作式在线教学交互模型,揭示学习者与协作小组在线知识流转和协作知识建构的过程,具体包含两个相互嵌套的教学交互圈:学习者个体自我交互圈和协作交互圈。前者表征了学习者内在特征、在线学习行为、在线学习环境的交互关系,阐述了学习者的自我建构过程;后者表征了协作小组内在特征、在线协作学习行为、在线学习环境的交互关系,阐述了协作小组的协作建构过程。两者依托在线学习环境产生交互关联关系,是交互建构的过程。根据协作式在线教学交互模型的启示,学习者/协作小组、交互学习行为及在线学习环境是协作式在线教学交互的内在动力。除此之外,以交互目标、学习产出和交互评价为主的教学设计也是在线教学交互不可或缺的外在动力。教师是协作式在线教学交互动力的设计者、实施者和推动者,应明确自身角色与担当。  相似文献   

8.
基于知识点对象的个性化学习系统实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套个性化学习系统实施方案.该方案以知识点对象为核心组织学习资源,通过数据挖掘等方法获取学习者在学习进度和学习风格两方面模型,并采用“学习内容提取算法”获取适合学习者知识水平的学习内容,再通过XSL技术,根据不同的学习风格模型,对相同的知识点对象进行不同表现和封装.  相似文献   

9.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的,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构建"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建构主义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以学生为中心对课堂教学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学生知识的形成既不是被动接受式,也不是真正的发现式,而是通过导向性信息跟学生原有的知识和思维结构相互作用实现新知识的发生,在这过程中,外来知识信息要能受到学习者的注意和选择,跟原有知识和思维结构建立联系,并相互作用才可能被接纳,这没有学习者的主动参与是不可能的。教学中不应只重知识的传授,而应该把教的目标转化成学习方案展示给学生,建立一个目标学习向导,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提出问题、主动探究、建构学习,让学生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去,  相似文献   

11.
针对P2P( Peer to Peer) 网贷平台出现“生命较短”的现象,分析了影响P2P 平台生存的关键因素,收集相关变量数据,应用装袋法、随机森林等数据挖掘技术对P2P 平台数据集进行分类,提取影响分类结果的重要变量; 应用生存分析中的Cox 比例风险模型和加速死亡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深度挖掘影响P2P 网贷平台“生存”或“死亡”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用户资金是否进行银行存管。该结果可为投资者和监管者提供参考,为加快建立P2P 网贷平台资金的管理约束制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智能教育环境下的教学更加关注学习者的个性化诉求,而自适应学习能够为实现个性化教育提供技术和方法支持.文章从数据驱动的视角出发,通过开展国内外个性化自适应学习研究的综述分析,对其系统框架和相关组件进行阐述和解读.其中,重点从领域知识模型、学习者特征模型和教学模型三方面对其实现机制进行探析,提出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近年来可促进解释性提升的相关组件技术研究,奠定进一步深入个性化自适应学习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农业指数保险是农业生产风险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工具,在过去的20余年里受到了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回顾了2000—2020年国内外农业指数保险的相关研究,从需求影响因素分析、产品设计与优化、风险转移效率与福利改善效果评价3个方面总结了农业指数保险的研究进展,并提出研究展望.在需求方面,可应用“非理性”理论研究框架,转向集体决策及长期动态研究.在产品设计与优化方面,应促进多学科交叉,依托多尺度、多来源的数据融合和复杂关系建模方法,降低基差风险.在风险转移效率和福利提升效果评价方面,应深入研究不同区域、不同指数产品的有效性阈值,并从多利益主体、多维度标准的视角开展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为帮助学习者掌握自适应学习系统为学习者所定义的个性特征和学习信息,设计并开发了开放性学习者模型MindOLM。MindOLM 采用思维导图可视化形式将学习者模型中课程知识状态呈现给学习者,帮助学习者了解、查看自己的学习进展,以及章、节、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关系,并引发学习者元认知学习体验。在实证研究方面,通过实验研究法、问卷调查和面对面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结果表明: MindOLM 能引发学习者在学习规划和自我反思两个方面的元认知学习体验; MindOLM 能很好地表示学习者学习进展和知识水平; 学习者对MindOLM 在有用性、易用性和满意度3 个方面都表现出较高的认可度。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社会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以博取观众的眼球为目的的“标题党”现象。为了识别“标题党”新闻,给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型的VSM 结合余弦相似度的文本相似度计算方法和《知网》( HowNet) 文本相似度计算方法,并研究了基于改进型VSM-HowNet 融合相似度算法,用这些文本相似度的计算方法分别和已有研究中的王氏主题-词形文本相似度计算方法做对比。此方法对“标题党”新闻识别的总准确率、总召回率及总F1值均高于其他文本相似度计算方法,对于识别一篇未知类型的新闻,改进型VSM-HowNet 融合相似度算法相比于其他文本相似度计算方法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6.
生态水文学兴起:学科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水文学是20世纪后半叶发展起来的新兴水科学研究领域的交叉综合学科,基于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和实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其研究成为我国新时期水科学理论与实践的新目标与新挑战,为“绿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本文简述了生态水文学国内外发展历程和动向,深入评述了生态水文研究的几个基础理论问题,主要包括:人-水-生态系统关系认知与协同变化的和谐内涵、四大平衡的协同内涵及Budyko水-热平衡联系方程、绿水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内容和面向全球变化的生态水文宏微观尺度研究,并着重阐述了生态系统的需水与用水;针对生态水文的实践应用,阐述了水-碳循环耦合机制研究能够有效服务国家“双碳”计划,分析了南水北调工程和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中生态水文问题,提出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构建国家水网、缓解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的重要举措;基于生态水文研究现状和国家发展需求,对生态水文研究提出展望,如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响应机制研究、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综合技术体系、多源信息融合新技术、加强与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研究和生态水文系统研究等.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网络教育逐渐成为一种有效利用社会教育资源、促进学习化社会构建的积极途径.E-learning使学习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令学习者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笔者针对当前在E-learning的应用与实践中存在的个性化服务方面的不足,提出对E-learning环境中的学习者主体的学习行为、学习兴趣度进行分析和研究的方法,为建立基于E-learning的网络个性化教学体系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贸易背景下量化分析“一带一路”区域的碳不平等,厘清“一带一路”区域隐含碳排放和经济收益不均衡分配的内在机制,是践行绿色“一带一路”倡议的科学前提及基础.本研究基于全球贸易分析项目(GTAP)数据库,构建环境拓展的多区域投入产出(MRIO)模型,涵盖10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且依沿线区位合并为9大研究区域,核算生产和消费视角下“一带一路”区域碳排放、增加值,追溯隐含碳排放、增加值在研究区域间的空间转移格局,通过构建双边贸易中碳不平等指标及全球贸易网络中碳不平等综合指标,全面地量化分析了“一带一路”区域的碳不平等现象.研究表明:1)2014年“一带一路”区域生产和消费视角下的碳排放分别占全球碳排放总量(25 966.23 Mt)的65.29%和60.54%;“一带一路”区域生产和消费视角下的增加值分别占全球增加值总额(669 714.27亿美元)的40.87%和40.10%. 2)在全球贸易中,“一带一路”区域承担来自非“一带一路”区域的净碳排放转移(即“一带一路”区域向非“一带一路”区域净出口隐含碳排放量)1 234.25 Mt,同时从非“一带一路”区域获得了5 154....  相似文献   

19.
麦饭石对养殖水体水质调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麦饭石作为一各质净化剂对养鱼水体中的水化因子的调控作用和效果,结果表明,麦饭石对养鱼水体具有双向调节水体的酸碱度的作用,有效降低养鱼水体中的有害物质的含量,麦饭石的一次施用量为50mg/L一次效用为8天左右,随着使用剂量的提高,水体中的NH^ -N和NO2^--N的浓度低效果更为明显,且效用时间延长,麦饭石能有效地改善养鱼水体的水质,尤其是在水质恶化时,其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基于图像视觉伺服控制需要计算雅可比矩阵和解雅克比矩阵的逆,其结构复杂、计算量大且系统 的实时性不够理想。基于粒子群遗传算法优化的 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PSO-GA-BP: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Genetic Algorithm-BP)通过学习图像特征空间到机器人运动空间的映射关系,实现了“眼在手上”的 机器人视觉伺服控制,通过优化 BP 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防止了其训练时间长、收敛速度慢等弊端。实验 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算法运算效率较高,所设计的控制器能使机器人末端执行器在更短的时间内达到预期位 置,图像特征点运动位置的实际值与期望值平均误差约为 2 个像素,具有良好的收敛速度和控制精度。相关结 论可为机器人视觉伺服控制提供优化依据,提高算法的应用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