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屈原的《离骚》进行精神分析。从香草与飞天的症候出发,探察诗人的焦虑轨迹,从而分析出掩藏于史籍的一场“《离骚》诗祸”,并通过对《惜诵》的精神分析作了印证。文章认为,“《离骚》诗祸”是中国第一大诗祸,《离骚》是屈原诗歌创作的高峰,也是他的创作的分水岭。《离骚》写出了中国文人最痛苦的灵魂,却成了最动人心魄、最具个性的中国和世界最伟大的抒情诗。  相似文献   

2.
屈原“夕餐秋菊之落英”义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屈原的政治抒情长诗《离骚》,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比兴寄托的手法,诗句“餐餐秋之落英”中的“餐落英”是一种芬芳高洁品格的象征,而不是吃了菊花可以长寿的意思,诗人报取“菊花~”入诗,看重的是它的象征价值,而不是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一曲《离骚》震撼古今,引无数仁人志士、文人骚客悲吟不绝。太史公云:“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流涕想见其人”。由此可以看出屈原的作品多么感人。屈原的诗作,特别是他的代表作《离骚》为什么这样激动人心、感人肺腑呢?我们知道,叙事性作品可以以其情节的生动曲折而引人入胜,而长篇抒情作品只能以其作者情感的波澜起伏而引读者渐入佳境。在这里我想谈谈自己读《离骚》的一点体会,对《离骚》中诗人情感的波动作点粗浅的分析,以就教于方家。 在把握作品中诗人情感的波动之前,首先要弄清楚作品中作者抒发的是怎样的一种感情。《离骚》中诗人抒发的是怎样一种性质的感情呢?  相似文献   

4.
一提起楚怀王,人们心目中,便会立即浮现出一个庸碌无能、荒淫奢侈的昏君形象。楚怀王果真如此吗?为什么在今天的银幕上、舞台上都将他如此丑化呢?有什么根据呢?根据恐怕主要是因为他放逐了贤臣屈原。屈原果真受到楚怀王的迫害吗?证据又何在呢?恐怕又主要是依据屈原的《离骚》,据说屈原在《离骚》中指斥了楚怀王。其实这是一桩冤案,既曲解了《离骚》,错怪了屈原,又冤枉了楚怀王。澄清这笔千古之冤,无论是对楚史的研究,或是对屈原和《离骚》的研究,都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比兴寄托是我国诗歌艺术创作的优秀传统之一.其中借助男女情爱表达故国之恋、怀乡之思,更是各种爱国诗歌的惯用手法.最早可见之于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离骚》.当年屈原遭到楚怀王嫌弃放逐之后,他依然不甘寂寞,一心维系着国家安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  相似文献   

6.
如果把诗歌中关合相思之情的“红豆”作为爱情或友情的象征,那么,把与纪念屈原有关的“端午艾”作为爱国之情的象征,似乎也很恰当。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在《端午即事》一诗中,就吟唱出“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这样历者艾香的诗句。诗人从“艾”引发出“丹心”,抒发了“我欲从灵均”之志和忧国忧民之情。“端午节,艾插空。”从此可见在民间老百姓是多么喜爱这“端午文”!而诗坛里的“端午艾”呢?从屈原的《离骚),杜甫的(又呈吴郎)及(茅屋为秋风所破政》.到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岳飞的(满江红),再到闻一多的(红烛),余…  相似文献   

7.
《汉书·艺文志》屈原赋二十五篇,不知何所指,后人纷纷推测,很难作出结论。《史记》屈贾列传》说:“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传中又引《怀沙》。看来在司马迁的时候,确认这些作品是屈原写的(大概包括《九章》全部)。《楚辞》所收其他各篇,就很难置信了。而《远游》一篇尤其可疑,很可能是汉人的作品。篇中所言冲举不死之说,出于秦以后方术之士“悲时俗阨迫之,愿轻举而远游”,和《离骚》的宁死不忍去其国的意思是迥不相侔的,  相似文献   

8.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一生写了大量的通俗诗歌,被誉为“大众诗人”。《陶行知全集》(四)诗歌卷中收集了作者从一九一八年至一九四六年期间写的六百六十八首诗歌(不包括译诗)。最近通读了他的诗集,感到他是一位出色的大众诗人,又感到各种版本的“现代文学史”没给陶诗一席之地,这不能不说是遗憾的缺漏。郭沫若曾经说过;“陶行知  相似文献   

9.
《诗人玉屑》卷十七引《西清诗话》:宋欧阳修(《高斋诗话》说是苏轼)见到王安石诗有“黄昏风雨瞑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之句,觉得好笑。因“百花尽落,独菊枝上枯”,所以他同王安石开了个玩笑,在他的诗稿上戏批了两句:“秋英不比春花落,为报诗人仔细看。”但王安石并不服气,他以屈原《离骚》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为自己辩护,反过来责怪欧阳修“不学之过”。可见王安石是把“秋菊之落英”的“落”理解为飘落、掉落的。  相似文献   

10.
楚辞是以我国第一位伟大诗人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一种诗体。在中国诗歌史上,楚辞曾以其特有的异彩照亮了《诗经》之后沉寂了若干年的诗坛,从而使我国的诗歌艺术开始了一个新的时期。楚辞对后世诗歇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单就诗体演变来说,它的贡献就很值得重视。宋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风雅颂既亡,一变而为《离骚》,再变而为西汉五言,三变而为歌行杂体,四变而为沈宋律诗。”明胡应麟在《诗薮》中也说:“四言变而《离  相似文献   

11.
《九歌》大约是屈原被放逐在沅、湘流域时期的作品。 王逸说:“《九歌》者,屈原之所作也。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祀,其祀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屈原放逐,窜伏其域,怀忧苦毒,愁思沸郁。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午之乐,其辞鄙陋,因为作《九歌》之曲。”(《楚辞章句》)  相似文献   

12.
《离骚》达到“化境”:主体、客体和艺术形式三者水乳交融,最能传达屈原的真体验;《离骚》的“香草美人”意象并非简单的象征,“香草美人”和其它意象构成意境,传达出正在出演悲剧的大志士的真体验;《离骚》役使神祇灵物的幻想,并非由“浪漫主义手法”炮制,而正是屈原真体验的本身。  相似文献   

13.
屈原和但丁都是品德高尚、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他们追求的美好理想遭到了上自封建皇帝、下至平民百姓的误解与反对,最后都死于漫长的放逐,一生都处于极端的苦闷与孤独之中。  相似文献   

14.
三峡大学用“求索”作为自己的校训,这是十分明智的选择。这一选择既表达了学校的理想,又是学校对自身的警策。凡是本校的师生都知道,我校用“求索”作为校训取自屈原《离骚》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有着十分明确的经典依据。屈原的高洁情怀与《离骚》忧国伤时之精神以及由此关联着的博大深厚的文化传统是“求索”存在的语境、  相似文献   

15.
屈原骚赋在中国文学史上,卓然特立,独放异彩。然而,它是怎样产生的呢?历代学者对它进行了种种的研究与推测,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以下三种说法: 其一,“《骚》从《诗》出”。此论最为久远,影响也最大。西汉人刘安说:“《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东汉人王逸也说:“《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南朝人刘勰更明确地提出:“依《诗》制《骚》,讽兼比兴”。他们看到了《诗经》对《楚辞》的影响,是有一定道理的。其二,“源于楚歌”。这是近代较为流行的说法。王国维说:“《沧浪》《凤兮》二  相似文献   

16.
《离骚》中的人物身上呈现出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的某些特征,屈原坚持自己的理想和节操,热爱自己的祖国,忠于自己的国君,是“个体化原理的守护神”——日神精神的具体体现;打破人与神、人与物的界限,使诗人从现实和自身超越出来,忘却自我而分丰神性,是“个体化原理崩溃”——酒神精神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7.
中国有重视诗教的传统。《诗经》就是孔子为了教育弟子而编辑的教科书。孔子对诗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作了深刻的阐述,他认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也就是说,诗可以抒发自己的情怀,反映社会现实,也与别人交流思想感情,“诗言志”。读一个人的诗可以了解他的平生意趣。不仅孔子注重诗教,中国古代哲人一般也重视以诗的形式传播某种思想,如《老子》实在就是哲理诗;《庄子》可以说是散文诗;屈原的《离骚》更是诗的一种体裁。诗作为沟通思想感情的表达手段,确是不可移易的,中国是诗的大国,诗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诗歌中的形象渗透并映射着诗人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趣味,《离骚》也是如此。《离骚》中的人物形象可分为五个不同的类别,从对各类别人物形象的梳理和考察可以发现,这些人物形象反映并渗透着屈原的儒家、法家及民本等多重思想,同时表现了诗人对社会、历史及政治规律超越自身遭遇的认识和对社会革新进步的提倡。其"神游场面"是屈原在以黄帝自况,由此表现出自己的多重思想。  相似文献   

19.
正像我在《中国的“自传”》一章提到的①,一般认为西欧诗是空想的产物,而中国诗相对来说是写现实的。如果说中国诗是诗人将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件、经验及由此产生的情感、思念,一一写入诗中,那么它即使不是描写了诗人人生的全部,至少也是描写了一部分。既然如此,诗...  相似文献   

20.
“乱曰”辨     
我们阅读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离骚》等作品时,常常会在其篇末碰到”乱曰”二字。其中的“曰”字易明,但这个“乱”字却比较费解。它究竟是何意思,在文中又起什么样的利用?古往今来的训释虽多,但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