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山苍子内生真菌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添加植物组织浸提液的孟加拉红培养基,从山苍子根、茎、叶、果实中分离到25株内生真菌,其中根内生真菌5株,茎内生真菌3株,叶内生真菌12株,果实内生真菌5株,经形态及ITS序列鉴定,其至少分属于As-pergillus、Cladosporium、Hypocrea、Penicillium4个属的11个种,且Hypocrea属的3株真菌仅在叶、果实中分离到,Cladosporium属的1株真菌仅在叶中分离到,表明山苍子植株对其内生真菌具有明显的选择作用,其内生真菌的分布体现出明显的种属特异性及组织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从采自德宏、大理、临沧3地健康马铃薯植株的根、茎、叶、块茎中分离、纯化内生真菌,测定了其抑菌活性,并进行形态学和18S rDNA序列分析,确定了内生真菌种属.共分离得到了493株内生真菌,其中44株对3种马铃薯病害(马铃薯枯萎病、马铃薯黑痣病和马铃薯早疫病)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形态学特性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显示:44株活性内生真菌分属于21个属,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其中篮状菌属、毛壳菌属和附球菌属为马铃薯拮抗活性内生真菌的优势菌属.  相似文献   

3.
大戟科4种植物内生真菌分离与抑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大戟科4种药用植物大戟、泽漆、乌桕、重阳木内生真菌进行分离鉴定,并检测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4种植物均含有内生菌,乌桕中获得13株内生菌,鉴定12株,分别属于丝核菌属、小菌核菌属、拟盘多毛孢属、小单头孢属、毛壳菌属、壳小圆孢属、棒盘孢属、交链孢属;京大戟中获得9株内生菌,鉴定8株,分别属于镰刀菌和交链孢属;泽漆中获得6株内生菌,鉴定4株,属于交链孢属;重阳木中获得15株内生菌,鉴定了4株,分别属于小穴壳属、壳小圆孢属、拟茎点霉属。茎中均有内生菌,种子和重阳木叶中均未分离到。总计43株内生菌中有11株有稳定的抑菌活性,占总菌株的25.58%,有12株有不稳定的抑菌活性,占27.91%。用绿豆发芽试验检验表明,仅有1株菌在绿豆幼苗上形成病斑,其余均生长良好,且21株表现出对绿豆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从4个工业大麻品种不同部位叶的600块组织中共分离得到内生真菌376株(云麻3号71株、云麻4号107株、云麻5号95株、云晚6号103株),经形态学和ITS序列分子鉴定发现这些内生真菌分属于20个属,其中6个属普遍存在于4个品种中,炭疽菌Colletotrichum是大麻的优势菌属,在4个品种中的优势度均大于50%.大麻4个品种的内生真菌分离率在0.47~0.71之间,平均为0.63.内生真菌群落组成的多样性及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工业大麻的内生真菌多样性偏低、宿主专一性较小.  相似文献   

5.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是一类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的微生物资源.本研究以神农架的特色药用植物红豆杉(Taxus Chinensis)、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Baill.)、白三七(Panax notoginseng)、七叶一枝花(Paris polyphylla.)为研究对象,利用rDNA-ITS序列对其健康组织的内生真菌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这4种植物中共分离出97株归属于23个属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内生真菌.其中从红豆杉中分离得到内生真菌70株,分属于21个属优势种属是镰刀菌属(Fusarium sp.)、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 sp.)和拟茎点霉属(Phomopsis sp.);从白三七中分离内生真菌12株,归属于毛霉属(Mucor sp.)和镰刀菌属(Fusarium sp.),从七叶一枝花中分离内生真菌6株,归属毛霉属(Mucor sp.)、镰刀菌属(Mucor sp.)和青霉属(Penicillium sp.),从珙桐中分离内生真菌9株炭角菌属(Xylaria sp.)、炭团菌属(Hypoxylon sp.)、拟茎点霉属(Phomopsis sp.)、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柄孢壳属(Podospora sp.)、间座壳属(Diaporthe sp.).  相似文献   

6.
为了开发利用重楼内生细菌资源,从滇重楼茎组织中分离获得128株内生细菌,采用16S rDNA序列分析,将其鉴定归类到3个门,4个纲,6个目,11个科,14个属,其中芽孢杆菌属是优势属(75.0%),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其茎组织内生细菌的多样性.进一步将128株内生细菌分别与小麦幼苗进行共培养,通过检测株高、根长、根数和鲜...  相似文献   

7.
蛇足石杉内生真菌的分离和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内生菌常规分离法对健康的蛇足石杉植株体内的内生真菌进行了分离和筛选.结果表明:从蛇足石杉的不同部位所分离到的内生真菌的数目有所不同,茎部最多,有100株;其次叶部73株;根部最少,仅7株.经初步鉴定,这180株菌分属于13属,即交链孢属(Alternaria)、头孢霉属(Cephalosporium)、球座菌属(Guignardia)、青霉属(Penicillium)、间座壳属(Diaporthe)、木霉属(Trichoderma)、茎点霉属(Phoma)、曲霉属(Aspergillus)、镰刀菌属(Fusarium)、轮枝孢属(Verticilliun)、组丝核菌属(Phacodium)、瓶梗青霉属(Paecilomyces)、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采用抑制率法对所分离到的菌株稀释十倍的发酵液进行抗植物病原真菌实验,结果表明:部分菌株对病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油菜菌核病菌抑制率达100%的有37株,对苹果炭疽病菌抑制率达100%的有27株.  相似文献   

8.
川八角莲内生真菌及根际真菌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生长于云南省嵩明县的川八角莲植株及其根际土壤进行了内生真菌与根际真菌的分离.结果共获得内生真菌29株,分别属于2科4属;获得根际真菌29株,分别属于6科9属,并对这两组真菌类群作了比较研究,对植物内生真菌的起源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铁皮石斛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铁皮石斛( Dendrobium candidum )的根、茎、叶中分离获得内生真菌共30株,经显微形态观察将其中20株鉴定为3个目、4个科、9个属.结果表明,铁皮石斛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的数量、分布和种群存有差异.  相似文献   

10.
用组织研磨涂布法对中国红豆杉中产紫杉醇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得到45株内生真菌;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对一株产紫杉醇的菌株Tax-4进行鉴定,其结果为黑团壳属(Massaria)。表明从中国红豆杉中分离得到了一株产紫杉醇的黑团壳属内生真菌,丰富了产紫杉醇内生真菌的资源。  相似文献   

11.
灯盏细辛内生真菌的研究 Ⅰ:菌种分离及其分类鉴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灯盏细辛(Erigeron breviscapus(Vant.)Hand.-Mazz.)的根、茎、叶、花中分离获得内生真菌共54株,经显微形态观察将其中46株分类鉴定为5个目、7个科、22个属.结果表明,灯盏细辛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的数量、分布和种群存有差异.    相似文献   

12.
利用滤纸片扩散法及形态学常规分类法对30株虎杖内生真菌发酵液进行抑菌活性试验和初步鉴定。结果表明,15株内生真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具有抑菌活性,12株内生真菌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具有抑菌活性,7株内生真菌对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具有抑菌活性,分别占菌株总数的50%,40%和23%。根据菌落形态及菌丝结构对其鉴定,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分属于曲霉属(Aspergillus)、青霉属(Penicillium)、枝孢霉属(Cladosporium)、镰刀菌属(Fusarium)及无孢菌类(Agonomycetales)真菌。  相似文献   

13.
杜仲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药用植物杜仲中分离到41株内生真菌,综合运用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明确其分类地位,分别属于粗糙脉孢霉(Neurospora crassa)、曲霉属(Aspergillus)、小菌核属(Sclerotium)、盾壳霉属(Coniothyrium)、离蠕孢属(Bipolaris)、白僵菌属(Beauveria)6个属,并进行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检测,结果表明48.8%的内生真菌对植物病原菌有生长抑制作用,除1株白僵菌属菌株外对G+、G-细菌均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纯培养分离方式获得纯化延胡索内生真菌菌株,通过形态学特征、ITS r DNA序列分析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利用6种培养基筛选出代谢产功能酶菌株。分离获得312株内生真菌,可归类于9个属,其中镰刀菌属是优势类群。对已测序的30株内生真菌产酶活性研究表明20株试验菌株产纤溶酶,18株产复合酶,16株产碱性蛋白酶,10株产接触酶,1株产纤维素酶;其中4株内生真菌可代谢产生4种不同功能酶,为代谢产多酶系菌株。延胡索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产功能酶菌株的筛选不仅丰富了内生真菌资源,而且也为获得新颖结构化合物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博落回内生真菌种类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药用植物博落回内生真菌的种类组成、数量及分布规律.从博落回根、茎、叶中分离得到91株内生真菌,分属5个科11个属,青霉属(Penicillium)、曲霉属(A spergillus)为优势菌株,分离率分别为1.06%、0.91%,其次为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分离率为0.83%.结果表明:博落回器官不同,其内生真菌群落结构及存在的数量有明显差异,其中叶器官内生真菌种类最多;季节对博落回内生真菌的种类及分布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飞蓬草内生真菌的分离及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药用植物飞蓬草(Erigeron acer Linn.)为试验材料,利用平板分离法从飞蓬草各器官内共分离出34株内生真菌,其中根部12株、茎部6株、叶部16株,分离所得的菌株根据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及聚类分析来确定种属,其中曲霉属真菌及青霉属真菌为飞蓬草中的优势菌,并且青霉属为飞蓬草根、茎、叶中拥有的共有属.采用牛津杯法测定其发酵产物抑菌活性,考察34株内生真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烟草赤星病菌、恶臭假单胞菌、大肠埃希氏菌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对指示病原菌抑制效果最强的G5、J2、J4菌株分别为产紫青霉、辐毛鬼伞、莱氏野村菌.研究表明飞蓬草内生真菌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并且对病原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在生物农药和医药领域具有潜在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从来自烤烟品种NC297的970株内生细菌中,以烟草黑胫病菌(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 nicotianae) 为靶标,共筛选出165株拮抗菌,这些内生细菌对黑胫病菌的抑菌率在9.55%~55.96%之间.内生细菌的生物量在苗期、团棵期、开花期和成熟期中无显著差异,但拮抗菌数量呈上升趋势.对165株拮抗菌的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RFLP分析共产生12种带型.根据RFLP带型选取41株进行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这165株生防内生细菌归于3大类群:Proteobacteria,Actinobacteria和Firmicutes.Firmicutes类群中的芽孢杆菌属(Bacillus)是优势属,共6种RFLP带型,159个菌株,包括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subsp.plantarum,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Bacillus tequilensis,Bacillus aryabhattai,Bacillus cereus和Bacillus mycoide.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subsp.plantarum和Bacillus.methylotrophicus是Bacillus中分离频率最高的2种内生拮抗菌,共149株,占该属菌株数的90.30%.其余6个菌株分别属于6个种:Brevibacillus reuszeri,Streptomyces finlayi,Streptomyces atroolivaceus,Erwinia rhapontici,Enhydrobacter aerosaccus和Stenotrophomonas rhizophila.  相似文献   

18.
采集湖北地区代表性重楼种植园的重楼植株,并从0.1 g根中分离获得115株内生细菌. 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内生细菌归属于3个门、5个纲、7个目、11个科和12个属.其中,短食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为优势菌属(33.9%),而肠杆菌属(Enterobacteriaceae)、潘多拉菌属(Pandoraea)、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短杆菌属(Brevibacterium)、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拟杆菌属(Bacteroides)、波氏菌属(Bosea)为劣势属.进一步通过与小麦幼苗共培养,筛选到4株促生菌,包括克雷伯氏菌属菌株HBR11019、假单胞菌属菌株HBR11015和HBR11017、芽孢杆菌属菌株HBR31040.其中HBR11019菌株的促生作用最强,与其共培养的小麦幼苗的株高、根长、鲜重、侧根数目分别是对照的2.6倍、2.1倍、5.7倍和1.0倍.本研究为深入分析不同产区重楼内生菌的差异以及利用促生菌改良重楼种植技术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2003年10月至2004年8月对福建龙海浮宫2种红树植物秋茄、木榄的内生真菌进行连续6次的分离,得到290株内生真菌.研究结果显示,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和秋茄(Kandelia candel)内生真菌数量高峰期分别为4月份和10~12月份;青霉(Penicillium)、交链孢(Alternaria)、Dothiorella和无孢目是秋茄中的主要优势属;木榄内生真菌主要优势属为头孢霉(Cephalosporium)、交链孢(Alternaria)、青霉(Penicillium)等.不同宿主对内生真菌的季节分布有重要的影响.抗菌测定共筛选得到活性菌株40株,占总菌株数的13.8 %; 17株内生真菌对KB(人口腔上皮癌)和/或Raji(人B淋巴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占总菌株数的5.9 %.生物活性菌株分布于青霉、交链孢、拟青霉、无孢目等10个不同的分类单元中,2种宿主植物内生真菌抗菌及抗肿瘤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季节差异性.  相似文献   

20.
灯盏细辛内生真菌的研究 Ⅰ:菌种分离及其分类鉴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灯盏细辛(Erigeron breviscapus(Vant.)Hand.-Mazz.)的根、茎、叶、花中分离获得内生真菌共54株,经显微形态观察将其中46株分类鉴定为5个目、7个科、22个属.结果表明,灯盏细辛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的数量、分布和种群存有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