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清人汪森的《粤西诗载》收入自秦汉至明末游宦桂东的88名诗人在桂东创作且吟咏桂东的诗作212首。没有收进《粤西诗载》的游宦诗人和歌唱桂东的诗词还有很多。从这些游宦诗人在桂东的文学书写,可以读到各时代诗人的诗心,诸如迁谪之情,隐逸之念,用世之心。他们对桂东地理、风土、政治的记录,是研究桂东政治、经济、文化、旅游的重要史料,他们的诗作为桂东文学的繁荣增添了绚烂多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2.
粤西士人尤其是清代粤西士人在诗学评论上多有放眼全国之举,如临桂况澄、藤县苏时学、灵川朱龄诸人都有论诗作品。粤西士人又多论本域诗人之作,能切合其身世概括其特点,最著名的如临桂廖鼎声《拙学论诗绝句》一百九十八首。古代粤西士人多有提出诗学理想者,如五代时七星山道士石仲元提出“象丽而言达”,平南袁钰(醴庭)提出“气平心自平”,苍梧钟琳提出显示真性灵,等。清末临桂词派“重、拙、大”的词学理论达全国最高水平。而从外籍士人在粤西创作的诗歌的“序”中,我们又可以看到粤西这片土地给予诗歌创作多么大的滋润。  相似文献   

3.
《文心雕龙》称屈原所生长的江山风物给予其创作极大的帮助,此谓"江山之助"。粤西诗人的诗歌创作,亦有"江山之助",这就是表现在诗中的"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及粤西山水,以及粤西地域独特的包括语言、服饰、生活习惯、节日等之类习俗风物,还有少数民族的种种特点。"江山之助"使咏粤西诗作有着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该文通过对地处桂东粤西的梧州市农村消防工作现状和火灾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了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在稳定农村火灾形势,推进农村消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对加快"一村一警"消防警务机制建设提供一些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5.
一九七七年以来,我们的工作任务是在云开大山寻找铁矿。其主攻层位之一,是在中寒武系各式变质片岩中,夹有数层“绿变岩”(绿色变质岩),它是磁铁矿的载层。具体任务是在该区对成矿规律,矿床成因以及指出远景区域等。绿变岩分布在云开大山褶皱带及其两翼,包括桂东南,粤西南,延展延深较稳定,  相似文献   

6.
自唐代始,烟瘴热毒的粤西便成为朝廷流放逐臣的重地。历代贬谪文人多致力于传播中原先进的礼乐文明,促进了古粤西的文治教化进程,功在千秋。同时,粤西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也滋养着贬谪文人的心灵,成为其生命境界蜕变的丰厚土壤。粤西独特的文化品格在这种文化的双向交流与汇融中得以形成。  相似文献   

7.
清嘉庆、道光年间,桂东南词人群在广西容县掀起创作词的热潮,并起到振兴广西词坛的积极作用,而学界对这一词人群体缺乏整体观照。桂东南词人群交往密切,志趣相投,情谊深厚。他们在闺情、写景、述志等题材上有共同的爱好,形成了清丽淡雅的艺术风格。他们创作的趋同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远祧北宋词人秦观,近学清初词人陈维崧、朱彝尊,相同的地理环境,相似的人生境遇等都是他们创作趋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借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泛珠三角经济区”的建立,整合西江流域的旅游资源,构建以粤西南、桂东南为中心的旅游经济圈,提升西江流域旅游业的竞争力.为此必须打破国界、省界限制,深化合作内容,拓展合作方式,共同打造强势旅游产品;加强各方在旅游宣传促销方面的合作,树立区域旅游整体形象和统一品牌等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种子植物区系中有较丰富的地区特有属,如绣球茜草属、拟九节属、报春苣苔属、四数苣苔属、双片苣苔属、虎颜花属、梅兰属和异枝竹属等,另在两广交界地区分布有很多共特有属及中国特有属,形成了粤西南-桂东南特有现象中心,构成了中国南部植物区系的一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0.
粤西士人的文学结社体现出其身份自觉,对文学创作活动有很大的促进,粤西女诗人在家族文学集体中的文学创作也有很大的提高,有很多优秀作品。粤西士人的诗、画结合体现出新的艺术趣味,从题画诗可见一斑。有了身份自觉,粤西士人辑集本土人士的文学作品,弘扬粤西文化。粤西士人的文学结社使其在历史的某一阶段引领全国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况周颐编有词选《粤西词见》,是广西词有总集之始,在广西词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且词选名为“词见”有两重含义,除了看见之外,还含有对广西词史和词人的见解之意,况周颐编选粤西词人词作,是用《粤西词见》来追溯临桂词派兴盛的原因,向世人展示地方词学实绩,传播粤西词人词作。此词选本大致上先按词人时代、辈分顺序,其中又约略再按科甲、仕宦之先后,诸生、布衣等编次,闺秀列于最后,体例有致。这是继承第一部文人词总集《花间集》的编排体例,但是坚持了况周颐自己的选词标准。  相似文献   

12.
岭南词从清初开始崛起,此期以“岭南三家”屈大均、陈恭尹、梁佩兰最为出色。大均词多抒写故国之思与哀怨之情,词风雄浑,词境开阔,想像飞腾,成就甚高;梁佩兰词清刚幽峭,陈恭尹词寄托深远,亦属出类拔萃者。“岭南三家”使得岭南词坛风气大开,在岭南词史上有特殊意义。屈大均、梁佩兰又和岭外词人有词学交流,这对于扩大岭南词的影响有重要的作用。另外,学界素有“岭南词派”的观点,此说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13.
词发展到明代,随着社会思潮的变化,一方面大量的女性参与到词的创作中来,一方面女性词人大力开拓词体情感领域,出现了大量的怀念亲人的词作。本文揭橥于此,初步探讨了明代女性怀亲词的形成原因与基本特色。  相似文献   

14.
在清代各地词学集团中,粤西词人应该受到重视。随着地方文化的发展进步和清季词学的中兴,清代粤西词家也逐渐增多,不但有清末四大词人之王鹏运和况周颐,且产生了浔州词派、柳州词派、梧州词派和平乐词派以及成就最大、影响播及全国的临桂词派等词人群体,还有一些女性词人也为粤西词史添上了绚烂多姿的一笔。  相似文献   

15.
岭南词是清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的一大特征即是家族性.清代岭南的词学家族共20个,其分布具有突出的地域不平衡性.家族词学传统促进了词人的产生与成长,有力地推动了清代岭南词的发展.在岭南词学家族内部,词学既有传承性又有变异性,对此分析可以解释一些特殊的词学现象.对家族性进行研究,有助于对清代岭南词进行更深入、准确的观照.  相似文献   

16.
万柳 《孝感学院学报》2010,30(1):47-50,76
词社萌芽于北宋,成型于南宋末期,到了清代随着词学复兴而高度繁荣,表现出不同于前代的时代特征:形成了全国性的词社网络,促进了各地词学的交流和互通;词学结社目的高度觉醒,词社更具专业性,对词学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社集内容多样,为词学文献的丰富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7.
尤侗所论“能为曲者方能为词”,宜将之放在历朝衍变的词曲观念的背景中考察。比照众多曲论家对词曲关系的探讨,尤侗之语可以有三个方面的阐释:曲难于词;曲胜于词;为曲正名。因此,尤侗之语不可作断章取义之解,其词曲之论表述较为全面,实则具有总结性和拓展性的意义,是有关曲学本体论的重要论说。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文学史上,词以它特有的艺术形式和巨大的艺术魅力,既深深地吸引过当时社会各阶层的广大听众和读者,又为后世人们所肯定和传诵,被誉为文学史上的“一代之胜”。当我们提起词时往往想到的都是一些大家,其实歌妓词的创作也是别有特色和韵味的。歌妓地位低下却才华横溢,她们与唐宋文人士大夫结下了不解的情缘,她们是较早的觉醒者,有强烈的悲愁和自主意识,她们也留下了具有自己特点的词,用真情和聪慧,展现了一副别样图景。  相似文献   

19.
文学史上一流的父子词人晏殊、晏几道均喜欢"寓以诗人句法写词",具体表现在大量运用对句、大量化用诗句、大量运用典故,从而提升了词的审美价值和抒情功能,使词向诗逐渐靠拢。  相似文献   

20.
浙江诗人在新诗草创期,以自身的努力与探索,壮大了对抗传统旧诗的新诗实力,并且为新诗每一步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