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明史·文苑传》入手,着眼于各类文献,以文学批评的方式对“自悔说”进行再探,并从归王二人的性情方面和学术关系方面对二人的关系加以考证。认为二人只是文学上的思想有所不同,而且逐渐趋同存异,世人对王世贞的贬抑印象是钱谦益的失误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王世贞是明代杰出的史学家 ,他的史学理论影响深远 ,反映了明中期史学思潮的基本特点。其崇尚直书实录、重视史料考辨、“信而好古”思想、社会发展史观等方面的史学理论 ,具有时代特色和进步意义 ,反映了王氏史学的深刻内涵及明代史学的发展趋势 ,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3.
这篇论文着力探讨三个问题:其一,介绍王世贞的文论性作品,即《艺苑卮言》、《国朝诗评》、《文评》与《明诗评》;其二,评述古今学者研究王世贞的这些作品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其三,提出这些研究成果的不足之处与可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4.
李清照一生爱花惜花,不但写了不少咏花词,而且在笔下的其他词作中也往往营造出花意象。由于李清照一生的经历颇为坎坷,故其笔下的花意象也呈现出前后不同的特点。分析李清照不同时期作品中花意象的情感内涵,不但可以认清李清照的女性意识和自我形象,还可以了解其人生境遇和心态变化。可以说,如果我们想了解李清照坎坷一生中的心路历程,那么其笔下的花意象就是不可或缺的第一手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5.
归有光一生经历平淡无奇,在他一生中,影响相对较大的事情只有两件:一是他科举屡试不中;另一件是他晚年和王世贞之间发生的一场冲突。钱谦益将这次冲突扩大化,其实这次冲突是归有光因怀才不遇心情愤懑之际,遭王世贞讽刺而形成的口角之争。  相似文献   

6.
归有光一生经历平淡无奇,在他一生中,影响相对较大的事情只有两件:一是他科举屡试不中;另一件是他晚年和王世贞之间发生的一场冲突.钱谦益将这次冲突扩大化,其实这次冲突是归有光因怀才不遇心情愤懑之际,遭王世贞讽刺而形成的口角之争.  相似文献   

7.
才,从最初对人们才能、才智的评论,经过历史的演变,逐渐融入文学之中,有了才情、才性、才气等说,并成为文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文才论也随之形成。王世贞论文亦重才,不过他在前人的基础之上,主张才法并举、才格并重、才学并行,使其文才论有着独特内涵,这成为王世贞评论他人之作的一个重要标准,同时为复古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相似文献   

8.
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学校外部环境的变化和社会思潮的影响,中小学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思想心态也发生了不同于以往的一些新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特点,这些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既有主观的原因,又有客观的原因,深入调查研究,分析掌握动向,采取积极的导向对策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明朝嘉靖时期宰相严嵩虽被认为是一代奸佞,但同时也是一名诗人,其诗风形成和发展具有一条轨迹,循着这一轨迹,以他的诗歌发展变迁为研讨对象,探寻了他仕途出入的五个阶段对其诗歌内容和诗风产生的影响,从整体上对严诗在严嵩不同的人生阶段中所具有的价值和特点进行了初步概括。  相似文献   

10.
羽毛球运动是一项集技术、战术以及心态等为一体的一项体育运动,随着羽毛球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运动员之间的技术、战术水平的差距日益缩小,如果运动员要想在各种比赛中取得胜利,在比赛时的心态变化则占据重要地位,特别是在实力相当的对抗中,心态显得尤其重要.本文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了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容易出现的各种不良心态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羽毛球运动员不良比赛心态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一般来说,秦汉文说理主要通过事例进行论证.唐宋文说理则通过议论进行论证.王世贞持论之文与唐宋文接近,主要采用了褒贬翻三种论证手法,其中翻案法使用最多,成就也最突出.王世贞翻案之文主要源于苏轼,且能在苏文翻案基础上再行翻案.表现出的是唐宋文以议论说理的论证方法.晚年王世贞识随人老,趋于恬淡.以褒奖文为多,并提出平常语固道的观点,为文以恬淡自然为宗.  相似文献   

12.
武德年间的储位之争中,不仅李世民建立有一定规模的文学馆,而且李建成、李元吉也建有文学馆;贞观后期李承乾和李泰的储位之争中,李泰由于太宗的宠爱而设立的文学馆,成为他扩大声誉、储备夺嫡力量的载体。唐初文学馆的建立,使太子诸王之间的竞争由政治扩展到文化层面。随着唐中期太子诸王权力的削弱,王府文学馆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13.
文档格式标准OOXML(Office Open XML)通过了国际的投票成为了文档格式的国际标准,而我国在这里却投上了反对的一票,这其中的道理值得我们琢磨与思考,XML技术在国际上已经相当成熟,并且拥有自己的很多国际标准.本文就试图通过这次事件来分析文档格式标准之争的内在含义及其对我国XBRL发展的影响思考.  相似文献   

14.
对比分析了克拉克和绍克拉克的观点提出的历史背景,认为学习和教学是人类的非常复杂的活动,随着技术在教育中日益广泛使用,对人的认知、交往、情感、行为等将产生更深刻的影响,技术与教育之间的互动更加密切.教育工作者没必要卷入"学媒之争"这样一场论战,也没有必要在一个新媒体出现的时候,费尽心机去对新旧媒体进行比较研究来证明新媒体是否更加有效地促进学习.每一种媒体的运用都会在某些方面促进学习.  相似文献   

15.
申涵光是河朔诗派的领袖,他的诗学主张和诗歌创作最能体现河朔诗派的特征.在清初唐宋诗之争消长起伏的诗学大背景中,他是坚定的宗唐派.他主张“诗分唐宋”,但在充分肯定唐诗的同时,又不过分贬抑宋诗,其诗学观具有辩证性.申涵光的诗除表达故国旧君之思、亡国易代之感,显现出浓烈的遗民心态外,最明显的特点便是强烈关注现实的精神.其诗风深受杜甫浸染,有雄深悲壮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17.
心态组合与诗歌的文学特质存在着不可割脱的潜在因缘,本文拟从美学角度观照李诗.从心与物的关系窥探李诗的一种独特审美表征心态意象化与意象心态化。李诗以同化和假定的抒情方式对万物人生进行非理性的审美潜思(心态意象化),并外化为独具慧灵的表现形式(意象心态化).其内容蕴涵以心绪波动之自然形态为载体.形式呈现以心态意象为外在接续,内容突破主题的圈范沿心态构成的原生状态上下波动,从而凝结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因此,心、物关系的非逻辑化使李诗意象构造呈现出内容大于形式或溢出形式之美。  相似文献   

18.
晚明张燧《千百年眼》是一部观点犀利的通史性读书札记,刊出后备受世人关注。但其间有许多内容与王世贞、胡应麟的相关著述雷同,且多未注明征引。通过辨析《千百年眼》与王世贞、胡应麟相关著述的关系,有助于了解《千百年眼》的成书特点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9.
《剑侠传》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剑侠”题材的文言小说集,其编者一般被认为是明代“后七子”之一、复古运动领袖王世贞。国家图书馆藏明隆庆三年(1669)四卷本《剑侠传》是现存最早的版本,可作为考察该书编者最重要的基础文献。暨南大学罗立群教授撰文认为隆庆三年四卷本《剑侠传》非王世贞编,罗教授的说法值得商榷。隆庆三年四卷本卷首的《〈剑侠传〉引》与王世贞《四部稿·〈剑侠传〉小序》几乎重合,且文中表明序者、编者为同一人,可认定《剑侠传》编者为王世贞,并非罗教授所谓四卷本《剑侠传》绝非王世贞辑本;“弢庵居士”当为王世贞提取“天弢居士”“息庵居士”中“弢”“庵”字后的重新组合,是其相同心境的不同表达,亦非罗教授所谓“没有文献可以证明‘弢庵居士’是王世贞别号”;考察“履谦子”的身份,发现其为王世贞侄孙,其武生的身份与其刊刻《剑侠传》非常契合,罗教授所谓“没有文献记录王世贞与履谦子有过交往”难以成立;《剑侠传》和《艳异编》选编标准有交叉融合的地方,二书有部分内容重合实属正常,并非罗教授所谓二书出现“混编”、不可能出自一人之手的推论。因此罗教授所提四点论据均难以成立,王世贞为《剑侠传》编者可成定论。  相似文献   

20.
康熙亲政的半个世纪,中西文化冲突主要表现为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遭际.康熙对西方文化既有亲和致用心态又存“体““用“矛盾的心态,当西方文化之“用“危及封建清王朝之“体“时,即行禁止,他对“扬汤之争“和“礼仪之争“的处理反映了他这种复杂变化的心态.中国在康熙时代的中西文化碰撞中由初始的开放趋向封闭,终未能涵化出一种新型的文化,中国没有主动地走向近代化,从而落伍于世界近代化潮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