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大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还没有认识到企划的重要性,文章阐述了企划的概念及内容,探讨了加入WTO后,企划在我国中小企业的定位及作用。  相似文献   

2.
民营企业企划职能弱化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划是一个战略系统,广义上牵涉到企业的发展战略、品牌战略;狭义上牵涉到企业的营销管理、广告策略和市场管理。企划人需要“敏于思”,激发创意,勇于创新,为理性决策提供按效益最大化原则设计的方案;更需要“锐于行”,有效的运用手中有限的资源,按最优方案达成预定目标或化解危机。从某种意义上说,企划人既是思考者,也是执行者。但是,很多民营企业对企划部门的角色定位和职能权责有着较为肤浅的认识,企划部门的边缘色彩和泡沫化危机越来越严重,企划职能逐渐萎缩更是不争的事实。在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对企划职能弱化的成因进行必要的梳理和厘清,必将为企业合理配置各种资源,争取客户,占有市场,赢得竞争的胜利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吴玲 《科技信息》2009,(27):305-305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着竞争意识的社会,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企业受到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的影响,不得不采取措施降低成本。成本企划便是一种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法。现在这种将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与市场竞争有机结合起来的全面成本管理体系,已被世界上许多企业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巨大成就。现在看来,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引入成本企划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本文主要是对成本企划这种先进的成本管理体系加以介绍,并结合我国企业的现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鉴于目前我国企业文化的理论与实践在可操作层面的缺失,本文从强化的概念出发,对企业文化的强化管理进行了界说;同时,还给出了企业文化强化的方式、程序和原则。本文认为,企业文化的形成或变革实质上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惟有对企业员工符合企业价值标准的学习行为进行强化,企业文化才能得以巩固和发展。本文强调,建立和完善企业文化的强化管理机制,是企业文化建设具有科学性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成本企划的控制与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成本企划是流行于日本企业的一种成本管理模式,从我国传统企业成本控制的缺陷分析入手,引出成本企划的形成与思想,进而对成本企划的中心实施循环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目标成本的设定、分解和达成进行系统重点论述,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有助于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6.
根据"成本企划"实施情况简述了成本企划的起源,分析了实行成本企划对企业现有制度、流程造成的冲击,对成本企划实施过程中在企业的部署、目标成本的设定及达成的流程方面作了简述。实践证明,成本企划的实施需要组织机构调整、企业文化建立、流程制度建立及信息化支撑,从而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7.
安建立 《科技信息》2008,(15):161-161
搞活一个企业,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班子,有一支高素质的懂生产经营、善管理的企业管理队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在深化改革中呈不断加强趋势,企业经营管理队伍素质在总体上也不断提高。但是,也要看到一些企业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治业务素质不高,观念落后;有的企业领导人,民主作风差,听不进不同意见,在重大问题上个人说了算;有的领导喜欢讲排场,比阔气,弄虚作假,甚至滥用职权,搞权钱交易。  相似文献   

8.
国际教育展落下帷幕,有的展台门庭若市,收获颇丰;有的则是冷冷清清,走走过场;有的企业投入很多、效果一般;有的企业投入不大、但一样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企业内刊     
企业中的企划机构和职能英国著名的管理大师莱德指出:“企划是一个管理目前和未来的系统,是企业在追求效益最大化过程中基于内外环境变化而不断设计、调整自身的产品、品牌、形象,将产、供、销基于统一的战略平台进行考量、分析,并确立本企业存在的问题或发展目标及其解决问题的措施与战略,寻求企业内部管理趋于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控制”。一个企业的竞争力与发展力的强弱往往取决于企划力。  相似文献   

10.
科斯,阿尔钦,登姆塞茨,威廉姆森,张五常等的企业理论具有积极意义。但也有理论局限性;其在与马克思企业学说中有关企业的起源与规模,企业的职能,企业的内部结构,企业的契约性质,企业的费用等问题的科学比照中,可以明晰地知晓西方学是在否认企业本质的基础上侧重于企业各种表象的分析,而马克思则是在确认企业表象的基础上侧重于企业本质状况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企业都会面对来自外部的压力,不同的是,面对压力,有的企业应对失措,裹足不前;有的企业都逆势而上,愈挫愈强。数十年如一日坚持自主创新,是企业快速前行的关键动力。在与国际品牌同台竞技的过程中,惟有进一步加大自主创新力度。  相似文献   

12.
科斯、阿尔钦、登姆塞茨,威廉姆森、张五常等的企业理论具有积极意义,但也有理论局限性;其在与马克思企业学说中有关企业的起源与规模,企业的职能,企业的内部结构,企业的契约性质,企业的费用等问题的科学的比照中,可以明晰地知晓西方学是在否认企业本质的基础上侧重于企业各种表象的分析,而马克思则是在确认企业表象的基础上侧重于企业本质状况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航运企业经营管理DSS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系统地调查我国航运企业在经营管理决策中所 存在的问题基础上,针对航运企业经营决策,航运投资,船舶更新,不定期船,班轮经营,陆上产业等急待解决的问题,结合我国以企业管理的一般特点,对航运企业生产、技术,企划,经营活动在其决策过程中所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了系统地分析。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按照相关法规,拿牌企业必须通过服务网点的审查备案,才能从事直销经营活动。奇怪的是各大企业对于服务网点的理解大相径庭:有的觉得服务网点一无是处,有的一年就定下了成百上千的豪迈目标;有的避重就轻对工作室稍加引导转换就胡乱过关,有的大张旗鼓非临街好门面不要……苦的是一些零起点的直销或准直销企业,面对这一切无所适从。 但最吸引眼球的还是金士力佳友。前不久,它在天津17家邮政营业所正式设立“专柜”,以此作为该企业的营业网点来了个漂亮的“借壳上市”。对此,业内众说纷纭。 本刊希望这些不同的思维,能碰撞出对行业有用的火花。[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张向明 《天津科技》2009,36(6):14-15
随着吸尘器产品的不断发展与创新,新产品的开发已经不仅仅是靠画图纸、做模具就能完成的了,而是要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考虑,即从商品概念企划、产品概念设计企划、结构设计、模具制作/认定性试验、生产试运行一直到批量生产形成完整的开发流程.  相似文献   

16.
尤志坚 《海峡科学》2003,(11):44-45,47
本文介绍内部控制框架的概念及其要素,提出加强国有煤矿企业内部控的的七条措施:一、进行内部控制框架思想的培训教育;二、建立和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三、合理确定企业经营目标;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五、加强职工培训教育,提高职工特别是管理人员素质;六、按照《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的要求,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七、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  相似文献   

17.
高校校办企业是改革开放的产物,20年来,高校企业涌现了一大批先进单位,如北京大学的北大方正和联想集团、清华大学的清华同方、上海交大的南洋实业和昂立股份、复旦大学的复华实业、同济大学的同济科技等等。他们中有的不仅是高校企业的优秀代表,也是上市公司中的佼佼。上海的高校企业,1997年完成43.27亿元营销额,利润达4.49亿元;利润超百万元的高校有30家,  相似文献   

18.
麦学强  梁驹 《广东科技》2006,(8):145-146
一、引言 近年来,信息技术在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不少相关企业中,已经成功建立了信息网络,并将信息网络作为信息交流和管理不可缺少的工具:有的企业开发了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将企业的管理工作搬到计算机系统平台上来进行;更多的企业在工作中使用了各类专业软件,例如专业设计软件、招投标报价软件、进度计划管理软件、合同管理软件、材料管理软件等。总体来看,已经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潜力还很大。  相似文献   

19.
许多传统企业在电子商务化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有的认为电子商务就是电子交易,即建一个网站卖自己的产品;有的企业甚至认为只是建一个网页,做一做宣传而已。其实企业电子商务化所强调的是在网络计算机环境下的商业化应用,这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交易,而是把买家、卖家、厂商和合作伙伴通过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和企业外部网全面结合起来的一种应用。  相似文献   

20.
黄杰 《厦门科技》2006,(2):48-50
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有的企业如昙花一现,悄然逝去;有的却硬如磐石,坚不可摧。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最关键的还是归结为企业有无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的差异化竞争优势。立足于企业在追求客户价值实现的过程中.向客户提供优于竞争对手并且不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的.同时为客户所看重的消费者剩余价值的能力。或者,我们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能为企业带来差异化竞争优势的核心资源。可以是人力、产品、技术、营销、制造、服务、流程、企业文化及价值等。企业一旦具备这种能力.由于意在追求客户的满意度与忠诚度.体现了客户价值导向.同时又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因此可以为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提供持续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