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自1989年1月1日起,中国按照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对热带气旋划分的等级规定,将热带气旋划分为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和台风4个等级。在2006年6月,中国气象局发布了新的热带气旋划分等级标准。新标准将热带气旋分为6级,仍然保留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不变,将台风进一步划分成3个等级。新的热带气旋等级标准从2006年6月15日起开始实施(见下表)。新标准规定了中国预报责任区内热带气旋的等级及其划分原则,适用于中国预报责任区内热带气旋的业务和科学研究,有关热带气旋的业务规定可参照新标准执行。新标准涉及的术语和定义…  相似文献   

2.
信息窗     
1 热带气旋 发生在热带的气旋性环流。是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的统称。2 热带气旋的等级划分1989年以前 ,我国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到 8级或以上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 ;将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到 12级的热带气旋称为强台风。从 1989年 1月 1日起 ,我国按“亚太经社会 /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的统一规定 ,将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6— 7级 (10 .8— 17.1米 /秒 )的热带气旋称为热带低压 ;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 8— 9级 (17.2— 2 4 .4米 /秒 )的称为热带风暴 ;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10— 11级 (2 4 .5— 32 .6米 /秒 )的称为强…  相似文献   

3.
摘要 台风是对人类社会和全球气候影响最大的一种热带气旋,在其巨大的破坏性后面隐藏着自然和人类的需求。在古代,人们把台风叫飓风,到了明末清初才叫颱风。关于“颱”字的来历,一种说法是外来语转译产生的,另一种说法是与地名台湾有关。在古代,台风并没有名字,最早给台风起名字的是19世纪初居住在加勒比海岛屿上的居民。二战末期美国成为对台风进行系统命名的第一个国家。20世纪70年代末,所有台风易发地区都使用了命名系统。从2000年开始,台风名称走向国际标准化。在2000年以前,媒体使用编号报道台风消息,如“1999年3号台风在某地登陆……”。2000年以后,人们从媒体上看到的台风都有了名字,如“彩虹”、“龙王”、“悟空”等台风。有人怀念使用台风编号的简洁明了,也有人喜欢使用台风名字的浪漫活泼,但是作为一种每年发生数十次的世界性的重要天气系统的名称,使用编号还是赋予一个名字,是很难完全按照公众的好恶进行取舍的。台风从没有名字到使用编号再到使用名字,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什么是台风在一般公众的认知中,台风就是带来巨浪、大风、风暴潮、暴雨等,并总是造成灾害。气象学上对台风的定义是:发生在西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的较强的热带气旋。热带气旋的强度等级通常使用其中心附近的风力大小来划分。1989年以前,我国气象部门规定将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到8级和以上的热带气旋叫台风。1989年世界气象组织规定,按照热带气旋中心附近平均最大风力的大小,把热带气旋划分成热带低压(风力低于8级)、热带风暴(风力8~9级)、强热带风暴(风力10~11级)和台风(风力达到12级或12级以上)4个等级,我国是世界气象组织成员国,及时采用了该划分标准。台风是热带气旋发展和加强的结果,在加强过程中不断聚集能量,包括热力和动力能量。其形成过程中必须具备几个特有的条件。一是要有广阔的高温、高湿大气。一般台风只能形成在60m深度内的水温都要高于26℃的暖洋面上,因此热带洋面是台风的源地;二是要有低层大气向中心辐合、高层大气向外辐散的初始扰动,并且辐散总是大于辐合,使扰动不断加强;三是中心区垂直方向上的风切变要小,以保证水汽凝结所释放的潜热能集中保留在中心区的空气柱中,形成并加强气旋的暖心结构;四是要有足够的地转偏向力作为动力条件。因为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在赤道附近接近于零,向南北两极逐渐增大,因此台风一般发生在离赤道5个纬度以上。上述几方面条件是形成台风的必要条件。台风经常在南北纬度5°~25°之间的热带洋面上开始形成,在向高纬度洋面移动过程中发展成熟。一个发展成熟的台风结构,在水平方向上分为台风外围、台风本体和台风中心3个部分。台风外围由螺旋云带构成,直径一般在400~600km之间,大的台风有时在800~1000km之间,是风雨影响区域;台风本体是螺旋区,也叫云墙区,由一些高大的对流云组成,其直径一般为200km,大的可以达到400km,是狂风暴雨破坏区;台风中心也叫台风眼,直径一般为10~16km,绝大部分呈圆形,也有椭圆或不规则形状,是“风平浪静”区。在垂直方向上,台风分为流入层、中间层和流出层3个部分。从海面到大约1km高度为流入层,在这层四周的空气沿逆时针(北半球)方向向中心区流入,将大量暖湿空气携带水汽向台风本体内部输送;1~10km为中间层,这层的气流主要是围绕中心作螺旋式上升运动,将流入层输送来的能量和物质向上输送;从10km左右的高度到台风顶为流出层,在这一层里,从流入层获得的暖湿空气经过中间层抬升,水汽凝结释放热量后,开始向外围辐散和沿着台风眼内部下沉,形成台风的垂直环流结构。并不是所有的热带气旋都能够发展为台风,也并不是所有的台风都会影响到陆地。在洋面上发展成为台风的热带气旋,绝大多数都会向高纬度方向移动,在移动过程中有的因为维持其不断加强的热量和动力机制不再持续,减弱后消亡。只有一部分台风在向高纬度移动过程中获得符合持续加强的物理条件才能登陆,严重影响沿海地区居民的正常生活。登陆后的台风由于离开了暖湿的洋面,原来的维持机制不再存在,加上陆地的摩擦力要比海洋上大得多,因此必定走向消亡。台风登陆过程中会产生风暴潮,甚至引发海啸,登陆后伴随着狂风暴雨,在其巨大的能量消耗过程中,具有摧毁一切的力量,每次台风都会给经济社会带来巨大损失。因此,通常人们谈台风色变,畏之如虎。其实,台风在危害人类社会的同时,也在保护人类,台风给人类带来了充沛的淡水资源和适宜生产生活活动的气候条件。据估算,一次不算太大的台风,登陆时可以带来30亿吨的降水,同时还有大量的水汽保留在大气中继续向内陆输送。台风还将从热带海洋上获得的巨大热量向高纬度地区输送,保持世界各地冷热相对均衡。假如没有台风,会加剧内陆地区的干旱气候状况,全球气候就不会是现在的状况。就目前的灾害性天气给人类带来的危害而言,干旱大于暴雨洪涝。二、台风一词的历史沿革台风作为古来有之的一种天气现象,从概念到统一一个名词的叫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王鹏飞先生[1]认为最早文字记载台风的是在大约1500年前,南朝刘宋时期(公元420~479年)的沈怀远在《南越志》中提到,但那时叫飓风。此后的1000多年里,台风的名称除了叫飓风外,还叫颱风、飓母风、(音按俞)风、风痴、母风等。大概到了明末清初,才开始使用颱风这一名称,而飓风的意义就转为寒潮大风或非台风性大风的统称,也就是现在风级表中风速大于12级以上的风。王鹏飞先生的观点通过查《辞源》[2]就很容易得到印证。《辞源》中对飓风的解释是:“发生在海洋上的强烈暴风。《太平御览<九>·南越志》:熙安间多飓风。飓者,具四方之风也……”所谓四方之风就是指台风经过时风向的连续转变。到了唐代,仍然以“飓风”表示台风。如唐李肇《国史补(下)》:“南海八言,海风四面而至,名曰飓风。”唐韩愈诗:“飓起最可畏,訇哮簸陵丘。”在清林谦光的《台湾纪略天时》里:“每在秋令,颱飓时起,土人谓正、二、三、四月起者为飓,五、六、七、八月起者为颱,颱甚于飓,而飓急于颱。”从此颱和飓开始分开使用,并且把台风和飓风发生的时间长短和强弱缓急交代清楚了。《辞源》对颱的进一步解释是:“或以骤发即止者为‘飓’,连数日夜始息者为‘颱’。”《辞海》[3]记载清王士禛《香祖笔记》“飓常骤发,颱则有渐;飓或瞬发倏止,颱则连日夜或数日而止”,故将颱风以外的大风称为飓风。1956年,颱风简化为台风,飓风的“飓”字也由原来的“風”字旁简化成现在的“风”字旁。飓风除了表示12级以上的风力等级外,还可以是发生在大西洋上强热带气旋的称呼,也就是说美国的飓风和中国的台风是指同一类天气系统,发生的地点不同便产生不同的称谓。台风为什么会由飓风改称为颱风,而颱字又是怎么出现的呢?在《古代汉语词典》[4]里没有收录“颱”字,而该书的收词范围是“古代以正统书面语言写作的有代表性的古籍,其中又以先秦两汉的古籍为主。”而《辞源》说:“颱,字书所未载,或为系外来词,或谓系粤语‘大’字之音译。”说明“颱”是后造的字。关于“颱”字的出现的时间,最早见于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台湾诸罗知县季麒光著《风颱说》:“夏至后必有北风,必有颱信”[5]。在清代康熙年间的《台湾府志·风信》也开始使用“颱”字。按照正统书面语言用字一般晚于其产生时间推测,“颱”字应该在明末清初就出现了。关于“颱”字的来历很难确切推究,但归纳起来大概有两类说法:第一类说法是转音说,并且有三种不同说法。第一种说法如《辞海》所言,台风一词是由广东话“大风”演变而来。广东话“台”与“大”发音很接近,广东人将这种风称“大风”,外人误闻为“台风”,为了便于理解,音从台而加風就造出了“颱”字,而后被广泛接受。第二种说法是由闽南话“风筛”演变而来,闽南话中“筛”音风加台而成颱,至今闽南话中有时还将台风称为“风台”。至于为什么闽南人将这种风称作“风筛”,推测可能是为形容台风来时风雨之急(像过筛子一样的风雨)、声音之大(像敲响筛锣一样的隆鸣声)的缘故选用“筛”字。第三种说法是台湾被荷兰人占领期间,荷兰殖民者经常在这里遭遇这种热带风暴,他们就根据公元前8世纪希腊诗人希西奥德(Hesiod)的史诗《神权史(Theogony)》中的人物泰丰(Typhaon)命名这种热带风暴。在《神权史》中,“泰丰”是冥王在地上生出的一个大怪物,他是海上的风暴之父,吹出的气充满了阴湿之气。后来Typhaon一词演变成Typhoon,而“泰丰”也就转译成台风了。第二类说法是源地说,也就是根据台风的来源地赋予其名称。古人并不一定知道台风形成于西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洋面上。由于台湾位于太平洋和南海大部分台风北上的路径要冲,不论西进、北上还是转向的台风,几乎都要影响到台湾,很多台风是穿过台湾海峡进入大陆的。从大陆方向上看,这种风暴是来自台湾,称其为台风就是很自然的事了。由于汉字的表意性,就从台音加風字形成颱字。这一说法的可取之处在于,把飓风改称为颱风在时间上和台湾的始称时间是吻合的。台湾古有岛夷、夷洲、流求之称,南宋时已属福建管辖,元、明设巡检司于澎湖,明万历年间始称台湾。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台湾建省。这与前所述“颱”字的产生、使用时间是吻合的。三、台风名字的由来和演变台风作为一种灾害性天气古来有之,但给每个台风起个名字只是近两百年的事情。最早给台风起名字的时间是在19世纪初。据记载,一些讲西班牙语的加勒比海岛屿居民根据飓风发生的圣历时间命名飓风,如1825年7月26日的飓风就被命名为圣大安娜。另据报道,在19世纪末,一位澳大利亚预报员用他讨厌的政客的名字为台风命名,借此他和他的同事们就可以公开奚落这位政客——某某人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灾难。1941年美国兰登书屋出版了一本畅销书《风暴》,书中的主角是一个袭击美国的风暴,在小说里取名叫玛丽亚。由于小说畅销的缘故,用女孩子名给风暴命名的做法在二战期间流行起来。二战末期,可能是因为海、空军需要,美国于1947年首先确定了以英文字母(除Q,U,X,Y,Z)为字头的少女名给大西洋飓风命名。名字分4组共84个,按组序和字母顺序循环使用。这是世界上最早为台风进行的系统命名。以后由于受到女权主义者的反对,从1979年起,命名表中就变成一半男性一半女性的名字,命名表也由4组变成了6组。给西北太平洋台风系统命名也始于1947年,由当时设在关岛的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现已经迁移到夏威夷)负责统一命名。后经1979年、1989年和1996年数次更换,但仍以人名为主。2000年以前,我国未采用台风的人名命名系统。从1959年开始,我国采用年代加序号的方法为发生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的热带气旋进行系统编号。该方法要求,凡东经180°以西、赤道以北的西太平洋和南海海面上出现的中心平均风力达到8级或以上的热带气旋,按照它每年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如1960年出现的第一个达到编号标准的热带气旋,其编号就是6001,第二个为6002,依此类推。1962年出现的热带气旋则被顺序编成6201、6202……1989年1月1日起,我国按照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对热带气旋新划分的等级规定,对编号标准进行了调整。热带气旋从达到热带风暴强度(8~9级)时开始对其编号,其方法仍然是年代加序号的办法。如1990年出现的第一个达到编号标准的热带风暴,其编号就是9001号热带风暴,如果这个热带风暴进一步加强达到强热带风暴(风力10~11级)的标准,就叫9001号强热带风暴,再进一步加强达到台风标准(风力12级或以上),就叫9001号台风。如果热带风暴没能达到台风标准就消亡了,则该风暴只有热带风暴编号而无台风编号,下一个台风将使用下一个热带风暴的编号,则该年度台风编号将出现不连续的跳序现象,这种编号方法一直使用到1999年底。2001年1月1日起,开始使用新的台风命名表。四、现行台风名字的命名规则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气象部门深感不同国家和地区使用各自的台风命名规则,给国际交流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使用世界通用性的台风名字成为一种强烈的愿望。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中国香港召开的联合国亚太经社和世界气象组织(ESCAP/WMO)台风委员会(以下简称台风委员会)第30届会议决定,就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名字的建议展开研究,并指派台风研究协调小组(TRCG)研究执行的细节。因台风委员会各成员的文化、语言、宗教信仰不同,对台风名字的含义、发音等都很敏感,TRCG首先制定了台风的命名原则,主要如下:①每个名字最长不超过9个字母;②容易发音;③在成员国或地区语言中没有不好的意义;④不会给各成员带来任何困难;⑤不是商业机构的名字;⑥所选取的名字要得到全体成员的认可。根据上述原则,由14个成员各提供10个名字构成热带气旋命名表。表中分成5列共140个名字,可循环使用,见表1。我国大陆地区提供的10个名字以传说中的神灵为主,如龙王、海神、风神、电母等,也有花鸟名称,如杜鹃、海燕等。香港地区提供的10个名字以人名、地名为主,澳门地区则以动物、植物名称为主。注:表1是2000年的命名表在使用过程中,经过2000年、2003年和2005年3次变更部分名字后,于2006年1月1日生效的新表。有下划线的名字表示是经过变更后的新名字。1998年12月1日至7日在菲律宾马尼拉召开的台风委员会第31届会议上,通过了TRCG提出的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方案,决定新的热带气旋命名方案从2000年1月1日开始执行。热带气旋命名表将用于通过国际媒体以及向国际航空和航海界发布的预报、警报和公报中,也供各成员用当地语言发布热带气旋警报时使用。为避免一名多译造成的不必要的混乱,中国中央气象台和香港天文台、中国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台经过协商,确定了一套统一的中文译名。从2000年1月1日起,中央气象台发布热带气旋警报时,除继续使用热带气旋编号外,还将使用热带气旋名字,而媒体则直接使用台风名字向公众报道。需要注意的是,表1不是台风委员会第31届会议通过的原命名表。原命名表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按照台风的命名原则,如果由于台风名称可能会不符合有些国家和民族的习俗,在国际社会上引起争议,或者因某个台风造成了重大灾害,变得十分“知名”,那么只要有一个台风委员会的成员在台风年会上提出并获得通过,该台风名称将永久性从表1中删除,然后在第二年的台风年会上决定使用新的名字替换被删除的名字。自2000年1月1日到2006年1月1日,被变更或替换的热带气旋名称有16个。分别是:(1)2000年在中国澳门召开的台风委员会第33届会议上决定更改6个热带气旋名字,于2002年1月1日起生效。(2)2003年在马来西亚召开的台风委员会第36届会议上决定替换了4个热带气旋名字,新的热带气旋命名表从2004年1月1日起生效。(3)2004年召开的台风委员会第37届会议上批准将“云娜”、“苏特”、“鸣蝉”和“凤仙”等4个名字从命名序列中删除。(4)2005年召开的台风委员会第38届会议上决定更新6个热带气旋名称,包括第37届会议上决定删除的4个名字。新的热带气旋命名表从2006年1月1日起生效。5年里经过3次替换的台风名字见表2。 ① 王鹏飞先生说:“福建人称台风为‘风’,‘’音贝,颠簸的意思。”其实,是飓的异体字,既然是异体字音应同飓。——作者注”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术语》2000,2(1):30-31
根据1998年12月1日至7日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的台风委员会*第31届会议的决定,从2000年1月1日起,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将采用新的统一的命名方法(见下表).热带气旋的英文命名和国际编号是由东京台风中心负责确定的.为避免相应的汉语名称产生"一名多译"的现象,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混乱,我国中央气象台和香港天文台、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台经过协商,确定了一套统一的中文译名.今后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等在发布热带气旋预报、警报时,除按原规定使用的国内编号外,还使用这套中文命名.  相似文献   

5.
天气预报天天在电视荧屏上与观众见面,成为广大群众极为关心的节目,深受好评。为了方便大众收看天气预报节目,更好地为公众服务,气象部门制定了“公众气象服务天气符号暂行标准(试行)”,作为全国统一的气象服务常用的天气符号已在使用。如图1所示:这些天气符号的含义是:晴 天空云量不足3成。多云 天空云量占3~8成。阴 天空云量占9成或以上。雾 近地面空中浮游大量微小的水滴或冰晶,水平能见度下降到1公里以内。小雨 日降雨量不足10毫米。中雨 日降雨量10.0~24.9毫米。大雨 降雨量25.0~49.9毫米。暴雨 日降雨量达到或超过50.0毫米。雷阵雨 忽下忽停并伴有电闪雷鸣的阵性降水。冰雹 小雹核随着积雨云中激烈的垂直运动,反复上升—凝结—下降—融化,成长为透明层和不透明层相间的小冰块(一般有4~5层)降落。冻雨 雨滴冻结在低于0℃的物体表面和地面上的现象。又称雨凇。由雾滴冻结的,称雾凇。雨夹雪 当近地面气温略高于0℃,湿雪,或雨和雪同时下降。小雪 日降雪量(融化成水)不足2.5毫米。中雪 日降雪量2.5~4.9毫米。大雪 日降雪量达到或超过5.0毫米。霜冻 温度低于0℃的地面和物体表面上有水汽凝结成白色结晶的称白霜;水汽含量少没结霜时称黑霜。白霜与黑霜对农作物都有冻害,统称霜冻。风力 用风级表示风的强度。大风用风矢表示。风矢由风矢杆和风速羽组成。6级风 7级风 8~12级风风矢杆 指出风的来向,有8个方位。图1 公众气象服务天气符号暂行标准(试行)风速羽 由3、4个短划和三角分别表示大风的风力。风速羽垂直在风矢杆末端右侧(北半球)。图2为风向与风速的表示方法。台风和热带风暴 在热带洋面上生成发展的低气压系统称为热带气旋。国际上以其中心附近的最大风力来确定强度并进行分类:12级及以上的称为台风10~11级的是强热带风暴8~9级的是热带风暴小于8级的是热带低压低压槽和高压脊 呈波动状的高空西风气流上,波谷对应着低压槽,槽前暖湿空气活跃,多雨雪天气,槽后冷空气控制,多大风降温天气;波峰与高压脊对应,天空晴朗。如图3所示:冷锋和暖锋 冷锋即冷空气的前锋,在冷、暖气团交界处,冷空气向暖空气推进。冷锋上多风雨激烈的天气,锋后多大风降温天气;反之为暖锋,锋上多阴雨天气,锋后转多云和晴天,气温回升。如图4所示:图2 风向与风速的表示方法图3 低压槽和高压脊图4 冷锋和暖锋  相似文献   

6.
1988年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下简称“全国名词委”)出版公布了《大气科学名词》,共收词1150条,给予汉语订名,英文配名,个别的还加以注释,这对改变大气科学名词术语混乱及译名多种多样等状态起了重要作用,使之有所依循,受到广大气象科技人员的欢迎。第一批大气科学名词收词千余条,属基本名词。因大气科学发展较快,新名词术语不断涌现,在实际应用中深感不足,因而迫切需要进一步收集审定。从1989年起,开始了第二批收集审定的工作。此时全国名词委也提出了新任务,要求将扩大收词与名词释义同时进行,因大气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下简称“大气名词委”),此事进行得较早,被全国名词委指定为名词释义的“试点”单位。我们接受这一任务后,就将增补大气科学名词条目与释义工作结合进行,整个工作历时5年,于1994年底将两批名词共1873条连同它们的释义全部完稿,提交全国名词委审定并出版公布。对于名词释义工作,起初有过争论,有种意见认为没有必要,认为搞专业工作的人都懂,加释义是多此一举。经过全国名词委的指导和大气名词委深入讨论,对名词释义工作有了统一的认识。以往对同一名词订名,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如“中层大气”(middle atmosphere)指的是10-100km的大气,这是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而另一种理解则为大气所分五层的中间一层50-85km(中间层,mesosphere)的大气。现在我们将前者订名“中层”、后者订名“中间层”,但一些书中仍有混淆。再如“气象观测”与“天气观测”,这两个名词术语,如果望文生义,也常常会混淆。严格地说“天气观测”指的是“为提供天气分析与预报所需的气象情报,在天气观测时间进行的气象观测”,所以“天气观测”是特定条件下的“气象观测”。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由此看来,要保证名词订名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一定要加以释义,一词一义,不会混淆,不会望文生义。一、名词增补和释义工作分如下几个步骤1.确定增补的名词条目将大气科学分成大气、大气探测、大气物理、大气化学、动力气象、天气学、气候学、应用气象学等八个部分按委员划分的学科组分头增补条目,然后再大会审定通过,主要是掌握收词的标准及平衡各部分的收词层次,以免有的分支学科收到“儿子辈”,有的收到“重孙子”辈,这样在层次上失去平衡。最后确定在第一批公布名词的基础上增补了约720条(大致平衡收到第三层),总计达1873条。2.大会讨论名词释义工作我们根据全国名词委的要求,提出了名词定义应该用最简练的文字,准确、清楚地说明名词所反映对象的本质特征。某些名词,为更清楚起见,可适当加以辅助说明。总之,名词释义一定要注意科学性和简明性。要避免同语反复、外延定义、循环定义、定义项与被定义项内涵不等等常见毛病,但在释文中可以使用已有定义的名词,我们初步规定绝大多数名词的释义可以采取在30字之内的一句话的定义方式。如“大气探测”的释义为“借助多种仪器与装备,对大气物理和化学特性进行的直接的或间接的探测”,上述“天气观测”的释义就使用了“天气观测时间”和“气象观测”两个已定义的名词。这一过程相当重要,开头统一了思想,讨论了样条,可以避免走冤枉路。3.分组撰写、分组审查我们将大气名词委的委员根据本人的专业特长按上述所列的几个部分分成若干小组,分头撰写定义、小组自行组织讨论和审查(可根据需要,邀请有关非大气名词委的专家参加),要求绝大多数问题在小组讨论中解决,然后将小组的定稿及疑难问题提交大会讨论。4.大会审定会前将待审稿分发各委员通读并指定各自专审的部分,要保证同一部分须有几名委员专审以及全部条目都无一遗漏地经过专审。大会侧重讨论和审定各小组提出的疑难问题以及各委员专审时发现的问题。当然,以上四个过程并不能截然分开,它们往往是反复交叉进行的。比如,在撰写定义时对原审定的条目又进行了修改(有些是定义重复的,有些是层次太低的,有些按定义来说订名又不确切的);在审定条目时又有必要回顾名词释义的要求和规定,检查释义是否准确、简洁;小组讨论、大会审定也不是一次完成而是多次穿插进行。总之,经过前后两届大气名词委各位委员、顾问和气象界许多专家的共同努力,于1994年8月完成了大气科学名词释义稿的审定,报送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谢义炳、陶诗言、程纯枢、黄士松诸位先生受全国名词委的委托,对上报的释义稿又进行了复审。在审定过程中,由于前期工作充分,绝大多数名词定义易于通过,但有些名词的定义则反复讨论了多次,最后才达到基本一致的意见。有些看似人人都理解的名词,要给出准确简洁的释义却很不易。如“大气科学”和“气象学”、“大气探测”和“气象观测”,在内涵和主从层次上意见不一:有的认为“大气科学”应包含“气象学”,有的则认为两者是一回事;有的认为“大气探测”中较基本和原始的一部分是“气象观测”,有的则认为“气象观测”中包括了“大气探测”的内容。经过反复讨论,最后从学科发展的角度上取得了一致,给出“大气科学”的全面定义,而在“气象学”的定义中加上“20世纪60年代气象学已发展成大气科学”的说明,对“气象观测”的定义,则加上“随着观测技术的发展和观测对象、项目的扩充,近些年来气象观测已逐步发展为大气探测”。再就是,对某些常见而意义相近的条目作了严格界定。例如,近年来,气候变化引起大众广泛注意,而有关这方面的近义名词术语很多,学术界也经常混淆不清,如“气候变化”(climatic change),“气候变迁”(climatic variation),“气候振荡”(climatic oscillation),“气候振动”(climatic fluctuation),“气候演变”(climatic revolution)等,我们参阅了世界气象组织1992年出版的《国际气象词典》,对这些术语经讨论后给出明确的定义,并配以合适的英文名词,这些对今后这方面的科研工作与学术交流无疑是十分有益的。二、工作体会1.认识名词工作的重要性正如全国名词委主任、已故著名科学家钱三强院士所说:“统一科技名词术语,对科学知识的传播、新学科的开拓、新理论的建立、国内外科技交流、学科和行业之间的沟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和生产技术的发展,科技图书文献的编纂、出版和检索,科技情报的传递等方面,都是不可缺少的。”在整个大气名词委的活动中,始终贯穿着对名词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大家认识到,名词虽小(几个字的订名),但事关重大,决不能掉以轻心。此项工作比较繁琐,需要大家反复研讨,仔细琢磨。由于统一了认识,全体委员能够把这项任务当做关系到千秋万代的大事来做,从而保证了任务的顺利完成。对于极个别目前还达不到统一意见的名词,为慎重计,暂不硬行订名释义收入。2.名词订名要注意科学性、系统性和通俗性科学性主要指订名准确,如以往一再讲的“激光”一词就订得很好(但近来受港台影响,一些通俗场所受到“镭射”一词的冲击),大气科学中对nowcasting一词的订名“临近预报”也较成功,当此词刚出现时,国内译名很多,如“现场预报”、“即时预报”、“现时预报”、“短时预报”等,经大气名词委讨论后认为用“临近预报”比较科学、贴切,经订名后,现已在大气科学界传开,得到公认。系统性指要让人有规律可循,如大气中的“对流层”、“对流层顶”、“平流层”、“平流层顶”、“中间层”、“中间层顶”等。通俗性也是很重要的,关系到易于传播和被人接受。要注意订名尽量不用生僻字、易于上口,还要“约定俗成”,有些名词已经在群众中流传开了,虽不太确切,但也说得通,这种情况要尽量考虑“从俗”(如“熊猫”与“猫熊”之争)。在大气科学名词的订名中,对“气溶胶”一词的订名争论很久,最后考虑此词已渐渐在群众中传播开了,故仍维持不变。3.订名工作要注意与国际接轨在工作中,我们注意了学科的进展和收集新词,参考了世界气象组织编写的《国际气象词典》(1992年版,收词3700条,附有定义),在订名和释义过程中,充分吸取了这本书中的合理部分,尽量与国际接轨,以便于今后学术交流。与此同时,也参考了台湾地区的《气象学名词》(1982年审定版),为今后海峡两岸的名词对照和统一奠定基础。与国际接轨的一个例子是“热带气旋”(tropical depression),“热带风暴”(tropical storm),“强热带风暴”(severe tropical storm)以及“台风”(typhoon),这4个名词均按国际规定修改了订名和定义,取消了原来的“强台风”,增加了“强热带风暴”。4.采取切实措施,促进名词使用规范化已审定公布的名词要在科研、教育、业务等方面流通,需要一个过程。为了促进早日规范化,我们尽量利用自己的优势,把住气象出版工作这一关。在编辑、审稿过程中,首先注意推广使用已审定公布的名词,改正不规范的名词。在出版物之中,尤其注意教材编辑出版中的名词规范化问题,因为教材涉及广大学生,一经形成习惯,根深蒂固,很难更改,这一关把牢了,功莫大焉!如“厄尔尼诺”(El Nio)一词,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基本上达到统一,尽管偶尔在其它报刊上还发现有厄·尼诺、爱尔尼诺之类。这些已超出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希望全国名词委采取积极措施。附带提及,关于中国人名、地名的英文配名问题,目前五花八门,使我们无所适从,亟待规范化!如同一种报刊上Yellow River与Huanghe River,Tibet与Xizang并存,混乱已极。总之,大气名词委在全国名词委的领导和具体指导下,作为名词释义的先行单位做了一些工作。在五年的实际工作上,有以上一些肤浅体会,也说不上经验。现在总结起来,其间也走过弯路,还有不少不足的地方。抛砖引玉,敬请各位指正。  相似文献   

7.
拜读了《科技术语研究》2000年第1期林元章、王仁、王国祯和余永年诸位先生写的关于中国人姓名拉丁字母译写的文章后,颇有感触。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以及国人对外交往日益增多,中国人姓名拉丁字母译写不规范的问题势必在广大的知识界和各种传播媒体中变得越来越严重。我想就此发表点个人的粗浅见解和建议。一、中国人姓名译写历史的回顾谈到中国人姓名拉丁字母译写规范化问题,有必要回顾一下历史。众所周知,从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无论是中国还是国外的出版物(主要指英文)对中国人名、地名的译写大多沿用英国人威妥玛式等译写法。人名如:Ch'en Tu-hsiu(陈独秀)、Li Ta-chao(李大钊)、Mao Tse-tung(毛泽东)。地名如:Peking(北京)、Shang-hai(上海)、Kuan-chou(广州)、Shan-hai-kuan(山海关)等等。但因该译写法既不准确,也不合理,我国一些有识之士和专家建议打破旧框框,建立了本国的拉丁字母译写法。我想,我们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语言文字不单是交际工具,或多或少还体现着一个国家的尊严、民族的感情和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二、旧框框已打破,新规定需遵守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及有关部门在这方面制定了一系列规定。(1)1958年2月11日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发布《汉语拼音方案》;(2)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1974年5月发布《中国人名汉语拼音拼写法》;(3)国务院1978年9月批转文字改革委员会、外交部、国家测绘总局、地名委员会(现为全国地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关于改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我国人名地名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的报告》;(4)外交部1978年12月通报各国驻华外交代表机构:从1979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外交文件译文将改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中国人名地名罗马字母拼写法的规范;1979年6月15日联合国秘书处发布《关于采用“汉语拼音”的通知》,将“汉语拼音”的新拼法作为在各种拉丁字母文字中转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名和地名的标准;1982年8月,国际标准化组织通过决议,采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在文献工作中拼写有关中国的专门名词和其他词语的国际标准。上述法规、规定和标准对中国人姓名拉丁字母译写是无庸置疑的,也是无可争议的。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就必须遵守上述法规、规定和标准。应当指出,上述法规、规定和标准在实际操作中,既切合实际,也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新规定未出台前,切不可各行其是,自立标准。自立标准就是自乱标准,其结果只能是越来越令人头痛的混乱。如国外新闻媒介在报道我国领导人时,其读写顺序完全与我们一样,为何在国内某些传播媒体就难以行得通?原因很简单,是自乱了标准。三、汉语拼音与欧洲诸语言的关系中国人名地名拉丁字母译写在欧洲诸语言中到底适合不适合?这是个很大的命题,因囿于笔者的各语言文字水平,没有能力来论述它,只想根据多年从事专名(人名、地名、机构、飞机、武器、舰船、报刊等)翻译的经验试述一二。《汉语拼音方案》采用拉丁字母(又称罗马字母),并附加符号表示声调,是帮助人们学习汉字和推广普通话的工具。拉丁字母是世界上最广泛应用的字母文字体系。欧洲诸语言都有其不同的语法结构,但有一个共同点,基本属于拼音文字,从这一点说,汉语拼音在欧洲诸语言中读写基本没有大问题,但有一些个别例外,需要加以改进和进一步完善。四、意见与建议自上个世纪末以来,中国人姓名拉丁字母译写法已被西方一些国家和国际机构普遍接受,仅拿手头常用的几本工具书为例,如:英国出版的WHITAKERS ALMANAC(《惠特克年鉴》,该年鉴现在已经出到第134版),美国出版的POLITICAL HANDBOOK OF THE WORLD(《世界政治手册》,该手册自1927年出版至今)和英国出版的THE INTERNATIONAL WHO'S WHO(《国际人物》,该书现在已经出到第65版),在中国人物的条目中采用的都是拉丁字母汉语拼音,前两本的书写格式为Jiang Zemin(江泽民),后一本只不过将其全部换为大写。既然我国领导人姓名的汉语拼音已被接受,那么在国内应该是没有问题的。由此可见,另行采用这样或那样的译写法或书写格式,统统没有必要。有的意见认为,中国人姓氏前置时,其后打个逗号或全部大写,前一种做法主要是为了便于检索,后一种做法主要是表示姓氏,这两种书写格式在行文中都是难以被接受的。笔者认为,只要我们长期不懈地坚持,西方人难以判断中国人姓氏的问题是可以逐步得到解决的。中国人姓名缩写时,应取其声母(含卷舌音zh、ch、sh),零声母应取其首字母,其书写格式为“Jiang Z.M.”。这样做未必合乎欧洲诸语言的文法,但作为一种变通的标准,我看还是可行的。《关于改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我国人名地名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的报告》中规定,“一些常见的著名历史人物的姓名,原来有惯用的(如孔夫子、孙逸仙等),可以不改,必要时也可以改用新拼法,后面括注惯用拼法”。这一规定应该有个时间限定,以便于实际操作,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和经济损失。建议有关方面组织人力编撰一本中国地名人名常用字发音字典,供世界各国读者使用,以便更好地与国际接轨。为了便于西方人读中国人姓名,应注明汉语拼音声母中的j、q、x、zh、ch、sh、r如何发音,采取何种音标注音,这倒是个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本人不揣冒昧,提出上述管见,仅供参考。* 陈有明研究员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外国自然科学家译名协调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8.
2006年3月29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召开了2006年度常委会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全国科技名词委主任路甬祥,副主任程津培、于永湛、赵沁平、刘青,常委陈运泰、李济生、陆汝钤、王永炎、张焕乔、张礼和、张晓林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潘书祥、王延中、周文能、孙公民、沈华、赵洪等近20人出席了会议。会议首先听取了全国科技名词委专职副主任刘青同志关于“全国科技名词委2005年的工作总结和2006年的工作计划要点”的汇报。2005年工作情况:2005年全国科技名词委在以路甬祥主任为首的常委会领导下,依靠广大专家学者和专职工作队伍的共同努力,很好地完成了全国委员会换届、纪念全国科技名词委成立20周年和科技名词审定及公布出版等项任务,各项工作均取得良好成绩。1.全国委员会的换届及20周年纪念工作,在常委会领导下圆满完成。2.科技名词审定、公布和出版工作。(1)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科技名词体系,共开展了22个学科的科技名词审定工作,其中有5个学科完成了全部审定任务,其他分委员会也都按计划完成了当年任务。(2)按计划出版了《航天科学技术名词》等5本名词书;此外还组织了已公布名词大合订本的统版和协调工作,出版了所有已公布名词的光碟。(3)拓展了新的学科领域的名词审定工作,先后成立了材料科学、计量学以及第二届医学名词审定委员会。3.两岸科技名词对照统一工作。开展了化工、经济贸易、遗传学等14个学科两岸科技名词对照统一工作。4.开展难点词和新词的规范工作。(1)组织专家对一些社会关心的用词用语进行了讨论,如“生态环境建设”、“分子量”、“原子量”等,讨论非常深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2)根据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颁布的第111号元素名称和元素符号,全国科技名词委在广泛征求有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第111号元素的中文定名草案,并于2006年1月组织化学、物理学、语言学界专家召开了第111号元素中文定名研讨会,会议达成了完全一致的意见,通过了此定名方案。5.术语学研究和交流工作。根据“中国术语学建设研讨会”会议精神,积极地在术语学研究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得到了国内更多专家学者的重视和参与。6.期刊工作取得较大发展和进步。从2005年起,《科技术语研究》期刊增加了出版内容,配合科技名词委重点工作,宣传科技名词委成立20年所取得的工作成就和工作方针,及时跟踪报道科技名词委的重要活动,同国家语言监测与研究中心、北京语言大学应用语言学研究所联合发布了《2005年十大科技焦点名词》。此外,期刊在印刷、装帧方面的水平有所提高。7.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科技名词工作。积极支持新疆、内蒙古等少数民族地区的科技名词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和技术问题。2006年工作计划要点:2006年整体工作思路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围绕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积极开展审定科技名词主体工作,把握住新的机遇和新的工作增长点,突出机制创新、知识创新和工作创新,使各项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1.继续开展好科技名词审定公布工作。现已开展审定工作的有化学、语言学等17个学科,2006年在稳步开展上述学科工作的基础上,新启动环境科学、林学、冶金、社会学等16个学科。根据上述计划开展审定工作的学科共计33个。其中将完成资源科学等一些学科的审定及公布出版工作。2.继续开展两岸科技名词对照统一工作。2006年安排经济贸易、天文学等17个学科,继续开展两岸科技名词对照统一工作。3.开展好科技新词和专项名词的发布试用工作。新词工作要紧跟科技、经济发展形势,并紧密结合国内外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动态,更多地关注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重点发布社会各界所关心的科技新词。对过去已发布试用的新词,在收集反馈意见的基础上,及时组织专家进行审定、正式公布。4.进一步加强宣传推广工作。在全国科技名词委成立20周年纪念活动的基础上,加强宣传工作,扩大与新闻媒体的合作,扩大科技名词委的社会影响,深入开展科技名词应用推广工作。5.继续开展好术语学研究,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活动。2006年要进一步开展术语学研究工作,继续保持与国内外术语学界和相关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共同研讨术语学理论和应用方面的课题,并要有针对性地落实“中国术语学建设研讨会”上提出的工作任务。6.继续办好刊物,使之成为科技名词工作和术语学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7.加强术语数据库和网站建设。2006年要进一步增强网站的科技名词查询功能,扩大科技名词委网站在读者中的影响;逐步增强网络化技术在审定工作中的作用,探索网络化审定工作的可行性。此外,还将实施多语种术语库的建设工作,逐步建立起多语种的全国科技名词委数据库。8.继续支持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科技名词审定工作。2006年将积极、主动地为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提供人力、技术资源方面的无偿援助,使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在“科技兴边”中发挥好应有的作用。参加会议的各位代表认真审议了工作报告。各位代表在发言中从不同的侧面论述了科技名词工作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肯定了全国科技名词委过去一年的工作,并对2006年的工作计划提出一些很好的建议。参加会议的部委领导还表示要从各个方面大力支持全国科技名词委的工作,共同完成好我国的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路甬祥主任在听取汇报和会议代表审议意见后发表了重要讲话。他重点指出,2006年初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标志着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中央提出的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对全国科技名词委的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科技名词工作不仅具备科学性的特点,同时又体现了很强的社会性,因而我们的工作要始终放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大局、科技文化大局以及建设和谐社会大局中进行战略定位,把它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加以认真规划、抓紧抓好。路甬祥主任在谈到海峡两岸科技名词对照统一工作时指出:两岸科技名词工作是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不仅我国大陆要求名词统一,台港澳地区的名词也需要统一,这项工作的重点就是开展交流、推动统一。无论台湾地区的政治形势发生什么变化,我们都要积极推进、毫不动摇,为祖国统一大业作出历史性的贡献。路甬祥主任在对科技名词工作的其他各项任务进一步提出了明确要求后,再次强调,随着我国经济、科技实力的不断发展,科技名词工作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全国科技名词委承担着重要的历史责任。为此,我们要扎扎实实做好这项基础工作,使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为支撑科技发展、传承中华文化和促进社会进步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邮政通信行业具有悠久的历史。从击鼓传声、烽火报信到现代化邮政通信,经过了几千年漫长的岁月。随着近代邮政通信的迅速发展,邮政通信的内部处理程序变得越来越复杂,邮政开办的新业务和应用的新技术也越来越多,邮政专用词汇在扩充、变化。据初步统计,仅邮政营业部门应用的术语就上千条。加之我国幅员辽阔,地区语言差异很大,以至邮政通信方面的术语繁杂、混乱。为了对邮政通信实行统一、科学的管理,同世界各国同行进行广泛的业务往来和技术交流,必须尽快解决邮政通信术语的规范化、标准化问题。一、我国邮政术语的现状1.术语的称谓与概念混乱大体有四种情况:(1)术语不能正确表述概念。这类术语在使用当中已形成习惯称谓,但仔细推敲其含义,则发现术语的称谓与所要表述的概念相去甚远。例如:“航空通运局”所要表述的概念应是通达航空邮路的市邮政(电)局。而从此称谓上是无法理解的。因此,该术语改为“航空邮件通达局”较适宜。又如:“邮件运递时限”所要表述的是邮件从收寄到投递全过程的时限。而从称谓上则可理解为邮件运输和投递的时限,引起误解。因此,该术语改为“邮件全程时限”较合适。(2)一个术语同时表示几种不同的概念。例如:“掉袋”既指从容器、车辆、设备上散落下来的邮件总包,又指作业过程中从邮政专用推式悬挂机夹钳小车上脱落的邮件总包,还指从夹钳小车上脱落的空邮袋。又如:“散件”既指由寄件人交寄的未经任何封装处理的邮件,又指经邮局处理后不封装在邮袋内外走的邮件。还有“袋、套、捆”,“邮袋”,“投递点”等许多术语都同时表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概念。这类术语违反了在一个专业范围内一个术语只能表述一种概念的原则,在使用当时经常造成误解,甚至引起混乱。(3)同一概念使用不同的术语例如:包裹与邮包,邮车站、邮车总站、邮政汽车运输站,信筒与邮筒,经转局与转口局等。(4)无论从概念上或称谓上都较混乱。该类术语在邮政通信中最常见、最常用,因而影响也最大。例如:“出口”、“转口”和“进口”这三个术语是邮政通信生产中最重要的术语之一,仅以“进口”为例,首先在概念上是不清楚的。“进口”既可理解为所有进入邮件分拣中心的邮件又可理解为仅是外地局发至本局后落地的邮件;同时,也可理解为除落地邮件外还有本埠邮件。其次是在称谓上既可指进口邮件,又可指进口邮件总包。“出口”、“转口”两术语情况亦如此。仅这三个术语,在邮政业务量统计上就引起相当程度的混乱。各省、市局所统计的数字没有统一的根据。而邮政业务量是进行邮政规划、设计、设备配置、制定某些规章制度的主要依据。诸如此类的术语还有:函件、快件、挂号邮件等。2.邮政体制的改革引起了术语的变化这类术语是指直接因为邮政体制的改革而引出、淘汰或者概念、称谓发生变化的术语。例如随着邮区的划分,中心局体制的实行,引出了“邮区”、“邮政编码”、“邮区中心局”等术语。原来的邮政枢纽、枢纽局、分拣中心、分拣中心局等术语将被逐渐淘汰或赋予新的定义。又如,随着邮政业务制度的改革,给据邮件的内部处理程序势必发生变化;邮路的重新划分、包裹体制的改革等都必然涉及到相关术语的称谓及其概念的变化。3.伴随着邮政新技术应用及新业务的开辟产生了一批新术语例如:“电子邮政”、“电子信函”、“特快专递业务”、“高速信函分拣机”、“邮政集装箱倾翻装置”等。二、我国邮政术语的标准化工作1.邮政术语标准化工作的现状我国邮政术语的标准化工作起步较其它行业要晚。在国家技术监督局已公布的五百多个术语标准中,邮政术语标准只有两个:“GB10756-89常用邮政设备名词术语”和“GB10757-89邮政通信网术语”。而这两个术语标准仅仅涉及到邮政行业术语中的一小部分。目前正在制订的邮政术语标准只有一个:“邮政业务术语函件部分”。预计近几年内不会有较大发展。目前还未公布有关邮政通信的国际术语标准,正式成为国家标准的只有苏联国家标准“TOCT 16408-80邮政通信术语及定义(Postal communication Terms and definitions)”。另外,美国曾于七十年代出过(非正式)“邮政术语词典(Glossary of Postal Terms)”;日本、台湾地区等也出版过类似词汇汇编。值得注意的是,自五十年代起,万国邮政联盟开始编撰邮政词汇汇编,并且原则上5年修订一次。该书以法文为主,附有德、英、阿拉伯、中、西班牙、葡萄牙、俄文七种译文,其大部分为术语词条,一部分有法文注释。万国邮政联盟出版物虽然不具有国际标准那样的效力,但它在邮政界是各国都承认的较为权威的著作,是邮政术语标准化的主要依据之一。在我国邮政术语标准化工作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没有统一规划,没有进行过系统研究。这给邮政术语标准化工作带来的主要影响有:(1)在提出术语标准项目时只从某一局部或某一角度去考虑问题,忽略了该术语标准体系在整个邮政行业术语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至于提出的项目名称不合适,概念不清楚,使具体标准制订者无从下手。(2)由于无邮政术语概念体系表可查,在具体制订术语标准时很难确定该标准的收词范围;使仅有的两个邮政术语标准在术语选择上出现重复、概念混乱的现象。(3)制订每一个邮政术语标准时都要自行粗略设计邮政术语概念体系表。既形成重复劳动,又因为各自侧重面不同而造成概念上混乱。2.对我国邮政术语标准化工作的建议(1)确立邮政术语的概念体系是邮政术语标准化中首要的问题。只有对整个邮政术语概念体系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提出概念体系表,才能正确指导邮政术语标准的制订。鉴于目前我国邮政术语标准化的情况,应迅速制订邮政术语的概念体系表,并作出规划。(2)近年来,由于邮政通信事业的迅速发展,科学管理水平的提高,一些术语急需明确概念、统一称谓。所以应首先选择这样的术语体系,将其作为重点优先制订标准。(3)为了提高邮政术语标准的水平,应从现在起就着手培养既懂邮政业务,标准制订,又掌握一定术语学理论知识的邮政术语专业人员,为邮政行业的术语标准化打下基础。应当看到,邮政通信术语的标准化工作是复杂、细致和艰巨的。我们热切希望能尽快成立邮政通信名词审定委员会,开始从术语学角度对邮政行业术语进行审订,推进我国邮政通信术语的标准化。  相似文献   

10.
大气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从1985年成立以来,已审定了第一批大气科学名词(八类,1150条),并已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于1988年审批和公布,第二批大气科学名词(约1100条)也已初步审定。但为了更好地审定、也为了更准确地使用大气科学名词,我们要对第一、二批大气科学名词进行全面释义工作,所以第二批名词的审定、公布尚需延缓到释义工作结束之后。已审定的2000余条术语,是大气科学的基本名词,主要包括中文定名和英文配名两部分内容。为了妥善解决历史上定名杂、乱、繁的问题,我们制定了“科学涵义要准确、定名要符合汉语习惯、表达要通俗易懂、使用要照顾专业特点”的定名四原则,以便达到一定程度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后来,在实际工作中又扩展到十六条。这些原则在定名过程中无疑地已起到了一定的指导性作用。本会审定的术语,一律配有英文名,以便国际交流。为了使英文配名工作进展顺利,我们又确定了“先定名,后配名”的原则,也就是说,先确定中文名,按其定义,再配以相应的英文。为了使配名便于推广使用,配名与中文定名一样,也需要有一定程度的规范化、标准化,特别在以人名、地名作为名词的一部分时更是如此。这一部分一般采用音译法,但对地名已有通用的意译名词也不能完全排除,例如南海台风,我们配的是South China Sea typhoon,而不是South Sea typhoon.我们的工作虽然有了一些进展,但距离术语标准化要求相差甚远。大家知道,术语是表示概念的语言符号。从已审定的大气科学名词来看,其中缺少的正是“表示概念的语言”,也就是说,我们没有用文字给出明确的定义。现在正准备补上这一课。下面,我们谈谈对释义工作的初步认识和打算。在大气科学名词术语中,确实存在着一些同名异义、同义异名、名实不符、自相矛盾的现象。通过审定,虽然统一了,但由于没有给出定义,现在的统一,很难说是真正的统一。事实上,即使经过审定的名词,各自的理解也不完全一致。在委员会审议中,意见分歧,难以统一的,往往是些概念不清、标准不一的名词。例如“acronomy”一词,几经审议仍众说不一,有的主张定“高层大气学”,有的主张定“高空大气物理化学”,有的则主张定“中层大气物理化学”。在最后一次审定会上,我们从三本字典中引出这个词的原定义,并根据高层、高空和中层所规定的标准很快统一了认识,把这个词定名为高空大气学,又如nowcasting一词是七十年代从国外引进的,审定这个词时,气象界共有五种译法即“超短期预报”,“甚短期预报”,“短时预报”,“现时预报”和“临近预报”,各执一词很难统一,最后我们从这个词的原定义和国际气象组织中一个委员会给它的预报时限的定义是0-2小时的监测预报,决定采用“临近预报”最符合原来的定义。我们认为如果对名词的理解有分歧,就不能有效地审定名词。一旦有了定义,审定起来就比较容易,就能很快地“名符其义”。此外,有些同名异义的名词术语,只能在不同范围内下定义,理解才会一致,审定也较方便。例如“空气质量”一词,在普通气象学中定义为空气数量的多少,在污染气象学中则定义为空气品质的好坏。又如“飓风”一词就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大西洋发展到四风力达到蒲福风级12级的热带气旋;一是指风速达到蒲福风级12级的大风。因此,名词释义极为重要,它既是统一定名的依据,又是推广使用的依据。要坚持在定义的基础上统一定名,这就是我们的体会。下定义并非易事,除了要遵守下定义的基本原则之外,还要逐字推敲,力求内容准确,文字简练。例如“大气科学”有两种写法:定义1:研究大气的一门科学;定义2:研究大气的各种现象及其演变规律的一门学科。定义1文字简练,但定义项就是被定义项简单组合,不起到组合成复合词的作用,违背了下定义的基本原则;而定义2既符合定义原则,文字也较简练。遵照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的意见,我们对大气科学名词的释义工作做如下安排:一、释义的基本原则1.对各术语只要求给出内涵定义,可不必写出外延涵义,但由两个(以上)基本词组成且涵义有所扩展的复合词,不能全用基本词来下定义,如“天气学”不能定义为“研究天气的学科”,而应定义为例如:研究大气中各种天气现象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如何应用这些规律来制作天气预报的一门学科。但望文生义的简单复合词,而其涵义由基本词迭加(复合)而成的,则可全用基本词组成,如“大气分层”可定义为“按照大气某种特征,把大气分成若干层次”(任何分法,都行);又如“天气预报”可定义为“根据某种原理和方法,对某区域未来一定时段的天气状况作出定性或定量预测”;“标准大气”则须定义为“符合某种标准的大气”(各国标准不同,标准大气也互不相同)。2.定义力求准确,要求能表达所指事物、现象、过程的本质特征和属性。3.一个术语原则上只表达一个科学概念,但如分属于两个专业范围的术语则先须分辨专业(学科)范围后再下定义。如“小雪”(1)降水量较小的降雪现象(天气学);(2)二十四节气之一,第18个节气(以春分为第一个节气)(气候学)。4.已审定及待审定的大气科学名词都应给出定义,但对少量最基本的名词,经负责专家草拟和讨论一时不能给出完全、扼要的定义则可暂缺。我们认为,越是普通的名词越是难下定义。例如“人”这个词可以写出好多定义,但要写出准确、完全、不出歧义的内涵定义就不那么容易。大气科学中也存在类似情况,例如“大气”、“大气科学”、“气象学”等等,这些词的定义要准确表达也不那么容易,我们主张慎重处理。二、对释义的具体要求1.每条术语经撰写释义后须包括四个部分,即序码、正名(中文)、配名(英文)和定义。2.每条术语的定义以20-30字左右为宜,一般不超过100字。3.每条名词的定义原则上须注出处(资料来源,以供讨论),但少数普遍使用而无歧义者可除外,新近创立尚未普遍使用的名词其资料更应详细提出。所列资料要以有权威性的文件、出版物为准,特别是数据更要列出最新而又有权威性的出版物。4.释义中涉及外国人名、地名,原则上以采用商务印书馆的《英语姓名译名手册》、《外国地名译名手册》为准,气象界久已普遍习用的译名可暂保留,所有译名待提交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经外国自然科学家译名协调委员会协调统一。5.释义中计量单位一律采用国家法定的和目前允许使用的计量单位。数字(包括年、月、日等)一律采用阿拉伯数码。三、起草、审定程序1.在常务组指导下,由各学术专业组具体组织起草人员,限期编写。2.定义草案先由专业审议组逐步审查,然后提交全会审议,其中某些名词及(或)其定义,如各学科审议组的意见分歧较大,则须提交全会重点审议。我们认为撰写定义不比个人编写词典可以发挥个人见地,名词定义要求明确、简炼、准确,具有规范性质。因此要求撰写者们专业水平文字水平都比较高,如能把专业分工细一些,可能对名词撰写的定义更为准确严谨。因此我们计划对大气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的成员和专业组的划分作些调整,以满足工作的需要。由于大气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同时又是中国气象学会所属的气象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所以我们先增聘一些迫切需要的专家参加工作,待中国气象学会理事会换届时,再行正式调正委员,这样,既便于工作也有利于衔接。大气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的日常工作是挂靠在气象出版社,它和其它学科委员会的工作不完全相同,有大量的日常性组织、后勤、行政工作,例如我们审定的第一批名词就五易其稿,其间组织大量专家提词、审定、修改、编辑等,及召开多次小型审稿会和五次全会,工作量很大。今明年要为2000多个名词撰写定义,可以想象它的工作量会更大,过去我们日常办公及专职秘书的费用均已由挂靠单位支持,工作进行得还比较顺利。但今后开展释义工作则需要较多的撰写定义的编写费、审稿费及召开各种小型会议的费用。这笔支出费用虽不很大,但目前尚没解决,我们希望全国名词委员会能适量拨一笔用于此项工作的专款以便开展工作。以上只是我们这几年工作中的几点体会,不一定有普遍意义,很不成熟,请领导和同志们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