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笔者依据时域有限差分法和矢量角谱理论研究了二维电磁场的近场衍射.理论分析了时域有限差分法和矢量角谱理论的机理,给出了电磁场量间的微分与积分关系,数值计算了狭缝的近场衍射,并将矢量角谱理论的结果与时域有限差分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矢量角谱理论在分析狭缝的近场衍射时存在偏差,笔者并对这一偏差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为了分析和研究探地雷达的地下散射问题,构建了时域有限差分法和时域矩量法相结合的混合方法,并采用该混合方法进行仿真,当散射良导体距离地面高度不同时,计算得出探地雷达接收天线中心馈电点的电流波形,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证明该混合方法所得的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对微带天线与微带线之间的互耦系数进行计算.激励源采用在激励空间提取入射波,再加入到计算空间中的方法引入.提取出入射波和反射波之后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再利用N端口网络的知识计算出S参数,计算结果表明使用时域有限差分法的结果和基于有限元(FEM)方法的商业软件HFSS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介绍一种基于三维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的有耗色散地质介质中电磁波传播特性数值分析方法。通过将色散介质本构关系和场量关系直接变换为时域微分方程的方法,导出了适用于一般色散介质中电磁场分析的时域有限差分法计算公式,并将完全匹配层(PML)吸收边界融入了FDTD计算格式。通过计算分析了介质色散对电磁波场传播的影响,观测到介质色散会导致电磁脉冲在传播中波形展宽、位相滞后、幅度减小。因此,电磁探测数据的处理解释应将介质的色散影响纳入考虑。  相似文献   

5.
该文导出了两维四节点和三维八节点Lasrange线性内插函数、适用于编程和计算的实用表示式,并给出其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计算角点辐射边界条件(RBC)中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时域有限差分法是一种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电磁场与微波工程中的时域数值计算方法。H型的微带贴片天线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采用廖氏三阶吸收边界来对无限安全空间进行有限截断。与普通的矩形贴片天线相比,该天线具有更小的体积,从而更易与其它物体(如车辆、电视机、笔记本电脑等)集成。基于大量的数值计算结果,给出了该天线的谐振频率图随天线各主要设计参数的变化曲线,及辐射方向图随天线参数的变化情况,并对理论计算结果与已有一些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符合较好,验证了本理论计算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对基于Daubechies小波尺度函数的时域多分辨分析(MRTD)算法进行了详细论述,推导了MRTD算法的完全匹配层(PML)吸收边界条件,为克服传统MRTD方法中基函数存在着非局部性的缺点,在源的加入上采用了纯散射场方法;并应用该算法对多目标的电磁散射特性进行了分析,数值结果表明,MRTD算法与传统的时域有限差分法结果相吻合,大大节约了计算资源。  相似文献   

8.
椭圆波导与椭圆同轴传输线的截止波长的FDTD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椭圆波导和椭圆同轴传输线在实际中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意义,而对它们的传输特性理论分析却比较薄弱,本文采用当代流行的数值长法-0-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法)计算和分析了椭圆波导及椭圆同轴传输线的截止波长,并给出场分布,该方法可推广用于计算椭圆微带屏蔽传输线的传输特性。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紧凑格式二维时域有限差分法(CFDTD)模型,利用二维网格划分计算三维传播问题,简化了计算量.提出了一种纵向均匀的中心缺陷型六角晶格金属电磁带隙波导结构.利用CFDTD仿真该金属电磁带隙波导,获得该结构的基模场分布及频率.改变纵向传播常数,得到对应的基模频率以及色散特性,计算结果表明色散特性满足电磁带隙的缩放特性.测量该波导在11~15 GHz以内的传输率, 12 GHz附近的波导波长和色散曲线,仿真结果与测量值误差在5%以内.  相似文献   

10.
超短脉冲在纳米金属缝中的传输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Drude模型和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编制程序包,通过模拟计算研究超短脉冲经纳米金属缝衍射的时域信号的分布特性.讨论了透射脉冲的时域分布与超短脉冲有效驰豫时间的演化关系,借助于其谱域分布对时域波形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麦克斯韦方程无条件稳定的有限差分格式US—FDTD(见MicrowaveOptTechnolLett38,2003),证明了该格式是耗散和一阶精度的.在此基础上,利用减少摄动误差的技巧,我们提出了二维麦克斯韦方程改进的无条件稳定的有限差分方法(IUS—FDTD),应用傅里叶方法证明了新格式IUS—FDTD是无条件稳定的和非耗散的.误差分析表明IUS—FDTD是二阶精度的,比原格式US—FDTD的精度高一阶.数值试验比较了这两种格式的模拟效果,计算结果证实:改进的格式IUS—FDTD比原格式uS—FDTD误差小、稳定性好、精度高.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基于环路法(CP)的三维细孔缝仿真算法(TSF)。用细化网格的FDTD和用亚网格的TSF两种算法,分别对相同的细孔缝模型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亚网格TSF算法与细化网格的FDTD算法无论是在时域还是在频域上的仿真计算结果都吻合得很好,而且应用亚网格TSF沿算法可以极大的缩短计算时间。最后利用TSF算法对屏蔽机箱进行数值仿真,得到了屏蔽机箱开孔3m远处的电场频域曲线。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完全匹配层推广到三维情况,并且在FDTD方法中应用于完全匹配层吸收边界计算了自由空间中电偶极子辐射问题,得到了非常精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纳米小孔光学近场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突破了传统远场光学的衍射极限 ,能够获得超高光学分辨率。亚波长尺寸的小孔作为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中常用的金属膜光纤探针的简化模型。研究光透过小孔后的近场分布特性 ,对理解和分析探针在近场成像中的作用十分重要。采用时域有限差分 (FDTD)方法研究了无限大理想导体屏上纳米小孔的近场分布 ,计算结果表明 ,入射偏振光从小孔出射后发生了退极化 ,即出射光含有与入射光偏振方向垂直的电场分量。文中详细分析了小孔的近场分布特征与退极化之间的关系 ,研究了小孔的形状以及入射光偏振态对近场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时域有限差分法是在离散变量空间和时间中求解不同边界条件下Maxwell方程组的一种数值方法。这种方法简单易懂,适应性强,所用计算机存储单元少,已在微波领域得到大量应用,目前又被应用于光场分布的研究。本文介绍了时域有限差分法的基本原理,推导了Maxwell方程组的FDTD数值表达式。  相似文献   

16.
现有的声场仿真方法多较为复杂,适用范围有着较大局限性,且对仿真区域之外的声场直接忽略造成较大误差.为此将时域有限差分算法引入到声场仿真中,通过基本公式的推导、吸收边界条件的计算和对角点的处理,实现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下简单的余弦脉冲点声源和正弦连续点声源所产生声场的仿真.这种方法计算效率高,有着很广的适用范围和更好的仿真效果,并可以进一步推广至三维坐标中使用.  相似文献   

17.
针对差分法中难以近似处理不同介质分界面处单元差分网格中沿x,y,z轴各方向等效介电常数值的问题,提出了将"电容串并联"的电路概念引入于各方向等效介电常数的近似计算中,并导出几种非匀质单元网格中等效介电常数的计算式.采用等效介电常数的时域有限差分法计算二维介质型光子晶体的色散特性可灵活地剖分网格,既能获得很高的计算精度,又可节省计算时间和计算内存.此等效介电常数公式也可用于其他电磁问题的差分法分析,以提高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18.
减缩时域有限差分法在电磁干扰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减缩时域有限差分(R-FDTD)法进行了改进,采用传统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计算导体和源网格处的电场,其余网格处的电场采用R-FDTD法计算.细导线附近网格上的磁场也采用传统FDTD法计算,这样可以消除直接利用R-FDTD法计算时长时间迭代后出现的不稳定性.用这种改进的R-FDTD方法分别对一个在导体壁上开有水平和垂直缝隙的矩形屏蔽外壳的电磁干扰进行了预测,得到了屏蔽外壳激励源的输出功率曲线和屏蔽外壳的泄漏功率曲线,所得的计算结果与文献报道的实验数据吻合.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如何分析与计算任意截面柱形谐振腔式微波加热器的特性参数.采用多面体网格近似与曲面共形技术相结合的FDTD方法,模拟任意截面柱形腔体,计算其特性参数,与传统的阶梯近似相比,数值计算精度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20.
根据作者在应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计算电磁散射问题的体在相位滞后法的基础上,对时域有限差分方法的近、远场外推步骤进行了简化处理.本文还对该处理方法的正确性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并通过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的比较来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